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们的烽火岁月 / 第8章 方家的煎熬

第8章 方家的煎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当家平在迷茫慌乱中结束了第一天新兵生活的时候,方家人还深陷在焦急痛苦的煎熬里。
  在家平被强拉上运兵车的时候,家平娘几个是拼了命地冲上前,但几个柔弱女子又怎能冲破蛮不讲理的兵痞防线。
  很快,征兵车不见了踪影,家平娘、婧芝、家红三个人仿佛抽干了力气,无力地跌坐在地上。
  征兵处的人一看,认为大势已定。
  这样的事他们也见多了,要是这家人真有钱有势,定会有办法捞出儿子,而因为有按了手印的征兵令,他们几个最多被臭骂一顿,世道这么乱征兵那么难,这种事上级也都见怪不怪了。
  要是这家人没钱没势,那就更不用担心了,最多哭一阵闹一阵,他们几个会默契地一不搭理二不说话三再拿没子弹的枪杆子吓唬吓唬,这事基本就这样了。
  但经历了半辈子风雨、超越一般人坚强的母亲怎会就这样轻易放弃,几乎喘口气的时间,家平娘便抹去心中的无措与惊慌,腾地一下子站起来,转身揪住正欲离开的那个兵痞头目——瘦干老兵。
  “瘦干”一愣,这年头可没几个老百姓敢揪当兵的,再一看这位母亲坚定无畏的眼神和那处乱不惊的神态,“瘦干”原本嚣张的气势一下子就消失了一半。
  家平娘一边死死揪着“瘦干”衣服,一边对着围观的乡亲寻求支持:“乡亲们,俺儿子是有工作的,是在咱县城岭南书苑教书的!岭南书苑大家都知道吧,咱皖南最大的学堂!他们怎么能随便抓人当兵呢,那以后还不是想抓谁就抓谁!”
  家平娘嗓门洪亮思路清晰,短短一番话告诉了乡亲们,有教书工作的儿子不在被强征范围内,这次当兵完全是非自愿被强抓的,而且儿子教书地点是皖南最大的学堂,连他都可以随便被抓,这样下去乡亲们的家人随时都可能被抓走。
  家平娘的话起了作用,不少乡亲议论起来,有表示对家平一家人的同情,也有对强抓兵的谴责,民声慢慢开始发酵。
  鼓动群众热情,这可是家红最爱做的事。
  在娘的带动下,家红立刻兴奋地把头发往后一扎,跳上一个木桌子:“这样乱抓人的部队还是咱们自己人的军队吗!我哥教书育人培养了那么多有用之才,这难道不是支持抗战吗!我哥生性善良,见了捐款箱就捐钱,这难道不是支持抗战吗!可今个,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中,竟然被他们强按手印强抓壮丁,这样的军人跟土匪有什么区别!”
  家红猛地转过头去,犀利的目光盯着那几个士兵:“难道蒋委员长就不知道你们的恶行吗?我大学同学的父亲可是堂堂旅长,我倒要看看究竟有没有人管得了你们!”接着,家红又面向乡亲们,两行热泪已挂在脸庞,“只可怜我那刚过门不久的嫂嫂,将要孤苦伶仃一个人以泪洗面了,还有那腹中刚刚怀上的孩子,很可能再也见不到他的爸爸了!”
  要在往日,婧芝定会被家红瞎编的话羞红了脸,但她知道这都是为了救家平,于是婧芝也大声地说到:“古有孟姜女哭长城,今天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找我家男人的路上!”
  民声开始沸腾,群情开始激昂,一些人附和着大骂强抓壮丁的士兵,围观群众慢慢向前聚集。
  本来这群兵痞就不占理,现在这样一闹,士兵们都慌张地看着他们的头目“瘦干”。现在的“瘦干”已满头大汗,骑虎难下。
  因为新兵一旦送上车,就不归他们管了,他们也不知道征兵车将开到哪里去,更没有权利再放谁回来,但这一切又不能明讲,否则眼前这一家子说不定会闹出什么呢。
  他们也不能动手打人,这大庭广众之下,真打伤了人就是另外性质了。而且这家人一口一个大学堂一口一个旅长,谁知道到底什么来头。
  都怪自己太草率,没问清就动手,可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瘦干”虽又急又悔,但作为见过场面的老兵油子也急中生智:“你家儿子是自己按的手印,你们女人家非拦着他不让上战场,难道别人家的男人命就贱,你家男人命就金贵!我告诉你,全民抗战时期扰乱军心是要叛汉奸罪的,你儿子也是要被枪毙的!”
  家平娘楞了一下,虽对“瘦干”夸大其词的话不至于全信,但“汉奸罪”“枪毙”这些词也是够唬人的。
  也正是家平娘发愣的这一瞬间,“瘦干”用力摆脱了揪着他的双手,和手下快速窜回征兵处,迅速反插门栓,躲在屋里不再露头,这一连串动作还真是干净利索。
  待反应过来,家平娘和乡亲们堵住了征兵处门口,训斥大骂甚至砸门,但里面始终一点动静都没有。
  一个中年妇女拉着家平娘的衣角:“大妹子,咱们都是老乡,俺家里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俺实话告诉你,堵在这没用,得找人,不找人,就是哭破了天也没人管!”
  家平娘和家红、婧芝便聚在一起简单商量了一下,感觉也的确是这个理。这都闹腾半天了,也没见一个警察过来,更没见一个传闻中的宪兵过来。
  这样闹下去终究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再加上按了家平手印的入伍令,是有理也说不清,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
  家平娘一合计,兵分三路,她去找岭南书苑的王校长,两人是平辈应该能说上话;家红果敢机灵胆子又大,守在征兵处伺机而动;婧芝回方家取钱,并告之街坊邻居,争取人多力量大。
  三人立刻分头行动,并约定有任何进展都可到王校长家汇合。
  家平娘一路小跑奔向王校长家,她与王校长见过几面,校长年龄比她稍长,慈眉善目又颇有风骨,是个谦谦学者。
  家平在他手下已任教两年有余,只要说起校长,家平必定满是敬佩。校长也很器重家平,常留家平在府上喝茶吃饭谈古论今。
  家平娘觉得德高望重的校长主持着这么大一个学堂,学堂里又多是大户人家的孩子,他若肯出面帮忙,定能解此难题。
  但一路上家平娘还是忐忑不安,王校长是她认识的目前最有地位的人了,但若校长不愿惹这个麻烦呢?
  当家平娘怀着七上八下的心情敲开王校长家大门时,不曾想接下来的会面竟出乎意料得顺利。
  王校长家住学堂旁边,当听闻是家平母亲来访,急忙亲自迎接,并请上座让茶。
  简单了解了事情经过,便气得猛拍桌子:“岂有此理,光天化日竟还有这等事!抗战自然是四万万同胞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之事,我们每个人都应竭尽全力地支持与贡献,但不是所有人都只有弃笔从戎,才能报得一腔热血。方家平治学勤恳博学多思,是个难得的青年教师。”
  王校长站起身来,捋着胡子来回踱步,家平母亲激动地站在一旁,安静而着急地等待着校长的主意。
  王校长像是有了办法:“你放心,此事我定当竭尽全力,眼下来看,家平在我学堂要比在军营更有用。”
  此话一出,家平母亲长长舒了口气,是再三感谢。
  王校长继续说到:“此事找军内人士最为直接有效,但我所识之人还无人担任军内重要将领,我校学生也少有门户出自行伍。看来只能曲线救国,我与县长还有几分交往,我现在就去找他!”
  校长夫人给校长拿了一顶遮阳帽,委婉叮嘱到:“怕县长正午休呢。”
  校长带上帽子:“顾不了这么多了”人已走出了门。
  王校长离开之后,家平娘是坐立不安,她是不太方便直接跟去县长府上的,但坐在校长家亦是心急如焚。
  她估摸着找县长这么大的官去商量事情,肯定不是一会半会,便和校长夫人道谢后,返回征兵处看看情况,兴许闺女那边有什么进展。
  正如母亲最初的判断一样,看守征兵处的家红的确以胆大果敢的性格、双手叉腰的气势,死死地牢牢地守住了征兵处正大门。
  俊美的样貌昂扬的身姿,加上征兵处这个敏感的位置,这个年轻的姑娘立刻吸引很多人围观过来。
  越聚越多的人群不但没有让家红心生怯意,反而恰巧为她提供了一个如鱼得水的平台。活跃分子方家红终于可以在人来人往的闹市,尝试开展向往已久的“群众运动”了。
  从她哥善良博学的性格,讲到突发的不幸遭遇,从自己的弱势无辜,讲到征兵军痞的蛮横无理……演讲者方家红越讲越兴奋,高涨的情绪让娇美的脸庞一片绯红,她先是叉腰站着,接着再跳到桌上,讲到动情处或振臂高呼或声泪俱下。
  不可否认,家红的演讲的确很有渲染力,人群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警察都被吸引了过来,只是还没等家红伸手寻助,警察又像泥鳅一样溜跑了。
  游行的学生也被吸引过来了,家红甚至成为了他们的领导者,国家局势战争态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句句呐喊从他们年轻的胸膛里喊出。
  到了最后,家红的群众运动场面可谓气势恢宏热闹非凡,整个街道的人都被吸引过来,有爬树上看的,有挤二楼窗户瞅的,还有层层叠罗汉望的。
  先聚过来的百姓自然是为了家红鸣不平,后跟过来的乡亲不少只是为了看热闹,更有甚者只是在直勾勾地盯着家红鼓翘的胸脯。
  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不时有人跟着喊起口号。
  如此多的目光汇聚在自己身上,如此热烈的氛围被自己带动,家红心潮澎湃,兴奋激动到几乎热泪盈眶,直到一个好心的乡亲告诉她征兵处里的人早就从后窗逃走了,家红才气愤地抄起一根木棍绕到屋后。
  又急又气的她骂着这群狡猾的人,也在不停地责怪着自己,最后还不忘胆大地翻进征兵处,可惜没有找到她哥按了手印的征兵令,家红这才像一只斗败的斗鸡噘着嘴去找母亲了。
  与此同时,满头大汗的婧芝已跑回镇上,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便急忙简明扼要地告诉了父母和街坊事情大概。
  家平一家在镇上的人缘口碑向来很好,尤其家平和婧芝这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简直成了镇子的典型代表和乡亲们心中的骄傲。
  因此一听方家平被无理由地强抓壮丁,民风朴实的小镇顿时愤愤不已,随即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不少乡亲在仔细回想,有没有当了大官的七大姑八大姨可以托关系。
  一些街坊已从贫瘠的钱盒中挤出了钱或从鸡窝中掏出了鸡蛋,还有个别上了年纪爷爷辈的,感觉自己年老力衰出不了多少力,便聚在一起为家平算命祈祷求法破灾。
  作为亲家的闫家自然是把家中的现钱全拿了出来,在他们心中早就和方家融为一家了。
  婧芝已换下汗水浸透的衣服,匆匆洗了把脸喝了口水,母亲端来的饭菜,她却一口也吃不下。未婚夫家平突遭此横祸,婧芝心里比任何人都着急,万一家平有什么不测,她该怎么活!
  不像家红的果敢外向,婧芝性格更加温和内敛,她不善言辞,只能用实际行动去竭尽全力。现在急火攻心的婧芝,顾不上累乏的身体,也顾不上凌乱的妆容,带领街坊乡亲拿着钱提着物,一起急匆匆再次奔向县城。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