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带着网咖回大明 / 第29章 改变

第29章 改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对于学子们来说,在经义科外令增一门明算科,这一个改革有好有坏。
  好在对于自己经义不自信的学子,有了一条新的道路供他们选择,而且道路和经义科同样宽阔!
  而且明算科刚出,应该没有多少人的数算能力很突出,竞争力应该会小很多。
  坏在经义科里也要考数学!
  至于说反对明算科的学子有没有,那自然是有的。
  不过明算科这东西在唐朝就有过,就算大明恢复唐朝旧制,有这先例在就算有人反对,那也可以借着大唐的国力进行堵嘴。
  而且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数学作为孔圣人也推崇的六艺之一,我大明恢复一下古风怎么了,你们这些学子还不乐意了?
  你不乐意那你去找孔圣人说去。
  唯一比较重要的问题在于,唐朝虽然有明算科,但这科考出来的学子,只会安排九品的官位。
  而不像进士科那样,出来就有六品左右的官位。
  大明现在则是要两科并立,地位相等。
  这对于一些书香门第出身的学子来说有些不能接受。
  不过就算反对,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刚恢复科举,一切制度都还未定。
  而且在洪武时期,虽然科举考试首场的七篇经义文章严格限定在四书五经范围内,但并未规定必须以程朱理学为宗,程朱传注仅是参考之一。
  此外,当时八股文的格式尚未定型,在文章形式上也并非很严格。
  真正将程朱理学作为大明的治国思想,那得到永乐时期,八股文的格式也是在这一时期才被确定了下来。
  而且程朱理学在大明的地位也不是那么的稳固,在后来正德、嘉靖年间,王阳明的心学兴起。
  心学的门徒在大明开枝散叶,对理学的地位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嘉靖、隆庆年间,阳明心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程朱理学。
  隆庆二年会试中,李春芳担任主考官,其所作程文就以心学解经,并将《庄子》之言入文。
  唐顺之提出的“本色论”,也对八股文这一文章形式做出了抨击。
  所以在明朝,理学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并没有占据很强的主导地位。
  理学真正禁锢思想的时候,还得等到清朝。
  所以只要不是推翻儒家,在儒家的框架内进行调整,暂时不引起比较大的争议,还是有辗转腾挪的空间的。
  一般来说学数学的,思考方式和往往不会和文科一样。
  等明算科的进士在朝堂当中占据一定位置,那朝堂风气自然会扭转。
  至于说李景隆所说的浑水摸鱼,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
  一力破万法!
  开个玩笑,传播学里对于言论的控制有很多方法,这里讲两个简单的。
  一个就是直接禁言,当然在古代,这个禁言就是物理层面的了。
  第二个就是抛出另一个爆点新闻,让言论分散。
  当然,这两个新闻最好没有什么关联之处,不然两股言论群体合流那就麻烦了。
  现在让摊丁入亩站到风口浪尖上,吸引原本集中在科举改革上的注意力。
  等后面没人关注科举改革了,就抛出点甜头或者其他话题,把摊丁入亩这事摘出来,什么事都解决了。
  就例如老朱在今年恢复孟子地位。
  这不是苏缘来了之后才这样的,原本的历史就有,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孟子传道,有功名教。历年既久,子孙甚微。近有以罪输作者,岂礼先贤之意哉。其加意询访,凡圣贤后裔输作者,皆免之。”
  只不过利用一下这历史上原本就会发生的事情罢了。
  冯胜听到李景隆关于浑水摸鱼的说法,只是说道:“就不要揣摩圣意了,我们看下一个新闻吧。”
  冯胜虽然对科举比较关心,但终究不涉及到他的利益。
  他是勋贵,科举和他有啥关系,龙生龙,凤生凤,他的后辈要没有什么意外,肯定也是走的武将这条路子。
  听到冯胜这么说,李景隆也自无不可,他可是要袭爵国公的,科举跟他同样没啥关系。
  他还觉得这么改还不尽兴了,最好多整整那些文人。
  而下一个新闻标题则是。
  《关于西南边地施政策略的有关思路》
  “改土归流?”
  此时在贵州,信国公汤和以及楚王朱桢坐在军营当中,他们刚镇压完吴面儿起义,正在修整军备。
  朱桢看完汤和递过来的信件,然后说道。
  “父皇和大哥让我们改土司为流官,要是这一消息传出去,就怕刚镇压完的土司又要叛乱了。”
  二十一岁的朱桢说道,作为藩王的他,洪武时期就在贵州、云南到处平叛。
  可以说是一位敬业的藩王。
  汤和说道:“那就先别传出去,暂时以点带面,先将之前叛乱罪行严重的土司取缔,对我大明友好的,暂缓实行。”
  “等我军屯田戍边,站稳了脚跟,再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朱桢听闻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就先按信国公说的办吧。”
  洪武时期的大移民,除了江西填湖广、山西洪洞大移民。
  比较大的,还有军事移民贵州。
  不包括之前沐英屯田云南的那几万人。
  这一次在贵州平叛的二十几万大军,都被老朱要求就地屯田。
  这也是为了打破西南土司统治区夷民独大的局面,从而稳固大明在贵州统治。
  后续老朱还把这些军士的家人也一同迁了过来,人数高达八十余万人,要知道现在贵州本地人也才一百万左右。
  这直接把汉人在贵州的占比直接提升到了一半!
  所以不仅是湖广,现在贵州的很多人查自己祖籍,都可以追溯到江西去。
  这实在没办法,大明六千五百万人,江西就有一千四百人,真正的人多地少。
  而且为了恢复元末战乱的创伤,尽快的恢复各地的人口。
  这一举措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再搭配摊丁入亩,相信未来的一段时间,大明的人口将会暴涨。
  这和元世界担忧人太多不同。
  现在的大明是嫌人太少了!起码得有个两三亿再说。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在于他的国土、科技、经济,他的人口也是重中之重!
  这时候,汤和的第五个儿子,汤醴走了进来。
  自从汤和的嫡子在平定云南回师的途中病逝后,汤醴就是他几个儿子里最有出息的了。
  不过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战死在了这次平叛的战事之中。
  但朱标知道之后,就专门派人让汤和注意他儿子的安危。
  这个提醒也让汤醴从一场突袭当中活了下来,汤和当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对朱标非常的感激,和汤醴一起写信给了朱标表示谢意。
  老朱也乐见这个事情发生,反正都是要传给朱标的,这第二代的勋贵集中在朱标身边不是什么坏事,总比集中在各个塞王那里要好。
  汤醴对着楚王和汤和行礼,“殿下,将军,云南和广州运来的肥料和苗种,还有南京那边送来的药物已经到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