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变成较好的人 / 第十一章 未可知的前世记忆

第十一章 未可知的前世记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酒过三巡,魏冬阳似乎更为松弛了。
  魏冬阳问我:“你相信人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三生石吗?”
  我沉思片刻说:“无所谓信与不信吧,信也好,不信也罢,那个本来应该是没有可能变化的。”
  魏冬阳的表情虽说没有什么变化,但他眼神中的诧异还是让我捕捉到了。
  魏冬阳说:“本来只有一个,信便是信的本来,不信便是不信的本来。”
  我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呗?”
  魏冬阳说:“我是相信前生后世的。我的脑子里有一段未可知的前世记忆。”
  我松弛的说:“不介意的话,说来听听呗?”
  魏冬阳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描述了他那段未可知的前世记忆。
  暖暖的春风,柔和的光线,七彩缤纷下显现一座金色莲台。莲台周围盘坐着众多虔诚的身躯,每副脸上呈现的虽说不都是无尽的欢喜,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无尽的自在。
  身躯沐浴在金色光照中,亲受加持。有言:放下私欲,真心向善,也可往生西行。
  寒风乍起,身悬断崖。有言告知:深有万丈,遥亘千里,断崖深处,既是迷津之地,虽无舟楫可渡,却有木筏可载。
  手牵蛛丝,俯视崖下,一团漆黑,轰隆隆巨响里,似有万马奔腾,瓦砾灰尘肆意乱舞。
  仰视莲台,金光弥散,形似莲花,微微绽放。层层莲叶,晶莹剔透,叶脉如山如河。
  再视崖下,虽多惊恐,但有言告知:较好为人,既能善果。
  顺丝而下,多受瓦砾风尘之苦。沉浮其间,周围漆黑一团,偶有光芒闪现,却也深感死寂不安,更甚者,耳边皆是呻吟痛苦之声。
  池鱼预飞,尖叫不止。飞虫驻聚,驱而不散。猫狗叫吵不绝,牛马脱缰预蹿。小老鼠咬尾成串,黄鼠狼树下乱转。残喘挣扎之后,深感疲累不堪。
  攀丝悬空,崖下更似馄饨,沉隐黑暗中,池鱼飞虫,猫狗牛马,均预攀丝而上。
  虽大声相告:蛛丝难承之重,恐有断折之患。但却犹如鸡同鸭讲,语言不通。
  蛛丝摆动摇晃,终乍然而断。蛛丝悬于半空,莹莹发光,吾也随风高飞远走。世事如何,终未可知。
  “你的意思是说,你是来自地狱的使者?曾在地藏王菩萨的莲花台听他讲经说法?”
  “我只知道各路鬼魂亲受地藏王菩萨加持,感受佛法普照之说,你越是这样越倒像提醒我是来自地狱的鬼魂。”
  “有这么明显吗?”我有意缓解了下尴尬。
  “你觉得呢?”
  “放下私欲,真心向善,也可往生西行。较好为人,既能善果。只这两句就值得相信。”我岔开刚才尴尬的话题,转而引到他记忆中的经法上。
  “这话说的透彻。”魏冬阳端起酒杯示意喝酒。
  我附和了句:“早登彼岸。”
  我们彼此一饮而尽。之前的尴尬不适此时也云消雾散,他却也精神焕发了。
  我开玩笑说:“你是否还记得三生石上刻下的名字?”
  “前因后果,一切都是天定,放下过往执念,才可次第而生。”
  “还魂崖,奈何桥,众生万物皆为过往?”我坏笑着调侃说。
  “这么多年没见,你小子的坏心眼一点没少啊!”
  “你要不是不知道我,这辈子能变成一个较好的人,就知足了。”
  这句“变成一个较好的人”与魏冬阳产生了共鸣。
  魏冬阳说:“这句话出自《古兰经》,信道而行善?”
  我说:“什么也不是,就是想不起来这句话是怎么被我写到书本边白上的。”
  我感觉得到,魏冬阳的言语中有“禁欲”主义倾向,似乎对山谷之外的事情已经没有了什么兴趣。住进石庙,远离城市,打算进行一种“尝试”,并希望对自己过往中的经历做一点思考。
  魏冬阳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也正是这个思考的过程,让他时不时碰到更为智力超群的人(书本中和生活里),他们可以毫不费力的指引并改变魏冬阳思考的方向。魏冬阳说这是他思维的恶习,因为他被禁锢在了过去二十年的“经验主义”里出不来,但又很难不被“武断的预言引入歧途”。
  魏冬阳认为“经验哲学”并没有帮助人们实质性的解决问题。而不过是提供了一种缓解问题的方向。可悲的是人们习惯了停留在这种“经验哲学”的概念里接受问题的暂时缓解,而后再加工输出,启蒙更多的人对“经验哲学”的认同。周而复始,慢慢的“哲学”被摒弃,只剩“经验”了,于是照猫画虎成了不少人生存的技能。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