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辅国阴阳师 / 第三十五章 连环计2

第三十五章 连环计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伟王乃是前几日辽帝耶律德光派到大同府的番将,此人据传是突厥人后裔,作战勇猛,可以一当百。
  伟王来后,赵延晖道:“伟王将军,本官今日得到消息,代州吐谷浑部已反,欲与我里应外合共取代州,将军以为如何?”这伟王是耶律德光所派,赵延晖自然要问问他的主意。
  伟王早知耶律德光暗中联络吐谷浑部族的事,听闻已经事成,又有仗打,自然大喜,道:“大人,那事不宜迟,我等立即发兵。”
  赵延晖见他也赞成发兵,便道:“吐谷浑部三日之后起事,我军明日出发,两日便能兵临雁门关,将军以为如何?”
  伟王回道:“如此甚好。”
  赵延晖道:“那将军先去养精蓄锐,明日择吉时祭旗发兵!”
  冬至后第七日,代州人民没能安安稳稳地等到那一年除夕,契丹兵至雁门关,河东路的战争先于河北路开始了。
  白可久早已返回代州城,约定以烟为号,南北夹击代州。
  赵延晖望着眼前的雁门关,曾经此处是保护自己家园的雄关,如今自己已是辽人,此关却成了拦住自己南下去路的绊脚石。
  “天下没有永不陷落的雄关,如今天时在我大辽,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赵家顺天应时,方有今日之富贵。此战我必拿下,以成南下首功。”赵延晖横刀立马,倒有几分豪气。此次契丹从河北、河东两路南下,河北路耶律李胡已经先败了一阵,河东路若能拿下代州,那便是天大的功劳,赵延晖凭此功封王也不无可能。
  “大人你看!”直接雁门关后一阵阵黑烟升起,城楼上出现混乱。
  赵延晖大喜,向传令兵道:“下令闯关。”
  鼓声大噪,三万契丹兵扑向雁门关。这一战出乎意料的顺利,辽军并未遭遇大规模抵抗,便顺利拿下了雁门关和代州城。巳时闯关攻城,不到未时雁门关就已经攻下。
  代州城也被白可久率领吐谷浑部族率先拿下,随后白可久打开北门放契丹大军入城。
  赵延晖第一时间进驻了刺史府,搜寻郭威等人的踪迹,但一无所获。
  “郭老贼在哪里?”赵延晖抓了一众郭府下人,审问道。
  那些下人被吓得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有些已当场晕了过去。赵延晖拉住一个年纪稍大的仆人,喝道:“你来说。”
  那人颤声道:“小人不知,老爷今早被大少爷安排人抬出府了,不知去了哪里。”
  “你说什么,抬出去的?”
  “千真万确,小人亲眼所言。”
  赵延晖喜道:“看来郭老贼果真命不久矣。”
  片刻后,白可久带着手下部落番将也到了刺史府,脸上血迹未干。
  赵延晖急问道:“大王子,贼人哪里去了?”此战甚是诡异,赵延晖攻下了雁门关,也入了代州城,但除了雁门关城头遭遇了一伙晋军,其余竟是一路没有任何抵抗。
  白可久道:“贼人大部分已经向忻州逃了。”
  赵延晖不满道:“大王子怎地任贼人逃了忻州,若待我军南北掩杀,必能竟全功。”
  白可久眉头一皱,厉声道:“大人说的轻巧,我部族勇士不过万余,奋力拼杀至今。倒是大人久等不来,莫非是想坐山观虎斗?”
  “大胆!”番将伟王拔出刀大声喝道。
  白可久及吐谷浑众将丝毫不示弱,也拔出刀,怒目相对:“你待怎地?”
  赵延晖本也有愧,他确实存了坐收渔利的心思,吐谷浑虽一时归附,但若放任不管,一旦部落统一,修养数载,便是尾大不掉之势。此时代州虽下,但忻州、晋阳均在,吐谷浑还是一大助力,不宜闹翻。便忙按住伟王,道:“是本官嘴快,大王子奋勇杀敌,又先下代州,当居首功。”
  白可久哼了一声,这才收起刀。
  赵延晖又道:“大王子,代州已下,接下来该如何?”
  白可久道:“我吐谷浑部族只要朔代蔚三州栖居,忻州太原于我等无用,我等已经按照约定打通南下通道,还请大人遵守诺言。如今敌军已是丧家之犬,是追是守,大人自行决断。”
  赵延晖也知要吐谷浑替自己卖命殊无可能,又道:“贵部在代州已久,对此间地形熟悉,若肯为我大辽效力助我攻下忻州,我必上表皇上许你白氏永镇三州。”
  白可久沉思半晌,道:“这事我做不了主,我会禀告父汗,请他定夺。”
  一旁赫连成道:“大王子快启程吧,可汗已经在返回的路上了。”
  白可久点点头,告了个罪率众人退下。
  赵延晖陷入两难中,此时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若能追上南逃的代州军,必建奇功,如同断刘知远一臂。而且顺势拿下忻州,晋阳便是孤城直面契丹大军。但赵延晖心中隐隐觉得不妥。
  一旁伟王道:“大人,我军士气正盛,正应该一鼓作气吞下代州军,若是任其安然逃回忻州,日后依然是大患。”
  赵延晖道:“如今拿下雁门关和代州,已经建功,我是担心其中有诈。”
  伟王道:“我军迟早要南下,此时敌军已败,趁势而下岂不是胜算更大?”
  赵延晖一拍额头,笑道:“将军说的是,圣上南下之意已决,此仗迟早要打,若等明年,敌军已有防备,只怕难以建功。”赵延晖想通此关节,当下下令:“伟王将军听令。”
  “卑职在。”
  “命你领两万轻骑南追敌寇,务必建功而归。”
  “领命。”
  兵贵神速,伟王带领两万契丹轻骑出了代州城,往忻州方向进发。
  未时三刻,契丹大军到了杨武谷前。
  前方探子来报:“报告将军,发现敌军踪迹。”
  伟王问道:“敌军军容如何?”
  探子道:“敌军衣衫不整,伤员甚多,败军之相。”
  伟王大喜,喝道:“今日天助我也,就是我等建功之时。儿郎们,一个人头赏钱一贯,跟我冲。”两万大军冲入杨武谷中。
  “人呢?”伟王到了探子说的地方,但却是半个人影也无。
  探子急道:“刚才的确是在此处探到贼人。”
  伟王隐隐感觉不对,此处山道狭小,马军难以冲锋,两旁山峰耸峙,若安置伏兵,大军休矣。当即拨马掉头,令道:“后军变前军,退回代州。”
  两万兵马变换队形岂是一蹴而就的,大军立时鸡飞狗跳,乱作一团。就在这时,两旁山峰冒出人影,大喊:“尔等中计,还不早降。”
  随后喊声震天,契丹大军惊疑不定,马惊无数。无数大石落下,山谷里杀出一队人马,领头的便是石守信等人。
  伟王大喝一声,后路已经被自己人马堵住,只得上前迎敌。只三五回合,便被石守信挑落马下。
  杨武谷内喊杀声震天。这日,契丹两万轻骑死伤万余,被俘五千,只有数千后军逃回代州。赵延晖得知此事,当场吐血晕倒。
  再一日,郭荣领军兵临代州城南。
  赵延晖看着城外晋军,恨得咬牙切齿,高高的旗杆上番将伟王的头颅悬挂其上,脸上仿佛还带着愤恨的表情。
  “大人勿要过于忧虑,只要守得住代州城和雁门关,大军南下之路畅通,依然是大功一件。只要坚守到明年开春,待圣上补足兵马,又可再战。”赵延晖幕僚李晖说道。
  赵延晖点头道:“没错,只要代州仍在我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正当赵延晖还在安慰自己,南门处突生混乱,传来阵阵喊杀声。
  赵延晖惊魂未定,又见异状,忙差人前去查看。
  片刻有人匆忙来报:“大人,吐谷浑部突施狠手,突袭南门守军,南门已经被夺。”
  赵延晖暗道不好,果然,城外鼓声大噪,郭荣领军攻城。赵延晖大叫一声:“我命休矣。”昏死过去。
  代州城在里应外合之下瞬间易手,赵延晖晕死当场,被部下带走。契丹军只数千余逃回大同,河东之战落下帷幕。
  这便是袁炎谋划的连环计。擒杀白承福,吸纳吐谷浑余部,吐谷浑部中本就有不少对白承福心怀不满、愿留在汉地的小部落,郭威扶立这些部落,诛杀支持白承福的赫连大姓,吐谷浑部再难成患。随后袁炎扮成赫连成,以魅惑术控制白可久,诱使赵延晖发兵,埋伏于杨武谷,力求一战竟功,让契丹人短期内再不敢从大同南下。
  “若两军对峙雁门关,势均力敌,受此牵制,日后中原有变,我军脱不开身,如何建功?唯有一战定功,击破赵延晖的胆,让他三五年内元气南复,我军方有余力挺进中原。”这便是当日袁炎为郭威定下的连环计。
  赵延晖回大同后一病不起,辽帝耶律德光遣使问责,赵延晖羞愤不已,病情加重,竟于次年开春病重不治。此乃后话。
  袁炎了结了河东的事,心中大石终于落下。
  “本愚真要去洛阳?”郭荣问道。
  袁炎道:“河东已无大事,我在与否已经不重要。自意外被掳之后我便没有听过师门的消息,想必师父师兄们都非常挂念,前日我已写信告知年内回家,此去路途遥远,不便再耽搁。”
  郭荣点点头,毕竟回家团圆乃是天大的事,不便再挽留,便道:“那本愚一路小心,早去早回。”
  袁炎笑道:“归德军众将士还请郭大哥代为照顾。”
  郭威道:“本愚放心,他们也都是我的生死兄弟,代州就是他们的家。”
  袁炎也放下心来,与众人一一辞别。
  一旁郭倩儿垂立在旁,低着头却是不说话。袁炎笑道:“倩儿妹妹,没你在身边聒噪,我此去定是大大的不习惯。”
  郭倩儿抬起头哼了一声,挥手欲打,却想到袁炎要走,手在半空中停了下来,鼻头一酸,眼泪便涌了出来。
  袁炎不料开个玩笑竟惹得郭倩儿成了泪人儿,以往两人可是经常开这种小玩笑啊。
  “倩儿怎么了,方才我是开玩笑的,你别哭啊!”
  郭倩儿抹了抹眼泪,道:“早点回来。”说完一转身,跑回城内。
  袁炎搞不懂这小姑娘的玲珑心思,也不再多想。
  辞别众人后,袁炎和楚雄,还有五百牙兵,往南而去。太行山不太平,袁炎此行打算走水路。楚雄是硬要跟着,用他的话说,俺是孤家寡人一个,大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袁炎听到这话也是心生感动,哪还拒绝得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