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权臣系统 / 第六章 解试

第六章 解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贺手上有系统给出的这些书,而有一本关于青戎帝国兵力分布的实时状态的书,让他看到了这些军队都在哪里转悠。
  一个是陵北的丘陵地带,还有就是幽郡的高原地带,以及广南那一片的盆地。
  为什么?很简单,想要压制地方嘛。
  青戎帝国这么大一个帝国,京区都至少有5万平方公里,而京城就是处在这样一个大盆地中,四周崇山峻岭连绵不断,而在所有的郡里,只有京城握有在这样的山地上快速通行的技术,对于地方的统治自然也就比较稳固。
  但是与此同时,广南地带还有一片更大,更为肥沃的广南盆地,并且越过一小部分山区就是丘陵,如果真的有什么军官想要造反的话,完全可以绕陵北,入京西,直接就会威胁到帝国心脏。
  至于幽郡,想要针对京城那就更简单了,完全是以高打低,一块巨石如果从幽郡这个高度砸下来如果砸到皇宫的话,直接就可以把皇宫的地基都给砸穿!
  这样的幽郡,不派点兵力上去,还真管不了。
  当初建都的时候,就光想着找一个四面环山的了,所以才导致这么多的军费开支。
  “不错啊,我带过的只有十个宿主发现了这一点。”
  “其他人就这么……”
  “不是智商低,你这个智商远远达不到顶尖。而是狂妄。他们以为找到了这个系统的一个bug,然后列举了各种事例,不断去寻找为自己提供证据的信息。哪怕是这样的人,也会自以为是。”
  王贺想到这里的时候就卡壳了,既然这题目写都写出来了,那么该怎么给这个系统做一个优化呢?
  迁都肯定是不现实的。经过这百余年的积累,很多东西在原本的都城已经根深蒂固了,迁都的成本太高了。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东西了——文化方面的渗透。
  首先一个就是放开对于这一片地区的科举制度,取排名,让更多的幽郡人入朝为官,最好是分散到整个帝国的各地,每年几十号人。然后修好路,隔个几年让那些官员回家看看,促进一下全国的融合。
  而在做试卷的斟酌的时候,最好也给这些地方多分配一点名额。这样用不了几代人,所有人都会向往着走出这一片雪域高原,去往那富饶而宽广的平原。
  这也是一种共赢的模式,并且在几代人相互联姻组成的亲情网络之下,能够发展出真正的民族融合。而有一部分人当然可以留在本地,继续做着自己的放牧业,守着这一片土地,唱几首牧歌,没有问题。反正对于青戎帝国也没有什么威胁了。
  还剩下一个广南盆地。
  这个地方就比较棘手了,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民族融合,而是地方势力在某些方面要大于中央势力,所以才需要那么多军队来看着。
  而这种情况的话……王贺还需要查一下资料,看看书上有没有什么先例。
  不过要真说先例,那可就太多了。
  这种问题在历史上的更多表述是削藩,而这种情况可比削藩好处理多了。其实最近的兵部文书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允许地方政府拥有兵权。
  藩王可能还要顾及到皇帝的亲情、面子还有各方势力的平衡啥的,但是因为真正需要镇守的边疆只有武郡那一块儿,所以青戎帝国的朝廷压根就没立过藩王。对于那些开国功臣来说,一开始就是杯酒释兵权,然后是给钱给地让你风风光光的,在家好好种田。
  把这个写上之后,系统终于发话了:
  “恭喜你,成为了第四个能把这个问题的策论写到可行的人。”
  王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也没有空气点开系统面板了,眼看着解试倒计时,在把云岚送过来的晚饭吃掉之后就睡觉了,毕竟明天还要在凌晨赶一趟马车去市中心考试。
  第一场考试经义,王贺几乎是可以倒背如流了,没有什么悬念,反正都是提前交卷。在其他人都还在苦苦琢磨的时候,他已经坐在椅子上,陷入了一种眼睛半闭半睁,眼前景象似梦非梦的状态,等到收卷的人来的时候,哈喇子都流到地上了。
  “又是一个放弃读书的孩子啊,也不知道小时候是怎么被家里娇生惯养的,罢了,我先记住这名字,回头看看他是怎么被黜落的!”书卷子的人嘟囔了几下,王贺没有管他,只是在一阵深度睡眠之后睁开了眼睛。
  现在已经是第二场考试的中段了,旁边传来考生的哀嚎声,王贺这个时候才揉揉眼睛,看了看题目,脑子里浮现出一种意象。
  题目是盛世,但是诗中不能提到这两个字,要求格律工整,意象深远,最好夸人还夸得含蓄一点,喊666也有个度嘛。
  王贺顿时来了兴致,写景嘛,上一次写过,只不过上一次描写的是自然的风光,这一次也就是写这个时代的繁华嘛。
  绿槐朱阺拥高轩,红药飘香满地翻。
  燕子已归梁上去,黄鹂犹唤雨声喧。
  楼台日晚人烟静,萧鼓风凉夜市温。
  谁道天涯摇落尽,独馀花起绕篱根。
  虽然写得没有上一首好,但是至少能够勉勉强强及格吧。
  因为昨天晚上确实没有怎么睡好,所以第2场考试,他又睡着了——而且这一次是霸着晚上的考场。
  后来还是有个朋友把他接回了家,他那个时候已经完全清醒了,然后云岚还在不断地鼓励他要勇于面对挫败啦,这一次可能因为睡眠原因考不好下一次可以再考啦什么的,反正是觉得他在这一次大概率是凉了。
  第3场策论,依旧要凌晨起床。
  王贺这一次是老早就起来等着那个马车赶过来了,坐上去之后也是一路颠簸,后面这个精神状态也是迷迷糊糊的,只有到了考场才算比较清醒。
  这一次的题目的话……没有王贺自己出得那么狠,而仅仅是问了一个武郡军费开支的问题。
  这种问题的话,一般的考生都会选择接送其他方便的费用,而一般的穿越者会参考一下苏轼的答案,选择弃掉武郡,退守平原地区,这样的话也不用让军队在沙漠那样的艰苦环境下搞事情。
  但是,王贺突然有了一个清奇的脑回路:
  在武郡的军队是绝对不能撤的,并且军费还要给到位。
  为什么?
  首先来看前者,这一支军队如果说想要节衣缩食来满足国家的财政的话,那么国家拥有的这支军队战斗力势必会削弱,这是无法避免的。而这是一支虎狼之师啊!时不时就跨过沙漠去跟外族人掰掰手腕儿,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行军、驻扎,那个士兵的素质绝对是整个帝国最顶尖的。
  而后者学苏轼的答案就学得比较拙劣了。就算退到了平原地区,那么军事层面上的防御工程就会阻挠一部分核心的经济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对于一个帝国的经济来说那都是比较大的打击。
  还有就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如果失掉了武郡,那么一切交锋也好,战争也罢,都相当于是在青戎帝国的腹地进行的。直接就让农业与工商业最发达的这一块核心区域暴露在了外族人的铁蹄之下,随时可以跨过那一片沙漠入侵到这里,而且必然是一片担途。
  放开了武郡,那么对于那些外族人就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
  拿住武郡,青戎帝国能够得到什么?一批完全效忠于朝廷的虎狼之师,以及应对外族人一片坚硬的铁甲。
  王贺这一篇策论写完之后,发现自个儿的墨迹是一气呵成的,丝毫没有沉下去,说明自己刚才的思路非常流畅,没有什么停留。
  收试卷的还是昨天那个,他现在当然已经偷偷记下了王贺的名字,不过看到这样一张试卷,却也不相信这是王贺能够写出来的策论。
  治国安邦他不怎么懂,但是书法还是懂一点的。
  在写那么多字之后墨迹还能凝而不散,要么说明这个人的书法造诣极高,要么就说明这个人的思路极流畅,在写的时候挥毫泼墨,全篇文章都灵动起来了。
  这一张糊名试卷拿到考官手里的时候,这考官直接给批了一个甲等,然后也就把这张试卷放在了一边。
  讨论排名的时候,主考官先亮出了一个观点:“我们这边需要招的是全才,你看看这几张试卷。他的诗赋、经义以及策论全甲,我觉得他排第一应该没有什么争议了吧?”
  “我不同意。”
  一个副考官拿出了王贺的那几张试卷。
  “虽然他的诗写得不怎么样,经义为甲这也不用多说,但是他这一篇策论,可以说真的给我们这些老前辈也指引了一条方向。“”
  “关于武郡能不能弃这个问题,我们以前讨论的都是祖宗疆土,不可以弃。但是他从另外一个方面证实了真的不可以弃。即便让我们这些老文官都算是耳目一新,你说值不值得一个解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