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之谁做主 / 第三章 教某做事?

第三章 教某做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孙坚麾下亲卫祖茂便捧着功劳薄出现在了陶谦的帐外。在陶谦父子的幽怨眼神下,开始了对自家军士的功劳进行了长篇讲述。
  一直持续到午时,因刺史半年前带队冲锋负伤而中断的功劳核验,才终于一次性的表达清楚。待见到陶谦在功劳薄上的署名后,祖茂心满意足的选择了撤离。
  “从事,某家回去复命了!”祖茂一拱手便转身离去。
  陶应看着祖茂志得意满的背影,瞬间觉得功劳核验真是个苦逼的工作。
  “父亲,您怎么这么快就署名,也不多问询问询?”陶应有气无力的说道。
  “应儿,他就是来走个过场的。为孙文台举功,臧使君早就点了头的。底下的兵卒无关紧要,都是一句话的事儿。现在使君需要他们带兵迅速平乱,这都是甜头,只不过提前画的大饼罢了。”陶谦老神在在的躺在榻上。
  “这么说来,臧使君倒是位干将之才。”陶应坐在大案旁边思索后点头。
  “使君早年做徐州从事时,便上书为五大种打抱不平。当时朝野震惊,偏偏陛下还准了,着实让人敬佩。”陶谦说着整理了下衣冠起身一摆手,父子两人走出帐外。
  两人走在营中,正好撞见从战场上撤下的孙坚。见孙坚衣帽整齐,不像溃败的样子。陶谦忙问:“文台贤弟,战况如何?”
  “贼子可恨,坚守不出。某已将许诏的兜鍪拿来耍笑,也不见人。”孙坚叹息道。“不过,看情况城中士气也低落的厉害。今日下午便攻城,也让兄长见识下某家的勇武。某当先登破城,拿此首功。”提到亲自厮杀,孙坚的眼神又明亮起来。
  陶应看到孙坚的兴奋模样,猛然想到,资洽通鉴中记录的明明是十一月平定。眼下不过六月中旬,可是当前的局面,以江东猛虎的攻城能力。。。究竟是哪里不对?
  陶应心中不安却无处诉说,只能跟父亲请示跟随孙坚去前线。再三保证只是远远观看后,陶谦才终于同意。
  六月天娃娃脸,站在句章城下指挥攻城的孙坚很不幸成为了这句俗语的体验者。就在前军攻打不利,孙坚打算亲自带队的时候,天降暴雨,打断了其先登攻城的打算。只能如同落汤鸡一般,率部撤回营寨。
  时间回溯到半个时辰前,陶应正在远处观看孙坚攻城,见燕子成群低飞,敏锐的察觉到暴雨将至。为了确认,低头行走不远,便找到了繁忙的蚂蚁窝。顿时脸色一变却也不敢阻拦军队攻城,紧忙回到营寨。“父亲,外面暴雨将至。孩儿曾听闻过生姜有祛寒的功效。请父亲。。”陶应急忙找到父亲。
  “祛寒?好好的祛什么寒?外面晴空万里,小儿休要胡说。”陶谦头也不抬的看着面前的书简。
  “父亲,孩儿少时验证过燕低飞,蚂蚁搬家确实反馈天象将变,是暴雨的征兆。请父亲明查!”陶应言语更加坚定的看着陶谦。
  “哦?你可知谎报军情该当何罪?”陶谦终于重视起来。
  “孩儿在古籍中曾经看过有类似的说法,随后进行了实验。果如古籍所言,确是暴雨征兆。”陶应又一次解释道。
  陶谦沉思片刻,猛的眼睛一瞪,惊出汗来。顾不得仪表,拉起陶应急忙起身往丹阳太守吴寅的营帐跑去。
  刺史臧旻此时在吴寅的帐中,两人正谈笑着下棋等待孙坚的喜讯。毕竟不提出身,江东猛虎的威名,两位大佬还是相信的。陶谦大步流星的赶到帐前,卫兵见状匆忙上前阻拦。陶谦便急忙喊道:“某家从事陶谦有要事求见太守。”“你等且先稍待,容我前去禀报。”卫兵阻拦道。
  正撕扯间,太守吴寅喊了一句“使君有命,让他进来。”臧旻见到慌忙赶到的陶谦父子,感到十分诧异。“这都认识这么久,未曾见过陶从事如此慌张?莫不是前线兵败?”正思索间,手中棋子也是紧紧握起。陶谦深深一礼“请使君下令,命士卒备好防雨措施,并为前线将士备好姜汤等驱寒药物。”
  臧旻惊讶的看着陶谦,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旁边吴寅轻轻咳了声,臧旻才回过神来,脸色渐渐阴沉:“陶谦,你在教我做事?”
  “使君,小儿曾研习天象变数,察觉不久后暴雨降临。请使君明鉴!”陶谦庄重的一礼。
  旁边陈寅心道:若是果真天降暴雨,士卒无雨具避寒,这风寒可是能要人命的啊!
  笑着解场道:“使君~,陶从事从不言谎。驱寒药物也是好弄,不必如此,不必如此。且号令下去,备好姜水就是了。”
  “若是暴雨降临,某家便为你记上一功,若是没有暴雨?哼!你那茂才便也做不得数了。”臧旻眯眼看着陶谦。
  “来人,传命医官准备驱寒药物。命后厨备好千人所用之姜水。通告全军,做好下雨准备。”吴寅倒是直接的传令了。
  帐中一时间安静的可怕。
  过了良久,卫兵前来禀报。医官已备好药物,只是后厨人手不足,请求增援。臧旻沉声命到:“传令某家卫队参与熬制。”显然,臧旻也是意识到了严重性。
  卫兵转身便去了,尚未等到其复命。帐中众人便听到帐外噼里啪啦的雨声响起。陶谦悄悄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借着袖袍抬起深深吸了口气。
  陈寅目瞪口呆,而臧旻早已反应过来,笑道:“我早知恭祖非虚言之人,故相试尔。”陈寅颔首,也是附和着发出和悦的笑声。陶应心道:试你个大头鬼,若不是雨至。我等恐怕下场凄凉。
  “听说贤侄有望气之术?”陈寅眼中难掩渴望之色。
  陶应闻言苦笑“小子才疏学浅,多年前翻阅古籍方知今日之雨事。恰巧使君仁义,方才能有点效用。”
  “哦?是哪本仙书?”臧旻也是来了兴趣。
  “使君,只是一个小方法而已,随即将古训‘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即将就来到。’说了一遍。”陶应无可奈何的说道。却是一阵腹诽“我要怎么告诉你,这是我后世记忆得来的?”
  两人见问不出什么便喝水送客了,而此事早已在军中传开。众人私下都叫陶应为仙师,而后来越传越离谱。竟有人说他受过天神赐书,来保护大汉社稷。
  回到营帐中的陶应依旧还有疑惑,时间上仍对不上。而两天后,才终于解开了疑惑。
  孙坚退兵之后,换了身干衣裳,喝着后厨送来的姜汤。感觉浑身又恢复了气力,心情也好了起来。
  “是谁提前准备了姜汤这等驱寒之物?”孙坚看着姜汤。
  “据说是陶从事公子”吴景笑道。
  “好,命人送两坛好酒,生彘一头,替我道谢。我江东儿郎若无此等驱寒利器,怕是要倒下不少啊。”孙坚笑着说道。
  “诺!”吴景领命便去了。
  孙坚独坐帅案之后,看着这姜汤陷入了沉思。
  暴雨后接着小雨,地面泥泞。攻城器械转运困难,攻城极为不便。纵使有姜汤等驱寒利器,也有少数兵卒感冒。而在这几天,陶应跟父亲一直周游于营中。发现有感冒者,便带走隔离用药。陈寅越发觉得陶应是可造之材,曾私下过问陶应师门情况。陶谦深知陈寅无能,不愿多述。
  转眼六月见底,7月天气开始放晴。阳光之惬意刚刚展现,钱塘县便传来了令刺史臧旻恼怒的消息。
  原是萧山盗贼苴康应徐生叛乱,起兵断讨伐军粮道。大军粮草尽屯于钱塘,句章骤雨连连,营中粮草不继,刺史臧旻急招军议。“诸君,眼下我军粮道已断。我意分兵先拿下这帮蟊贼,诸君谁愿前往?”臧旻站起身子虎视着帐下众人。
  孙坚起身双手一拱,铿锵有力:“孙坚愿往!”臧旻微微颌首,眼神一跳,看向陶谦。
  陶谦暗自鼓了口气,起身道了句。“卑职愿往!”
  “那好,就命陶谦率九江郡兵500前去平寇。孙司马,你帐下良将极多,且暂借陶从事几人。”臧旻笑道。
  孙坚想了想,向营外喊道:“祖茂、孙静听令!”
  “属下在!”两员将领从营外入帐,拱手道。
  “令你二人辅助陶从事平定贼寇,可有异议?”孙坚虎视二人。
  “属下愿往!”两人对视一眼,同时说道。
  “谢过孙司马!”陶谦拱手向孙坚致谢,孙坚则微笑颔首回礼。
  随后,转身接过臧旻令符,带着两将回营。
  在营帐中陶谦也开始了商议。“我意再用粮草钓一钓贼寇。萧山附近隐蔽之处甚多,我等仅需等待贼军出来截粮即可。两位以为如何?”
  “从事所言,某觉得可以一试。”祖茂言道。
  “贼寇若是知道我等出兵,必是不敢妄动。卑职建议我军行进时要隐蔽身形,不可提前走了风声。”孙静沉思道。
  “那我等便昼伏夜出,以50骑兵先行。大部人马打开旗号,缓慢而行。以为障眼法,出其不意击破这股贼兵。”陶谦笑道。。
  “幼台,速遣信使与余杭县令,与其约好发粮时间。”孙静起身领命而去。
  “大荣,你与我将兵明晚进发,我等以粮草为引。钓一次贼寇!”陶谦大笑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