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明末镖王 / 045迎接

045迎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因为路上匪盗耽误了一天,直到出镖的第四日,韩平等人才来到了龙泉县城。
  除了崔林之外,其余的人都是头一次来,都跟土包子进城一样四处观望,龙泉县是浙江进入江西、福建的主要通道,素有“瓯婺八闽通衢“之称,算得上是商贸重镇,要比遂昌县繁华的多。
  龙泉县的青瓷很有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但说到最有名的,却是龙泉宝剑。
  龙泉县生产宝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民间广泛流传着欧冶子铸剑的故事,龙渊也是龙泉剑最初的名字,唐代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
  韩坤是个有生意头脑的人,他在龙泉县也有一个商铺,卖的就是瓷器,而且据说生意不错、利益颇丰,韩平押运的三车瓷器,就是供应那家商铺的。
  韩家瓷器店,位于龙泉县的北门附近,韩平等人押着镖车,进了县城没走多远就到了,掌柜的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得知韩平的身份后,对他十分的客气。
  掌柜的姓李,是龙泉县当地人,一开口,韩平就知道二伯为何会雇佣他,掌柜的操着一口浓郁的龙泉当地口音,来这买瓷器的人,一听这口音,也能多一份信任。
  掌柜的邀请韩平去自家居住,被韩平拒绝了,他更喜欢跟队员们住在一起.
  因为都是韩家人,也不用担心有什么差错,掌柜的只是大概清点了一下,就完成了交接。
  临走时,韩平还特意摆脱李掌柜,询问一下相熟的商人,明日有没有要赶往遂昌县的,他的镖队可以负责保护,而且能减免三成费用。
  交卸了货物,韩平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上午跟队员们一起在龙泉县逛了逛,龙泉县比遂昌县繁华,吃的、玩的、看的因有尽有,在街边吃了不少当地的小吃,枣糖糕、槎儿冻、千层糕、糟肠等等,下午队员们自由活动,韩平和崔林两人去城西的牛马市场,打探了一下牛车的价格。
  明朝中期一头牛不过三两银子,万历年间,一头牛也不过五两多,,现在一头牛已经涨到了十两银子,这还不包括车的价格,这样算下来,一辆牛车至少要十几两银子。
  镖局现在的现银,总共也不到百两,月底还要给队员们发饷银,队员们也要吃喝花销,另外,韩平还想给队员们置办统一的服饰,来增加队员们的归属感,这些都是需要银子的。
  除了人的花销外,镖局又多了三匹马、一头驴,每日的粮草就要消耗不少,如果再置办几头牛的话,每日的粮草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按照崔林的说法,遂昌县那边的牛马市场,要比这边的稍贵一些,现在也顺路,正好直接买回去,韩平缺银子,能便宜一些自然是好的,韩平犹豫再三,最终买了两头牛。
  晚上,回到居住的客栈,韩平包了一个小跨院,将队员们都叫到一起,准备好好的庆祝一番,架起篝火烤了半只羊,又要了几道当地特色菜肴,油焖笋、糟蟹、龙渊节斑、田螺、乌饭等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糟蟹,这道菜不用河蟹,是江蟹,用本地的特产—山坑溪蟹浸入的盐水中,而后用新鲜酒糟拌切碎的红辣椒、蒜瓣等倒入盐水中,与蟹拌匀,立刻密封,密封一月后即可食用。
  最有名的菜要数龙渊节斑,龙渊节斑又名石斑鱼,龙泉山涧水清,鱼少而小,但数节斑鱼为大,元末明初,刘基来章溢家做客,端上一盘小鱼,爱吃鱼的刘伯温吃了,赞曰:“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鱼不大,有节为上,龙渊节斑,实乃佳味也”,从此“龙渊节斑”名震浙西南。
  有菜有肉,自然不能没有酒,现在是无镖一身轻,就算是喝醉了也不打紧,韩平下午的时候,就买了两坛当地特色的烧酒,十几个酒碗一字摆开,每个队员都倒上了一碗。
  韩平端起酒碗,扫视众队员,道;“各位,这是咱们第一次押镖,虽然过程有些艰险,但还是顺利把货运到了龙泉县,完成了广兴镖局的第一次,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韩平先喝为敬。”
  “咋能叫镖头给俺们敬酒,应该是俺们敬镖头才对。”李彪道。
  “要不是镖头带俺们出来,咋能挣这么多银子,等把银子带回家,我娘非得欢喜坏了。”
  “俺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多好东西,烤羊肉、油焖笋、糟蟹、龙渊节斑这些菜,俺以前想都不敢想。”
  “别说想了,俺梦都没梦见过。”
  “哄……”的一声,引起了众人的哄笑。
  “我提议,咱们大家端起酒碗,也敬镖头一碗,如果不是他开办镖局,咱们也不会坐在一起,也不可能坐在这,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崔林道。
  “敬镖头!“
  “镖头,俺敬你。”队员们端起酒碗,站起身,齐齐向韩平敬酒。
  “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不过,我先丑话说在前面,能喝的,酒管够,不能喝的,喝醉了,我可不管抬。”韩平笑道。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韩平的话,并非无的放矢,在座的队员里,很多人家里条件差,饭都吃不饱,别说喝酒了,就拿冯二狗来说,以前根本没有喝过酒,刚才喝酒的时候,直接被酒劲呛了,差点没喷出来。
  韩平请队员吃饭,不光是要笼络人心,也是因为押镖过程中危险重重,队员们都过于紧张,让队员们敞开了吃、尽情的喝,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吹吹牛,放松一下心情,这样整个镖队的氛围,才不会显得压抑。
  ……
  翌日,韩平一早起床,派人去韩家瓷器店,向李掌柜询问是否有同去遂昌县的客商,得到的回复却是否定的,韩平到没有太失落,他对此本就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押镖最理想的状态,是从甲地押镖到乙地,返回的时候,能再接一波客商,从乙地再押镖回甲地,这样是最节约成本的,等于一趟镖押了两次货,收入也能翻倍。
  不过,广兴镖局现在还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要在两地接镖,那么两地都需要设有镖局分号,但是,现在广兴镖局只开了一家,韩平还没有能力开第二家,想要回程不走空,就需要一定的运气了。
  显然,韩平这次的运气一般,没有接到顺路的客商。
  没有了要押送的货物,回程的路变的简单了,也没人会在找韩平等人的麻烦,因为无利可图,又有十几个手拿刀枪的汉子,打一场不划算。
  回程没有了货物,韩平骑着马,队员们坐在牛车和驴车上,这一路上快了很多,中途接回了那匹受伤的黄马,车夫已经带它治疗过了,背上的伤恢复了一些,并不影响赶路。
  一路急行,第二日傍晚,就返回了临江村。
  快到的时候,韩平已经提前派人来报过信,隔着老远,就看到村口站着很多人,这一次押镖的队员里,有很多是临江村的人,也有附近邻村的,一听说镖队回来了,都急忙赶过来迎接。
  吴里长夫妇、韩家的老管家、冯二狗的母亲和小妹、张苞山的小弟、常宝的父母、崔林的老娘等,都一脸期盼的张望着,还有不少看热闹的村民,里里外外围了不少人。
  “诶呀,快看,回来了,他们回来啦。”
  “那不是俺家二狗吗?站在牛车上,给俺们招手哩。”
  “俺家常宝也在。”
  “俺家林子回来了不,你们帮俺瞅瞅。”崔林的老娘,年纪大了,眼睛有些不好使。
  “回来啦,崔镖师手里牵着一匹大马,威风着哩。”
  “墩哥儿,俺家墩哥儿呢?”吴敦的娘,身材高挑,跟父子俩大径相庭,只见她左瞅瞅,又看看,就是没看到自家儿子。
  “老爷,咱儿子呢?不会出什么事吧?”
  吴里长也急了,顾不上自己的身份,一溜小跑的迎了上去,抓着韩平的胳膊问道:“俺家墩哥儿呢?咋没一起回来。”
  韩平皱了皱眉,扫视了队伍一眼,还真没看到吴敦,问道:“吴敦呢?跑哪去啦?”
  “走到金竹村的时候,吴敦抱着在龙泉县买的东西,撒丫子就跑。”陈二江说道。
  “我也看到了,还以为他买了礼物,急着回村送给吴里长呢。”冯二狗道。
  “没准是看上了邻村哪个小娘子,拿着礼物献殷勤去了。”李彪一脸羡慕,他家里条件一般,就算挣了银子也不敢乱花,哪能像吴敦这般潇洒。
  “我说这小子一听说去龙泉县,就毛遂自荐,原来是动机不纯呀。”崔林笑骂道。
  “哈哈……”队员们一阵哄笑。
  吴兴庆先是松了一口气,随后脸色越来越难看,正所谓知子莫若父,儿子那点小心思,他又岂会不知道,骂道:“这个臭小子,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