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探花郎在现代 / 第46 章 华山论剑 2

第46 章 华山论剑 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当李晴走上台时,陈来只觉天昏地转,只想晕倒在地。幸好他前面是桌子,他也是见惯大场面的人,当下喝了口茶水,稳住心神。
  李晴随身带着杜仁礼寄给她的第一份书稿。她先展示了手中的书稿,然后道:“两年前的暑假,我们书店为陈老师的小说作宣传,因为写横幅的人有事不在,事情赶得急,刚好小锋走到书店,就帮我们写了欢迎横幅。后来,图书发布会上,他问我陈老师的那本书能赚多少钱,我说大概二十万吧。他说他也想写挣钱。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与出版社的一些编辑打过交道。当时,我见小锋小小年纪这么有志气,便鼓励他说,如果他写了,我可以帮他问问能不能出版。没想到,不到两个月,他就给我寄来了稿子。就是我手中拿的这些。当时遇到大河出版社的编辑孟老师,我就把书稿拿给他看,他提了意见,让再修改下。我跟小锋说了,小锋修改后就直接给了孟老师。我自己读了原来的书稿,觉得很不错,不想埋没小锋的才学。因为书店的宣传,我认识了陈来老师,想着陈老师有名气,认识出版社的人,便把书稿给他看,请他帮忙。陈来老师同意了,只是他看了书稿后又还给了我。后面的事……”
  “那就是说,陈老师在写作《万历皇帝》之前看过《万历二三事》的手稿?”下面的观众问道。
  主持人有些慌,看了陈来一眼,陈来接过话筒:“我是看过这个书稿。不过……”
  话还未完,下面嗡嗡声一片。
  “看来报纸上说的是真的了。一个有名的大作家竟然抄袭一个小孩的作品!”
  “对啊,刚开始我还不信,竟然是真的!妈呀,我被他骗了,亏我买了他那么多书!”
  “一个作家还不如一个上中学的小屁孩!”
  陈来脸色不变,但拿话筒的手不自觉地抖了抖。后台陈来的秘书看到此,忙给下面的朱逊使眼色。有些话让陈来说大家不会相信,得找一个代言。
  朱逊拿过话筒,对下面议论纷纷的观众道:“各位读者朋友,我是崇山出版社的编辑,也是陈老师《万历皇帝》的责任编辑朱逊。两年前,当小锋同学写好书稿交给书店的人时,陈老师的《万历皇帝》初稿已经完成。但陈老师对待历史的态度太认真,我见了书稿,说可以出版,陈老师说,有许多细节他还要推敲,不能交给出版社。直到去年冬天,陈老师觉得整本书成熟了,才把书稿交给了我。因此,不能说谁抄袭谁,只能说在一些故事情节上,陈老师和小锋想到一块儿了。”
  “哼,什么想到一块儿。一个四十岁,一个十五六岁,能想到一块儿?”一位女读者道,“陈老师,您也是有名望的人,您直接说吧,到底您抄了没抄?”
  陈来何时受过这样的质问?他身踞高位,又有盛名,受尽人的恭维,如今低下身段与一个中学生同台,却受到街头大妈似的嘲讽,他看看站在一边的李晴,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容,像在嘲笑他的自作聪明。再看看淡然的张小锋,双目相对,他忽然明白,这个十多岁的小孩子只怕早就知晓内情。
  他再也支持不住,晕倒在地。
  现场大哗,节目只得暂停。
  看着各异的人群,朱逊道:“这位大姐,刚才专家提问时,您也看到了,陈老师的回答有什么不对吗?还有,《万历皇帝》注重的是万历的一生,而《万历二三事》主要写的是万历皇帝年轻时的故事,书的主旨不同。你为何非要执拗于一点呢?”
  孟子谦上前道:“朱编辑,咱们是同行,有许多门道外人不懂,咱们却明白。你要坚持陈老师的清白我懂,但都到这时候了,您还此地无银三百两,有意思没?”
  朱逊看到孟子谦,火冒三丈,再也顾不得文人的修养,丢开话筒,一把抓住孟子谦到暗处:“姓孟的,你们大河出版社以前何曾出过什么畅销书?这次借我们崇山出版社的东风,大赚一笔,还想赶尽杀绝,我劝你万事留些余地!不要以为我不知道,那改好的书稿到你手中时,你当垃圾扔到一边,后来打听到我们要出《万历皇帝》,赶紧把书稿拣了起来。别得了便宜又卖乖!”
  “我只是秉持公道而已。”孟子谦满脸含笑,“我们大河出版社以前没出过畅销书,但并不代表以后没有。你信不信,这个节目播出后,有人声败名裂,你们的畅销书只怕要当废纸喽!”
  “看来,这一切都是你们大河出版社所作所为!那发布会上的记者,还有质问的人,今天的李晴,都是你们做的,是不是?”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们本来没想到李晴,听说书店老板拿了两万块钱让她回家上学,我们才起了疑心。”
  “什么两万块钱?”朱逊道。
  “你不知道?”孟子谦打量了朱逊一眼,“看来得问问你的陈老师了。”
  陈来在《再说万历二三事》出版后,嗅到不一样的味道,他让书店老板给了李晴两万块钱,以书店的名义,说是她这几年来在书店工作尽职尽责,知道她还想读书,便资助她继续上学。李晴感动至极,拿着钱便回老家复读了。直到孟子谦找到她,让她出来作证。
  朱逊一听,面如死灰。李晴的到来,打乱了一切,也说明了一切。
  朱逊再看台上,主持人和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抚观众。陈来上了救护车,两位专家被节目组请进了后面的休息室暂时休息了。而观众们则围着张小锋问东问西。
  大势已去。
  朱逊想走,可又强迫自己留了下来。张小锋的书他读过,以他多年名编辑的毒辣眼光,他不相信那么成熟厚重的文笔会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能写出来的。他觉得后面应该有一个写作团队,与大河出版社狼狈为奸。而推出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明显是博人眼球,造成轰动效应。
  休息过后,节目下半场开始了。两位专家重新入座。
  陈来忽然得病进了医院,观众们不好再对一个病人讨伐,便按照节目组的意思,围绕着杜仁礼,问一些问题。
  整个会场成了杜仁礼的个人秀。
  孟子谦看到朱逊黑里泛青的脸,非常满意。节目播出来后,他将取代朱逊,成为炙手可热的名编辑。
  一般的问题当然难不倒杜仁礼。
  年轻的观众羡慕他的才学,中年的观众叹惜那是别人家的孩子,一时,都成了杜仁礼的忠实粉丝。有一位年轻的女读者要杜仁礼签名,杜仁礼愉快地答应了。
  
  其他读者也纷纷效仿,一时,会场成了签售会。
  正在这时,外面有人打进来电话。主持人接通电话,里面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两位明史专家肃然起敬,他们知道那是史学家的泰斗。
  老先生怎会此时打进来电话?他怎知道这样的事?孟子谦看了眼朱逊,对方冷哼了一声。
  老先生道:“我非常高兴,刚听孙女说现在市面上两本书《再说万历二三事》和《万历二三事》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所写,所以打了这通电话。今日学历史的孩子不多了,许多优秀的孩子都去学了理科。文科没落,但这个叫慕明的孩子让我看到了希望。我现在想问慕明一个问题,如果他答上来,我想请他做我的关门弟子。”
  听到此,两位明史专家看向杜仁礼,眼中满是羡慕和嫉妒,老先生一辈子收到门下的学生屈指可数,每个都是史学界的大拿,如果眼前这个小孩子做了关门弟子,可以想象他的未来会怎么样。
  朱逊则一脸茫然,他看节目有变,悄悄请动出版社的总编,邀请史学界的泰斗来为这件事作定论,没想到老先生却有另一种想法。
  只是,老先生会是什么问题呢?
  只听老先生道:“你叫慕明?这是你的笔名?好,我有一个问题,我看你书里写了张居正对万历的教导,那其他人呢?教导万历皇帝的可不止张居正一人。小同学,你能否给我说说?”
  其他人?杜仁礼想起自己的外祖,那个总爱穿布衣的和气老头儿,当自己在外轻狂胡闹时,他总是和气地对自己道,要读书。当自己有志于学,他更是不顾烦劳,亲自教授。他虽然曾身居高位,但定下以诗书传家的家训。相比张居正,他在历史上没有什么痕迹,但也正是外祖那淡然的身影,让他受益终身。
  杜仁礼强抑住心内的激动和怅然:“我知道早期教授万历的一个先生,他是……”
  杜仁礼讲授了外祖与万历间的两件小事。
  电话那头,老先生静默片刻,问道:“小同学,你是从哪儿知道这样的事的?”
  “偶尔从一些遗存的家书上。”
  “好,我明白了。”老先生在电话那头哈哈大笑起来,“有此少年,我当安心。”
  手机站: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