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无声的歌 / 第六章 时代活力

第六章 时代活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罗芳继续到厨房里,而谢嘉琪姐弟好像听父亲说得更有了兴趣,又开始问他关于谢老四他们的过去。
  谢老四村里排行老四,读书那会叫做谢昌富,他们那个乡里姓谢的都一个祖宗,所以备份上他和谢昌添也是一个昌字。
  当然他们的儿子-谢嘉兴和谢家顺,当然也是一个嘉字辈份。
  谢老四小时候显得矮小愚笨,而谢昌添是出身不好的成份,所以他们在学校里成了好友。
  俩人经常带着书包到小溪里抓鱼摸虾,或者是躲过那些大孩子,一起偷偷的用泥土砌成一个窑,用柴火把泥土块都烧紅之后,就把要闷熟的东西丢进去,然后把窑弄倒把那些东西严严实实的盖住。
  放进窑里的东西有很多种,在那个年头,他们能弄到有紫薯蛋、偷来捡来的小红薯、野山药、鱼虾蛇鸟等等。
  后来谢昌添去镇里上学,谢老四就辍学去帮家里挣工分,俩人直到谢昌添辍学之后再见面。
  亚东的大伯在中学和谢昌添是同学,因为谢昌添经常去亚东爷爷家拿药,而亚东的大伯也经常送药去他家,所以算是特别熟悉,到了中学他们就成了好伙伴,一起走路到镇上,一起扛着米袋和咸菜,一起分享家里带来的东西吃。
  那段文书带他去坑年猪的事,谢昌添说的详细回忆,也不少是亚东他大伯拿出来说笑告诉他的。
  中学后谢昌添也辍学了,也得跟着父母挣工分,而年底分得的稻谷,也得他挑个好几公里去小溪的下游去碾好再挑回去。
  而下游那个碾稻谷的水车,是人家姓徐的人在明清时期就建立的,所以管理上还是由那个村的人管理。
  谢昌添他们每次去碾米,都要等特别久,当然这些除了跟他的家世有关之外,主要还是很多村子都必须来这里碾米,这其中就包括亚东的那个村子,醉猴和五伯他们也在那里等候碾米。
  时代有了改革的活力气息,憋足了劲的农民已经开始真正的鼓足干劲,谢昌添的父亲身体已经康复,家庭也逐渐没有压力。
  没读过书的人说收音机会发出声音歌曲,就把收音机称作“小神仙”,而挂在墙上的那种是大神。
  谢父是个文化人,每次跟亚东的爷爷一起,最靠近来收听那些睁眼瞎们称作的“小神仙”播送新闻。
  他们一起关心国际国家大事,所以他们让谢昌添忙碌之余,更要好好准备好考大学。
  亚东那个村子又开始有行动了,农忙之余开始聚集寻找四方乡邻的劳动力,他们开出优厚条件,就是能一天管一顿干饭,也能得到他们村暗地里给的一点点报酬。
  而谢昌添的父亲因为有些文化,也参与了他们村的工程,他们要在小溪的上游,建立一个储水大坝,做多个碾稻谷的地方,那就不用被别的姓氏欺负,更不用每次碾米看人家心情被收去更多的稻米,更不用看别人一个个能插队先碾,
  当然工程还必须先用一个公社的伟大名义,然后就是领导的视察,最后还是亚东那个村子的村民自己出钱出力。
  那时候亚东那个村子的人只能吃红薯,也必须让来帮忙的人得到承诺的好处。
  男女老少齐上阵,开山挖石,伐木铺路,整个工程经历了好几个不同非农忙季后,大坝终于落成。
  而谢昌添的父亲,成了水电站那最有力和最长时间的帮工,家里的扁担都挑断了很多了,那一切之为了一个人要上大学。
  最早谢昌添听到亚东的爷爷说要说服村里盖个水电站,那时候这种想法是天方夜谭。
  谢昌添进入大学两年后,他才第一次回家,父亲带着他去亚东的爷爷家,表示对亚东他爷爷资助的的感谢。
  这次让谢昌添惊讶的是,亚东那个村子竟然真的已经开始自己发电,虽然仅仅只能白天蓄水晚上发电,不过那真的已经足够了,除了镇上屈指可数的几个机关部门,方圆百里村庄,哪还有这么早能通电的地方。
  谢父还笑话之前那个碾稻谷的地方,如果他们被上游的大坝蓄水音响,连白天都没有水可用来碾米,要等到天黑之后,看上游发电站的心情,早点发电他们就能早点碾米。
  谢昌添终于提起了亚东的父亲,因为那时候谢昌添问亚东的大伯去哪了,而亚东的父亲告诉他哥哥去了省城学兽医。
  谢昌添说在见到亚东的时候就觉得很熟悉,因为他很像他记忆中亚东爷爷,也像他想起的那个亚东的父亲,但究竟什么样的缘分,让他们家帮了他一次又一次,一辈又一辈,上天这么安排是为什么。
  “粥太凉就不好吃了,赶紧过来喝粥”罗芳终于打断要说下去的谢昌添。
  喝完粥之后,罗芳抱怨锅底糊了不好洗,泡起来留给菲佣来再洗干净。
  一家人再做到一起,但是此刻他们都没有拿玩手机,只期待谢昌添跟他们讲讲过去的人和事。
  谢昌添笑呵呵的说难得一家都想听,所以就再次说了下去。
  那年他毕业之后,毕竟出身不好,什么机关单位都不要,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去了南方最早的那些外资电子厂,也就是在那里认识了爱人罗芳。
  那会儿罗芳也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由于工作出色,所以就成了港方派过来的员工培训代表,而然就留在这边的工厂做行政工作。
  而参加工作之后的谢昌添,显得一切都那么有活力干劲,加上也算十个大学毕业生,在员工里面算是鹤立鸡群,最重要的是他说的方言和罗芳是一样的,所以吸引到了罗芳的注意。
  谢昌添工作后不久,在一次电报中知道父亲过世,那些天他上班也好像丢了魂,下班后自己躲在满是骨灰坛的山坡上哭,而罗芳对此也是有所关注。
  工作了一两年的时间后,谢昌添省吃俭用寄钱回去还清了亲戚朋友,他终于敢买身衣服回家乡去。
  他再次去看亚东他爷爷的时候,亚东家已经盖起了建国后唯一栋小洋楼,听说每天晚上还围满了人,都去看他们家那台十几寸的黑白电视。
  而亚东的爷爷也身体大不如前,关心问过了谢昌添这几年的生活工作,又鼓励他在努力一点,把他母亲接到城里去生活,别让他的母亲继续在老家受苦,谢昌添这次回来送给了亚东爷爷一个电子计算器作为礼物。
  谢昌添所在那个电子厂,是最早敢于投资大陆的港资企业,借着那能把猪吹起了的改革开放春风,他们工厂成了第一个吃螃蟹发福的胖子,工厂利润增加销路广,所以厂房人员扩张是必须,而身为大学生的谢昌添,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母亲能自己解决温饱没病,家里又没有负担的谢昌添,已经可以买些衣服给自己,也能跟随港方人员去参加一些活动,而高高瘦瘦外表白净斯文的他,早已经彻底迷住了他现在的爱人罗芳,俩人很快沉浸到了爱情的甜蜜里,虽然被女方家反对是必须,但八十年代后期还是生下了女儿谢嘉琪。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