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行军志 / 第六章 擒管亥弱冠封列侯

第六章 擒管亥弱冠封列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管亥是想丧胆而逃了,可现在战场的主动权早不在他的手中了。
  料定了他受到消息后必然逃离,孙坤早早地就将兵马都调动了起来,在黄河各个渡口附近埋伏了起来。
  他压根没打算放过管亥。
  毕竟是黄巾军中的高层领导,大渠帅。
  擒拿一个这种身份的人物,那简直是天大的功劳。大汉朝各处都有战火,官兵和贼兵互有优势,谁也不敢说有绝对的信心消灭对方。
  这个时候要是朝廷传檄各州郡,将擒获黄巾军高级军官管亥的事迹那么一发。
  官兵的士气大振不说,黄巾贼必然丧胆。
  此消彼长下,对整个战局都会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
  朝廷自打发兵以来,就没有获得过振奋人心的大胜,打败仗倒是挺多。
  一旦擒获管亥,那必然是一泼天大功,朝廷绝对会以此来大做文章。不论是激励士气,还是安抚民心。朝廷一定会重重奖赏获此大功之人,好树立典型。激发官军奋勇杀敌,平定叛乱的意志。
  孙坤就是料定了这一点,所以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管亥。
  他有野心,志在四方,而管亥就是他继续前进的第一步。
  可怜管大渠帅,自打出现在青州,他的命运就被一个从未蒙面的少年给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九月末,十月初,正是金秋时节。
  原本已是秋收时节,本该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可自打黄金贼起兵造反以来,这半年的光景中,那些被祸祸的州县,无不是十室九空,田间地头又哪里还有半个身影。
  青州的情况还好算好的,东部地区没有被祸乱,秋收还能进行下去,西部的那些州县可就惨了。
  孙坤带着部队一路西进时,就已经发现了。
  原本人口稠密的黄河南岸,竟然出现了大片大片的无人区,其间村庄被焚,田间杂草丛生,谷物凋零,千里之地,竟无半点鸡鸣狗吠之声。
  “来年必是灾年。”孙坤心中警觉。
  暗暗记下,回去之后一定要多囤粮草,来年恐怕会饥民遍地,饿殍遍野,有备无患。反正那些战利品中多得是金银,全散出去也不心疼,乱世之中,粮食可比金银管用的多了。
  管亥带着人赶到黄河边的时候,已经他奔逃的第二天清晨了。
  一夜的奔袭,弄的人困马乏,但好歹的是到了黄河边,剩下的就是找船过河了。只要能过了黄河,就是他们黄巾军的天下了。虽然就这么回去,免不了会受到一些责罚,但毕竟能活命,也就顾不得这么多了。
  至于为什么不南下,追上之前的兵马一起去豫州。
  很简单,太远。
  他们急行半天,就可以赶到黄河边,这要是南下,没个十天半月的怎么可能去的了豫州。
  黄河渡口的船只早就在孙坤抵达的时候藏匿起来了,管亥众人一时间也找不到多少可以过河的船。
  急的他只能在岸边来回踱步,心慌意乱的。
  一直到中午才在一个渡口出发现了可以渡河的船只,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跑了一夜的路,又找了一上午的船,管亥的人马都已经饿得不行了。
  干脆先饱食一顿,再过河不迟。
  于是管亥安排了督战队去守船,省的有哪个王八蛋忍不住抢船逃命。
  他手下这帮都是什么人,他可清楚的很。
  他又哪里知道,这些船只,那都是孙坤给他准备的。
  就在他们原地埋锅造饭的时候,不远处的那些芦苇荡中,埋伏着成百上千的官兵,就等着他们松懈之后,把他们一网打尽。
  他们才刚刚弄好锅灶,都还没得把米放进去,地面就轰轰作响了。
  管亥大惊,这个声音,他是一点都不陌生,在河北战场上,那就是双方的步卒,尤其是轻步兵可怕的梦魇。
  那是骑兵冲锋的声音。
  果然,在他们东面,扬起了无边无沿的尘土。
  “敌袭!!!”
  众人大乱,在各自长官的鞭打下,才有一部分人战战兢兢地端起武器,准备迎敌。
  而绝大部分有的人,直接就扑向了那些河边的船只。
  与其留在岸边和骑兵玩命,不如早早地登上船只,游过河去,还能保住一条小命。
  你们留在那迎敌吧,爷爷不伺候了。
  士兵抢船,那些忠于管亥,把守船只的兵卒当然不干了。
  喝令他们回去迎敌。
  可都这个时候了,谁还顾得上迎敌啊。
  船就在眼前,不让我上,那你就是找死。
  于是,那些抢船的士兵,直接哗变,抽出刀来就干,那些受船的士兵猝不及防下,当场被砍杀了一大片。
  乱军纷纷登上船。
  前面在长官鞭打下不得不起身列阵的贼兵,见到那些同僚们都已经上船了,一个个也开始坐不住了。
  尤其是那些人不等其他人上船,竟然就私自开船了。
  这一共就这么点船,你开走了,我们这么办。
  这个时候,就连管亥也急了。
  老子都没上船,你们这些王八蛋竟然敢抢船,这是要造反啊。
  “督战队!亲兵队!给老子把船抢回来!”他亲自抄起大刀,就冲到了河边,一把拉过一个准备上船的士兵,手起刀落,就是一个斗大的人头落地。
  官军还没到,贼兵自己先打起来了,而且下手一个比一个很,很快黄河水中就落满了尸体,和落水的士卒。
  惨叫声,呼救声不绝于耳。
  躲在芦苇荡中的张文,啧啧出声。
  之前他还不解,为什么孙坤要留出这些船,现在算是彻底恍然了。
  求生的意志趋势下,人性之脆弱,显露无疑。
  太史慈率领的骑兵队,转瞬即至,那些还留在岸边的贼兵吓得四散而逃,没有一人敢于和官兵交战的。
  太史慈往来纵横,很快就轻而易举地将那些贼兵屠戮殆尽。
  很快,喊杀声大作。
  各处埋伏的官兵尽出,将这些贼兵彻底包了饺子。
  眼见着自己逃不掉的贼兵,干脆把手中的武器一扔,直接伏地乞降了。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这样的战斗根本毫无悬念。
  最终只有十来艘船只得以逃脱,其余贼兵尽皆器械而降。
  看着远去的船只,太史慈忍不住噗笑,张文也是咧嘴一笑。
  孙坤又怎么会准备完好的船只给这些人逃命呢。
  果然,那些船只驶到半途,都还没过江心,就开始左右摇摆,船上的人还没来得及感慨逃出生天,乘坐的船只底部都开始进水了。
  等到孙坤驾驶着小舟,从上游缓缓而下的时候,那些贼兵乘坐的船只都差不多已经沉到湖底了。无数弃船跳水的贼兵,在汹涌的湖水中,高喊救命。
  看着被士兵们拉上船,两眼翻白,吐出一条小鱼的管亥,孙坤笑了。
  ……
  青州大捷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周边各个州县。
  徐州、兖州、豫州、冀州等地都有流传,并以极快的速度,朝着更远的州县而去。同时孙坤之名,也开始进入那些有识之士的耳中。
  其中有多少有心人的推波助澜,就不得而知了。
  青州守军歼敌万余,简直就是一场轰动整个大汉朝廷的大胜仗。朝廷的主力大军都很少有如此大胜,地方守军能挡住贼兵就不错,取胜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尤其可贵的是生擒敌酋的功绩,这在整个朝廷目前都还没有过,如何能不让人重视。
  捷报传至京师,灵帝龙颜大悦。下令将贼酋管亥押解进京,朝廷要公开处刑。
  ……
  青州,临淄城门下。
  张文和孙乾整装待发。
  张文是奉命押解管亥进京的,而孙乾,则是被孙坤威逼着去京城的。
  “我说共载,你让我去京师做什么,换个人不行吗?那么远,路上还不太平。这要是有个好歹,你可就少了一个表哥了啊。”孙乾那是一百个不乐意,在家待着,每天好吃好喝的不香嘛。
  “滚蛋,你少来。我让你去京师可是有要紧事的,这关系到我们孙家的将来,容不得你马虎。三百骑兵护送你们,还有张校尉在,你怕个球。在装死,我就让你去新兵队接受操练去。”孙坤没好气的看着自己这个一副打算装死的表哥,这个家伙什么都好,能力也不错,就是太懒。
  孙乾听说要去新兵队,当时就怂了,只好耷拉着脑袋,跟着张文上路。
  比起路途遥远的京师,他更惧怕那些高强度的训练。
  孙坤练兵,那都是结合了古籍中记载的练兵之法来的。什么吴起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等古籍被他都翻了出来,那些新兵的操练,那哪是训练啊,在孙乾看来那简直就是玩命。
  打发了孙乾,孙坤又交代了张文几句。
  “张校尉,路途遥远,沿途恐怕也不会太平,但切莫耽误时日了。这次我们青州大捷,贼酋管亥,朝廷及其重视,马虎不得啊。入京之后,不可造次,我青州的形象,可都在其中了。”
  “放心吧公子。交给老张了,我一定让整个朝廷知道我青州上下万众一心,一致抗敌的决心和信心。”张文胸脯拍得震天响。
  “你办事我放心。但是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这三百骑兵可是我们青州的主力,也要安置妥当。”
  “是。公子放心,我必将带人安然而返。朝廷此次必有封赏,我一定力保公子为我青州郡守,结实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带着我青州兵马,跨过黄河直捣黄龙,彻底剿灭这黄巾之乱。”
  张文很激动,和谁干都从来没有那么痛快过,一定要让孙坤当上青州的郡守,他相信以孙坤的足智多谋,一定能给青州兵带领辉煌。
  “哈哈。那就多谢校尉美言,我就静候佳音了。无论朝廷封不封赏我,这段时间我都会用心操练士卒,等大人回来,一起去打黄巾。”
  孙坤大笑,拱手而谢。
  ……
  张文和乾坤一路颠簸,最终押解着管亥,安然来到大汉都城——洛阳。
  朝廷对管亥非常重视,千等万等终于等到了,龙颜大悦。
  灵帝亲自监斩,枭首之后,连带着早就拟定好的讨贼檄文一同传檄各级州县。
  一时间,朝廷声威大震,百姓无不拍手真快。
  然后就是论功行赏了。
  在自己表弟的授意下,孙乾秘密和朝中十常侍暗中取得了联系。
  很快青州有功之人的封赏就下来了。
  其中张文被封裨将军,这在现在汉朝可是了不起的官职了,位在众校尉之上,只比中郎将低一档。
  在不常设将军的时代,已经是地方武将中最高的官职了。
  太史慈因为多次带领骑兵作战,被封骑都尉。
  孙乾因为是抬着钱来的,直接被封了一个北海太守。
  其余参与战事的各郡长官均有赏赐。
  而孙坤的封赏,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虽然张文才是名义上的青州最高的军事长官,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次青州大捷,背后最大的功劳,首推孙坤。
  孙坤虽然是士族之后,但是和那些朝中的清流党派并不是一路的。多年没有出仕的孙家,和那些世家大族之间并没有多少关系。
  这次朝廷欲树立一个典型,让那些地方郡守们知道,朝廷也是有能人的,并不是离了你们那些名流雅士就不转了。
  朝中两次党锢之争,羁押囚禁了大批的士族党人,要不是黄巾之乱爆发,朝廷无人可用,也轮不到现在他们出山。
  但是党锢虽然解除,实际朝廷的掌权者,宦官集团,和士族之间的矛盾,可不是那么简单可以解除的。
  官宦集团急需要一个和士族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又有能力的人出仕,好压过现在兵权在握的士人集团。
  于是,附和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又出手阔绰的孙坤,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选了。
  孙坤的年纪虽然小了一点,但是架不住这些手眼通天的家伙收了人家的好处啊。
  战场缴获的那么多金银珠宝,现在大部分可都在那些宦官手中了,他们自然懂得谁对他们好。
  青州刺史的头衔,就很合适嘛。
  毕竟青州靠近河北战场,本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现在也没有人愿意去青州当这个官,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一个只有区区监察权的刺史,显然并不能表现出他们诚意。
  不如给他封个县侯吧。
  一帮阉党一商量,反正一个头衔而已,食邑也不用他们出钱。
  于是他们一拍脑门,也不管这个决定有多惊世骇俗,就这么通过了。
  弱冠封侯,古来几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