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一生里我过完的日子 / 挖煤

挖煤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其实不应该从童年说起,但是似乎只有这个比较好开头了。
  1995年出生在云南曲靖的一个靠近贵州的大山村里,出生在腊月,再晚几天就能小一岁。这个时间是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吧!毕竟别人问你年龄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大了一岁,或者自己要补充说明:我是腊月出生的。特别对于我这个快30岁的单身的人,别人都急呼,30岁就只有二婚可选了。
  抱歉是不能透露很多详细的东西,其实我是按我自己的真实人生经历来写的。也许算是传记吧!我也不懂怎么说。
  说是农村其实也不是很落后,这个镇以前的时候还是很红火的。老家也就离镇上20分钟的车程。离市区有班车也就两个半小时吧。我爸他们那辈,都去挖过煤,我记不清了。我爸是77年生人吧!大概也就我小学的时候,可能那时候一天就能有二三十块了吧!也就是零一年以后。我爸是很短时间。我记得我一岁多的时候吧!爷爷被电打死了。我家就回老家了。对,之前我读小学前是在镇上做饵块的,虽然记忆不多,还记得吧!我爸是我回老家上小学,后面才开始挖了一两年的煤吧。
  村子里的人都这样,大多数都挖过。零一年以后,那么我爸也有二十四五岁了。其实已经算大的了,同村的人有些十七八岁就去了。那时候真的很赚钱,虽然很苦很脏,而且下班后能背一点散煤回家。说这个就想说多了。也许想到哪里说哪里吧!那时候汽车几乎见不到,路还是马路,泥巴路。家家都是牛车,但是牛车太慢了。其实就是掏一个洞,一直往里面走,现在算起来大多数都不安全都是挖黑煤了。可能有一些大的煤矿会用树桩支一下,又或那种井式的,就有铁轨缆车了。镇上我记不清,父辈们叫一号井,二号井,三号井,四号井。不过能进去上班的人很少,都是挖黑煤吧!
  是很累的。苟着趴着用一把镐子。我们这里有一种特制的背煤的竹篮,叫磺篮,应该就是硫磺这个字。竹篮就不介绍了,西南地区应该都很熟悉,或者叫背篓吧!磺篮的口是斜着的,近头部的地方高耸这,后面低得多,编制的时候就要这样,以致于和平篮,口子平的相区别。所以背煤的时候,要装满要装了尖起来,所以压的人佝偻着。这样斜的口子也就平了。一个篮子都是至少能装200市斤以上,大的据说有五六百斤。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基本都是背300市斤左右。现在看来也全是体力活。还有一个我们叫拐耙的东西,用于省力。现在从名称看起来,似乎是弯的耙子的意思。其实和拐棍的作用很类似,不过上面有一个横的小平台,也就是杵在地面上,篮子放到小平台上人就能偶尔歇息下了。下平台有点类似牛角吧,好用手拿着,扶住!这个工具肯定要用特别扎实的木材来做,不然很快就压坏了。牛角基本用牢实的树根或大树丫做的,一般还要选择类似牛角的地方。如果直接砍出来会出现裂纹,不能长期使用。拐耙做的好也证明这个人牢靠有能力吧!多了脚步一些人还会镶一个类似图钉的铁的东西,有尖,以便于站住歇气的时候更稳,不易滑倒。所以这个工具是为了背着东西站着休息的。煤洞里估计也就两米高吧!确实不可能再留出蹲篮子的地方了,而且太麻烦了。
  也许啰嗦了许多,慢慢写吧。我也不太懂,怎么写。没人看无所谓,也算是写给自己的。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