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一个抑郁症女孩的内心独白 / 第四章 咨询后的偶遇

第四章 咨询后的偶遇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就在我快要崩溃的时候,我的咨询老师突然开口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也许是她的职业敏感性,感受到了我内心的痛苦,正是她的这一举动,让原本不打算继续找她咨询的我改变了主意,在她开口的这一刻我有被深深了解的感觉。
  她非常认真的对我父母说:“你们既然希望孩子多出去走走,就不要对她有太多的约束和限制,难得她现在想出去逛逛,应该要支持她,尊重她呀!你们过度的管束并不利于她的康复。”
  听到她的话语,我为之前对她的判断有点小惭愧,可能我太先入为主了,又或者是我在她身上看到了父母的影子,把我对父母的负面情绪投射到了她的身上,如果我的父母能像她一样看到和尊重我的需要,我可能也不会到生病的程度了。因为有了她的建议,父母虽然对我一个人外出仍有迟疑,但最后还是同意了,毕竟这位老师是他们帮我找的,对于他们认可的专业人士提出的建议,他们还是很愿意听的,在我准备离开之前,爸爸再一次确认我是否愿意咨询。
  爸爸说:“定时来老师这里咨询,你没有意见吧?“
  我说:“没有意见,我会过来的。”
  虽然我觉得咨询可能对我没什么用处,但因为咨询老师刚刚给到我的那一丁点的支持,让我改变了主意,也许我不是从咨询本身获益,而是咨询师可以成为我与父母沟通的桥梁,这也许对咨询师是不公平的,但却是我最需要的。在确认我愿意继续咨询之后,爸爸妈妈同意了我一个人外出闲逛,我和咨询师打完招呼之后就快步离开了,走出写字楼的我感觉内心无比轻松。父母的存在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透明玻璃罩,虽然为我遮风避雨,但也剥夺了我承受雨露阳光的机会,而我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担心如果没有这个玻璃罩我是不是真的如父母所担心的——一秒钟都无法存活。
  我极度渴望独立,但我对独立又有着深深的恐惧。对此我不知道该爱还是该恨,我内心冲突的根源也在于此,好像我也没办法对任何人说清楚,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感觉,我又能希望谁理解呢!
  我走出写字楼之后,其实也不知道去哪里逛,一个人慢慢地游走在马路边,看着眼前的车水马龙和那些从我身边来来往往的行人,有一瞬间我觉得很恍惚,感觉自己好像在梦游一样,一点现实感也没有。偶尔我看到疾驰的车辆,我会想如果一个人被车辆撞飞会是什么感觉,我不会去寻思,我的生活还没有开始呢,我都还没有真正的为自己而活,当然不会想要自己结束掉生命,我对生命的态度一直都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我常常会迸发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比如走在马路被车撞,走在桥上突然桥坍塌等等一些场景,但那个场景中的倒霉蛋好像不是我,也不是其他人,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想法,也许我的潜意识里有某种对死亡的渴望吧,但我的意识却告诫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享受自己的生活。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走到了一座寺庙前,我在寺庙的门口停住了脚步,在犹豫要不要进去逛一逛。
  驻足犹豫是因为我并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其他教徒,我对宗教的接触也并不是很多,我的家庭是一个虔诚的唯物主义家庭,信奉的是“人死如灯灭”的生命信念,我在这方面多多少少也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可能是物极必反,我这样家庭出生的孩子对一些未知的存在总是存着好奇心,我甚至有一段时间经常会梦到鬼,应该说半梦半醒状态吧,可能出于试探心理,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父母,我能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半信半疑,看来他们也不是那么笃定的无神论者。
  有时候我也在思考我到底在好奇什么呢?也许是想要找到生命状态更多的可能性吧,我深刻的感受到我的家庭是一个极度物化的家庭,虽然我们彼此表达关心,在生活中也互相支持,从外表上来看,我们和其他幸福的家庭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让我无法感受到那种生命的链接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要求太高。
  我也曾尝试和我的父母交流这个问题,但是他们给我的反馈是我想的太多了,不知足,正是因为我胡思乱想,所以心理才出问题,精神才出毛病,我应该立即停止一切思考,一句话就把我给怼的完全没有了交流愿望。我似乎从来没有从我的家庭中获得过理解和接纳,而对于我这样的结论,我想我的父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我真实的感受,而我却不能把我的真实感受分享给他们,因为他们不仅理解不了,还会对我大加指责。我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父母因为我而受到任何伤害的,可是我也不想让自己受到任何伤害,这也是我一直违背自己的意愿去遵循他们为我安排的路,只是为了让他们满意。但我发现我越来越满足不了他们,而我自己也感觉很累很累,如果我告诉他们,我是因为他们才出了问题,他们一定会暴跳如雷气吐血吧,所以有些事情,注定只能我一个人去默默地承受。
  我掏出口袋里唯一的十块现金,买了一张门票,最后还是决定去庙里逛逛,过了检票口我就进去了。寺庙依山而建并不大,因为在闹市区,能够有这么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也是很难得,一般寺庙在僻静的地方比较多,这个寺庙的对面就是一个大型商场,我这个人不喜欢喧闹,对我而言去寺庙逛逛比去逛商场要有意思的多,我进庙也不是拜菩萨,所以进门口的时候我没有买香烛纸等一些供奉的东西,有信仰的人遇到问题可以求菩萨,而像我这样无信仰的人好像谁也靠不住,连自己都靠不住,这可能是无神论者的悲哀,转念一想,我不是瞧不上父母的物化吗?在信仰面前,我和我的父母又有什么区别呢?也许我讨厌他们是因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我自己吧,没办法,谁让我是他们的孩子呢!
  进了寺庙以后,发现今天去逛的人并不多,可能因为是工作日,大多数的人也没时间来闲逛,而且也不是每个人对逛寺庙感兴趣,我看到大部分都是年纪大的人,有的老人拿着香和纸敬菩萨,看他们无比虔诚信任的样子我倒是有几分羡慕,我做不到像他们那样无条件的信任,我没有可信任的对象,我连我自己的不信任,如果这个世界上能让我找到一个绝对信任的对象,我想我的所有问题应该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而此刻的我我只是单纯想找个清净地,躲躲清闲,图个清净。
  进门之后看到中间有一座小拱桥,拱桥的两边有两棵不知名的小树,树枝上密密麻麻挂满了红色的许愿条,我没有凑近仔细看,其实不用看也知道,每一个许愿条被系上的时候都承载了一份祝福。因为是初秋,起风的时候树叶被吹的哗哗响,许愿条也会随风摇摆,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如果我要写许愿条的话,我会许一个什么样的愿望呢?我想我一定会写‘希望我的父母不要生下我’,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如果有选择的话,我不想接受他们给我的任何东西,包括我的生命,当然我也没有哪吒一样刮骨还命的勇气,但我不想欠她们任何东西,大概只有不欠他们的,我和父母之间才可能有平等对话的空间,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给了我生命,养育了我,所以他们对我的生命有绝对的掌控权,他们有权利按照他们的意志来塑造我,美其名曰是为了我好,但其实他们只想培养出一个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孩子,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只是一个被塑造的物件而已。像我这种没良心的想法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任何一个做父母的人如果知道孩子是这样的想法,大概都会受不了。
  有时候我真为我父母感到悲哀和不值得,如果她们没有生下我的话,一定过的比现在舒心快乐,因为有我的存在,他们过得难受,我也过得痛苦,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有的孩子是来报恩的,有的孩子是来报仇的”,对他们来说毋庸置疑我应该是来报仇的吧!他们真是一对倒霉透顶的父母,我也是一个倒霉透顶的孩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许愿树旁边来了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男生,他看我站在那里发呆,非常友善地和我打招呼。
  “你也是来挂许愿条的吗?”,他冲我笑笑,是那种一看就无害的笑容。
  “不是,我只是来这里看看。”我淡淡的回他。
  说完之后我自己都感觉到自己的冷淡,内心有点小歉意,毕竟别人主动和我打招呼,我又何必摆出一副高冷的姿态呢!但我实在是没有那个心力去和陌生人寒暄,我只想一个人安静的待着,不想被打扰,所以出于礼貌我回应了他,我又加了一句。
  “不好意思,我这个人不太擅长和人交流,和你没有关系,谢谢你和我打招呼。”
  听我说完,那个男生表示理解,他说他其实也不是一个特别喜欢跟人打交道的性格,看我一个人站在那里发呆就想到了以前的自己,觉得可能是有解决不了的心事,所以关心一下。他看我的态度没有之前那么强的防御,接着说道:
  “你好像不是很开心的样子,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像我一样许个愿,许愿不一定会愿望成真,但会把内心无法解决的问题交托出去,有时依靠自己的力量真的太难了!”
  看我消极的态度,好心的给了建议,这可能也是他的经验之谈吧,他应该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吧,我不知道我自己算不算有故事的人,充其量我也只能算是内心戏有点多吧,我其实并没有很多参与到这个世界来,看他还有想交流的意愿,但我此刻只想一个人待一会儿,和他短短交流的几分钟,我发现我虽然没有和他交流的愿望,但我也并不讨厌他,和他道了再见,我就离开了。
  离开之后我觉得很轻松,因为我太需要一个人的独处空间了,任何关系都会让我有挤压感,我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才能自由的思考问题,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对自己绝对的掌控感,独处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可以掌控自己的一切——我的身体、我的心理,我的精神,我太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独处机会了,我不想让任何人侵入我的世界,只能对这位帅哥说抱歉了。
  离开许愿树之后我沿着寺庙的小山走了一圈,一路有很多的树木和不知名的小草,我在心里一步一步的数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感受脚踏实地的踏实感,我常常会有一种脚不着地的漂泊感,可能是因为找不到内心归宿感的原因吧,所以此刻特别享受这种感觉,我走路有一个习惯,就是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就完全走不动路了,我绕着寺庙坚持走了两圈,最后实在是有点累了就找了一个石头椅子坐下来休息。突然看到不远处的另一个石椅上坐着刚刚遇到的那个男生,他也坐在那里休息。
  “又碰到你了?你也在这边休息啊?”我没话找话地说了一句。
  人与人打交道就有这点麻烦,一旦有交流了就不可能装作不认识,否则双方当作空气一样,是一件无比尴尬地事情。因为认识了,无论我愿不愿意和他交流,出于礼貌也应该跟别人主动打招呼。他还是一样满脸笑容,看起来特别地阳光积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失去快乐一样,和我的扑克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一瞬间我意识到我有点嫉妒他,因为他的表情是我从没有过的。
  他回应我:“是,休息一下,很久没有走这么长的路了,刚走了一圈有点累,就在这边坐一下,我现在和你讲话会打扰你吗?看你一个人来这边逛,应该不想被打扰吧?”
  看他认真询问的态度,能感觉到他应该是一个比较尊重别人的人,至少他懂得停下来,知道确认是否可以继续,这者的很难得。如果我的父母也能够和我是这样的相处模式,我想我应该能感受到幸福感吧。
  “还好,现在感觉还可以,所以看到你就主动和你打招呼了,”我回答他。
  “我今年也是第一次来,以前经常来,我四五年前就皈依了,但我并没有像别人一样认真做功课,,我从来没有想过成佛,其实轮回没有什么不好,说不定还可以见到自己想见的人呢!”他慢悠悠的说道,有点无所谓的样子。
  “哦,看你年龄和我差不多,怎么想到皈依呢?”我问他。
  “是因为很久之前家庭发生了变故,遇到了心理上的问题,我通过各种途径求助,但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后来就皈依了佛教,佛教的信仰系统确实让我找到了心安的感觉,有时候我们不能靠自己力量解决的问题,只有寻求更高更有力量的支持了”他说。
  听他说曾经也遇到过心理问题,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有这方面的困扰,所以交流的意愿又增加了一点,我也开始关注这个和我一样有过心理问题的男生了,如果不是他主动分享,丝毫看不出来他也是一个被心理问题困扰的人,他能和我这样一个陌生人讲他自己,我想他大概内心也是孤独的吧,不过他比我有勇气,我不太愿意别人进入我内心世界,也不想别人对我有太多的了解,所以说我在关系种一个观察者,而不是一个参与者,很大程度上也是我自己选择的结果。
  我当然也没有告诉他我其实也是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从深度交流的角度来看,我们俩的交流是单向交流,他是分享者,我是聆听者,我们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没有任何交集,这种主动选择的自我异化把我和外界完全隔离开了,我和别人有一道眼睛看不见的围墙,我在围墙里面观察着围墙外的一切,我感觉到孤独寂寞,但我不敢也不愿意走出围墙。
  好在这位小哥不需要我分享自己作为他分享自己的条件,我可以安安心心的待在围墙里面听故事,我想我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我不会轻易的打扰和干预别人,也不会让别人的生命故事按自己的剧本去发展,我内心最渴望而缺失的东西,在此刻我愿意去给到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我不知道在他的生命中发生过什么,但我真心希望他过得好。(未完待续)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