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你是我的半纸青春 / 119 一些关于转型的思考

119 一些关于转型的思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宋宛站在白板前阅读粘贴在上面的有关严氏集团历年来的资料,发现在两任管理者身上体现的思想既有共通点又有不同之处,因此在短短几年之内,严氏集团的发展方向也多有变化。这种变化造就了集团在一段时期内跌宕起伏,现在正在朝新的探索方向前行。
  如果把这一切称之为转型,那么也可以算得上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制造业的转型也势必会出现一些本土品牌,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存在的,原先在制造业工作的一线员工,可能会因企业的转型削减工作岗位而丢掉工作。
  所以不管是企业在转型,人也需要转型。即使是一个经年累月在一个工作岗位上训练出良好工作技能的人,也需要面对企业转型而给自身带来的困境与挑战。能否跳出原有的思维方式,运用已经锻造出来的工作技能,重新接触新鲜事物,进而在新的领域学习新的技能,是当前人们面临的问题。
  但凡是过往辛勤劳动积累下来的工作技巧,在任何一个时候都能发挥其作用,并不会因新旧交替就完全无用。在不断的、单一的、重复的工作中,塑造的不仅是个人的工作技巧,也是个人的思维方式。如何思考,如何改进,在这反反复复的工作中个人必定会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我们更愿意把这一切称之为传承,技艺的传承、思想的传承、精神的传承。这些传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企业文化,新一代管理者在这种企业文化下延续了上一代管理者的管理精神,又在新的领域拓展业务,同时拓宽经营渠道。
  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就不能固步自封,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成功中确定方向,这才是一家有格局的民营企业该有的思想。
  不久前,她接到主编的通知,就是她还在毓秀展览馆兼职讲解员的时候,主编给她派了一个新任务——严氏集团企业文化专栏。她们报刊应当地部门的应邀,选取若干本土企业作为本次的专栏,各主编负责一个栏目。宋宛不是主编,但走访、调研是她的日常工作,碰上主编特别忙的时候,她也会主笔。当然啦,落款的名字永远是主编的。这次是她与报刊的最后一个任务,因为还有1个月她的合同就到期了,这么些年来,一直跑在前线采访,让她身心也有些疲惫。
  不停地思考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企业,却常常很少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这次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点,就像她研究严氏集团的发展概况那样,同时也帮助她更好地思考到自己的人生。
  她陷入到思考当中来,忽然感觉到有一道目光紧紧地投射到自己身上,那种感觉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她回头一看,却见一个男子撞到玻璃门上,正在捂着鼻子。那样子有些滑稽,却不是那个人。
  她当然知道现在严氏集团的负责人是谁,不用她看企业资料,当她还在A城的时候就偶有听到赵子涵说到严佳俊的现状。如今可算是近乡情怯,两个人同在一家公司,却一连几天都没能碰上面。为此,宋宛想过很多种关于重逢的场面。
  她莞尔一笑,觉得有些荒诞。时隔多年亦不见他来找过自己,自己又究竟期盼些什么呢?说不准他早已把自己忘记了。
  在严氏集团,不过一个是管理者,一个是采访者,不肖两个星期自己就会离开这里,去往人生下一站。想来这些有关于爱和重逢的话题,不过是取悦自己,把报导写好才是正题。
  想到这,她投入到正式的书写当中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