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列国争雄。在这礼崩乐坏的时代,齐、晋等国最为强盛,杞、郑、宋、蔡、曹、卫、陈等小国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它们或是朝贺称臣,或是任大国宰割,这一节我就来介绍一下这些个小国。
列国之中,杞国甚小,不足称谓。杞国是由大禹之后东楼公所建,到了战国时期为楚惠王灭亡,杞国的国君共有十九代,分别是东楼公、西楼公、题公、谋娶公、武公、靖公、共公、德公、桓公、孝公、文公、平公、悼公、隐公、釐公、湣公、哀公、出公、简公。
郑国,郑国自庄公之后,国力衰微,成为二流小国,因夹在晋楚中间,于是时而附楚叛晋,时而又附晋离楚,在郑文公时期,郑国遭受了楚晋双重打击,名臣叔詹又自杀身亡,所以更为衰败。文公死后,子兰继位,是为郑缪公,缪公在时,秦穆公使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军伐郑,弦高以计退敌,郑国免灾灾祸。
缪公之后,郑国内乱不断。郑国本是小国,国君应励志图强,但其内部却争位不断,终遭灭国。缪公之后,子家、子公弑杀灵公,到了郑襄公之时,国人又尽诛子家之族,于是楚国动兵,趁乱伐郑,郑国哪里是楚国的对手,一阵拼杀之后,襄公求和,楚国夺其财宝而去。
襄公死后,郑国在晋楚之间来回游动,先是悼公盟晋攻楚,再是成公盟楚伐晋,不过这种中立的态度终遭晋楚两国厌恶,郑国这样也彻底损耗了自己的国力。
郑成公之后,国相子驷弑杀釐公,而立公子嘉为公,是为郑简公,简公之时,佞臣子驷被子孔谋杀,而后简公谋诛子孔,立子产为国相。
子产是春秋时期法家著名代表人物,它在郑国明礼定制,使得郑国国力渐兴,但其的改革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虽然自己全身而退,但是自己的新政终遭破坏。郑简公之后,郑定公、郑献公、郑声公、郑哀公、郑幽公制止不住诸子夺位,不久郑国又遭到晋国的不断打击,到了郑君乙继位之后,新兴起的韩国趁乱伐郑,前357年,韩哀侯伐郑,郑国灭亡。
宋国,宋国在春秋时期一直是作为调停国的态度出现,宋国和郑国一样,都是弱国,都要受到晋楚两大国的压制,不过宋国的国策却和郑国不一,郑国不是中立国,它时而偏晋时而偏楚,而宋国则是做为中立国的态度出现,它是一个和平的使者。
宋共公的时候,宋相华元携楚将子重、晋将栾书修好于宋,并以约行事,罢兵言和,从此晋楚争霸趋于缓和。共公死后,诸子夺嫡,先是司马唐山诛杀太子肥,后是左师鱼石擒诛唐山而立公子成,是为宋平公,宋平公之后,宋国势衰,此后宋国经元公而到景公,不久宋灭曹国,宋国复兴。
宋国本是弱国,如果挑战强国,那就是自讨苦吃,果然,宋国国君在景公之后历经昭公、悼公、修公、辟公之后而传至宋君偃,君偃者,暴残的君主,而且穷兵黩武,它倚仗国力随意征讨,到了前
286年,齐湣王联合魏、楚共伐宋国,宋灭,君偃被杀,国被分割。
蔡国,蔡国在春秋历史上算作一个小国,因其与楚国相接,所以始终受楚国所控制。蔡国到了蔡景侯的时候,国力大衰,蔡景侯先是为其子太子般娶楚女为妃,不久又与其女暗通,公子般愤怒,于是将其杀死自立为君,弑父弑君在中国古代是不雅的,于是楚灵王又诱杀公子般于楚国,并灭亡楚国。等到楚国楚平王继位,公子庐被平王立为蔡侯。蔡国因此复国。
晋楚是世仇,楚国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小弟背叛于自己,蔡国遭了殃。因公子庐是景侯少子,所以灵侯公子般的孙子公子东国不高兴了,就在公子庐继位没多久,公子东国弑君自立,是为蔡悼侯,悼侯死后,昭侯申立,楚国大夫子常因美服得罪了蔡侯,于是公子申叛楚附晋。
蔡国因叛楚附晋已经得罪了老大,此后你应与老大修好,不复作叛,但是蔡国偏偏是个作死鬼,蔡国附晋后,又助晋国灭了沈国,不久又与楚国的另一个世仇吴国暗通,楚国终于被激怒了。
老大不灭你,是因为没有时间理你,你以为我真不敢动你吗?果然,到了蔡侯齐继位之后,楚国开始连年攻伐蔡国,前447年,楚惠王灭蔡,蔡国绝祀。
曹国,周武王所封,曹叔振铎所建,曹叔振铎,武王之弟。曹国和杞国一样,都是非常弱小的国家,无需述说,曹国国君二十六代,分别是曹叔振铎、太伯脾、仲伯平、宫伯、孝伯、夷伯、幽伯、戴伯、惠伯、缪公、桓公、庄公、釐公、昭公、襄公、共公、文公、宣公、成公、武公、平公、悼公、声公、隐公、靖公、曹伯阳,其中曹共公曾经不听釐负羁的谏言羞辱于晋文公。曹国后来被宋景公所灭。
卫国,卫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可以说到了秦朝建立后,卫国也没有被灭国。卫懿公好鹤被翟狄击杀后,卫国陷入了长期的内乱,动乱的因素和其它列国相同,也是诸子夺位。卫懿公死后,戴公继位月余也病死了,不久卫文公登位。卫文公曾无礼于晋文公,于是等到成公之时,晋国由此攻卫,后来卫国爆发元咺之乱,晋文公无奈,只好又复立了成公。成公死后,卫国内乱,孙文子、甯喜因乐师师曹事件赶走卫献公,不久两人争权,孙文子奔晋,文子用晋军击败甯喜复立卫献公,卫国势衰,献公沦为晋国傀儡。
卫献公死后,卫国经襄公传至灵公,灵公时,太子蒯聩生恶,被南子识破,于是蒯聩出逃。灵公死后,太子蒯聩阴谋作恶,他先是引晋军攻卫未遂,接着又与孔良夫阴谋篡位,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格莽撞,也死于这场政变,不久蒯聩继位,是为庄公。
庄公弑兄杀贤,早已引起诸侯列国的不满,不久晋国赵简子率军伐卫,卫国被击败,蒯聩出逃,公子起继位。君起之后,卫国又爆发了新的内乱,石曼尃逐君谋逆,悼公又驱出子自立,卫国终遭惨衰,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小国,尤似杞、曹列国。
悼公之后,卫君历经敬公、昭公、怀公、慎公、声公、成侯、平侯、怀君、元君而传至君角,到了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始皇废君角为庶民,卫国灭亡。
陈国,陈国与蔡国一样,都是楚国的小弟,历来都受楚国控制,陈国在历史上被三次灭国,第一次是楚庄王时期,后两次分别是楚灵王和楚惠王时期。陈灵公因夏姬误国导致国灭,这是第一次。后来楚庄王复立陈国,陈哀公时期,陈国诸子夺位,先是公子招谋杀悼太子,接着楚灵王灭亡陈国,这是第二次。
灵王灭亡陈国后,楚公子弃疾弑杀灵王自立,是为楚平王,不久楚平王封陈国悼太子之子公子吴为陈侯,陈国复立,此时,吴楚争霸,因陈国是楚国盟国,于是吴王阖闾诱擒陈怀公于吴国,以震陈国。怀公被擒,陈湣公继位,吴楚争霸接近尾声,前479年,楚惠王率军攻陈,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