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迁途记 / 第十九章:孙稼一家与郎中师徒巧成邻居

第十九章:孙稼一家与郎中师徒巧成邻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柳守发现师傅没有看到他做的这些动作,赶紧把火柴又放回火堆里。
  李郎离他越来越近,到火堆的一旁坐下。
  李郎中把一大堆树耳放在树叶子堆上,把树耳上多余的泥土,还有沙子。柳守也学着师傅抖了抖,他不知道接下来该干啥。
  “你把那壶水烧开,我一会放树耳下去。”
  柳守之前跟着叔叔上山里打猎时都是烧起大火,把打到的野兽的皮剐了,直接放在火上烤。平时都是吃荤的野味,现在跟着师傅吃素的啦。
  他把铜锅放在两个粗的木柴根上,铜锅把手拴在一颗树叉上,这个双层保护的吊锅就这样做成了。
  太阳渐渐地离开了地平线,月勾挂在高空,不怎么显亮。火苗的光把师徒二人的影子照得很明显,要不是看着师傅二人的真身,光看影子就像两兄弟坐在地上。
  水渐渐地由冷变沸腾,扑出锅外,沸水把火炭灭了一部分,火炭发出斯斯的声音。
  “徒儿,水放多了,你把它拿了点。”
  “哦,徒儿遵命。”
  只见柳守没有提起锅倒,当然锅也烫手。他旁边扯来几片大的树叶,折成一个树碗,往锅内淘了些水,锅内的水再怎么折腾也滚不出锅外了。
  李郎中把树耳放到锅中,不到五分钟,树耳的眼神由鲜艳变成了暗淡。李郎中从大的医箱里拿出了两个土碗,给一个给柳守,柳守接着碗,李郎中拿自己的碗往锅里陶了一碗,倒在柳守碗里,自己陶了一碗,然后吹了吹碗里的汤。
  柳守开心的吃着师傅熬的树耳,嚼着着还含有一点沙子,柳守把沙子用舌头尖筛选出来,转身吐出来。李郎中也吃到沙子,不一会儿也吐了出来。
  “我们今晚初来这里,不知是否有野兽,还得再生一堆火才是。”
  “好。”
  柳守吃完之后把两个碗用用清水洗了,然后把碗递给李郎中,之后李郎中把碗放在大医柜里。
  师徒二人把第二堆柴火堆成之后,柳守用第一堆的柴火棍点燃了第二堆。两堆火燃烧的大多数柴火灰都差不多时,向之前迁来的路上晚上睡觉那样,把炭火又放在柴火灰上,在多堆几层柴火灰,躺在上面。师徒二人都开心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还没有大亮,但是李郎中就信了。他听到远处有动静,以为是野兽,所以急忙用手拉了拉柳守衣袖。
  “徒儿,醒醒,醒醒……”
  柳守揉了揉眼睛,还没反应过来,树叶碎的声音越来越近了。
  师徒二人再听,没有听到野兽喘息的声音,而是人聊天的声音。
  “叔叔,我们不走了吧,这里够了,都到山脚下了。”
  “我们再往前看看,说不一定前面还有平地。”
  “叔叔,快看,前面有人家。”
  “按理来说,有屋子住处,烟冲里不可能冒出两股青烟。”
  “那叔叔你认为该是什么情况?”
  “猎户上山打猎时这样生两堆火。”
  “那就说明此处过去就有人家了。”
  柳守的眼神比较好,所以老远就看出了是迁来的百姓。他们披着赵太守分发给他们的麻布。
  孙稼的侄女侄儿还有自己的儿子包括他自己的警惕性都比较低,都没有抬头细看前面何人,一个劲的往青烟处走去。
  “前面来者可是迁移百姓?”李郎中兴奋的问道。
  “李郎中,是我们,是我孙稼一家。”
  “哦,你们呀,快快前来歇息脚。”
  李郎中跟柳守也放松了警惕,拿起铜锅烧了一壶水。孙稼一家人加快脚步载兴载奔的过来。
  走到李郎中跟前,孙稼带着侄子侄女儿子跪在李郎中前面,柳守往李郎中与孙稼的中间挪到那里站着。
  “感谢李郎中救命之恩,我才脱离生命危险。”
  “快请起,快请起。”李郎中边说着边把孙稼一家四口扶了起来。
  “呦,孙稼兄,你的伤还是好的挺快的,以后面部也不会留下后遗症。”
  “多谢恩人施用良药,我才得于脱出生命危险。”
  “哎,老朽也有遗憾之处呀,因为开始惧怕官兵,没有保住你中暑的媳妇,然后抢救不及时,最后……哎……”
  “这完全不怪恩人,要怪就怪官兵缺少远见,不登记救命能人,在百姓中暑休克致死时才得以重视。”
  李郎中听了孙稼这么转嫁矛盾,心里也舒服了许多,但是想到直接被大黄蜂当场蛰毙命的哥哥孙壮心里对他的两个娃产生了可怜之心。
  “你以后可好生照顾这三个娃啊,将来两孩子给你养老送终,侄女嫁出去了也会经常来看你的。”
  “那是那是,我定听恩人良言,建起安生之所之后耕地种粮本,把两男孩送书院去读圣贤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那两个孩子也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孙稼,他俩已经知道,只有达到孙稼的愿望,才能使孙稼以后的日子过得快乐点。”
  孙稼说完之后又看了看侄女“至于侄女孙氏嘛,我们庄稼人,也没有必要学会琴棋书画,让她学会耕田织布,将来嫁给大德之家就行。”
  孙氏听了叔叔这么说,心里抱着感激,她上下嘴唇紧咬了一下,脸上露出了富态的小酒窝。
  “可有想过以后建衣冠冢和灵位怀念媳妇与哥哥。”
  “这有想过,赵太守说为不忍心让迁来途中的亡死百姓做孤魂野鬼,所以决定请地藏婵寺的高僧超度亡魂,让他们转世继续做人,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哦,赵太守考虑周全呀。”
  “那是,那是,恩人与赵太守都是我孙姓一家的救世主,来生做牛做马都难以报答。”
  “孙兄严重了。”
  “哎,你们不是从赵太守那里分田吗,怎么到凤阳城管辖范围内呢?”
  “哎,太守说分田林以河为界,我们一家就一直延着河岸走,走了两天两夜,才走到了这里。”
  “哦,原来如此,那你们晚上在哪歇息?”
  “为防止有野兽攻击,我们用这些麻布做被子,住在树上。”
  “你们四人有不是长臂猿手挂在树叉上睡觉歇息,怎么睡在树枝上的。”
  “郎中有所不知,我扮断树根,他们三个娃撇断树枝,树根卡在大树叉上,树枝用树皮绑在树根上,横穿纵绑,这样就绑好了两个屋子,三姐弟睡一屋,我睡一屋。”
  “这妙计老朽怎么会没想到呀,以前都是生两堆火防野兽,用炭火当床。看来隔行如隔山呀。”
  “以前迁移途中人多,睡地上也有官兵守野兽攻击,而现盖的树屋不到半天就要搬走浪费体力。”
  “老朽守教了。”
  “对了,恩人,你林地占于何处?”
  “哦,就是此山。”
  “恩人从那方过来。”
  “那方。”
  李郎中指的位置刚好与孙稼来的位置刚好相对。
  然后李郎中肯定了孙稼的疑惑。“我们定居在宿州城与凤阳城的辖区界内了。”
  “原来如此。”
  “方儿,圆儿,你们带恩人的爱徒去撇些树枝,撇四座树屋的枝,我与恩人休息一会就来搭屋。”
  “好的……”两个孩儿兴高采烈的带着柳守去搭屋。柳守以前不知道有树屋这种东西,但是他知道如果把树枝弄好,今晚也可以住树上了。
  李郎中看水烧的差不多,就把旁边几片绿悠悠的树叶摘了几片丢进锅内。
  “恩人,这是何物?”
  “茶”。
  (本卷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