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冬夜的汉口镇,因为寒冷所以街上的人很少,沿街的店铺关了许多,只有几个小吃店还开着门亮着灯,虽然营业着,可坐在里边吃饭的人很少,因为此刻已经是戌时(晚九点)末了,所以大多数人都呆子家中,甚至有许多已经进入梦乡了。
清朝已经很少实行宵禁了,百姓晚上也可以自由的活动,可因为是寒冷的冬天,所以人们尽量都不出来。
新安街拐角处的肖记灌汤包还亮着灯,老板肖五把最后一屉灌汤包从厨房端出来,走向靠门口的餐桌上,把包子放到桌子上,并把倒出来的空笼屉撤走,他数了数,一共是九个空屉,也就是说这三个人一共吃了九屉,平均一个人三屉。
肖五数完空屉,禁不住好好看看他们三个,只见他们三个又开始吃刚上来的这屉包子了,肖五很是好奇,因为他是第一次见一个人吃三屉包子的,因为他的灌汤包不是一般的小包子,都是如拳头似的大小,妹屉只能装四个,这样算来,他们每人吃了十二个大包子了。
肖五很是咂舌,他没想到这三个看着衣着华丽,气度不凡的三个人竟然是大肚汉,要知道这个饭量可是比江边拉纤的纤夫还要能吃啊。
“三位客官,这是本店最后一屉包子了,实在是没有了,所以吃完后就请移步吧。”肖五看着桌上空了的笼屉说道。
“呜,呜。”这三个人中的大胖子把最后一口包子吞下后说道,因为包子堵着嗓眼,他说不出话来,只能说发出呜呜声。
“大人,吃饱了吗?”其中的年轻人问个精瘦的中年男子道。
“好,好了。”中年男子也是咽下最后一口包子说道,他话语不清,可比那个胖子好多了。
肖五无可奈何地看了他们三个一眼后,捧着一摞的空笼屉向后边的厨房走去,他现在怀疑这三个人不是人,而是三个饿死鬼。
这三个人正是彭家屏,张经历和常顺三个人,他们刚从胡府出来,就一头扎进这个肖记灌汤包店了,他们已经两顿饭没吃了,所以早就饿得前腔搭后腔了。
“这是我到武汉两个月以来吃得最香的一顿饭,真香啊!”彭家屏打了个饱嗝后赞叹道,他满脸的陶醉,好像吃到了山珍海味一样。
“可不是嘛,我在武汉生活了四十年,吃了无数次的灌汤包,这次真的是最香的一次。”张经历拍着大肚子说道,他肚子本来就大,刚才又吃了十多个大包子,现在肚子更大了,看着像要爆开一样。
“这就是没有了,如果有,我还能吃两个。”常顺也拍着肚子说道,他年轻,胃口更好。
彭家屏他们三个早晨喝了点稀饭就出门了,彭家屏还好,中午还捞到一杯茶水,张经历和常顺却是水米没打牙,算来已经快七个时辰了,他俩早就头晕目眩了,如果再过一个时辰吃不上饭,他俩真的要又栽倒到地上的。
彭家屏他们三个今天虽然过得很狼狈,不但没吃上饭,还被胡家人慢待,可收获还是很大的,最起码跟这个武汉首富胡宗政算是打了照面,熟悉了对方的性格和做事风格,这些对于彭家屏来说是很宝贵的。
彭家屏本来进胡府也没抱着多大的希望的,也没想着胡宗政会把向史贻直行贿的丑事吧啦吧啦地全说出来的,如果是那样就太容易了,反而不真实了。
想现在的结果最好了,既了解了对方,又对对方有了初步的判断,这就很是不错了,因为彭家屏知道,这个胡宗政一定是很难对付的主,因为凡是能成为首富的人,必是不简单的人物,这样的人聪明机智,社会经验足,所以很是难对付的。
彭家屏虽然碰了钉子,甚至是差点碰到头破血流,可他却不气馁,他从离开胡府的那一刻开始,心里就不住地琢磨着应对胡宗政的计策,就算刚才狼吞虎咽的吃包子时,他都没忘了要收拾这个胡宗政。
如果说刚开始还是公事的话,后来就完全变成了私仇,特别是胡宗政命令胡管家当面殴打仆人的行为开始后,彭家屏就下了要收拾胡宗政的决心。
因为虽然表面上是在打自己家的仆人,可实地下却是在敲打着彭家屏,属于杀鸡骇猴,彭家屏都能感觉到每一鞭子都是冲着他的,都像打在了他的身上,特别是胡宗政说的那句“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完全就是说给彭家屏听的,这是彭家屏最最气愤的地方。
彭家屏虽然官风清明,可他却是个睚眦必报之人,只要惹到他了,他就会不择手段把仇人搞垮。
就比如那天被高其倬冷落,他回去后就写好了奏折,想着把高其倬当成史贻直同党报告给乾隆,也就是蔡婉出面了,否则那封奏折现在已经躺在养心殿的龙案上了。
“大人,咱们走吧?”常顺站起身问彭家屏道。
“好。”彭家屏从沉思中反应过来,也站起了身。
“老板,算账。”常顺冲着后边厨房喊道。
“几位吃好了?”肖五从后边走了出来问道。
“没吃好你还有包子啊。”张经历扶着墙站起身开玩笑道,他撑得已经快站不起来了。
“别说包子了,连茶水都让你们三个喝光了,你们真是海量啊!”肖五竖起大拇指说道。
“哈哈哈。”彭家屏哈哈大笑,一天的郁闷一笑都排除了。
常顺付了饭钱后,三个人出了门,来到大街上。
“这么黑啊。”彭家屏看了看左右说道。
“都快到半夜了,再加上今天是阴天,所以就黑得很了。”旁边的张经历说道。
“老爷,咱们是回衙门,还是找个客栈睡下。”常顺牵过马后问道。
“回衙门,咱们骑马快。”彭家屏说着跨上了马。
“常顺,帮我一下。”张经历请求常顺道,他是太胖了,再加上吃得太多了,所以跨不到马背上去。
“好嘞。”常顺答应了一声后走过来,很吃力地帮着张经历跨到马背上。
“咦,那边是什么地方,咋这么亮堂?”彭家屏突然指着远处问道。
“那里啊,呵呵。”张经历看了看后说道,他话回答得很是模糊不清。
“你还没回答我呢,是啥地方啊?”彭家屏追问道。
“是本地的温柔乡。”张经历回答道。
“啥个温柔乡?”彭家屏不解地问道。
“就是,就是妓院了。”张经历吞吞吐吐地回答道。
“朝廷早就禁妓了,这里咋还有妓院啊?”彭家屏不解地问道。
“这,这,都是些暗娼。”张经历支支吾吾地回答道。
“你作为按察司的经历应该禁止才是,听你这语气咋还袒护呢?”彭家屏不满地问道。
“卑职可没有袒护,这个地方存在几十年了,而且一直由汉阳府衙门直管,咱们按察司衙门也不好插手啊,所以就...”张经历推卸责任道。
“走,看看去。”彭家屏说着打马向那边跑去。
张经历只好硬着头皮跟上,因为他知道这个彭大爷又要闹事了。
彭家屏他们三人骑马刚走到胡同口,就有一个年轻男子跑了过来,他一把抓住彭家屏的马缰绳,把马停住。
“三位大爷,找姑娘啊,我帮你们找,这条胡同我都熟,保证给你们找到貌美如花的姑娘。”这个年轻人笑嘻嘻地对彭家屏说道。
“是嘛。”彭家屏说着跳下马。
“当然是了,我冯三是这条街出了名的打枪,那个客官想找姑娘拍饼子必要找我才是。”这个叫冯三的人吹嘘道。
“他是打枪,就是拉皮条的,拍饼子是我们本地土话,意思是苟合之事。”常顺附在彭家屏耳边小声给他解释道,他看出了彭家屏的疑惑了,所以解释给他听。
“这条街有多少家妓院啊?”彭家屏问道。
“这位大爷一听就是外地人,我们这不叫妓院,我们这叫歪门,一共有十八家,俗称十八坊,姑娘几百个,各式各样的都要,大爷想要啥样的说就是。”冯三介绍道。
“不要听他胡说。”旁边的张经历对彭家屏说道,他显然是不想让彭家屏知道的太多,因为这是丑陋之事。
“这位大爷不相信啊,不是吹,全武汉的达官贵人都喜欢来这里,所以我们预备的姑娘也都是貌美如花的,刚才,就刚才,胡府的胡大公子还进去了呢。”冯三指着后边的一家妓院说道。
“哪个胡公子?”彭家屏赶紧问道。
“武汉只有一个人敢称胡公子了,当然就是大盐商胡宗政的大公子喽。”冯三回答道。
“当真?”彭家屏问道。
“当真啊,他可是我们这的常客啊,每次来都是我给安排姑娘的,厉害吧。”冯三吹嘘道。
彭家屏又跟这个冯三聊了几句后,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常顺,你快回衙门去,把所有衙役都集合起来,带到这来。”彭家屏在街角处站住命令常顺道。
“干嘛啊,大人?”常顺疑惑地问道。
“别问了,听完命令就是,快去。”彭家屏急急地回答道。
“是。”常顺条上马跑走了。
“大人,您这是?”张经历一脸疑惑地看着彭家屏问道。
“嘿嘿,天助我也,咱们今天要唱台大戏喽。”彭家屏看着那边灯火辉煌的胡同兴奋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