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孔轩踌躇满志地策马奔腾了一阵,突然感觉腹股沟的位置有些火辣辣的,伸手掏了掏,不由得叫了声苦。
初学骑马,哪怕之前已经有所预防,不顾天气转暖,特意穿了条棉裤,就是怕把大腿内侧给磨烂,结果骑了半天马,还是磨出了水泡。
“骑马真是个苦差事,我腿都磨出水泡了!”孔轩扭头对典满说道。
典满把头一昂,鼻孔朝天,懒得搭理孔轩的抱怨。
在他看来,骑马都不会,就不能算男人。
典满和孔轩正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后面突然有纷沓的马蹄声响起,逐渐接近,犹如一阵春雷响起,一时间连说话都听不清了。
孔轩和典满同时转过头,看着后面蹄声如雷的三百虎豹骑将士追了上来,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三百将士,便是孔轩此去海南的最大凭仗了。
去海南采槟榔可不是件容易事,所以曹操安排了许仪和典满协助孔轩,还给他们配了三百虎豹骑。
虎豹骑可是曹军精锐中的精锐,高头大马,装备精良,士卒们个个都是从刀山血海中厮杀出来的百战精锐。
三百虎豹骑用得好,甚至可战胜普通士卒上千人。
后世的海南,现在的珠崖,孤悬海外,根本不鸟所谓的大汉朝,交州刺史根本管不到那里。而且此去珠崖有三千多里路,山高水长,路上诸多军阀割据,再加乱世之中山贼满地,乱民无数,如果不配点精锐去保护孔轩,别说在珠崖能不能弄到槟榔,恐怕连交州都走不到,就死在半路上了。
当然,曹操现在也只有几千虎豹骑,是攻城和野战的核心力量,舍不得派给孔轩太多。加上如果派兵太多,这一路上势必要惊动刘表和孙权,到时大军一围剿,就麻烦了。所以曹操考虑了一阵之后,最终派出了三百虎豹骑,并让他们伪装成平民和商队、行镖者之类,准备从小路绕过荆州等大城池,不惊动刘表和孙权,悄悄地赶赴珠崖。
尽管如此,典满还是乐开了花。
许仪和典满原本只是曹操身边的普通亲卫,现在虽然要远赴珠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归来,但这回许仪被提拔为骑督,典满被提拔为牙门将,军中职位比百人将要高上一点,勉强称得上将军了,而且统领着三百如狼似虎的虎豹骑,既升了官,这一路上估计又有战要打,让他俩都十分高兴。
在虎豹骑里,一个骑督和牙门将没什么话语权,但出了邺城,这三百虎豹骑就是许仪和典满说了算,正所谓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此时他俩自然是志得意满。
尤其是典满,这一路上嘴就没合拢过,恨不得一步就跨到荆州一带,和那些山贼什么的,还有刘表的部下好好较量一番。
他俩的情绪也带动了孔轩,孔轩也想尽快到日思夜想的南方去看一下,聊解思乡之情。
孔轩甚至还在考虑,以后也找机会进虎豹骑当个军司马什么的,来上一段从军的资历,找机会捞一点军功,来一个文武双全,就像曹操和曹丕父子那样。
不过对于孔轩的野望,典满毫不犹豫地给予了最大的鄙视。对于一个不会骑马,刀枪剑棍都不会,就连射箭都拉不开弓的小屁孩,典满有着满满的优越感。
刚才在小马屁股上抽的那一鞭子,引发的戏剧戏后果,更是让典满的优越感差点爆棚。
没办法,孔轩虽然不爽,但典满说的也是实话,九岁的孩童想进虎豹骑,确实有点异想天开了。不过,孔轩也并不失落,因为他的未来主要还是在文职这条道路上发展。
事实上,现在孔轩九岁便捞着了一个太守的官职,尽管远在珠崖,也已经很好了。
这次和曹操谈判,凭着治好曹冲,奉献了防治瘟疫药方、双马镫和马蹄铁等四大功劳,孔轩不仅为二货老爹赎了罪,还给他争取了外放当交州刺史的机会,更是给自己捞了一个珠崖侯的爵位,以及一个珠崖太守的官职。
这系列任命,其实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曹操对孔融明升暗贬,顺势把他赶出中原,从此眼不见心不烦,消除他对皇帝的影响,并进一步削弱皇帝陛下的势力。
比起让孔融在北海等地外放为官,让孔融去交州,更可以彻底消除孔融在中原士林中的影响,甚至还可以借刀杀人。
交州有七个郡,多年前,士燮兄弟便分别占据了其中四个郡的太守位置,再经过几十年的经营,通过联姻,家族势力扩充,交州可谓被士燮兄弟经营得如同铁桶一块,外来势力根本插足不进去。
多年来,曹操派过交州刺史,刘表也派过交州刺史,但正因为士燮兄弟在交州是土皇帝,所以这些交州刺史都形同虚设,只是名义上是士燮兄弟的上司,但根本没有什么实权。
一旦他们想捞点实权,或者想打压士燮兄弟,士燮兄弟就会露出獠牙,暗中煽风点火,让新任的交州刺史出现各种意外。
比如前几任交州刺史,朝廷先派朱符当交州刺史,结果因为收税过重激起民变被杀死,后来朝廷又遣张津为交州刺史,结果又被其部将区景所杀。如果说这两个意外后面没有士燮兄弟捣鬼,明眼人都不会相信。
张津死后,荆州牧刘表觉得有机可趁,于是派遣赖恭去交州,试图替代张津的交州刺史位置。
曹操知道刘表欲行如此狂妄之事后,怒不可遏,但奈何山高皇帝远,于是顺水推舟,借刘协之名给士燮下旨,曰:“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闚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
曹操明知道士燮兄弟是在交州当军阀和土皇帝,因此不愿直接任命士燮为交州刺史,以免让他更加坐大,最后名正言顺地裂国封侯。但曹操也不愿让刘表派去的赖恭插手交州事务,于是给士燮封了个绥南中郎将的官职,让他监督交州的七个郡,仍然当他的交阯太守。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法,就类似于后世的以副代正,先不给你正科长的职位,但让你以副科长身份代行正科长的职责,以后表现得好再考虑提拔,也算煞费苦心。
士燮表面上倒也认可这个旨意,后来还派遣张旻朝贡。朝廷投桃报礼,于是又下诏拜士燮为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
不过士燮对于没有让他正式当交州刺史还是有意见的。历史上没过两年,孙权一派人招揽,士燮立即就投降了。
可以想象,孔融此去要当交州刺史,简直就是扒了士燮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士燮不火冒三丈才怪。
正因为这样,所以明眼人都知道,去交州当刺史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烫手山芋,谁也不愿去触碰。
因此,虽然曹操任命孔融为交州刺史,但其实是一张空头支票,并没有给孔融任何实权,反而比较凶险。
这样一来,虽然孔融升官了,但别人都觉得这是曹操的报复,觉得孔融未来会生不如死,因此曹操的权威就得到了捍卫。
当然,没有人知道,让孔融当交州刺史,其实缘自孔轩的建议。
孔轩实在是怕了这个二货老爹的那张嘴,历史上孔融一家被曹操满门抄斩,孔轩穿越过来后以为能够改变历史,结果百般努力之下还是出了纰漏,差点让悲剧的历史重演。
这样一来,孔轩便觉得要更大幅度地改变历史才保险,于是索性把二货老爹拉到交州去,让他在自己眼皮底下活动,远远离开曹操和刘协,离开这个是非圈,想必就没多大危险了。
至于众人眼中的士燮兄弟的威胁,孔轩自有妙计应付。
作为一个穿越者,要搞定士燮兄弟那些土皇帝,还是问题不大的。
因此,曹操和孔轩其实是各打各的算盘,孔轩把外放交州的方案一提出来,曹操眼前一亮,立刻点头,两人算是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