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唐贞观第一摄政 / 第0005章----闹事儿 新

第0005章----闹事儿 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晋王李玄牧功列第一,赐食邑八万户,并前共二十三万户!”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六人,功列第一,赐食邑一千三百户。”
  “长孙无忌,晋封魏国公,房玄龄,晋封邢国公,杜如晦,晋封蔡国公,秦琼,徙封齐国公,尉迟恭,加封吴国公,程咬金,徙封卢国公!”
  李玄牧这次真封高达二十余万户,可以说待李世民称帝晋位摄政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程咬金和秦琼这俩老兄弟此前都有五百真封,因此通前共一千八百户真封食邑。
  宣旨官到长安晋王府宣诏。
  李玄牧带着一众家将上前接旨听封。
  晋爵旨意后,还有一道授李玄牧开府仪同三司,接任兵部尚书的旨意。
  两道圣旨,都是经过三省通过,宰相署名的。
  “恭喜晋王殿下了!”传旨的官员笑呵呵的拱手。
  李玄牧招手,管家拿来一盘黄金,宣旨的官员高兴的收下。跟着来的,也每人得了几两金子,也算是不虚此行。
  当然等宣旨的官员走了之后,李玄牧随手就把这圣旨丢在桌子上,望着这圣旨怔怔出神。
  开府仪同三司,那是能够开幕府、置僚属的,仪同三司,就是能享受三师三公的待遇,拥有同样的规格的仪仗。
  三师三公,是正一品。大唐现在只有三公授人,三师都是空置。
  当官当到了开府仪同三司这个品级,那就相当于国级了,俗称位极人臣。
  但是对于一个战功显赫到曾经压制李世民光芒的一字并肩王来说,这些远远不够……
  当然,李世民基本上已经被真封的事情弄的晕头转向了,不过所幸这里并不是历史上那个初唐,这里即便唐朝人口没有达到极限,但却还是有近三亿的人口,要不然何以支撑大唐这七百多万的常备军。
  加入按照一户是五口一丁来算,大唐有六千万户,也就是说有六千万人,除去军方的七百万,大约还有五千两百万多点儿,而这两百多万壮丁的赋税就给了那些功臣……
  再去掉一些杂七杂八的无法交税的情况,大唐实际上还有四千五百多万……
  所以说比之历史上那个十之二三的情况要小得多,但李玄牧还是给李世民提了个醒,别封到最后皇族一个个的都是十几二十万的真封。
  裴寂晋封司徒,封德彝晋封司空。两位武德朝宰相,因为一个选择的区别现在的差距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一个原是尚书左仆射,一个原来是侍中,现在太子给两个加了三公之职,却是把二人架到了天上去,但是前者依旧掌权,而后者……
  呵呵……
  老李渊听说了此事之后,沉默了一阵,手诏一封,派人送到东宫。
  “朕当加尊号太上皇!”
  李渊清楚的向儿子表示了退位之意,反正天下已经在二郎手里了。他若不肯主动,到时儿子主动,事情就不好看了。更何况,现在老李渊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赶紧退位然后却清凉山陪小儿子度过这可能是最后的十八年……
  李世民收到这封手诏,非常高兴,把东宫小班子成员召来,通报了这一喜讯。
  新晋为检校中书令,成为了大唐宰相的房玄龄笑着道,“可以准备殿下的登基大典了!”
  李世民打算在东宫举办一次酒宴,把朝中大臣们都邀请过来吃顿饭,皇帝的人、建成的人、原秦王府的人,都叫来,算是吹吹风,透透气,让大家有个心里准备。另外,李世民也打算到时向大家透透风,把封赏的事情提一提。
  “就怕有人借机生事啊。”房玄龄说道,意有所指。李世民倒也明白他说的是谁,不外乎大唐的宗室们。
  大唐的宗室很多,李渊曾经几次大封宗氏,连襁褓里的都封了王。现在李家的郡王有数十个,如李神通一家,一个弟弟九个儿子,全都封了郡王,加上他自己这个唯一的二字亲王,光是他家,就有十一个王爷。
  这大批的郡王,还有李世民的那些小兄弟呢,这些小皇子更都是爵封亲王。
  每个亲王、郡王、加上长公主、公主们,那就是一张很长的名单了。这些人不但爵位高,而且都有永业田,数量很多,其中不少还有实封,拥有不少的食邑。
  当然比之李玄牧二十余万户的封赏还是要安分很多……
  几日后,房玄龄推着一个将作监奋斗了好几天才做出啦的轮椅在御花园里闲逛。
  “宴会要开始了,走吧!”突然房玄龄一拍脑袋,想起来今天太子殿下大宴群臣,笑着道。
  两人便向着宴会厅“走”去,嗯姑且这么说吧。进到厅中,厅里已经坐了不少先到的人。
  宴会厅里是分席设几,在李世民的太子主位之下,分成左右两边,每边设了几排位置。根据各自的官职,跟朝会排班一样的安排坐次。
  李世民为了避免大家来了搞不清自己的位置,甚至还特别交待,在每张几案上,放上了一个名牌,这样大家来了找到自己的名字,坐下就好。
  李玄牧的职务和爵位一直都居高不下所以他在裴寂的前面,与李世民挨着。
  今天的宴会,坐在最前面的是晋王李玄牧、司空封德彝,这两位大人物,现在位列三公,职事官中品级最高,正一品。嗯,李玄牧在武德四年的时候被封了大司马。
  然后两人下面是司徒裴寂和六位现任宰相,萧瑀、陈叔达、高士廉、杨恭仁,以及宇文士及和房玄龄。
  六相一公之下,便是六……嗯,五尚书。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民部尚书杜如晦、礼部尚书李孝恭、刑部尚书段纶、工部尚书唐俭。
  然后是三省的侍郎、丞、诸寺九卿等;再是诸卫大将军、将军。
  等级分明,以职事官高级排序,而不以爵位或者散官排列,当然,不外乎那样的话会排的乱七八糟的。
  李玄牧是第一位,而房玄龄则在第十位,当然因为李玄牧现在腿脚不便,所以说房玄龄是准备先把李玄牧送到位置上再去找自己的位置的。
  房玄龄推着轮椅向李玄牧的位置走去。。
  但,路过礼部尚书李孝恭的位子时,李孝恭却一把拦住了两人,嗯,确切的说是房玄龄。
  “你有什么资格,配坐我的上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