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举目星河 / 巴图沟

巴图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沿着丰阳县南边的土路向东再走七公里,即可见到清澈的玉带河,过了玉带河就是镇,据说是由三十几个青壮年一锹一锹开垦出来的。
  镇子上的老人说这里原是一片干涸的河床,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黄河下游连年遭灾,大批山东人携家带口瞅准了东北这片沃土,严大山是唯一念过几年私塾的“文化人”,他带领男女老少一共一百三十几号人从山东的齐东县走到现在的,路上病死的病死,饿死的饿死,被土匪杀死的杀死,到时剩了不到九十人,有人说严大山是看好了三面环山的风水,但也有人说当时情况有些复杂,再不停下来严大山的儿子就要饿死了,总之是严大山看准了这一大片干涸的河床,站了足足有两个钟头,最后说了一句:中,就这里吧!
  于是妇女孩子去方圆几十里的几个村庄要饭,严大山带领青壮年盖房子垦田打井,偶有逃荒的路过讨一口水喝,问起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大家都没辙了,严大山说要不就叫严家村吧,大家互相一瞅都不说话,这时候有个妇女发话了,说就你一家姓严,叫严家村不合适,其他人问她那叫什么?妇女想了想说:这个小村庄是俺家男人一把土一把土扒出来的,就叫扒土村,这名字凝结了全村九十多口人的汗水。
  就这样,扒土村便有了名字,后来人们叫着叫着就叫成了巴图村,随之而来的逃荒者陆陆续续在巴图村周边开垦土地,有来借爬犁,锄头,铁锹的,也有借水筲、铁锅和笊篱的,巴图村俨然成了一个行政中心,于是后来人们为了区分巴图村和周边几个村子,就把巴图村改成了。
  落脚的河床已经几年没有流过水了,后来有一年夏天下大雨,干涸的河床重新汇成了一条小河,的年轻人挖了一条沟渠,正好路过南边的庄稼地,这样既避免了水灾,又为庄稼的灌溉解了难,河水清澈凌冽,人们给这条河取名叫玉带河,希望这条河能为带来富贵和繁荣。
  民国二十年梁满贵出生,那年中国东北发生了一件大事,但对于来说就像是急匆匆的玉带河投下的一颗石子,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周边有四个村,分别是赵家村,马家村,钱家村和梁家村,其中人口最多的是马家村,梁满贵出生那年有200多口人,梁家村人口最少,也是最贫困的,一共只有五户人家,二十一个人,梁满贵的大伯梁子丰带领梁家十几口人初来时,想在马家村安家,在跟村长马老三借牲口的时候给牲口使坏了,于是跟马老三打了起来,于是马家村村民硬是把老梁家十几口人赶了出来,梁子丰一气之下就带着三个兄弟创建了梁家村。
  梁满贵的父亲叫梁子福,排行老三,梁子丰一家、梁子年一家,梁子福一家和梁子余一家,加上梁子丰的大儿子梁满臣一家,就构成了梁家村的全部人口。
  老大梁子丰除了娶妻生子另起炉灶的儿子梁满臣,还有个女儿叫梁满盈,老二梁子年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叫梁满仓、梁满家和梁满枝,老四梁子余起先有两个儿子,叫梁满山和梁满齐,梁满齐不到三岁就生病死了,而梁子福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梁满贵。
  梁家村位于的东南方,相距两公里远,玉带河流过梁子丰家的屋后,玉带河河边就是马梁两村半大小子的战场,老梁家除了老大梁满臣,梁满仓,梁满家,梁满贵和梁满山年龄最大的比最小的也只大四岁,所以哥四个从小就一起下河游泳、上树掏鸟,跟马家村的同龄孩子打架,打架的理由很简单,通常是两队人马在玩耍时,到底谁当八路谁当日本鬼子起了争执,有时候梁满贵他们能打赢,但大多数时候是打输。
  梁满贵十二岁那年在跟马家村的一场“战争”中被按到河里呛了一下,回来的晚上开始发烧说胡话,说星星掉进眼睛里了,流成了一条河,梁子福到镇上请来了郎中开了两服中药,总算是在第五天烧退了,梁子福跟梁满贵他娘商量着不能让孩子再这样混下去了,哪天一个不小心命再没了可咋办,于是就把梁满贵送到镇上的一个学堂去上学了,送梁满贵上学并不是希望他有一天出人头地,在那个时候的中国,充满了迷茫和绝望,很少有人知道该怎样才能出人头地,只是希望梁满贵能平平安安长大,长大了替爹娘干活。
  办学堂的是个洋人,是个基督徒,原名叫查理怀特,是个英国人,人们都叫他查理,许多妇女私下里讨论起他的名字时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即便是听到这个名字也脸红一下,一来是查理这个名字用人的口音一念确实有些淫秽,二来是镇上有几个小男孩走街串巷地喊说看到了查理尿尿那东西,跟小毛驴的一边大,虽然查理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人们见到查理都很恭敬,镇上老人说几年前查理来的时候自己出钱办了这个学堂,孩子们上学的学费也没有丁是丁卯是卯,有钱的给几个铜元,没钱的给点粮食也行,家里实在困难拿不出来钱和粮食的就让学生在学堂干点活以工代学,查理基本没有什么物质需要,普通的农民吃什么,查理就吃什么,学费都用来购置一些教具,修缮桌椅,教学工作查理都是亲力亲为,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所以数学、科学和地理他都能教,而语文就得请镇上的一个叫孙国礼的老先生来教,镇上的老人称呼孙国礼为先生,称呼查理也是先生,所以人们对查理都比较尊敬。
  梁子福会一些木匠活,经常到镇上帮查理打一些桌椅板凳,有时候收钱有时候不收钱,不收钱的时候查理就会给他几个窝头带回家,送梁满贵来学堂也是梁子福跟查理说好了让梁满贵以工代学,且以后学堂有什么活梁子福都免费给干,俩人一拍即合。
  梁满贵去了学堂也不安生,认识了几个大字,会了点知乎者也,通常是古诗背了上句忘了下句,或者两句不搭嘎的安在一起,梁子福也听不出来,有时候甚至有一种错觉,就是满贵有一天会出息。
  民国三十四年,外面的世界捷报频传,好像也一片祥和,树上的蝉叫得人心浮气躁,学堂里孙国礼和查理面色凝重脚步匆匆,满贵听说上边来人要调查查理,至于上边是哪边满贵并没有什么概念,查理三天两头被带走,孙国礼先生只好给孩子们放假,在日本撤出东北的一个月后,查理回英国了,学堂也被镇长严庆武霸占做了镇政府,严庆武是当年带领闯关东的青壮年建立镇的严大山的玄孙子。
  此时距离建立已过去了将近一百年,加上周边四个村子,已经是个有一千多人口的镇子,时间貌似也并没有改变什么,贫穷、落魄始终是的背景色,这一百年来,大清换了好几个皇帝,后来大清亡了,袁世凯上台,袁世凯倒了国民党上台,再后来日本人来了,而今又走了,听说外面一直在打仗,从没消停过,又听老人说,以后就不打仗了,真的要繁荣了,就像当年人们寄予玉带河清澈河水的希望一样。
  从学堂回家这一年,梁满贵十四岁,玉带河的水依然清澈。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