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小皇子 / 第 5 章

第 5 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周朝六百一十三年二月起,纪国因五上城的事差点出兵。
  
  之后公子凌占卜晕倒,再有五城换南荒。
  
  纪国内里原本还有人不满。
  
  可最近的事,却让他们心有余悸。
  
  北面郑国,西面昌国,东面祁国,因为那五座城来回交涉。
  听闻五上城的百姓都没办法好好耕田,随时担心会打起来。
  
  在随时会有战争的阴影下,百姓们哪能安居乐业,甚至不少百姓偷偷离开。
  生怕三个大国在五上城打起来。
  
  纪国国君纪伯见此,又知道当初他要出兵的时候,郑国军队就在半路埋伏,打算打他个措手不及。
  几件事下来,让纪伯彻底明白,小儿子说的没错,那五上城对他们来说就是祸害。
  
  在五上城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时,纪国内里已经开始春耕。
  
  因为杜邗杜卿在这件事里出力不少,杜邗自己被奉为纪国上卿,几乎是整个纪国最大的官。
  
  杜邗没想到,自己上个月还想跑路,这个月就被赏识,这种大起大落,让他更加郑重对待纪国的事情。
  
  纪国内里已稳,不止杜邗被封官,当初跟着纪伯打仗的大臣们,一起被有了封邑。
  
  周朝发展到现在,各国情况都有所不同。
  但大致情况差不多。
  
  公爵国家,比如郑国,可以有三卿,九大夫。
  侯爵,昌国,祁国,允许有三卿,七大夫。
  像纪国这种伯爵,原本等级要再降一级,
  可如今礼崩乐坏,也随着侯爵一样,各方没说什么。
  
  因为各国实际的军队跟官员,可比明面上要多,大家都一样。
  
  其他各国在年前已经封好,也就纪国处理这些事慢一些,自然有两个卿离开的缘故,到现在春耕时才定下。
  
  纪国的三卿以杜邗为首,加上九大夫各有封邑。
  再加上公子胜,公子凌,以及纪伯几个亲戚,每人都分到十分广阔的土地。
  
  以纪国都城为中心,一圈四座上城,再扩大一圈几个中城,各有分封。
  至于再远的地方,基本不能被称为城池,全都是荒地。
  从和平盟约上,还有昌国手中换来的土地更不用讲,纪伯都不知道分给谁好。
  分谁都不好办啊。
  
  地广人稀是这样的。
  
  那些荒地索性直接搁置。
  大家能把手头土地耕种好就行。
  
  纪凌看着自己分到的两个城池,就在都城旁边,坐马车片刻就到。
  不用说,肯定是父亲母亲的照拂。
  
  看在他年纪小,所以分了两个近处的城池,甚至连里面的农户都找好了。
  他大哥公子胜才分到近处一个上城,另外两个中城离得较远。
  
  纪凌有心想让,可想到自己的计划,还是先放到手中,反正他种出来的粮食,肯定都是给纪国。
  
  纪凌一边研究现在的田地制度,一边了解各地的农作物跟产量,自然要去封邑看看才行。
  
  周朝时的田地制度各地都有不同,纪国这里的田地制度还属于井田制。
  
  井田制就是把一块土地划分成井字的方块。
  中间有水渠跟道路来区分成九块,每块二十亩。
  这九块田地,原本分为公田跟私田,到周的时候,大部分不分公私,让八户人家耕种九块田地。
  
  等收获的时候,粮食分为九份,八份给到八户人家,剩下的一份充公。
  
  还有一种方法,是井字中间的田地由奴隶耕种,全部充公。
  井字周围八块土地让农民耕种,交九分之一的田赋。
  
  但规定是规定,各国实际征收的时候,比规定的肯定要多。
  各国连年的征战,耗费不知多少粮草。
  更损失许多劳动力,所以各地的产量都很低下。
  
  至于种植的农作物,多是稻,麦,粟,豆,麻,一亩地不足百斤是常态。
  
  使用的农具以扁平石铲,凹形石镰为多。
  青铜农具不是普通农户,更不是奴隶能拥有的。
  
  除了石器,还有骨,木,蚌之类的农具,都各有用途。
  
  纪凌蹲下来看这些农具的时候,隐隐能看出使用方法,但跟后世他知道的农具相差也太大了!
  
  以前在宫室的时候还好,吃穿用度虽然不如后世的,但胜在什么都有,青铜器物是不缺的。
  
  来到下面城池,才知道发展差距有多大。
  治下百姓衣不蔽体更是常态。
  这里的小孩到三岁才敢起名字,因为三岁前的小孩随时可能夭折,没必要起。
  
  纪凌转着一圈,仰天长叹。
  怪不得这个时代被称为上古。
  确实很古,还在用石器。
  
  虽然这些石器确实精致,石工做法也精良,但还是石器啊。
  
  看完田地,跟着的奴仆又带着纪凌去了城池的住所。
  按理说分封土地之后,公子们就可以去自己任地居住,公子凌年纪毕竟小,分给他近处的城池,就是方便他回都城宫室。
  
  这会来城池住所,只是让公子凌认认家门。
  
  事情做完,马车掉头回都城。
  
  不管是随行的官员,还是国君跟国君夫人,都没打算让小小年纪的公子凌直接管城池,他这么小的年纪,直接收田赋就好,干什么活啊。
  
  但接下来的半个月,小小年纪的公子凌日日去城池,有他的带领下,任地百姓很快提起劲头,把毁掉的田地重新规整起来,趁着春日赶紧耕种。
  原本的事情按部就班完成。
  纪凌更多时候,则在看城池内无人耕种的荒地。
  
  人少,工具效率低。
  这样太影响耕种。
  
  纪凌在半个月的观察里,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欲先利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口一时半会不能立刻增加,但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啊。
  
  既然找到阻碍种田的原因之一,那还不赶紧行动起来。
  
  他要改进农具!
  时间不等人,他要立刻行动!
  什么都不能阻碍他那颗种田的心!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