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蚂蚁河畔的风花雪月 / 第三章

第三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
  《艰辛童年同识百草,贫困岁月共读藏书》
  每到开春,当大地还没从冰封的梦中完全清醒,我们这些孩子就在每天放学后,提着小篮小筐,拿着旧镰刀片到地里去挖小根蒜,婆婆丁,芨荠菜这些山野菜。
  每个人的小脸小手都冻得通红,手指都冻得像胡萝卜一样,直到僵得拿不住刀片了才回家。
  就为在饭桌上,可用这些野菜来替代粮食暂时果腹。
  再过些天,野甸子里的柳蒿芽长出来了,鸭巴掌,驴蹄菜等很多野菜也出来了,挖回来用开水焯了,蘸酱做汤都好吃。
  过了五一节,深山里的野菜渐渐长出来了,什么猫爪菜,羌头菜,明叶菜,蕨菜,刺儿老芽,刺五加叶,猴腿儿,广东菜,升麻苗,牛毛广…
  富饶的大山以它的丰厚富饶,滋养抚慰着贫困的山里人。
  每到这个季节,野菜让我们填饱了肚子,家里就有了欢笑声。
  我们这般大的孩子,每天都在放学后进山采野菜。
  有时收获大些,除了供全家吃,还能把剩余部分用开水焯一下,太阳下晒干储存起来冬天吃。
  赶上星期天,我们这些大孩子,有时还偷偷背到三十里外的县城卖个块八角的。
  就可以换回像盐,火柴或灯油这类的日用品。
  这样到晚上,我们兄妹就能围在煤油灯下做功课了,母亲和姐姐也不用摸黑纳鞋底了。
  因为从小家里有奶奶在教导,认识很多东北地区常见的中草药材。
  生长这些药材的地质,环境和特点,奶奶一一仔细描述给我们,也去经常亲自带领我们一起採挖和辨识。
  东北地区常见的,上百种野生植物药草,我们都能如数家珍般,悉数道来。
  一些中药材的炮制方法,也多学习着做,比如什么火燎升麻,棒打苍术,水焯百合,手揉黄精……
  开春的羊肚菌,马齿笕;益母草,刺五加叶,蒲公英;
  夏天的百合,党参,玉竹;紫苏,苘麻果,苍耳子;
  秋天的车前子,龙胆草,山豆根,山芝麻,刺五加,五味子,山里红,刺玫果,榛子,松籽;核桃……
  冬季的木云茋,冬青,再到腊月底的映山红,一年四季进山都是有药材可採和收获的!
  大人们可没时间进山搞副业,
  每天都是春耕正忙;夏锄正紧,;秋季抢收;冬季积肥备耕……
  生活虽苦,但年少的时光里,却有不少值得珍藏的记忆。最开心的事就是去姑姑家了。
  那是村中普通的两间草房,屋里陈设简单,也没有什么高档的家具,但永远那么窗明几浄,一尘不染。走进来就会给人以清雅温馨的感觉。
  姑父姑姑带小春风住在南屋,春雪住在靠北窗间壁的小北屋。
  大概也就五六平米,除了一铺小火炕,就是姑父为她特制的一个小书桌,一把椅子,最显眼的就是靠窗边的一面墙上,镶着三层的木质书架。里面整齐地摆着书报。
  这女孩儿从小爱洁成癖,小小闺房从不让别人随便进入。
  就是姑姑平时也很少到她的房间来。
  日常总是关着的门,今天却半掩着,那幅春雪自己亲手刺绣山水的雪白门帘,在窗口吹进的微风中悠扬飘荡着。
  姑父姑姑他们此时,该是在生产队没收工,可是春雪,春风都哪去了?
  扒着小屋门环视规矩整齐的小房间,一切都尽收眼底。
  再通过敞开的窗户往后园子看去,在一株杏树下,发现了那个正聚精会神捧读的小姑娘。
  这个后园,房子遮挡的背阴地,农作物不爱长,其余面积也没种菜,他们全家都喜欢花木,姑父就在园里栽了杏树,李子树,还有太平果,也有海棠果,大秋果,有山丁子果,还有山里红,有紫莓有樱桃,还有灯笼果,树下栽了草莓,菇䖆,还种了些花草。
  真正是春天看花,夏季乘凉,秋冬吃果。
  夏天的晚上,我们也常到姑姑家这几棵已很高壮的果树下乘凉,听姑父给我们讲很多古老的传说故事。
  听姑姑给我们说些古圣先贤做人做事的经典例子,引导我们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此时正是暑假,樱桃晶莹如红宝石,杏子娇黄像琥珀,李子殷红快成熟了,枝繁叶茂的树荫下还真是比屋里风凉许多。
  我绕出屋门,从东园门走进去,等我都站到身后了,她竟没发现。
  她那么入神,刷子似的两条小辫垂下肩膀,身上穿着白土布的衣裤,还是过六一儿童节时那套衣服,坐在小板凳上那么入神。
  我不敢大声,恐怕吓着她。
  “雪儿,你看什么书这么入迷?"
  虽声音尽量轻,她还是吃了一惊。大眼睛里充满惊惧,圆圆的脸蛋瞬间涨红,下意识地把书藏到背后。
  我笑了,:“我都看见了你还藏什么?
  "鹏哥,是你呀!吓死我了!”
  "你怕什么?“
  "我妈说这些书不能让别人知道了”
  "这些书?
  还有哪些?"
  她一下不说话了,脸蛋更红起来。我分明看到她眼里失言后的懊恼,
  “给我看一眼,就一眼,看看书名就行”。
  她犹豫着
  "给你看了干万不能对别人说,包括你家里人,不然妈妈该生气了"。
  我连忙答应着几个行,行,行,总算接到手里,那本纸已经发黄的竖版,繁体印刷,线装书---《西游记》。
  “嗬雪儿,你从哪弄来的?看得懂吗?”
  "嗯,还行,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她小声说道。
  我这才发现小板凳旁边还放着《新华字典》。
  她才满十一岁呀!
  因为体弱多病的耽搁才刚读完小学,平时沉默寡言的,还能看名著!
  在这文化贫瘠落后的地方,找张带字的纸都难,没想到她竟然能弄到这些本书!
  我惊喜地看着她:
  “雪儿,你还有什么书?我也老想找几本书看看,就咱这穷地方没处找去”。
  “呵呵,鹏哥家里不是有书嘛!“她笑着说。
  “嗨!那就是奶奶的几本中医中药书,什么《中药四百味》,《医宗金鉴》《黄帝内经》……我根本不感兴趣。"
  “我可都看过了,我学认繁体字还是从那几本药书开始的呢!"她认真地说。
  经不住我苦求,她最终还是带我到她小房间,在书桌的下面费力拖出一个长方形木箱,打开那红漆已斑驳落尽的木箱盖,我惊喜地看到里面竟有十几本书,《青春之歌》《苦菜花》《林海雪原》《西游记》《封神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还有几本短篇小说集和《唐诗三百首》《宋词选》。
  我仿佛是进深山发现了宝藏,惊喜得目瞪口呆。
  摸摸这本,翻翻那本,简直爱不释手。
  这些书以前都是只闻其名,梦寐以求的,却从未见过,更别说读了。
  “雪儿,你是从哪掏噔到这些宝贝的?你看过几本了?”
  “是妈妈上学时买的,后来听说这些书都被打压了,得烧掉的!
  妈妈舍不得,用塑料布包着埋在姥姥家土豆窖里好几年。
  后来又悄悄带到我家来埋在地窖里。
  妈妈说为了这些书,她提心吊胆十几年了。
  我也是去年过年时,下窖捡土豆时才发现的。
  这半年来,每天晚上我都看一会儿,看过了《苦菜花》,《林海雪原》还有《西游记》的前两本。”
  “呵雪儿,你好厉害呀!“
  "反正就看呗,一知半解的,越看越有趣儿,实在不明白的就问妈妈”。
  我迫不及待:“雪儿,能借我一本吗?”
  她立即摇头:"这可不行,让妈妈知道了我也看不成了,我答应过妈妈绝不让第二个人知道的”。
  我帮她开解:“如今没人管了"。
  雪儿:“那也不行,妈妈说运动不定什么时候又来了,谁也难预料,……反正不行。“
  了解她那倔强性子,从来说啥是啥,只好作罢。
  妥协道:“那我就在这儿看行吗?"
  她低头想一下
  “好吧,不过你得保证。干万不能再让别人知道了"。
  我连下了十几个保证。不得不听命于这个小丫头。
  雪儿:“二哥,你看哪本呀?”
  我摩拳擦掌地"听人说过,开卷不读《红楼梦》,读遍诗书也枉然,我最想看的就是《红楼梦》!”
  这套书一共三册,每册四十回,那种繁体竖排的印刷版本,有点不习惯。
  别看我已读完了八年级(初中),还真有好多字念不出来。
  春雪记生字的速度比我快好几倍。
  就这样,每天在大人们都去生产队上工后,我就跑去姑姑家,俩人一头扎进书中,贪婪地硬肯这大部头的名著。
  约摸该到生产队收工时,我俩又赶紧收起书,藏好,各自去干家务活儿。
  一段时间后,也许春雪是被我对书的痴迷劲给感动了,允许我把书偷偷带回家里,装作复习功课时偷着看。
  其实我能用来看书的时间也很少。
  今年,上边对个人饲养家畜家禽不像前几年限制得那么严了。
  家里开春抓回一头小猪,又孵了十几只鸡。
  每天放学后,除了帮奶奶劈柴挑水,还要去田地里,採苣荬菜和灰菜,苋菜,割稗穂回来喂猪,喂鸡。
  本来奶奶就最疼我,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特别是农村孩子,大人都到生产队挣工分了。
  这些不能去生产队里的老人孩子在家也是闲不着,总有干不完的杂活儿。
  别看我下边还有三个妹妹,古老的传统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尽管已经到了这个时代,但还是重男轻女,家里对我们兄弟俩格外看重,奶奶还特别疼爱优待我。
  奶奶的医易同源学说在家里很权威,没有人有过异议。
  其实也是没人懂那些深奥的中医学和易学知识。
  中医术本由家里祖上传承,有独特的祖传秘方,专治疑难杂症。
  并且有家规传子传媳不传女!
  到了父亲这辈只有他一个独苗,可是他对中医不感兴趣,怎么也学不进去,奶奶把希望寄在儿媳妇身上,父母成亲后奶奶发现,母亲虽也读过几年书,可是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悟性太差,和此术无缘’。
  奶奶常叨咕:“古人说:“不为良相,就为良医’,治病救人扶弱济贫,有缘才可度,无缘对面不相逢!”
  老人家说,趁现在身板还硬实,希望在我和哥哥这辈中找个理想的接班人。
  但是又说我们兄弟俩命中缺少四正星,也少华盖星,而且食神,伤官,正印星不透,与五术(山,医,命,卜,相)没什么缘分或缘浅。
  这接班人最好在我俩的媳妇中选了。
  我和哥哥常为这事背地里议论:
  “咱哥俩儿肩负家族使命,任务艰巨啊!找什么样的媳妇能胜任呢?“嘻嘻!”
  哥哥陈鲲虽没读多少书,但长像很英俊,健壮又厚道能干。
  近一二年提亲的可不少,可是奶奶总是没有满意的。
  在家里人心目中,奶奶代表大智慧,预言家,因为很多事奶奶说了,往往都会应验。
  父母是言听计从,从来就没拂逆过老人,故外人送父母大孝大贤绰号。
  我暗自不以为然------
  十足的愚忠愚孝!尽管奶奶很偏疼我!其实我很尊敬佩服她。
  老人家的预知,预测水平,常令我瞠目结舌,五体投地。
  这类书籍知识从不外传,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奶奶除了有人来肯求,义务开方看病外,她的易经学问也只是在家里没外人时才偶尔露真容。
  随着年龄增长,所受教育层面不同,认为那是封建迷信的糟粕,是该批判的。
  奶奶从我不屑的态度上早看出来了,有次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你读书年头也不少了,可是如今教材的知识面偏颇,片面,说教形式化,有很多生活中不实用。学新知识是好,也但不能摒弃古老的传统文化。
  不然那些文物古迹还有什么意义?几千年古国,有很多东西被历史这条长河淹没,大浪淘沙,而象四书五经等一些古籍却流传下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说明必有它本身价值所在。”
  细想奶奶的话也有些道理。唉,一时也难分对错。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