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机车王 / 第十三章 机车壶

第十三章 机车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台六段式机械,一个技术人员把原矿紫砂泥送进入口,第一段的碾压机将送入的泥块碾压成长长的泥片,送入第二段切割机,切割刀在泥片条上切割出一个个圆形泥片,然后被送到第三段的一组半球的高分子材料模具上,对应每个半球,上方有个对应的高分子材料压头,把泥片压成一个个半球形,半球形的生胚被送到第四段的圆柱体的模具中,一个直径略小于圆柱体直径的滚压头探入圆柱中,转动之后将生胚滚压成圆柱形,圆柱形生胚再被送至第五段的成型模具中,一个纺锤形滚压头伸入模具中按照程序进行搪胚,然后一个个成型的生胚出现在输出端。
  张厂长拿起一只身胚,仔细观察是否有瑕疵,这是一体成型的,自然没有底片衔接线,最后一段的成型模具内壁虽然用了精度极高的高表面能纳米材料,但依然有一道肉眼几乎看不出的模具线,人工明针可以处理,但恐怕人工处理出来的瑕疵会更大。这套机械的关键有两个,一个是将泥片分三段模具压制,这样在每一段的负载就被减轻,使得较硬较干的原矿紫砂也能被滚压成型;另一个关键就是成型模具的内壁和纺锤型滚压头表面的纳米材料,要足够硬,足够耐磨,足够的加工精度和足够的表面能。足够硬和耐磨能够降低与紫砂硅粒的磨损率,足够精度能将成型模具线直径降到150目以下,完全被砂感所掩盖,而表面能则能保障模具和滚压头不与紫砂胚体粘连而造成瑕疵。
  “换个壶型,再做一组,”张厂长说到,技术人愿换掉了成型模具,一组电子设备用激光扫描了成型模具的内部三维数据,自动计算出泥量、半球胚直径高度和圆柱胚直径高度,机械在转动装置下进行调整,然后开始制造胚体。
  “要是壶嘴和壶把都能自动化就好了。”张厂长看着手中几近完美的胚体,有点遗憾地说。
  “技术上我们对于直流和壶把都有解决方案,但是对于两弯三弯流还没有办法。可能只能从产品设计上来弥补。比如直流和短嘴。”
  “我只是这么感叹一下,”张厂长笑着说,“我们还是有部分人工的。能让我看看你们打算怎么做吗?”
  “还没组装机器,不过我可以让你看看手工分段做。”技术员说。
  说着,技术员拿了一块泥料,通过切割机,切成截面为正方形的一段段长泥条,技术员拿了一块长泥条,放入一个尺寸稍大的模具,模具安装到一个机床上,技术员手动转动车床,用一个钻头把泥条钻出一个孔来。技术员解释到:“钻头的形状可以调整,速度也可以调整,泥条尺寸和模具尺寸也可以调整。钻孔同时带有挤压的作用,使泥条内外部形状都符合模具和钻头的形状。”撤出钻头,又往孔里塞进一个和钻头一样大小的支撑模具,然后机床头换一个毛皮抛光头,内径与泥条的外径一样,手动转动机车进行打磨,转几下以后取出,再取出支撑模具,一个直流嘴就做好了。“一些材料可能还要换一下,基本算是模具法,但没有搪内壁的动作,还是以钻孔为主,挤压都是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嗯嗯,可以,手动换成自动就可以了。”老张拿着直流嘴,仔细看了看,“其实跟手工也没啥区别。壶把的制作呢?”
  “壶把制作调整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做一下,你看看原理。”技术员一样切割成长泥条,然后让泥条通过一个刀口,调整刀口的位置,车出一条各部位粗细不均匀的圆泥条,然后将泥条放入一个内部是软橡胶外部是硬塑料做成的节肢形模具,歪曲整个模具,然后打开,一个把就做好了。
  “嗯嗯,居然用车一刀,不过车一刀只能做圆形的呀。”老张说。
  “这是我们要改进的地方,本质上这个过程是控制每一段的泥量,不用车一刀应该还能想出其他方法,我们有人提出做中空的把,这样我们就可以再把内部先搪胚,然后塑型形。当然,这个中空其实是个很小的洞,主要是怕有洞会收缩不均匀,还要试验一下。”技术员回答。
  “嗯嗯,也是个办法。我感觉如果是小孔的话,应该不会太大收缩形变,否则壶嘴就没办法做了。”老张回答道。
  “我们有计划生产吗?”技术员问,“要是生产了,网络上可能要教壶友如何识别我们缺少手工痕迹了。”
  “还会说我们形体呆板”,另一个技术员笑着说。
  “我们本没有打算有手工痕迹,”张厂长说,“手工痕迹是好东西吗?接底线是好东西?接头线是好东西?泥门是好东西?推墙刮底太阳线是好东西?留着这些东西有啥用?我学做壶的时候,我师傅就是要我们把壶处理得越干净越好,我每次看到壶里面疙疙瘩瘩的就难受,现在机车壶能做干净了,外面干净,里面也干净,还能回过头去把它再搞脏?我们不冒充手工壶。我不敢说形上,就工上而言,我们的目标就是超过手工壶。”
  “暂时不会投入生产,还有些准备工作要做,趁这机会多做些成型模具,不过三型机制壶该逐渐降价了,老板说该打自己的品牌了。”
  有人在暗地里折腾,有人则在明面上折腾,这不,好奇猫又发博了,内容好像是配合张厂长的话。
  博客内容:向工致敬
  我关心紫砂也有十多年了,泥形工款,都不是很懂,上次写了个博客说了我这个泥的外行对泥的认识,反馈正反都有,不过无所谓,分享自己的感受嘛。至少对某些的小白爱好者是个可以操作的方法。那么,今天不懂工的我,就壮起鼠胆来说说工。
  我小时候就对繁杂的东西有好感,见到砚台的复杂的石雕和旧屋子窗上的木雕就激动得不得了,第一次到弗洛伦萨看到百花教堂的黄金之门,也激动得不得了,后来到无锡的梵宫,觉得其中的木雕工艺品和其他民族工艺品也是很激动,觉得不亚于梵蒂冈的圣保罗教堂啊。然而,不经意间见到某处大理石墙壁石块之间的接缝处,大大的瑕疵,没有对齐,心里就像吃了苍蝇一样,于是意识到,复杂是重要的,细致则更重要。我想可能欧洲人建造教堂时,工匠是带着宗教信仰的,所以能一丝不苟,否则得罪上帝的,而梵宫的那个贴大理石墙砖的工匠多半是为了一份工资的,缺少了一些敬畏。
  细致,跟复杂度无关,清式红木家具的繁杂需要细致,明式简约的红木家具也需要细致,最起码的,榫头连接处不细致,家具就要摇晃,这是起码的要求。
  工好不好,其实就是个精致的问题,一眼就能看懂的问题。我说我不懂工,是不懂有些人说的很抽象的工,具体的精致还是粗糙,是个人都能懂,最多就是标准不同,比如农村人的到城里人家里做钟点工,很多时候会让城里人觉得做事马虎,其实不是钟点工思想上马虎,而是标准不一样。
  所以,如果哪个直播间或视频里主持人说的工好或工差而你却听不懂,基本上他是在忽悠。光洁、曲线柔和、线条明朗,表面干净,谁不懂?不懂的站出来!比如有人说明针做得到位,你可能听不懂,但你一定看得懂,换句话说成表面平整、接口处过渡自然不留痕迹,你就听懂了嘛。
  现在,请你打开壶盖,看看壶里面,相比较于壶的外面,恐怕你要很失望了。那壶壁皱皱巴巴的啥玩意儿,不能搞光滑吗?你说这是泥门,全手工的特征,那我要说要这东西干嘛?全手工就好在有泥门?那底片接口处明显缩下去的一圈,你说这是渍泥痕迹,全手工的特征,我要说这玩意儿好看吗?然后你看到了推墙刮底,你说这是为了打理干净壶里面而留下的痕迹,这个我倒能接受,我觉得壶身成型后里面蛮难打理,但我要说,你就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吗?更可恶的是有人还马马虎虎拉几条横七竖八的线,就算打理过了,对不起,我有点洁癖。更不要说,到今天还有人故意留着接头线,就像满人的那条小辫,要多丑有多丑。
  理想的工,壶外要精致,壶内也要精致。如果可能,我恨不得内部也做明针的。
  其实,上面的话都是好听的话,我相信大多数对自己有要求的壶匠是同意我的观点的。下面的话有点不好听了,其实也不是不好听,只是有些顺理成章的道理,我也搞不清为什么会觉得不好听。
  简单一句话:论工,手工壶做得过机车壶吗?
  现在的确做不过,因为现在的机车太原始了,就这么原始的机车,已经把手工市场冲击得一塌糊涂了。也叫是幸运,紫砂市场年规模在40亿左右,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专业的机械设计人员还没有进入这个领域,一旦专业人员开始设计紫砂机车,那么会是怎样的情形?
  机车壶做工粗糙。我说机车壶本来不差,将来会更好,手工想超过机车,是美好梦想。
  机车壶用不了原矿泥,需要加泥浆。我说这个问题会解决的。
  机车壶不能做方壶。我说一定有办法的,其实现在已经能做一部分了。
  机车壶不能做筋纹壶。我说嗯,这个难点,但一定会解决的。
  机械已经能做7纳米的芯片了,还有啥做不成的?只是有没有兴趣而已。
  我曾经听说,黄龙山原矿枯竭。现在听说,原矿几辈子都用不完。
  我曾经听说,半手工用模具,没艺术感。现在听说,半手工也是手工,别刻意追求全手。
  我曾经听说,外山矿不是紫砂,是陶土。现在听说,外山泥也是紫砂,全国很多地方有紫砂。
  当然,还有一面在说这可是高工的壶啊,一面又在说不要看职称,要看壶。
  我在想,是否有一天会说:不要刻意追求手工,机车壶的工更好。
  其实,我相信,机车壶的工一定会更好,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评论:
  匿名:这个博主有点太激进了,紫砂壶是工艺品
  回复:怎么定义工艺品?
  回复:确切地说,是手工艺品
  回复:机车壶是工业品
  回复:看你买紫砂壶是为什么了,为喝茶是实用品,为摆设,是工艺品
  回复:那就买工业品喝茶,买工艺品做摆设。
  回复:如果工艺品也可以喝茶,不是省了工业品的钱了吗?
  回复:关键是,博主的意思是,以后工艺品还没有工业品做得好。
  回复:所以还是工艺品的定义问题,做得不够好,能称为工艺品吗?
  匿名:如果机车壶不仿冒手工壶,我是不介意机车壶的。
  回复:其实机车壶主要解决个泥料问题,否则也可以玩啊。
  回复:机车壶不用原矿是因为技术问题,还是因为成本问题?
  回复:都有
  回复:说到底,是价格问题。如果手工壶和机车壶一个价,肯定手工壶
  回复:未必,如果机车壶用同样的泥做得更挺括呢?
  回复:不一定,还应该加个条件,如果手工壶和机车壶的工一样好。
  回复:这意思都认为机车壶一定比手工壶工好?
  回复:现在不行,但将来肯定的。
  回复:看瓷器,工业制造的瓷器比手工瓷器肯定更规整无瑕疵
  回复:看绘画,照片一定比绘画更逼真。
  回复:长期来看,没有疑义。
  回复:选择机车壶的条件:1.更便宜,2.更精致3.表现更好。
  回复:第一条肯定的。
  回复:坐等第二第三条
  匿名:我在考虑一个耐用品的问题,比如工业纺织品和手工纺织品,我们选用工业纺织品,首先是因为价格,其次是因为品质。价格之所以划算,是因为纺织品是消耗品。但紫砂却是耐用品,也就是说,你买一只紫砂壶就够了。
  回复:如果品质更好,哪怕衣服也是耐用品,你也会买高端化纤,不买土布吧。土布还便宜一点呢。
  匿名:我觉得还是工艺品的定义问题,到底紫砂壶是实用品,还是奢侈品?
  回复:这是买的人的心态决定的吧。
  回复:目前紫砂市场对各种档次的定位是奢侈品的营销方法。
  回复:人均相当穷的中国人拥有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能力,这不是收智商税吗?
  回复:奢侈品都有名人用的吧,比如英国王室,体育娱乐明星等。
  回复:牛嘟嘟,梨群群。
  回复:这两位好像还有点不够档次。
  回复:皇帝用紫砂壶吗?
  回复:故宫有紫砂,但数量比瓷器少很多。
  回复:那当然,怎么说瓷器从质量上来说,比紫砂好多了。
  回复:是,瓷器更光洁,更轻薄,更有高档感。
  回复:那瓷器大家都用工业品,为啥很少用手工品?
  回复:瓷器工业品太便宜了,手工瓷器是要供起来的。
  回复:如果机车壶卖到50元一只,估计都买机车壶了。
  这个博客,没有向前两个那样引起太多争论,毕竟,不牵涉到太多紫砂行业的利益分配,机车壶早就存在,也早就被市场定位。
  但机车王,坐在书桌前,大脑急速地转动,是趁这机会名正言顺地打出机车王的旗号为机车壶正名吗?还是再等等?
  如果正式以机车王的品牌卖机车壶,那就要跟所有的机车壶供应商翻脸,停供原来所有的客户。有渠道商会接受自己吗?消费者会买机车壶吗?很大的风险啊。
  现在有一大家子要养了,如果大面积亏损,那些员工怎么办?资金能够支撑多久?倒闭了怎么办?
  这是个大的决策。机车王觉得烦躁无比,他下了楼,走到街边的小超市,生平第一次买了一包烟。
  “迟早要走这一步的,从一开始就决定要走这一步的。但是准备好了吗?”机车王漫无目标地在街上逛,“有什么办法测试一下市场呢?”
  “MD,不管了,最多不做了。消费者自己决定。两个月时间,不行就关门,所有赔偿金准备好。”机车王扔掉手里烟头,用脚底辗了碾。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