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你是我的半纸青春 / 120 一个小小的成功

120 一个小小的成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宋宛在构思报导的时候,推广部和广告部的各位成员也都在冥思苦想。他们不时简单地交流,很快就敲定了几个新的主题。
  见她一个人在写报导,推广部负责人便对她说:“宋记者,你采访过的人和事都多,是见过世面的,你看看要不要和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集思广益从来都不是一件坏事,宋宛保存好已经写好的提纲,加入到他们的讨论当中来。
  “箱黎的这款戒指不管从外观还是材质上来说都很现代化,确实是针对年轻人的消费群体。但是年轻人的年龄界定应该在哪里呢?”
  “我觉得应该是18-25岁,这是普遍意义上的的年轻人。”
  “我觉得不对,18-22岁间多以学生为主,箱黎的定价太高,不是一般的群体可以消费得起。”
  “1000元左右的定价不算高吧?再怎么也是戒指,哪个男生送礼物给女孩子的时候会挑选几百元的,多掉价呀!”
  “你这样想就不对了,礼物重在心意而不是价格,正所谓礼轻情意重,试想一下,你会因为喜欢的人送了便宜的东西而不高兴吗?”
  “我觉得还真有,毕竟爱情很难衡量,物价是可以衡量的。”
  “这个价值观有所偏颇吧!所以我还是觉得年轻人的定位应该在22-28岁之间,那些毕业了的有一定收入的人群会有奖励自己的想法,愿意花费一千来块钱给自己送个小礼物。情人节、纪念日什么的,也特别适合这个年龄段的男生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就把讨论的气氛推至高潮,就连销售部的员工都忍不住跑过来看热闹,听着听着就从自己的专业领域为着力点,发表一些与市场营销相关的观念。
  推广部的负责人这才想起他刚刚邀请了宋宛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倒是没有给到机会她发言。
  “宋记者,说说你的看法。”
  虽说习惯了访谈,但在哄闹的人群中发言还是第一次,她略微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
  “我说说我的想法,说得不好大家不要介怀。”
  看到大家都很耐心倾听的样子,她放松了下来,继续说道:“我觉得与其把重心放在消费者的年龄层,还不如把重心放在‘谁会购买这款产品’上。诚然,18-22岁之间的学生虽然没有工作,但是他们也有生活费,有些同学甚至会在大学期间做兼职,所以这个群体并非一定是没有钱的群体;23-28岁之间的年轻人,他们因为刚出来工作几年,可能要面临生活开支、租金等等问题,所以这个群体也未必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消费资金。”
  “那什么人才有消费的可能性呢?”有人问。
  “我是这样想的,戒指既可以是情侣之间的互赠,也可以是送给长辈的礼物,或是姐妹之间的小手信,所以我们在设计文案的时候可以更加关注产品的意义,比如感恩妈妈的辛劳送她一颗戒指,而这颗戒指又是年轻人喜爱的材质,这样一来既然妈妈戴上这颗戒指觉得自己变年轻了,同时又拉近的妈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这个我也构思过,当妈妈戴上戒指的那一刻,仿佛回到18岁青春正茂的时候。”广告部的一位同事说道。
  “所以关注点不是谁会买而是为何买。”当时文案主笔的小陈说道。
  “这仅仅是我的一点想法。”宋宛说道。
  “这个想法多好呀!来来来,我们再深入讨论一下。”
  就这样,宋宛被硬拉着和两个部门的同事一同又讨论了半个小时,直到大家终于敲定了三套文案。
  当文案放在箱黎王小姐的桌上时,意向不到她给李万秋打了一通长达半个小时的电话。
  大家铆足了劲等了一个星期,终于得到产品大卖的消息,这下整个部门都开心得不得了,各部门主管更是买了下午茶犒劳大家这段时间以来的付出的努力。
  “真是感谢你啊,宋记者,希望你以后常来。”李万秋激动地与宋宛握手。
  “呵呵,不客气,报导也写好了,希望严氏集团发展得越来越好。”李万秋握手的气力很大,宋宛好不容易才甩掉。
  “承你贵言。”
  宋宛离开严氏集团的时候依然没能和严佳俊碰上面,只因他这个大忙人在开完会的当天就飞到云南去出差了,说好的两星期后再去的突然就提前了。
  这一去就是两个星期,宋宛把报导熬完他都没回来,她只得悻悻地离开。
  她回头看向严氏集团偌大的门口,心里涌现出一种空虚感。
  “再见了,佳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