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纵横初唐 / 第六十章 风起寒江 月斜古路 十

第六十章 风起寒江 月斜古路 十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绮梦馆”头牌、青霞姑娘的演出,于本次“品花大会”而言,算是极为漂亮的打响了头炮。但也正因为这第一个登场的表现的太过惊艳,吊起了观众的胃口,同时也拉升了观众的评判标准,再看接下来的几个节目便觉得有些索然无味。这对后面的表演者也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在青霞之后登场的那位某个楼子的头牌就发挥的很是失常,引来嘘声一片。
  这种赛事,说到底比的是人气,或者说是人脉。参加大会的乃是定州大总管府廿九州各个楼子的头牌,在当地各有追捧者。大会虽在定州府治所在安喜城举行,但捧场的终归是那些有闲钱雅致之人,其中不乏从其它州赶来的支持者。大会参加者一百余位,淘汰晋级赛自是不可能在一处进行,“明月楼”算是主赛场,重头戏自然会多些,楼下楼上坐的满满当当,却也并非全是安喜人,如李令月这等,便算是远道来来的贵客了,品花大会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只是,青霞首场演出太过成功,珠玉在前,一些个外地观众为己方参赛者的加油支持便显得底气不足了。这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下午的赛事直到酉时,十姝登台表演结束,乃告一段落,距夜间开始有半个多时辰的休憩时间,正好用膳。
  崔如英这间屋子算是“包厢”,再者本身就是“明月楼”的东家子弟,晚宴标准自不会差,少不了一顿饕餮大餐。他正犹豫着要不要邀约隔壁那几位一起用餐,都是年轻人嘛,也不怕热闹,便有小厮敲门进屋,说有大人请崔三郎过去叙话。
  大人?
  大人者,涵义众也——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臂。”、《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史记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於临洮。”此处作“身材长大的人”解;
  《后汉书·南蛮传》:“汉兴,改为武陵,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賨布。虽时为寇盗,而不足为郡国患。”、《百喻经·猕猴喻》:“昔有一獮猴,为大人所打,不能奈何,反怨小儿。”,此处作“成年人”解;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博辞去,令弟光恐云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此处作“父母叔伯等长辈”解;
  《后汉书·苏章传》:“祖父纯,字桓公……三辅号为‘大人’。”、《后汉书·李固传》:“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宿儒大人可顾问者,诚可叹息。”此处作“长者长辈”解;
  《后汉书·岑彭传》:“彭因言韩歆南阳大人,可以为用。”李贤注:“大人,谓大家豪右。”、《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比至长安,众十馀万”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胡文才、杨整脩皆凉州大人,而司徒王允素所不善也。”此处作“世家豪右”解;
  晋陆机《演连珠》之三:“大人基命,不擢才於后土。”此犹言王者也;
  《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此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也;
  《后汉书·陈球传》:“球小妻,程璜之女,璜用事宫中,所谓程大人也。”、《晋书·刘曜载记》:“猗曰:‘吾为卿作计,卿能用不?’二人皆曰:‘谨奉大人之教。’”此言宫闱近侍⋯⋯
  小厮口中的“大人”乃是指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如《孟子·告子上》:“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汉扬雄《法言·学行》:“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中所言之“大人”。
  崔如英心下狐疑,既是“大人”有请,自然得过去拜会,就是不晓得“大人”究竟是何人。
  卢胖子性子跳脱,最喜热闹,跃跃欲试的想跟着同去。那小厮面露难色,显然“大人”只唤了崔三郎一人,却又不好多说什么,这一屋子的尽是名门子弟,又哪是他招惹得起的?
  崔如英摆了摆手,示意胖子稍安勿躁,这小伙伴看似人畜无害的,其实傲娇着呢,最爱摆谱。
  他随着小厮到了三楼的甲字房,进屋先作揖行礼:“小子崔如英见过各位大人。”
  这间屋子布置的极为简约雅致,反而更具特色。屋子不大,数人围着圆桌就座,有年迈老者,也有中、青年,若加上他,便是特别致的组合了。
  崔守业、崔翕二人他自是认识的,另外几人却是不曾见过。
  崔夫子微笑着介绍座中人,先是那位身着蓝绸衣掌、一身富家翁装束的中年人:“三郎,来见过王刺史。”
  这慈眉善目的中年人竟是定州刺史王挺?也就是王勃、王助的族叔了。
  太原王氏,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追本溯源,都是黄帝后裔。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又改姬姓。其时,炎帝神农氏国运衰弱,诸侯相互侵伐,而以蚩尤暴虐。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蚩尤伏诛,诸侯咸尊黄帝(姬轩辕)为天子(实为部落联盟首领),代炎帝神农氏。黄帝即位后,会诸侯于釜山,经略四方,融黄、炎于一炉,遂开中华一统之局面,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玄嚣(即少昊)、昌意,玄嚣之孙高辛氏,是为帝喾。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是为帝尧;娶有戎氏女简狄,简狄因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是为商之祖;娶有邰氏女姜嫄,为元妃,生弃,弃好农耕,懂稼穑,帝尧举为农师,封于邰,号后稷,为周朝先祖。
  天下王姓,基本上都出于姬晋之后。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太子晋卒后不久,灵王驾崩,太子晋的弟弟贵嗣位,是为景王。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后来仕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成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晋为系姓始祖。
  宗敬死后,葬于晋阳城北五里,其墓地称“司徒冢”。宗敬的后裔,瓜瓞绵绵,人才辈出,成为太原之著姓。其后子孙蕃衍,遍布各地。
  十九世孙王离公长子王元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琅琊,是为“王氏琅琊祖”。
  王离公次子王威仍居晋阳,两汉时,曾为扬州刺史,其子孙亦散居各地。九世孙王霸公又重返故里,徙居太原。王霸公生于东汉,屡聘不仕,隐居读书。王霸公生二子,长子王殷,东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其后裔称祁县分支。次子王咸,随父居晋阳,其后裔晋阳分支。王殷四世孙王述,生三子:王隗、王懋、王允。王允公,东汉献帝时居官司徒,董卓篡权乱政,王允公与吕布诛杀之。王懋公,东汉侍中,幽州刺史。其六世孙王光,北魏并州刺史。王光之子名王冏,北魏度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其裔孙称乌丸王氏。
  王霸之后裔王琼,字世珍,北魏镇东将军,有四子;王遵业、王广业、王延业、王季和,号“四房王氏”。
  四十四世祖王虬,于建元年间,自齐归魏,由江左奔至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徵为著作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历并州刺史,封晋阳公,有大功于魏,帝赐之地,于是定居于龙门,临近河汾,是为“龙门王氏”。
  这定州刺史王挺,便为太原王氏龙门分支,与王福畴乃是未出五服的堂兄弟。
  王勃因杀官奴曹达获罪,非止其父亲王福畴却因此受到了连累,不仅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更以年迈之躯被远谪至南荒之外,饱尝颠沛流离之苦,而且多少也涉及太原王氏。
  原本,在这种微妙的环境下,太原王氏应当摆低姿态蛰伏,毕竟,惹怒了皇家,一旦引发雷霆风暴,再有底蕴的名门世家也难以承受。事实上,王氏也的确低调下来,尽可能地消解潜在的危机。但,这是有底细的,儒学世家,又怎可无傲骨?
  如王挺,入仕经年,深谙为官之道,骨子里却仍有儒生骨气。原本值此乱局,他应深居简出才对,但他仍是出现在了“明月楼”,与博陵崔氏的头面人物欢聚一堂,这若是让最顶层的人知晓,可不是件好事。。
  只是,他的此番表现,究竟会给后续带来怎样的变故,那便有待观察了。
  莫说他没有藏掖,就便有心隐匿,怕也是不成。“丽景门”,可非只拿俸禄不作为的无能机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