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雒城到锦官城,一百多里,谢直一日夜领兵杀到东门外。
以六千之众,敢杀到诸葛亮领一万人镇守的天下重镇锦官城,当真狂妄、嚣张。
但抱着不怕你出城一战,就怕你守城不战的疯狂想法,谢直就这么闪电般来了。当年二战时候的闪电战,可比这疯狂多了。
杀来锦官城,还有一个最大的考量,便是人心浮动。此时的锦官城,有太多不三不四的小人,这些人绝对会给锦官城带来震动。如果诸葛亮不清理,那锦官城内就不会宁日。如果诸葛亮清理了,也会带来民心大乱,而且也不用日后他谢直来清理,怎么说都是赚的。
谢直又私底下让庞统去犍为、越雟、朱提、建宁、牂牁等郡,说反南路豪帅。便以朝廷亲封的益州牧、镇军大将军名义,许诺日后让他们自领州郡,约他们一齐到锦官城来助阵。
果然天明时,当守卒看到城门外的谢直大寨时,陷入深深的惶恐之中。当日城门也不开了,禁止士民出入,守卒直接跑去禀告诸葛亮。而整个锦官城,陷入震动。
诸葛亮早已料到谢直会来,一次性水淹了他五路大军,又连夜杀到城外,诸葛亮承认,自己确实小瞧了谢直。他紧急调令向宠率部防守四门,又命赵云领中护军之职,巡防锦官城内,若有意图不轨者,杀无赦。而张飞则在法正建议之下,过德阳,往奔江州而去。法正可以笃定,谢直一定会说反各路豪帅,此时去江州,正好可以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断了谢直援兵。
“军师,我等有要事禀告。”门外一阵响动,诸葛亮此时正在屋内同董和、伊籍、糜竺、刘琰等人忙于制定《蜀科》。
在诸葛亮眼中,谢直的几千人马想打下锦官城,无异于痴人说梦。以少击多,必然是想打决战的,只要不给他机会。等谢直师老兵疲、军粮耗尽,自然退军。到时候,可就不是他谢直说了算。
诸葛亮轻摇羽扇,平淡的看了一眼,是冯习、刘邕、黄崇三人,必然是有情报献上了。笑道:“进来吧。”
三人匆忙而入,果然军师还是那个军师,荣辱不惊,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三人佩服。冯习抱拳道:“军师,我等几人昨日被擒……”
此言一出,被董和等人听得,立马就不淡定了,诸葛亮却平淡而道:“知道了,可有他事?”
“有之。”刘邕抱拳道:“军师,昨日谢直令愿降者降,不愿降者走。范达、张强都降了。但谢直却封了范达裨将军,又在张强耳边说了几句话,将张强打发回来了。”
“哦,还有这等事?”诸葛亮颇为疑惑的问道:“可曾问过张强,谢直说了什么?”
“他说谢直什么也没说。”
“嗯,知道了。”诸葛亮脸上微笑,已猜到这是谢直使计,他必然是什么也没说的。又笑道:“好了,你们去吧,不用大肆张扬。张强是翼德爱将,回来了就好。”
三人闻言便告退了,可话虽如此,诸葛亮心里对范达、张强二人却没有什么好感,当初他便见这二人行事乖张,有小人之相,劝张飞勿用。可张飞却认为他们颇为勇武,仍旧一直带在身边。
诸葛亮轻轻打着羽扇,心中计较。
又听得伊籍道:“只怕是反间之计,军师还是要留意。”
“嗯,机伯所言,颇为有理。”诸葛亮点头,又唤来一守卒,轻声道:“领几个人注意一下张强的动静,若有异动,速速报与我知。”
此时蜀中另一处,刘巴的宅院里,更是挤满了一堆人。刘巴何许人也?此人简朴清高,退无私交,荆州神童也。当年曹操攻入荆州,荆襄士人多归附刘备,唯有刘巴北上去见曹操,曹操令他去说反荆南三郡。刘巴还没到,曹操便被一把大火烧回北方了,刘巴无奈,只得往南去交州,然后从此地入蜀,投了刘璋。可以说,刘巴这人就是一根筋不投刘备的。
此时所在之人,便有黄权、秦宓、庞義、邓芝、张裕、许靖、杨洪、周群、杨戏等人。当然若不是有谢直的缘故,这些人被刘备一阵劝说,也早就降了。
许靖率先说道:“大都督用兵神武,雒城一战,赵云刚到便被大水淹了个全军覆没,如今锦官城无险可守,我们当做打算。”
此言一出,惹出众人一片鄙夷。许靖这人名望是高,但名声极差。之前刘备来时,就做出坠城而出的事,如今谢直一来,又想投了谢直。
黄权说到:“各位之所以徘徊观望,无非是想为先主公刘璋守节,又想蜀人治蜀。谢直前番是州牧的部下,如今又是朝廷亲任的益州牧,我黄权不才,倒是愿意投靠大都督。”
“话虽如此。”邓芝道:“刘备虽然去了荆州,但诸葛亮自在锦官城,又有赵云这等大将。谢直六千人马,如何取下有一万人坐镇的锦官城?”
刘巴也道:“正是。诸葛亮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如今谢直到来,他连眼皮都没眨一下。要投效谢直容易,但谢直想取锦官城,难。”
杨洪却大笑道:“诸公都是大才,为何如此无智?诸位都是蜀中名士,家中私兵加起来,恐怕也有数千。今夜更煽动蜀中士民,一起开了城门,迎大都督入城即可。”
“这……”庞義沉吟道:“话是如此,可如今孔明令赵子龙满大街巡逻,只怕难以调动。”
正在此时,刘巴府门被一把推开,正是谯周领着一众弟子挤了进来。
“谯允南,你好大的胆子。”刘巴大怒:“谁给了你这样的胆子,竟敢跑来我府上。”
谯周虽是后生,但是有大才,更被人认为是蜀中孔子。不过此人,却是正宗的卖主之人。前番屡劝刘璋降刘备。到了后蜀,也正是他屡劝刘禅降邓艾。此人不清楚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教授了一大堆弟子,整日给他们灌输小国不能对抗大国的思想。便是后来为了反对姜维北伐,还写下了著名的《仇国论》,这一书的全篇思想也是小国不能对抗大国。
说谯周是大贤吧,做的事让后人鄙夷连连,写诗骂他的文人一堆。说他卖主吧,可是卖了主他自己却并没有借机上位。比较类似东吴的张昭,而且他还有一种蜀人治蜀的思想。后来写《三国志》的陈寿,便是谯周的弟子。而陈寿此人,绝非良史。
陈寿写的《三国志》,其实对蜀国是认识不公正,甚至有抹黑的。打了胜仗,寥寥几字,同样曹操打了胜仗,大书特书。同样对于蜀汉的大臣传记,但凡是益州以外的人,能简则简。但凡是益州人,洋洋洒洒。陈寿是有鲜明地域黑特色的人,也许和他师从谯周有关,也许和政治环境有关。但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他就不是良史。他通篇蜀传,甚至不如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便是后来裴松之加的注,意义都能和陈寿的原书齐平。
但杨洪不同,杨洪素来认为谯周有才,便说到:“子初勿恼,请听听允南有何高论。”
谯周笑道:“我无甚高论,今夜令我弟子们去开了城门,迎谢直入城。”
黄权急道:“不可,诸葛亮可不是省油的灯。凡事应多计较,你如此莽撞,恐怕会惹祸上身。”
谯周大笑道:“黄公与我不同。你是蜀中之大贤,必然不敢做此开城之事。但我谯周只是蜀中一小儿,诸葛亮是何等胸襟,他见大势已去,又如何会为难一众学子。”
谯周说完,转身离去,边走边笑:“但笑诸公,都是座谈客尔。”
“允南,我与你同去。”庞義连忙追出去:“我有八百家丁,今夜一同前去。”
“那我们……”许靖见状,问道:“是否也?”
“非也。”刘巴冷笑道:“便让他二人先去试试诸葛亮的深浅。”
城外,谢直令范达做了封手书,从城下射上城去。立刻被守卒带去呈给诸葛亮,只见其上写着:搞汝劳母,子时举火。其余三者,献开东门。
诸葛亮只是看了一眼,便将手书扔在一旁。东门之外,正是谢直所部,诸葛亮不假思索,这必是谢直之计。他大概已经猜出此书信是写给张强的,但今日命人监视了张强一天,并未发现任何异常。而手书中那另外三人,必是冯习、刘邕、黄崇。
诸葛亮不禁一声大笑,赞道:“好一个谢直,先是把范达招揽了,故意放回张强,想让我以为张强里应外合。又故意将手书射到城上,想借我诸葛亮的刀,除了我手中三位大将,引起骚乱,当真是好计,可惜却瞒不过我。”
没错,谢直的计策就是这么简单,一出捉放曹,一出反间计,就是想造出诸葛亮大军骚乱。
但诸葛亮却是个谨慎的人,他已深知谢直狡诈,而且敢对他诸葛亮用计,不得不防。这人不能杀,但城门却必须要守。当即传令向宠暗中调四千弓弩手,埋伏于东城门瓮城上。今夜无人来便好,真有人来便给射成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