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天才悖论 / 第十七章 师傅

第十七章 师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向天盏当然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他本就是个不太爱和媒体打交道的人,更遑论现在这个敏感时期。
  他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平稳地处理好离职这件事儿,给当权者不留下怒,给亲近者不留下憾,给后来者不留下坑。
  他离职程序最终的审批在闻迅手上,现在第一步审批就卡在那里,完全无法动弹。这已经有几天了,该有的情绪也该平复了,也不见动静。哪怕就算例行的挽留,也该有行动了。
  他当然不会天真到以为整个闻讯集团非他不可,或者说,从来没有。只要闻迅本人还能战,缺了谁整个集团都能转。他只是不想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而已。
  向天盏决定主动出击。
  其实在他发出离职邮件时,对于各项工作的交接他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他理想中的交接人选也大差不差地有了初选,而他也知道,基本上他决定的人和事,在闻迅那里都是一把过。
  但就算一把过,也得过一遍啊。该有的程序还是得有的。
  向天盏迅速起了个文档,把关键点一一列了下来,对应交接人和备选方案都写了进去,都没喊秘书,亲自打印了出来,就直奔闻迅办公室而去。
  这段时间因着十周年和济慈收购事宜,还间或有着海外巨头的诉讼传票,闻迅并没有出差,而是坐镇总部,因此很好找人。
  向天盏已打算好,只要他点头了,立刻着手交接工作。如果时间允许,他不介意手把手地带,就算是给集团尽最后一份力吧。当然,自己不留下坑,也能够给还打算留在闻讯但被打上了他的标签的众人少一些麻烦。人在江湖,哪里都是盘根错节逃不开的关系。
  他希望自己能在年前彻底离开。然后,可以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向天盏和闻迅的办公室不在同一楼层,他到达时一如既往例行问了下秘书“老板在吧?”
  见秘书点点头便长驱直入,想不也想地去敲了门,完全没注意到秘书那欲言又止的表情,和没来得及说出口的“邱总也在呢”。
  向天盏和邱志杰的“王不见王”,整个秘书处都知道。啊不,应该说整个董事局包括地区部的都知道。
  秘书们面面相觑,内心嘀咕着不知道一会儿办公室内会是怎样的修罗场。
  但事实上今非昔比,两“王”都平心静气得让人惊讶,完全不见以往的剑拔弩张。
  听到闻迅说“进来”后,向天盏便推开了门。
  抬起眸来,首先看到的却是邱志杰。他愣了愣,向对方点点头以示打招呼,尽量无视对方满是复杂的眼神,转而看向闻迅,直奔主题,把手里文件递给他。
  闻迅深深看了他一眼,接过对方的文件只瞄了一眼就扔桌上,许是顾及邱志杰在场,他罕见地没有发脾气,只是语气平静地问道,“就这么迫不及待吗?如果是有人挖你,别人能给你的我都能给,甚至双倍。如果是想出去自己做,现在大环境不好,你可以等经济好点儿再出去。”
  看看,都不信他说的自己单干的话呢。是了,其实从前这些细节还少吗,只是自己故意忽略了罢了。
  向天盏自嘲地笑了笑。
  他这个离职点其实选得比较巧妙。因为几个月前的董事会决议要调他去拉美,所以其实这边手头上的业务工作他早就在交接中,现在只剩余扫尾。业务上的事情七七八八的他都安排得极为妥当,至于其他人要插手,那也是别人的事情了。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真正还未完全退出的是他全球执行总裁title的行政事务,这个必须得过闻迅的手。
  但总体来说,只要闻迅签字同意第一步,他的离职流程可以大大加快。
  向天盏闻言,不置可否,轻轻一笑,“我说了,累了,想休息下。八年多了,我一次假都没休过呢。身体也不是太好了,我需要好好调整下。我是说真的,您为什么不信呢?”
  向天盏一本正经的表情,说到最后却又带着一丝阴阳怪气,又刺激得闻迅瞬间血压飙升。
  虽然他说的是事实,科技行业竞争激烈,打天下时谁不是夜以继日,长期下来,大家的身体都或多或少落下些毛病,但谁不是这样!这根本就不是辞职的理由。
  他还如此年轻,还有一个多月才过30的生日,他们这群老的,比他大一两轮的都还奋战在第一线呢!
  “身体原因”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离职理由,背后都是各种耐人寻味的故事。谁都不是傻子。
  闻迅深深吐了几口气,刚想再说些什么,一旁的邱志杰倒是率先开口了,“要不这样,你办个停薪留职,这段时间休个假,自己觉得可以了再回来?”
  闻迅斜了他一眼,默不作声,表示赞同。确实,这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好办法。他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向天盏终于对上邱志杰那依然复杂的眼神,默了默,平静地表达谢意,“谢谢……师傅,但我还是希望流程走快些。我会休假的,在办完离职后续之后。”
  话语在舌尖转了几个圈圈,萦绕许久,终究是喊出了那一声“师傅”。不知道是临走时的感念,还是有意无意的挑拨。
  邱志杰的眼神更加复杂了,旁边闻迅的眼神则是暗了暗。
  理论上闻迅和邱志杰都算得上是向天盏的师傅,他这些年的飞速成长,除了他自己天资过人外,少不了这两位大佬的悉心教导。
  邱志杰在技术和项目上对他给予了极大的指点和点拨,而闻迅带他见识了更大的世界,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他们俩都可以说是向天盏人生中的贵人,也是当之无愧的师傅。
  但是按照闻讯集团传统的导师制度,当初向天盏入职后闻迅亲自给他确认的mentor就是邱志杰,因此向天盏按照公司传统喊邱志杰一声“师傅”其实是理所当然。只是最初邱志杰因着校友的渊源和对向天盏的喜爱,坚持让他喊“师兄”,所以除了最初闻迅引荐时规规矩矩喊了声“师傅”,很长一段时间内,向天盏都是喊这位大了近八岁的师傅为“师兄”。而后来,众所周知的缘故,两人渐行渐远,不知不觉间向天盏对邱志杰的称呼已经由亲切的“师兄”变成了平淡的“老邱”。
  而闻迅和向天盏两人虽然对外一直宣称是师徒关系,后者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但事实上闻迅从未让向天盏喊过他师傅。
  而向天盏,从善如流。师徒不在口头。
  办公室里的三人显然都是瞬间想到了过往,这声久违的师傅实在让人心情复杂。
  三人心思各异,一时间谁也没有开口。空气中满是沉默在蔓延。
  良久,还是闻迅打破了沉默,“这样吧,把手头上的工作先安排下去,你先休个假,好好再想一想。如果休假回来还是坚持的话……再走流程吧。”最后的几个字,他说得甚是艰难。
  他不喜欢平静被打乱,尤其这个关键节点。
  “成,那您看看这,各个业务人选和备选方案都写了,你要是觉得可以我就安排下去,要有别的安排告知我一声。”向天盏干脆利落地应了下来。
  给两人打了招呼,转身就出了办公室门,没有丝毫留恋。
  邱志杰一直垂着眼眸,让人看不清眼底的情绪。除了那一句话外不发一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闻迅沉默了一会儿,没有避讳邱志杰,拿起桌上向天盏刚送过来的文件翻了起来。
  没两分钟便冷笑连连。
  这兔崽子,平时装什么大尾巴狼呢,这业务背后的人际关系撸得一清二楚呢,哪里来的“不通世故”?闻迅要被气笑了。
  邱志杰瞄了眼闻迅那有些奇怪的反应,非常自然地从他手上拿过文件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不自觉露出如出一辙的表情。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