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2007年9月13日,记者来到距驻马店不过30公里的汝南县,出汝南县城北两公里,公路西侧,是一处仿古院落,天中山就在这院落里。
院落大门两侧,镌刻着一副由中国书协主席、书法家张海书写的对联:“天中山圭影千古运转,颜鲁公尽节万古长存。”
院内西北侧,有一座小土丘,高3.6米,上土下石,便是所谓的天中山。
天中山占地数百平方米,我从山脚三步两步便到了山顶,用时不足10秒钟。
山顶有石质圭表,所谓圭表,是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长度、计算时间、推算季节交替日期的一种天文仪器,即用石块在地上围一圆台,平整夯实为圭,在平整的地面设固定的标尺为表。
“(汝南天中山)原为土圭,日久倾圮。后又凿石复立于此。台基为覆斗形高六尺叫圭,上置方柱与圭等高叫表。每到夏至正午表影不超过圭之上沿,圭四面无影,又名无影台。”汝南县外宣办主任邵建民说。
细看圭表,表柱上用阴刻手法,在阳面刻“周公测景(通“影”)台”,背面刻“天下之最中”,东西两面的篆书是“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
院落中,有一通由四块大小相同的方形青石组成的石碑,前三块青石上分别镌刻着“天中山”三个字,这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生前绝笔。这通石碑是清道光十年汝南县据拓本临摹重刻,清咸丰年间,又依笔画刻制,如今依然可见颜氏楷体刚劲雄浑的特征。
汝南力证“天下之中”
天中山的院内东侧,翻刻了《禹贡九州图》,相传大禹治水把天下分为九州,豫州又处于九州的中部,这就是河南称“中州”的来历。九州图的左下方是古豫州疆域图,标明了汝南的方位正处于豫州的中心,正是图解汝南人强调的“豫为九州之中,汝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下之中”的三段论。它强调的天中,其实就是地中。
古代人为什么要寻找天中呢?帝王们一是祈求上天获得神权,安定天下,二是为了立法,通过立法来确定疆域建造都城。
郑州轻工业学院副院长、汉文化专家陈江风教授说:“天上的群星,都是围绕着北极星转,古人认为北极星非常神圣,是万事万物的动力,这就是北极崇拜。天上有天中,地上对应就有地中,天上有神明,居住在紫微宫中。地上有帝王,居住在紫禁城中。君权神授,帝王皆天子。中国人从上古开始起,就非常注重土中或地中的选取。”
陈江风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大规模测量寻找天中(土中)的是周公,测影的结果是‘瞻于伊洛,无远天室’,意思是天中在伊河和洛河之间,并因此确定了伊洛间的洛阳为首都”。
陈江风以《逸周书·度邑》“我未定天保,何暇寐”为例说:“天保就是都城,伞顶叫保斗,伞中央,好像天上的北极星在天中央一样。周公测影后建成成周(洛阳),大家都很高兴,认为我们的天保定了以后,国家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这是当时的大事,在没找到土中设立都邑之前,周武王曾自言睡不着、吃不好。”
古代中国人寻找土中,得到答案多种。“洛邑地中说”和“阳城地中说”是影响较大者,从地理的角度寻找地中位置,有了“汝南天中说”。河南禹州、新郑也曾有与天中相关的遗迹。这就是说,在整个中原—历史上公认的天中大区域上,出现了与天中说密切关联的相离不远的多个点。“天中信仰起源极早,洛邑、阳城、汝南、禹州、新郑等地都是应用,都是具体在我们民族中的应用,是建立在文化认同上的具体个案。”陈江风认为。
“汝南天中说”认为自己是周公测影而定,所以会在圭表上刻“周公测景台”,“周武王令周公测影,是规模很大的地理调查,跑了很多地方,周公是否来过汝南,不好说。”陈江风说。
但是在汝南,仍有相当多的资料反复考证此事。
明末方以智《通雅》卷十三《地域·方域》提到:“汝阳之天中山,天之中也。舆地以河南为中,而汝宁又居河南之中,故汝阳县北三里,有山曰天中,云测影植圭,莫准于此。”
文中的汝阳,是旧汝宁府府治所在地,治所在今HEN省汝南县。“天中”,即是地中,因为它是以“舆地以河南为中,而汝宁又居河南之中”为立论依据的。
陈江风认为清嘉庆年间修的《汝宁府志》是水平很高的志书,“作者是个满族人,很有学问。志书上讲‘汝宁房心分野,古星官土圭测景,惟此地为天中’。这话非常重要。因为古代的占星术是天人合一,天上一个天区,地下一个地区,天区就叫分野。房心都是天上的二十八宿,属于东方苍龙。‘分野说’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土圭测影是周代的事。这虽然是清初的材料,但是有依据和承传,这涉及大的政治问题,一个地方官是不敢随便乱说的。”
清初顾祖禹撰写的《读史方舆纪要》是当时相当有名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文章中也提到汝南“土圭测影惟此地为天中”。
汝南县城现有一“国保”—无影塔,相传正午无影,为北宋所建,高26米。陈江风认为:“这个塔本身也是一个呼应天中山的有力证据。”
陈江风在汝南县还找到一个与天中山的呼应点,那就是北城门城楼上写着的“拱北”二字,认为天中山在北门正北方向,拱北和天中山形成了类似群星拱北极的格局。
跳出汝南看汝南,汝南东南是桐柏山,西南是伏牛山,两山环抱一水(汝河)环绕。陈江风说:“今天的北京城,假如景山是天中山,故宫天坛也在南面,北京城外同样有护城河环抱。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是这种外城环水,内城中轴线的建筑模式。”
天中山作为地上的坐标,它的正南面有一个县叫正阳县,“正阳县和天中山形成了在子午线上一个正南正北的关系。再一次从汝南郡这个地望上,呼应天心地胆的位置”。
从唐代开始,汝南城里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寺庙,不知是巧合还是寺庙的主人有意传承,汝南寺庙的建筑格局很像缩小的汝南城。
汝南县城,像驻马店一样,处处闪烁着“天中”符号:天中门、天中桥、天中大道、天中山宾馆。晚上我们出城吃饭,一街两行都标着“天下第一鸡汤”。何处无鸡汤?唯此地人自认是天中人,才有这分张扬吧。
“洛邑”“阳城”影响深远
“地中或曰天中,这个概念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十分重要,是古人宇宙结构理论的重要部分,在古代天文计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对有关地中问题的关注,影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走向,促成了中国天文学史上一些重要事情的发生。”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在其文章中说。
地中概念源自于天圆地方,地又是平的,大小有限,地表面当然有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地中。
地中答案有多种。一种说法从原始宗教出发,认为众神借以攀援登天的建木所在地为地中。
古人猜想,天地未被隔绝之前可通,通道是大树或高山。建木是一种大树通道。
古书记载以树为天地通道者,除建木外,尚有若木、扶桑、穷桑、寻木等,但只有建木与地中相联系,因为它除了是天地通道,还具备一些天文学特征。《吕氏春秋·有始览》记载:“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佛教中有须弥山地中说,认为须弥山耸立于世界的中央,日月众星像浮云一样,随着风在须弥山周围转动。
在中国也有个与此说相似的昆仑山地中说。昆仑山极为高大,又是圣人、仙人居住之处,天帝之下都,与天中相对应,说它是地中,很合适。
这两个地中说,都不曾对中国古代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较大影响的,是“洛邑地中说”。
就地理位置而言,洛邑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地处北纬34度半,是宜于先民生存、栖息之地。人们心目中的地中,应该是冷暖适宜,风调雨顺。当时的伊洛平原满足这些条件。
洛邑地中说能被广泛接受,还因为它跟“周公营洛”联系在了一起。牧野之战,周人打败殷人,武王有意营洛建都。但营洛未成武王去世。他的遗愿得到了继承,在周公的主持下,周人最终营建了洛邑。
周公营洛,有其政治上的考虑。周为小邦,猝然灭殷,如何以偏居西边的镐京为政治中心,来镇抚殷遗民及治理天下?周初政治家经反复考量,营建洛邑成了必然选择。因为在古代社会条件下,把京师置于国家地理中心,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要方便很多,各方诸侯进贡时走的路远近也差不多。周公历来被奉为“政治楷模”,这也为洛邑地中说罩上了神圣的光环,使它更易于被后人所接受。
除“洛邑地中说”外,还有“阳城地中说”。
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告成,“阳城地中说”的由来,据说也跟周公有关。史料记载,周公是按照《周礼》中所说的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认定地中是在阳城。
到了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改革天文仪表,组织“四海测验”,把阳城作为一个重要基地,建台立表,实地观测。郭守敬所建的登封观星台遗存至今,早已是“国保”。
阳城为地中的说法,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古代文献屡次提及“禹都阳城”,考古发掘也证实了先秦时期古阳城的存在,位置便在今登封告成镇。而地中是与古时都城有密切关联的。
更重要的是,阳城紧靠嵩山,嵩山在古代,极富神秘色彩,也具有天地通道的功能。
“阳城地中说”与“洛邑地中说”各有所据,两种说法在后世均有人信奉。
但地中究竟是如何测定的?《周礼》中的说法是否可行?立竿测影能否测出地中呢?
《周礼·大司徒》中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通“影”),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即:用土圭测影的方法来测土深,确立日影长短,寻求地中。太阳在南边时则日影短而天热,太阳在北边时则日影长天气寒冷,太阳偏东边时傍晚多风,太阳偏西边时早上是阴天。夏至时,太阳照在表上,表的影子投到圭座上正好五寸长,地面无影,这个地方就是地中。
文字讲得还是粗疏,只有“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这句话具有可操作性。但若真的按这一定义去寻找地中,又会发现,符合这条件的地点有无数个。因为大地实际是个圆球,在同一纬度上进行测量,所得的影长是一样的。正因如此,古人早就深感困惑。
明朝末年,利玛窦等进入我国,带来了西方的地球学说和世界地图,在中国士大夫中引起很大震动。经过认真思考,中国学者逐渐接受了这一学说。到了这个时候,传统的地中说或曰天中说,真正地寿终正寝。剩余的,只有纯粹的文化史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