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明末风云四起 / 第九章 汇合!转战南郑.

第九章 汇合!转战南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斗山寨之战,孙建国部不仅全歼敌军,还夺得了明军后勤物资。不仅如此,城固有的百姓也揭竿而起,还有一些落榜的秀才也愿意充当孙建国的军师,从而加入孙建国的队伍。如今孙建国的队伍也算是五脏俱全了。
  等到四月之时,城固西边终于出现了一支队伍。只见带头先锋手持高字大纛,身后跟随数千骑兵。
  孙建国望见后,便下令打开城门,迎闯王进城。
  京师。
  “陛下,如今蓟州兵变已平,不知蓟州剩余兵马将如何处置。”
  “既然他们并未参与,便罚他们戍守蓟州边防即可。无事的话,你就先退下吧。”
  崇祯看着远走的官员,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原本计划清除阉党,结果遇上兵变被迫搁置。如今事态平稳,是时候要为大明去除些许祸害了。
  崇祯帝刚起身,一位身着红袍,绣着鸂鶒的官员便走近磕头。
  “陛下,臣有奏本。”
  “准奏。”
  “如今陕西大旱,民不聊生,匪寇蜂拥四起。事到如今已连下城固,洋县二城,汉中巡抚派兵五千前去镇压。竟然无一生还,指挥使何忠身死。”
  说完,这位七品御史再次磕了个头。
  崇祯帝一听勃然大怒。
  “此事如此之大,为何无人告知于朝廷,当朕是何物!来人,将陕西巡抚捉拿,剥去官职,贬为庶民。”
  御史见皇上发了那么大脾气,跪在地上颤颤巍巍,不敢抬头。
  “朕知道了,朕自会定夺,你先下去吧。”
  御史听到能走以后,磕头起身走出殿外一气呵成,好像恨不得多长几条腿出来。
  “天要亡我大明吗,如今关外满清虎视眈眈,关内陕西太湖反贼四起,朝廷之上还有阉党祸乱朝政。朝廷之上还有谁可信吗,看来只能学习太祖,单枪匹马还我大明一个崭新的天下了。”
  崇祯帝眉头舒展,便开始处理政事了。
  孙建国与高迎祥的大军在城固县没歇多久就开拔,占据着县城迟早会迎来大军围剿,如今最适合义军的模式便是游击战。在各地不断游走,扰乱明军视线。更何况未占据一城一池何来谋反之说,农民也更容易接受。
  一路上不断与各个义军合兵后,南郑城即将迎来的义军又突破了一个档次。
  “报!将军,前面发现一处营寨,貌似是一处矿营。”
  孙建国一听便来了兴趣,陕西不仅产煤,还产硝。如果能夺到一批硝石,就能制作炸药了。
  “高兄,我们前去看看吧。”
  高迎祥见孙建国亲口邀请了,也不好拒绝,便下令让大军先前往矿营查看,随后再去南郑。
  “诶,听说了嘛。附近的农民起义,连破两座城。巡抚因为这事,被锦衣卫抓走了。”
  “是嘛,最近是越来越多事了。我亲戚来信说前几日蓟州的兵变才停止住。如今俺这块还有起义军这个大刺头,害,希望别来俺这山沟沟里就好。”
  两个明军在寨楼上闲聊,不料此时一面大纛突然出现,随后便是近千人的队伍冲出森林。
  “贼寇来了,贼寇来了。快把寨门关起来。”
  孙建国一看明军见到自己跟见瘟神一样一脸无语,上前道。
  “我等并无恶意,敢问此处生产何物?”
  “为何要同你讲。待朝廷大兵到,你们不还是我们的刀下鬼。”
  寨楼上的明军怒骂道。
  哪知道明军刚骂完,一支箭矢就正中叫骂的明军眉心。其他义军也一拥而上,开始争夺营寨。
  可惜营寨明军数量并不多,义军大旗插上寨楼后,明军基本上都已经阵亡。孙建国见满地尸体,不由得叹息。
  “本来讲几句就能解决的事情,就一定要动刀动枪。害,白死我那么些兄弟。”
  随后孙建国随手抓了个矿工前来问话,得知此地盛产硝石后,孙建国顿时大喜。
  “高兄,你知道此地盛产什么吗。”
  高迎祥见孙建国如此高兴不妨来了兴致。
  “生铁,还是煤炭?”
  “都不是,是硝石。”
  高迎祥听到是硝石,便满头问号。
  “我虽有耳闻硝石此物,但是我也只知朝廷每年都下令运输,却不知有何用处。望孙兄指点。”
  “等下你就知道了。”
  孙建国卖着关子道。
  傍晚,夕阳西下,偶尔传出的鸟鸣凸显的森林格外的安静。赤红的天空突出了一股别样的美感。
  “砰!”
  不知何处一声巨响,随后便是大地一阵颤抖。高迎祥顿时吓得发慌。
  “是天雷,是天雷。”
  底下的士卒们也害怕的跪倒在地上。
  此时孙建国策马前来。
  “高兄,硝石便是有此大作用呀。”
  听见孙建国的话,高迎祥顿时知晓刚刚的巨响为何人所为。
  “此物,真乃神物啊。我观山上巨响后顿时飞沙走石,想必此物威力无比吧。”
  高迎祥感叹道。
  “如今天色已晚,不宜晚上行军。我们便在这营寨歇息一晚,明日再进军南郑吧。”
  高迎祥也是如此想,见孙建国提出,便借坡下驴地同意了。
  孙建国见高迎祥同意明日进军后,转身便让工匠赶制更多炸药出来。明日便要炸一炸这南郑县城。吩咐完便跑回营帐开始呼呼大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