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西凤 / 第十六章 申生之死

第十六章 申生之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众人把晋献公抬到骊姬宫内床上,良久方醒。晋献公说:“夫人,可恨那申生欲加害你我,明日我便派兵追拿。”
  申生和杜原款出了城门很远,正遇重耳,原来骊姬暗使人假传晋献公令召重耳、夷吾来绛都,正欲一同除去。听过原委,重耳说:“大哥何不与君父辩明?”申生满脸愁容地说:“我不能这么做,我回去申辩,骊姬一定有罪,可君父是那么喜欢骊姬,要是没有了骊姬,我父王一定会觉睡不着,饭吃不香,而我又有什么快乐可讲呢?”
  正谈论间,夷吾恰好赶来,三人谈论时,忽见尘土飞扬,一骑快马来到面前,马上人一跃而下,跪说:“见过太子和两位公子,事情危急了,太子所献酒肉中有毒,国君正要捉拿太子。”太子大惊,夷吾问:“大哥真的下毒了?”太子说:“我怎会做这不忠不孝之事。”重耳说:“夷吾不得乱说,大哥仁孝之人,断不会做这等歹毒之事,其中定有冤情。”来人又说:“两位公子,骊姬夫人说你二人也参与了此事,国君也要追问两位公子。”夷吾说:“这就是了,定是那骊姬欲害我兄弟三人。”
  重耳说:“父君震怒之下,今日你我兄弟之事,急切不能说明,我们也进不了城了。”夷吾说:“我们还是先回各自属地吧。”重耳说:“大哥需逃到别国才得安全,大哥要早作打算。”太子说:“走不得。我走会让父亲蒙受坏名声,这不仁德,况且谁会收留一个背负弑君罪名的太子呢?”
  杜原款跪倒在地,凛然说:“现今真假难辨,还是我去说明,便死也要说明太子冤屈。几位公子速回,再做打算。”三位公子只得与杜原款洒泪相别。
  第三天,晋国朝堂,晋献公正怒诉太子害自己和骊姬之事,有报太子太傅杜原款求见。晋献公宣入,怒说:“太子所为,是不是受你的教唆?”
  杜原款说:“臣只教太子忠君爱国,太子更是大贤大孝之人,昨日太子只是为骊姬夫人驱赶蜜蜂,更不曾在酒肉中下毒。而且这些酒肉在宫内放了一夜,国君切不可受人挑唆,中人毒计。”
  丕郑说:“太子为人一向恭谨,其中定有冤情,恳请君上明察。”
  晋献公说:“一派胡言,难不成是夫人要害太子吗?昨日之事,是我眼见亲历,再有敢谏者,死!”
  杜原款说:“臣愿以性命担保,太子是冤枉的。”
  晋献公说:“大胆杜原款,你教太子弑君,你还想活吗?左右,与我金瓜击顶。”
  登时,有武士在殿上用铜锤将杜原款打得脑浆迸裂,立时身亡。再无人敢谏。
  晋献公说:“寺人披带人速去捉拿申生,持我宝剑,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寺人披领命而出。
  消息传到曲沃,曲沃宗庙内,猛足对申生说:“这不是您的过错,为什么不离开晋国呢?!”申生说:“不可以。离开晋国虽然可以洗刷我的罪名,但民众一定会归罪于国君,这就是怨恨国君了。彰显父亲的罪过,被诸侯耻笑,我还能到哪儿去呢?在国内不被父母所容,到国外不被诸侯所容,这是双重的困境啊;背弃国君洗脱罪责,这是逃避死亡。我听说:‘仁不怨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逃避死亡面怨恨国君,这是不仁;离开晋国而担负双重的罪责,这是不智;有罪责而不敢去死,这是不勇。离开晋国会加重民众对国君的怨恨,我的罪责不能再增加了。死亡是不可逃避的,我将留下来等待国君的惩处。”
  猛足说:“太子不可。”
  申生说:“请您转告狐突:‘我有罪过,没有听取您远走他乡的劝告,以至于落到自杀的地步。我不敢怜惜自己不去死,即使这样,我们国君年老了,国家又多灾多难,您不出来辅佐,我们国君怎么办呢?您如果出来为国君谋划,我接受国君的惩处以至于死,死了又后悔什么呢?’”
  猛足跪地含泪答道:“诺。”转身而去。
  太子申生跪拜完母亲和列祖列宗后,自缢身亡了。
  曲沃城府门外,寺人披举宝剑高呼:“奉国君令,捉拿图谋弑君的太子,有阻拦者,格杀勿论!”兵将四面围定,寺人披领人入内,却见一府之人已把太子尸体抬回跪地哭泣。寺人披令手下说:“速送太子尸身回绛都交国君验视,不得有误。”这正是:
  金风未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