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明末风云四起 / 第八章 斗山寨之战

第八章 斗山寨之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待孙建国走后,义军分发了不少粮食下去。
  沿道的百姓纷纷下跪,大呼孙建国乃救命恩人,来日定当相报。
  此时的汉中府巡抚衙门处。
  “大胆贼人,竟敢掠朝廷之财,杀朝廷命官。来人,着卫所指挥使前来,发兵五千,前去剿贼。”
  “巡抚大人,此次贼兵人数众多,五千人马怕是远远不够啊,大人,不能让他们白白送死啊大人。”
  从城固逃出来的官员听到巡抚只差遣五千人前去,哀求道。
  “都住口,我还没找你们算弃城这项大罪呢,你们还跟我讨价上了。既然你们觉得不够,我罚你们全数充军。一同前往剿贼。”
  巡抚训斥完,便让左右将这些大小官员拉下去尽数充军。
  此时,斗山寨中。
  孙建国领着军中当过木匠的几个士卒,对着几块木料拼拼凑凑,整出了一个既像马车又像发石车的玩意。
  李自成见此物不由得好奇,问道。
  “将军,此物形似发石车,不知此物能发石几何?”
  “哈哈哈,此物唤作投石机,发石量与发石车相同,只不过距离略短。”
  孙建国见到李自成好奇的左摸摸右摸摸的,顿时笑道。
  李自成听后感叹道。
  “有此等良器,何愁明军不破。”
  “报!将军,我部探子来报,汉中方向出现大规模明军,方向是向您来的。”
  “将军,末将愿领千余人马前去诱敌。”
  孙建国点点头,示意李自成亲自去点兵马,而自己要接着去做更多的投石机出来了。
  “大人,五千人真的不够啊,大人您要不回府劝说一下巡抚大人吧。”
  城固的官员依旧不依不饶,缠着指挥使想让他劝一劝巡抚。指挥使不想丢掉铁饭碗,也觉得义军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拿着竹竿子怎么能打得过朝廷的官兵。便让士卒把这些烦人的官员丢到了队伍后面。
  走了几刻钟,突然一斥候来报,前方出现千余人马,驮着布袋不知前往何处。
  “好啊,走了几时终于是遇见正主了啊,着大军追击。”
  指挥使笑骂道。
  李自成见明军朝自己袭来,便下令丢下粮草,快速返回。
  追赶上来的明军一见这些布袋,便直接戳了上去,露出了金黄的麦子。
  “哈哈哈,你们看,这些叛军也不过如此,想必是城固官员涣散,导致的城失吧。都给我追击。”
  随后李自成便领着身后这帮明军到了斗山寨下,到时太阳已经落了山,李自成便熄灭了手中火把,卷起了自家大旗。不知奔向了何处。
  待指挥使中军赶来便不见了李自成踪影。而面前大山呈弯月,左边则是交水。此地真乃埋伏绝佳之处。
  指挥使自知不可轻举进军,顿时下令停止进军。
  “何指挥,本官见贼寇逃往此处,为何不进山绞杀。”
  监军官员责问道。
  指挥使见此人完全不懂兵法,心中默默暗骂,但也不能不解释,便说道。
  “监军大人,此地呈弯月,且左侧有河流,若我等冒然进军,倘若贼寇在此设伏,我军便葬身于此啊。”
  监军官员听完,知道指挥使嫌他不懂兵法,便直接叫骂道。
  “我等乃朝廷天兵,有皇上龙气加持,而贼寇乃乌合之众,如何抵挡朝廷大军,下令进军杀敌。否则我治你一个怠慢军务之罪。”
  指挥使自知拗不过他,只能下令进军斗山寨。
  谁知明军刚走上半山腰,顿时四周火光四起。山中无数旗帜飘舞,火把四起。到处都是喊杀声。
  “莫要走了明军。”
  “那个戴乌纱帽的是个大官。”
  监军官员顿时吓破了胆,将乌纱帽摘了下来。
  而指挥使稳住中军,重新整理队伍,并带领队伍慢慢往山下退,将劣势慢慢的扭转了回来。
  山顶上,孙建国见明军阵型慢慢规整,便下令推出投石车,向明军中军投石。
  顿时山下哀嚎声四起。
  “此乃何种手段,竟能唤出飞沙走石。”
  指挥使抬头并未望见发石车,心里暗自惊叹道。
  而至于监军,已经趴在马背上被吓得瑟瑟发抖了。
  孙建国见明军退至山脚,便令人前去追击,务必在明军逃跑过程给予最终一击。
  明军队伍被石头砸完后,已经不见了队形,每个人脸上都是绝望,害怕。指挥使见已无士气,便下令撤军。鸣金后,明军士兵直接溃逃。有甚者直接跳入交水之中,企图游过对岸。也有的人拼死抵抗。
  “大人,您快回府里去吧。请告知巡抚大人,我何忠,没有降于贼军。”
  说罢,何忠也不管监军是否听了进去,便提起刀剑,上阵杀敌。
  监军逃跑的时候,身后的何忠声音传来。
  “尽忠尽孝,不枉为人,我何忠来世再报朝廷知遇之恩,哈哈哈。”
  何忠乱剑奔向义军队伍,砍翻数人后,终究双拳难敌四手,被后面赶上来的义军乱枪戳死。
  在汉中府附近,明军溃军见失去了监军大人和指挥使大人后,慌不择路。终于他们在天蒙蒙亮时见到了汉中府的官道。只不过,李自成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投降者不杀!”
  李自成见到溃军前来大声喝道。
  溃军自知不敌,便缴械投降了。
  当监军逃回汉中时,巡抚才得知了五千人的大军居然全军覆没了,顿时瘫倒在地。
  “大人,向朝廷上书求兵吧。”
  监军祈求道。
  而巡抚失神落魄地念叨着何忠的名字,也没有回答监军的话。监军见状便回去写奏折,将事情原委说出,不过,他添油加醋道。
  “在下劝阻何忠莫要冒然进军,何忠却不听,执意上前,最终落得身死,五千大军全军覆没。在下见此只能只身逃离。”
  不过这封奏折崇祯帝是看不见了,就算看见也无心管辖,蓟州兵变之事影响甚大。朝廷已经把重心放在了这上面。
  自此,孙建国部又收缴了数千军械,不过也损失几千人,并算不上大捷。随后便收兵返回城固,等待其他义军返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