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秦岭山脉C省一侧,离着古蜀道不远有一个镇子,叫做杨家坪。
在距离杨家坪以北二十余里,深入秦岭的一大片好山好水的地方,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子叫做芈家坝。
要说这芈家坝能出名,也就是这十来年的事。
之所以能出名,不是因为芈家坝出了什么达官显贵。也不是因为芈家坝风水有多好。
而是十五年前,芈家坝,芈大有家那个熊孩子芈沅贪玩失踪,三天后才在离着芈家坝十余里外的坟堆被找到。
据说被找到时,芈大有家那熊孩子满脸发紫,昏迷不醒,村子里的人都说芈家小子是遇到不干净的东西中邪了。
芈家那是急得为了救孩子又是请医生,又是求神婆的,甚至还一度送到省会榕城住了个把月的院,还去青城山找了些老道士,这来回折腾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可那孩子就是不见醒。
最后省会的名医们,青城山的老道士也束手无策,只能宣布芈家那孩子为植物人,不得已之下,伤心欲绝的芈大有和妻子只能把已经是植物人的孩子接回家照顾。
这一照顾就是十年。
不过让大伙儿奇怪的是,芈家那昏迷的孩子,每天也就被喂点儿清水或者骨头汤,可是却不见消瘦,虽然没醒可个头却蹭蹭的长,那块头长得的比村里几个当过兵的娃儿还结实。
十年间芈大有也从刚开始的伤心中缓过神来,为了让家里日子好过些,让自己的孩子有钱能继续医治,芈大有独自一人去了沿海的浙省打工,家里只让年迈的父母和妻子看着。
直到那年的春节,芈大有从浙省打工回来,在村口遇到了一个自称游历天下,看破阴阳的老半仙。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芈大有把那老道士请回了家,没曾想奇迹发生了。
那老道士看了眼在床上躺着一动不动,十年未曾醒来的芈家孩子,只让芈家一家老小出了屋子,关上了房门。
不到半天时间,当那老道士将房门打开,等芈大有和一家老小再次进屋时,看到的是一个活蹦乱跳,看不出半点异样,身体异常健康的芈沅。
芈大有那个高兴,为了芈沅的苏醒,芈家坝那是全村人整整热闹了三天三夜。
可芈家高兴完之后,那老道士却说与芈沅有缘,要收芈沅为徒弟,并带走芈沅去昆仑山修行。
刚开始芈大有和整个芈家坝的族人都不同意。
你想啊,自家这孩子好不容易苏醒,天伦之乐还没想几天了,你就要把他带走做道士,还一去就是昆仑山,那么远的地儿,一年恐怕都见不到一次,这芈家坝一大堆的族人能同意吗?
直到老道士说芈沅体内的东西还未清除干净,如果不让他将芈沅带走,不出两年,芈沅必死无疑。
思前想后,无奈之下,为了保住自己孩子的命,芈大有和妻子,只能咬着牙流着泪将芈沅交给了老道士,芈沅这一走就又是个五年。
也从那会儿起,芈大有家孩子的神奇际遇成了杨家坪周遭十里八乡茶余饭后的谈资,芈家坝也因此越来越出名。
更有甚者,随着后来国家发展越来越快,国家级高铁工程西蓉高铁的开工,芈家坝更是出名了,因为高铁就从芈家坝前的大松林过的,据说芈家坝每户人家得到了国家不少的赔偿。
而随着西蓉高铁的建设,曾经犹如天堑一般,横跨在C省,S省之间的秦岭古蜀道,一下子变成了通途,去这秦岭大山中游玩的背包客越来越多。
而芈家坝因为四周山好水好,加上芈大有家孩子那非一般的际遇,也慢慢在驴友之间传开了,此后不少的背包客都想去芈家坝一探究竟,可具体他们到底想探啥怕是他们自己也说不清。
反正从那会儿起,芈大有家那孩子怎么样大家是不知道,只知道芈家坝的相亲开起了农家乐,做起了农家山庄,日子那是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这是冬季里,秦岭大山中难得一见艳阳高照的日子,那芈家坝村口,突然想起了一阵阵欢快的锣鼓声和鞭炮声。
周围几个村子的乡民,以及过来旅游的背包客们被芈家坝这突如其来的大阵仗,弄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离着过年还有个把月的时间,这芈家坝弄出如此动静是为了个啥?
难道是芈家坝里面的某个小辈要娶亲或者出嫁,亦或是芈家坝又有哪家添丁入口了?可是没听说啊!
后来随着周边几个村子七大姑八大姨的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芈大有家那个熊孩子在昆仑山五年的修行结束了,前几日给家里打电话说要动身回家了,算算日子到家的时间也就是今天。
这不,芈家坝的族人,为了迎接这位有着神奇际遇的神奇人物平安回家,每家每户都做了些好吃的,就摆在芈家坝村口那不算大的坝子上,以这种热烈而又不失隆重的方式来欢迎芈家坝的传奇人物芈沅回家。
日头渐渐当空,芈家坝的芈氏族人们早已将流水宴布置停当,不少上了年纪的芈氏老人都在各自儿孙辈的搀扶下,站在芈家坝村口翘首以盼的望着不远处的盘山公路。
“大嫂,这大有哥到底有没有接到沅哥儿啊?咱们这都等了快一个上午了。”
等待的人群中,几个稍作打扮的中年妇女,全都围着一个年近半百,穿着身羽绒大衣,鬓角微微有些泛白的妇人焦急的问道。
“接到了!大有八点多给我打的电话,说是昨晚就在火车站接到小沅了。已经坐芈玲的车回来了,想来应该是快到了。”
那半百妇人的话刚落,离着芈家坝不远的一条盘山公路上就窜出了一辆红色的越野车,嘟嘟嘟几声喇叭过后,车子便呼啦啦的朝着芈家坝村口开来。
“哎呀,是老三家闺女儿的车,快快快,因该是大有他们回来了,走走走,我们过去迎一下,这一晃眼就五年了,我得好好看看我大孙子。”
说话的是一个满头银发,微微佝偻着身体的老大爷,他嘴里啊还叼着一杆不少年的旱烟。
“哎呀爸,哪有您去迎的,得小沅过来拜您!”
那半百妇人看了眼已经快九十高龄,就要在两个孙辈搀扶下迈开脚的老者,急忙喊道:“小沅是您孙子,五年没给您磕过头,这回来得您这大孙子行礼,您这去迎他,可是让小沅担不起哦!”
“瞎说,我这大孙子可宝贝着了,那可是跟着昆仑山的老神仙学了五年道的,我这做爷爷的迎迎他咋了,再说了,我这是想我那可怜的大孙子了!”
说着老人也不顾妇人的劝阻,硬是在两个小辈的搀扶下朝着沿着村口的村道朝前走,不得已芈家坝的一众老小只能全都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