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回到三国当黄巾 / 资料9

资料9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40人生卒年的史料辨误或说明。前29人生卒年明确,按生年排列。外加200人生卒表。另,古人算年龄皆虚岁。
  目录:
  (01)陆康(21)陈骞
  (02)荀爽(22)孙邻
  (03)王烈(23)曹睿
  (04)张纮(24)管辂
  (05)孙坚(25)陆抗
  (06)刘繇(26)孙休
  (07)太史慈(27)孙皓
  (08)鲁肃(28)孙亮
  (09)刘辩(29)曹奂
  (10)孙策(30)马元义
  (11)吕蒙(31)曹嵩
  (12)刘协(32)李傕
  (13)孙权(33)吕布
  (14)陆逊(34)刘辟
  (15)孙翊(35)吴氏
  (16)刘基(36)陈武
  (17)凌统(37)刘巴
  (18)全琮(38)周贺
  (19)朱据(39)蒋琬
  (20)韦昭(40)鲁淑
  (01)陆康
  194年,孙策依附袁术,为术攻庐江太守陆康,见《三国志孙讨逆传》。《后汉书陆康传》称康“受敌二年,城陷。月余,发病卒,年七十”,此“受敌二年”实是一年。策破康后,脱离袁术,渡江攻刘繇,195年12月20日,策已在曲阿,见《吴录》载策表“兴平二年(195年)十二月二十日,于吴郡曲阿……”。故,康必亡于195年。其生卒(126—195)。
  (02)荀爽
  其生卒与荀攸等人谋诛董卓有关,而《三国志荀攸传》有处虚假,于是易误以为荀爽并非亡于190年,现解之。
  史料。关于谋诛董卓。《三国志荀攸传》——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崤、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魏书》——攸使人说卓得免。《后汉书献帝纪》——初平元年春正月,山东州郡起兵以讨董卓……二月……董卓杀城门校尉伍琼……迁都长安……三月乙巳,车驾入长安……夏五月,司空荀爽薨。《后汉书郑太传》——卓既迁都长安,天下饥乱,士大夫多不得其命。而公业家有余资,日引宾客高会倡乐,所赡救者甚众。乃与何颙、荀攸共谋杀卓。事泄,颙等被执,公业脱身自武关走,东归袁术。《后汉书何颙传》——及董卓秉政,逼颙以为长史,托疾不就,乃与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谋卓。会爽薨,颙以他事为卓所系,忧愤而卒。
  说明。依《三国志荀攸传》事在192年,荀攸被抓不久,因董卓死得免。伍琼问题先不管,下文另讲。依《后汉书何颙传》事在190年,因《后汉书献帝纪》、《后汉纪卷二十六》并以荀爽亡于190年5月,《后汉书郑太传》与此无冲突。而《三国志荀攸传》却与矛盾,“会卓死得免”是问题所在,暂且无视此段。事件顺序为,190年1月诸州郡讨董卓,2月迁都长安,后荀爽、荀攸、郑太、何颙等谋诛卓,5月爽病亡,事露,攸使人说卓得免。可若以“会卓死得免”为是,则将推翻相关记载,以延长荀爽的寿命,或者给出合理解释,荀攸从190年被关到192年,从洛阳被带到长安,期间无危,直碰上董卓死得免,此外,还要推翻《魏书》“攸使人说卓得免”,这显然是没道理的。陈寿为作《三国志》,看过《魏书》,却故意不以实文,是其美化荀攸。《魏书》之虚远大于《三国志》,但于此事,王沈可以直书,而陈寿不同,其为蜀人入晋,时荀家有势,寿向之示好也可以理解。
  结论。《后汉书献帝纪》以荀爽亡于190年,正确。爽生卒(128—190)。
  另,伍琼问题。《后汉书献帝纪》、《三国志董卓传》、《后汉纪卷二十六》并作“城门校尉伍琼”,依《后汉书》(谢承版)又有“越骑校尉伍孚”。而《三国志荀攸传》为“越骑校尉伍琼”,误。琼与孚,皆字德瑜、汝南人、被董卓所杀,虽然,但并非同一人。伍琼,是因先前推荐韩馥、刘岱、孔伷等出宰州郡,而馥等到官又参与讨董,再加琼劝止迁都事,故被董卓所杀。伍孚,是因刺杀卓事败而亡。且二人官职也不同。再看《三国志荀攸传》“越骑校尉伍琼”之误,当作“城门校尉伍琼”还是“越骑校尉伍孚”?若为前者,则攸传以琼参与荀爽等谋卓事,然依《后汉书郑太传》加攸传本身,应是迁都事后,爽等谋卓,而此时琼已亡。当从后者,则攸传以孚参与此次谋卓,也就没有前者的问题,后孚刺杀卓,败而亡。
  (03)王烈
  《后汉书王烈传》载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终于辽东,年七十八”。《先贤行状》为“以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寝疾,年七十八而终”,并不矛盾,寝疾非病亡,但若不看《后汉书》易误。其生卒(142—219)。
  (04)张纮
  依《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张纮传》,纮亡龄六十,亡于孙权徙治秣陵时(211年),非是权称帝迁都建业时(229年),212年,秣陵改名为建业。许嵩误会此间事,《建康实录太祖下》以纮亡229年,又称其亡龄六十一,皆误。
  另,218年,孙权亲乘马射虎于庱亭。《建康实录太祖上》载张纮劝曰“足下继父兄之业,不宜轻脱,逞英雄于猛兽,万一不虞,则大事去矣”,误,时纮已亡,此应为张昭语,有所改动。《三国志张昭传》载昭劝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
  (05)孙坚
  坚亡年三说。其一、191年说,《吴录》载孙策表“臣年十七,丧失所怙”,依《三国志孙讨逆传》,得出策年十七,在191年。外加《汉纪》(张璠版)、《吴历》并以坚亡191年,《吴历》作者胡冲,其父琮与孙权为同学。又,《吴录》载坚亡龄三十七。于是得出坚生卒(155—191),此说有最高力度,不可动摇。其二、192年说,有《后汉书》、《三国志》两部正史支持,但无法成立,《后汉书献帝纪》、《后汉书袁术传》、《三国志孙破虏传》、《后汉纪卷二十七》并以坚亡初平三年(192年),皆误。其三、193年说,有时人王粲(曾依荆州刘表)支持,然亦无法成立,《英雄记》以坚亡初平四年(193年),误。
  
  (06)刘繇
  《三国志刘繇传》载其亡龄四十二,亡年不明确。《三国志孙贲传》载“时策已平吴、会二郡,贲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江夏太守黄祖,军旋,闻繇病死”。孙策攻刘勋、黄祖事皆在199年,见《三国志吴主传》。又《吴录》载孙策表“臣讨黄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羡县……臣以十一日……”,则十二月十一日破敌,后听闻繇病死。199年策已霸东南,繇势力虽为残余但策必收豫章,即使消息晚知,繇也必亡于199年。《三国志太史慈传》载“后刘繇亡于豫章,士众万余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三国志刘繇传》载“后策西伐江夏,还过豫章,收载繇丧,善遇其家”。故繇生卒(158—199),相关事顺序,孙策破黄祖于沙羡,闻刘繇病亡,遣太史慈抚安其众,策定豫章,收载繇丧。而《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五》事顺序为,198年刘繇亡,孙策遣太史慈往抚安其众,199年策破黄祖于沙羡,还定豫章,收载繇丧。二者大有不同,《资治通鉴》误。
  (07)太史慈
  《建康实录太祖上》称慈亡龄四十二,误。依《三国志太史慈传》为四十一。其生卒(166—206)。
  (08)鲁肃
  《建康实录太祖上》以肃亡建安二十三年,误。依《三国志鲁肃传》为建安二十二年。其生卒(172—217)。
  (09)刘辩
  《后汉书献帝纪》、《后汉书皇后纪》、《典论自叙》并以辩亡于初平元年(190年),是为正史加时人曹丕语,可信度很高,又《后汉纪卷二十六》载,《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采。然陈寿于《三国志》却将此事转入中平六年(189年),即董卓弑帝在诸侯联军向洛之前,引其三误:1、《三国志武帝纪》载“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2、《三国志董卓传》载“遂废帝为弘农王。寻又杀王及何太后。立灵帝少子陈留王,是为献帝”,单看此可算寿行笔简略而有生误会,但若加另二处同视,其应有意使辩亡年提前。3、《三国志臧洪传》载“董卓杀帝,图危社稷……”,时辩未死,当作“董卓废帝”。
  因而情况有三。其一、笔误,中平末至初平初,事虽多但顺序明确,不应三处同误。其二、查错,陈寿生于233年,距离初平初未远,能采能问且为良史,辩亡事重而轻易可知,不当出错。其三、故意,将诸侯起兵和辩亡先后互换,可加董卓之恶而增诸侯之正于史书,尤其联军中有曹操,寿行笔多偏之,但其书拥魏不是王沈性质,重在卓万罪之人,有所处理也难说不是寿本人意愿,加“笔误”、“查错”可能性很小,故此说基本成立。另,范晔清楚辩亡年,于《后汉书献帝纪》、《后汉书皇后纪》皆不误,但《后汉书臧洪传》为“董卓弑帝,图危社稷……”,当是错采《三国志臧洪传》。
  其亡龄。依《汉纪》(张璠版)可知189年辩十四岁,则亡龄十五,然《后汉书灵帝纪》称“皇子辩即皇帝位(在189年),年十七”,则亡龄十八,又《后汉书皇后纪》直言十八。
  当从范书,其采诸史书而后出有正史之称,且分置两处无冲突可排除笔误。故辩生卒(173—190)。
  (10)孙策
  《建康实录太祖上》称孙坚亡时,孙策年十七,然。却又称“计坚亡时,策年十六也”,误。其生卒(175—200)。
  (11)吕蒙
  《建康实录太祖上》称蒙亡龄四十,误。依《三国志吕蒙传》为四十二。其生卒(178—219)。
  另,蒙窃随姐夫邓当讨贼时年龄。《三国志吕蒙传》载“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事在193年明确,时孙策依吴景于丹杨,蒙年十六。《太平广记骁勇》收《独异志》“吴吕蒙随姊夫邓当击贼,时年十六……”,亦不作“十五六”。
  (12)刘协
  《后汉书献帝纪》载协亡魏青龙二年。则于吴嘉禾三年,而《建康实录太祖下》为嘉禾二年,误。其生卒(181—234)。
  (13)孙权
  《三国志吴主传》载权亡神凤元年(252年),七十一岁。则229年称帝时四十八岁,而《建康实录太祖下》为“四十七即帝位”,误。其生卒(182—252)。
  (14)陆逊
  依《三国志陆逊传》,逊加入孙权势力时“年二十一”。而《建康实录太祖下》为“年二十”,误。其生卒(183—245)。
  (15)孙翊
  《建康实录太祖上》以翊亡建安十年,误。依《三国志吴主传》为建安九年。其生卒(184—204)。
  (16)刘基
  《三国志刘基传》载其亡龄四十九,又“年十四,居繇丧尽礼”。繇亡199年(见上文)则基生卒(186—234)。
  (17)凌统
  《三国志凌统传》载统亡龄四十九,又,其父死时(203年)统年十五,则其生卒(189—237)。但统为吴重要将领,于219年荆州之战、222年夷陵之战相关史料却无载,此后也如同消失,《三国志骆统传》称“及凌统死,复领其兵”时间在夷陵战事之前,则亡龄四十九必错。许嵩《建康实录太祖上》载统亡建安二十二年,此与史实无矛盾。故其生卒(189—217)亡龄二十九。
  (18)全琮
  其亡年,《三国志吴主传》载赤乌十年(247年)春正月,《资治通鉴魏纪七》采。《三国志全琮传》载赤乌十二年(249年),《建康实录太祖下》采,且加“冬”字,又载琮亡龄五十二。
  说明。1、《三国志朱然传》称朱然病时“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亡赤乌十二年。若全琮算的上“功臣名将”,基本认定死247年,同年朱然卧病,合然传所言情况。2、吴主传“赤乌十年说”,明出“春正月”更为清晰,且其前载“九年事”后载“十一年事”,顺序明确,如有问题则是将琮亡错置。若弃琮传“赤乌十二年说”,只当“二”字多余为笔误就行。至于《建康实录太祖下》“冬”字,应是许嵩错加,其载三国事误甚,粗心落笔。
  合此二条,以琮亡247年为是。采《建康实录太祖下》琮亡龄,其生卒(196—247)。
  (19)朱据
  《三国志朱据传》载据亡年不甚清晰“遭二宫构争,据拥护太子,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遂左迁新都郡丞。未到,中书令孙弘谮润据,因权寝疾,弘为诏书追赐死,时年五十七”。
  说明。250年孙权废太子和、杀鲁王霸,完结“二宫之争”。诸臣保太子者,陈正、陈象仅因上书力争竟被族诛,朱据、屈晃被杖一百,据以死争,晚年孙权又昏甚,易以为据此年遭贬,未到被杀,于是《资治通鉴魏纪七》、《建康实录太祖下》皆以据亡250年。但250年孙权未卧病,又,据为人,有姿貌膂力能论难,才兼文武,得权赏识,官骠骑将军、领丞相,如此人物,孙弘应不敢伪诏赐死,当是252年权病重,弘方敢杀据。其生卒应为(196—252)。
  (20)韦昭
  昭亡于273年。时“年已七十”,见《三国志韦昭传》载华核语,而《建康实录后主》亦载核语,为“年过七十”。许嵩称昭亡龄七十三,可采。其生卒(201—273)。
  (21)陈骞
  《晋书武帝纪》载骞亡太康二年(281年),《资治通鉴晋纪三》采。而《晋书陈骞传》称骞亡元康二年(292年),八十一岁,与史料冲突又与相关事不合,“元”字笔误,亡龄可采。其生卒(201—281)。
  (22)孙邻
  《三国志孙邻传》载邻亡赤乌十二年,又,年九岁,代父贲领豫章太守,而贲生卒不明确。《三国志孙贲传》载“时策已平吴、会二郡,贲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江夏太守黄祖,军旋,闻繇病死,过定豫章,上贲领太守,后封都亭侯。建安十三年,使者刘隐奉诏拜贲为征虏将军,领郡如故。在官十一年卒”。
  关于定豫章时间。199年12月11日,孙策破黄祖,军旋,闻刘繇病亡,于是遣太史慈往豫章抚安其众(上文已明)。策问曰“何时能还”,慈答曰“不过六十日”,见《三国志太史慈传》。慈还,策定豫章,时间在199年12月的可能性小,应在200年1月。
  再看《三国志孙贲传》之“在官十一年卒”。两说,其一、从200年孙贲领豫章太守算起,则211年贲亡,孙邻时年九岁,生卒(203—249)。其二,从208年孙贲为征虏将军算起,则219年贲亡,孙邻时年九岁,生卒(211—249)。显然当从前者。以贲亡211年,于相关事并无问题,又,孙策生卒(175—200),有一子三女,而贲年长于策。邻生于203年基本认定。
  (23)曹睿
  《三国志明帝纪》载睿亡景初三年(239年),三十六岁。则其204年生,已由裴松之纠正“魏武以建安九年(204年)八月定邺,文帝始纳甄后,明帝应以十年(205年)生”。此为是,否则睿为袁熙子,逃死尚难,况继曹丕为帝?故其生卒(205—239)亡龄三十五。
  (24)管辂
  《三国志管辂传》载辂亡正元三年(256年),四十八岁。则其209年生,已由裴松之纠正,本传载辂言“吾本命在寅”。其生卒应为(210—256)亡龄四十七。
  (25)陆抗
  《建康实录后主》称抗亡龄五十一,误。依《三国志陆抗传》为四十九。其生卒(226—274)。
  (26)孙休
  《三国志孙休传》载休亡永安七年(264年),三十岁。则252年为琅邪王时十八岁,而《建康实录景帝》却为“年十七”,误。其生卒(235—264)。
  (27)孙皓
  《三国志孙皓传》载皓即位时二十三岁,亡于太康五年,得其生卒(242—284)。《吴录》称皓亡于太康四年(《资治通鉴晋纪三》采),四十二岁,得其生卒(242—283)。从《吴录》。
  《建康实录后主》称皓“年二十二岁即位”、“年三十八为晋所灭”,皆误。280年吴亡,皓三十九岁。
  (28)孙亮
  依《三国志孙亮传》、《三国志孙休传》,亮生于赤乌六年(243年),250年为太子时八岁,252年即位时十岁,258年退位时十六岁,亡于永安三年(260年),时十八岁。而《建康实录废帝》称亮“赤乌七年,生于内殿”、“年七岁……立为皇太子”、“帝九岁即位”、“帝年十六,永安二年见杀”,皆误。
  (29)曹奂
  《魏世谱》载奂亡太安元年(302年),五十八岁。则265年让位时二十一岁,而《三国志三少帝纪》却为“时年二十”。从《魏世谱》。
  (30)马元义
  《后汉书皇甫嵩传》载“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故马元义死于黄巾起事前。而《后汉纪卷二十四》称马元义亡于184年5月,在黄巾起事后。从范书。其生卒(?—184)。
  (31)曹嵩
  关于曹嵩被杀的具体情况。《魏晋世语》载“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劭惧,弃官赴袁绍”。
  1、其生卒(?—193)。依《三国志武帝纪》、《三国志陶谦传》、《后汉书陶谦传》,曹嵩亡于193年,被陶谦杀害,曹操为父报仇,入徐屠杀,194年还而复攻。
  2、其生卒(?—194)。依《后汉书应劭传》,194年,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泰山,应劭遣兵迎之,未到。而陶谦素怨曹操数次来攻,遂遣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投奔袁绍。
  有一事很不合理,先于此说明。《三国志武帝纪》载曹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又《后汉书曹腾传》载“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曹操起兵在189年12月,此时嵩奔琅邪没问题,190年诸侯向洛虽不齐心,但嵩在琅邪也没问题,而191、192年时诸侯内斗,袁绍、曹操、刘表暂为一方,袁术、陶谦、公孙瓒暂为一方,且已冲突交战。嵩于189年离开,可说操势弱,暂且避难,192年不回,可说操于兖州尚未立稳,正有战事,但操已与谦为敌,无论如何嵩不当再留琅邪,而嵩不走且无危,因何?或许是遭陶谦威胁、监视,不敢枉动。而谦,虽与操为敌但不想恶化,故暂不加害于嵩。193年,谦与袁术彻底翻脸,则更不愿与操结仇。
  曹嵩亡年两说。其一、193年,曹操将接父,为攻徐无忧,陶谦怒,先杀之,因而操屠徐。其二、曹操不顾父亲安危,于193年屠徐,至194年才接,陶谦恨其数次来攻,遂先杀之。可从“193年说”,毕竟有两部正史支持,且以此解释上说问题要好一些。曹操是不会被父亲问题给困住的,能接回再打固然好,接不回也没办法,转而师出有名。另,“194年说”也能成立,此于《后汉书应劭传》绝非笔误,而是“顺理成章”的明确记载。如此,则193年曹嵩未死,那曹操又何至于入徐屠杀?可认为是接父受阻,遂怒攻徐。当然,“194年说”可能性为低,虽然,范晔亦未能否掉,而以两说并存于《后汉书》。
  (32)李傕
  《后汉书董卓传》载“三年(198年),使谒者仆射裴茂诏关中诸将段煨等讨李傕,夷三族”,《三国志董卓传》载“建安二年,遣谒者仆射裴茂率关西诸将诛傕,夷三族”,《后汉纪卷二十九》称197年讨傕,198年杀之。袁纪为是,范书陈志皆用简文,以傕亡年而言,范晔不误,陈寿误。其生卒(?—198)。另,《后汉纪卷二十九》以傕亡于1月,而《后汉书献帝纪》为4月,从范书。
  (33)吕布
  依《后汉书献帝纪》、《后汉书吕布传》、《三国志武帝纪》、《三国志吕布传》,明确布亡建安三年。而《后汉纪卷二十九》为建安四年,误。布生卒(?—198)。
  (34)刘辟
  《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元年……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二年……五年……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又《三国志先主传》载“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可知其196年被斩,200年尚存,笔误当在“建安元年”段。
  (35)吴氏
  《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妃嫔传》并以孙坚妻吴氏亡建安七年(202年)。已由虞喜《志林》纠正“按会稽贡举簿,建安十二年到十三年阙,无举者,云府君遭忧,此则吴后以十二年(207年)薨也。八年九年皆有贡举,斯甚分明”,又《建康实录太祖上》以吴氏亡建安十二年。故其生卒(?—207)。
  (36)陈武
  其亡于215年合肥之战。相关生年,《三国志陈武传》载“孙策在寿春,武往修谒,时年十八,长七尺七寸,因从渡江……”,而策于193、194、195年,皆在寿春。其一、193年,孙策见袁术于寿春,欲得孙坚旧部,术不从。时吕范加入,策转向丹杨,《三国志吕范传》称“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跋涉辛苦,危难不避……”。基本认定陈武“时年十八”不在193年。其二、194年,孙策依附袁术,攻庐江。随策出战将领,《三国志》载有程普、吕范,而不载陈武,然仅凭此,无法明确,陈寿记事本就简略。武亦有可能此年见策,而未参与攻庐江。其三、195年,孙策克庐江,还寿春。就《三国志陈武传》原文来看,武似此时见策,年十八,接着随策渡江。其生卒(178—215),也有可能是(177—215)。
  (37)刘巴
  《三国志刘巴传》载巴亡于章武二年(222年)。关于231年李严被废事,诸葛亮公文上尚书曰“辄与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行前监军征南将军臣刘巴……领从事中郎武略中郎将臣樊岐等议……”,则此时刘巴尚在,应是重名。其生卒(?—222)。
  (38)周贺
  《三国志吴主传》载“嘉禾元年(232)……三月,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乘海之辽东。秋九月,魏将田豫要击,斩贺于成山”。《建康实录太祖下》将此事记于233年,误。贺生卒(?—232)。
  (39)蒋琬
  《三国志蒋琬传》、《三国志后主传》皆以琬亡蜀延熙九年。则于魏正始七年,而《资治通鉴魏纪六》为正始六年,误。琬生卒(?—246)。
  (40)鲁淑
  依《三国志鲁肃传》,鲁肃亡于217年,有遗腹子名淑,淑亡于274年。淑生卒或(217—274),或(218—274)。
  汉末三国200人生卒表
  这200人,生卒年皆可明确,生于吴永安元年(258年)之前,亡于汉光和元年(178年)之后。下文自左至右,依次为人名(或说明)、亡龄、生卒、依据。另,有两个王浚,亡龄63的那位,是王沈之子。
  法真89(100—188)《后汉书法真传》
  董卓之母90(103—192)《三国志董卓传》加《英雄记》
  张奂78(104—181)《后汉书张奂传》
  陈寔84(104—187)《后汉书陈寔传》
  桓鸾77(108—184)《后汉书桓鸾传》
  桥玄75(109—183)《后汉书桥玄传》
  范冉74(112—185)《后汉书范冉传》
  刘宽66(120—185)《后汉书刘宽传》
  任安79(124—202)《后汉书任安传》
  陆康70(126—195)《后汉书陆康传》加《三国志孙讨逆传》加《吴录》
  郑玄74(127—200)《后汉书郑玄传》
  荀爽63(128—190)《后汉书荀爽传》加《后汉书献帝纪》
  何休54(129—182)《后汉书何休传》
  蔡邕61(132—192)《后汉书蔡邕传》
  陶谦63(132—194)《后汉书陶谦传》加《吴书》
  桓彬46(133—178)《后汉书桓彬传》
  张臶105(136—240)《三国志张臶传》
  王允56(137—192)《后汉书王允传》
  赵温72(137—208)《后汉书赵温传》
  士燮90(137—226)《三国志士燮传》
  黄琬52(141—192)《后汉书黄琬传》
  程昱80(141—220)《三国志程昱传》加《魏书》
  羊续48(142—189)《后汉书羊续传》
  王烈78(142—219)《后汉书王烈传》
  杨彪84(142—225)《后汉书杨彪传》
  贾诩77(147—223)《三国志贾诩传》加《三国志吴主传》
  荀悦62(148—209)《后汉书荀悦传》
  司马防71(149—219)《序传》
  鲍信41(152—192)《三国志武帝纪》加《魏书》
  张纮60(152—211)《三国志张纮传》加《三国志吴主传》
  孔融56(153—208)《后汉书孔融传》加《后汉书献帝纪》
  孙坚37(155—191)《吴录》加《三国志孙讨逆传》
  曹操66(155—220)《三国志武帝纪》
  刘宏34(156—189)《后汉书灵帝纪》
  朱治69(156—224)《三国志朱治传》
  张昭81(156—236)《三国志张昭传》
  董昭81(156—236)《三国志董昭传》加《三国志明帝纪》
  荀攸58(157—214)《魏书》
  华歆75(157—231)《三国志华歆传》加《魏书》
  刘繇42(158—199)《三国志刘繇传》加《三国志吴主传》加《三国志孙贲传》加《吴录》
  管宁84(158—241)《三国志管宁传》
  卞氏71(160—230)《三国志后妃传》加《魏书》
  刘备63(161—223)《三国志先主传》
  吕岱96(161—256)《三国志吕岱传》
  胡昭89(162—250)《三国志胡昭传》
  严象38(163—200)《三辅决录注》
  荀彧50(163—212)《后汉书荀彧传》
  杜畿62(163—224)《三国志杜畿传》加《三国志文帝纪》加《魏氏春秋》
  孙邵63(163—225)《三国志吴主传》加《吴录》
  太史慈41(166—206)《三国志太史慈传》
  窦辅45(167—211)《后汉书窦武传》加《三国志武帝纪》
  李通42(168—209)《三国志李通传》加《三国志吴主传》
  曹仁56(168—223)《三国志曹仁传》加《魏书》
  顾雍76(168—243)《三国志顾雍传》
  田畴46(169—214)《三国志田畴传》
  郭嘉38(170—207)《三国志郭嘉传》加《三国志武帝纪》
  司马朗47(171—217)《三国志司马朗传》
  赵俨75(171—245)《三国志赵俨传》加《三国志三少帝纪》
  鲁肃46(172—217)《三国志鲁肃传》
  徐邈78(172—249)《三国志徐邈传》
  王凌80(172—251)《三国志王凌传》加《魏略》
  刘辩18(173—190)《后汉书皇后纪》
  祢衡26(173—198)《后汉书祢衡传》加《后汉书孔融传》加《后汉书献帝纪》
  贾逵55(174—228)《三国志贾逵传》加《魏书》
  诸葛瑾68(174—241)《三国志诸葛瑾传》
  高柔90(174—263)《三国志高柔传》
  孙策26(175—200)《三国志孙讨逆传》
  周瑜36(175—210)《三国志周瑜传》
  沈友29(176—204)《吴录》
  法正45(176—220)《三国志法正传》
  马超47(176—222)《三国志马超传》
  孙瑜39(177—215)《三国志孙瑜传》
  王粲41(177—217)《三国志王粲传》
  朱桓62(177—238)《三国志朱桓传》
  霍峻40(178—217)《三国志霍峻传》加《三国志先主传》
  吕蒙42(178—219)《三国志吕蒙传》加《三国志吴主传》
  张承67(178—244)《三国志张承传》
  司马懿73(179—251)《晋书宣帝纪》
  仲长统41(180—220)《后汉书仲长统传》
  刘廙42(180-221)《三国志刘廙传》加《廙别传》
  司马孚93(180—272)《晋书司马孚传》
  诸葛亮54(181—234)《三国志诸葛亮传》
  刘协54(181—234)《后汉书献帝纪》
  甄氏40(182—221)《三国志后妃传》加《魏书》
  荀纬42(182—223)《文章叙录》
  朱然68(182—249)《三国志朱然传》
  孙权71(182—252)《三国志吴主传》
  胡琮61(183—243)《三国志胡琮传》加《三国志孙讨逆传》加《三国志贺齐传》
  陆逊63(183—245)《三国志陆逊传》
  留赞73(183—255)《三国志孙亮传》加《吴书》
  卢毓75(183—257)《三国志卢毓传》加《续汉书》
  孙翊21(184—204)《三国志孙翊传》加《三国志吴主传》
  郭女王52(184—235)《三国志后妃传》加《魏书》
  王祥85(185—269)《晋书王祥传》
  刘基49(186—234)《三国志刘基传》加《三国志刘繇传》加《三国志吴主传》加《三国志孙贲传》加《吴录》
  缪袭60(186—245)《文章志》
  马良36(187—222)《三国志马良传》加《三国志先主传》
  曹丕40(187—226)《三国志文帝纪》
  孙韶54(188—241)《三国志孙韶传》加《三国志吴主传》
  凌统29(189—217)《建康实录太祖上》
  张春华59(189—247)《晋书后妃传》
  郑袤85(189—273)《晋书郑袤传》
  马谡39(190—228)《三国志马谡传》
  应璩63(190—252)《文章叙录》加《三国志朱建平传》
  鲁芝84(190—273)《晋书鲁芝传》
  辛宪英79(191—269)《晋书列女传》
  周不疑17(192—208)《零陵先贤传》加《文章志》加《三国志曹冲传》
  曹植41(192—232)《三国志曹植传》加《三国志明帝纪》
  骆统36(193—228)《三国志骆统传》
  张温38(193—230)《三国志张温传》加《三国志吴主传》
  龚禄31(195—225)《三国志杨戏传》
  孙奂40(195—234)《三国志孙奂传》
  曹彪57(195—251)《三国志三少帝纪》加《三国志朱建平传》
  王肃62(195—256)《三国志王肃传》加《三国志朱建平传》
  曹冲13(196—208)《三国志曹冲传》
  全琮52(196—247)《三国志吴主传》加《建康实录太祖下》
  朱据57(196—252)《三国志朱据传》加《三国志吴主传》
  孙桓25(198—222)《三国志孙桓传》加《三国志吴主传》
  陆凯72(198—269)《三国志陆凯传》
  曹氏83(198—280)《晋书列女传》
  何曾80(199—278)《晋书何曾传》
  聂友53(201—253)《三国志诸葛恪传》加《吴录》
  韦昭73(201—273)《三国志韦昭传》加《建康实录后主》
  陈骞81(201—281)《晋书陈骞传》加《晋书武帝纪》
  姜维63(202—264)《三国志姜维传》加《三国志三少帝纪》
  范粲84(202—285)《晋书范粲传》
  孙邻47(203—249)《三国志孙邻传》加《三国志吴主传》加《三国志孙贲传》加《三国志太史慈传》加《吴录》
  诸葛恪51(203—253)《三国志诸葛恪传》加《吴录》
  诸葛乔25(204—228)《三国志诸葛乔传》
  华表72(204—275)《晋书华表传》
  曹睿35(205—239)《三国志明帝纪》
  司马望67(205—271)《晋书司马望传》
  山涛79(205—283)《晋书山涛传》
  王览73(206—278)《晋书王览传》
  王浚80(206—285)《晋书王浚传》
  夏侯荣13(207—219)《魏晋世语》加《三国志夏侯渊传》
  刘禅65(207—271)《三国志后主传》
  司马师48(208—255)《晋书景帝纪》
  石伟83(208—290)《楚国先贤传》
  孙登33(209—241)《三国志孙登传》加《三国志吴主传》
  夏侯玄46(209—254)《三国志夏侯玄传》
  傅嘏47(209—255)《三国志傅嘏传》
  魏舒82(209—290)《晋书魏舒传》
  
  管辂47(210—256)《三国志管辂传》
  阮籍54(210—263)《晋书阮籍传》
  夏侯徽24(211—234)《晋书后妃传》
  司马昭55(211—265)《晋书文帝纪》
  孙虑20(213—232)《三国志孙虑传》
  郑默68(213—280)《晋书郑默传》
  羊徽瑜65(214—278)《晋书后妃传》
  皇甫谧68(215—282)《晋书皇甫谧传》
  王元姬52(217—268)《晋书后妃传》
  贾充66(217—282)《晋书贾充传》
  孙峻38(219—256)《三国志孙峻传》
  卫瓘72(220—291)《晋书卫瓘传》加《晋书惠帝纪》
  刘寔91(220—310)《晋书刘寔传》
  羊祜58(221—278)《晋书羊祜传》加《晋书武帝纪》
  范乔78(221—298)《晋书范乔传》
  杜预63(222—284)《晋书杜预传》加《晋书武帝纪》
  王浑75(223—297)《晋书王浑传》
  孙和30(224—253)《三国志孙和传》
  裴秀48(224—271)《晋书裴秀传》
  李密64(224—287)《华阳国志》加《晋书武帝纪》
  钟会40(225—264)《三国志钟会传》
  王弼24(226—249)何邵《王弼传》
  陆抗49(226—274)《三国志陆抗传》
  诸葛瞻37(227—263)《三国志诸葛瞻传》
  贺邵49(227—275)《三国志贺邵传》
  司马伷57(227—283)《晋书司马伷传》
  王蕃39(228—266)《三国志王蕃传》
  曹询14(231—244)《三国志三少帝纪》加《魏氏春秋》
  孙綝28(231—258)《三国志孙綝传》
  成公绥43(231—273)《晋书成公绥传》
  曹芳43(232—274)《魏世谱》
  司马骏55(232—286)《晋书司马骏传》加《晋书武帝纪》加《三国志三少帝纪》
  张华69(232—300)《晋书张华传》加《晋书惠帝纪》
  司马干80(232—311)《晋书司马干传》
  陈寿65(233—297)《晋书陈寿传》
  王戎72(234—305)《晋书王戎传》
  孙休30(235—264)《三国志孙休传》
  邵畴40(235—274)《三国志孙皓传》加《会稽邵氏家传》
  唐彬60(235—294)《晋书唐彬传》
  司马炎55(236—290)《晋书武帝纪》
  杨艳37(238—274)《晋书后妃传》
  文鸯54(238—291)《晋书景帝纪》加《晋书惠帝纪》加《晋书司马繇传》
  傅咸56(239—294)《晋书傅咸传》
  索靖65(239—303)《晋书索靖传》加《晋书惠帝纪》
  曹髦20(241—260)《三国志三少帝纪》
  孙皓42(242—283)《吴录》
  孙亮18(243—260)《三国志孙亮传》加《三国志孙休传》
  曹奂58(245—302)《魏世谱》
  胡渊55(247—301)《三国志钟会传》加《晋诸公赞》加《晋书惠帝纪》
  司马攸36(248—283)《晋书司马攸传》加《晋书武帝纪》
  王湛47(249—295)《晋书王湛传》
  石崇52(249—300)《晋书石崇传》加《晋书惠帝纪》
  陆景31(250—280)《三国志陆抗传》
  王浚63(252—314)《晋书王浚传》加《晋书王沈传》加《晋书愍帝纪》
  司马觐35(256—290)《晋书司马觐传》
  王衍56(256—311)《晋书王衍传》加《晋书怀帝纪》
  贾南风44(257—300)《晋书后妃传》加《晋书惠帝纪》
  有篇短文是写甘宁的,其中说道生卒问题,在此发一下。
  先言二事。214年五月,甘宁随孙权攻皖城,闰月,克之。215年八月,甘宁随孙权攻合肥,不克。见《三国志甘宁传》、《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武帝纪》。此二事时间顺序,完全没问题的,而《建康实录太祖上》将合肥之战置于216年,误。《三国志甘宁传》用几个“后”字,列出甘宁诸事顺序,为皖城之战、濡须之战(百余兵袭曹营)、合肥之战,这属于错置,百余兵袭曹营在皖城战事之前。
  曹孙濡须之战有三,其一在209年,其二在212、213年,其三在216、217年。甘宁以百余兵袭曹营成功后,《江表传》载孙权语“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有言论误以为,先是合肥之战,张辽表现极为出色,然后是甘宁袭曹营,所以孙权有此言语,称宁可与辽相敌,故,“袭曹营事”当在合肥战事之后。其实不然,209年天柱山之战,张辽破斩陈兰、梅成,已经使孙权知道厉害了,“袭曹营事”在合肥战前是没问题的,与孙权语无冲突。
  整理一下。213年的濡须之战,曹军声势浩大,破孙权江西营,获公孙阳。于是权遣甘宁袭曹营,振奋士气,后曹军退还。而217年的濡须之战,走的是外交路线,权与操言和。
  关于甘宁亡年。《建康实录太祖上》以宁亡于215年冬,也就是说参加完合肥之战后,几个月内宁就去世了。但这稍有问题。宁曾与孙皎不和,孙权调解,给皎的书信中提到“自吾与北方为敌,中间十年,初时相持年小,今者且三十矣”,见《三国志孙皎传》。两个算法,其一、从202年曹操让孙权送人质,而权拒绝算起,十年后是212年,权三十一岁。其二、从208年乌林之战算起,十年后是218年,权三十七岁。若以第二种为是,则说明宁活到了215年以后。但结合权语,当以第一种为是。总之,《建康实录》虽然错误多,但在甘宁亡年的问题上,还是可信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