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昆仑山,一处被白雪覆盖的崖壁间,忽然闪耀着数道肉眼可见的金色光芒。
少时,金光过后,只见那深不见底,云雾缭绕的悬崖下,忽然窜出一个青色的人影,犹如鹰击长空般一次次直冲云霄,不断拔高。
而后,那身影竟在百丈高空倒转俯冲,霎时便稳稳的落在了一处白雾茫茫的峭壁之上,四周更是激起无数的雪花。
“不错,不错,短短五年能将为师传你这‘天人纵’学了两三层,想来遇到那些个上古魔头,也能保命了!”
那青色身影刚刚落定,一个洪亮的声音便从他的身后传来。
闻声,那青色身影猛地转身,在茫茫雾气中朝着声源处微微一鞠躬道:“徒儿拜见师父!”
“哈哈哈哈哈!不必拘泥。过来吧,为师有话对你说!”
“是,师父!”
青色的身影再次微微一躬身,才恭敬的朝着雾气中若影若现的一个身影走去。直到离着那身影近了,才慢慢的看清了雾气中来人的模样。
那是一个穿着身紫色道袍,梳着发髻,手持拂尘,身后背着一个大酒葫芦,脚上踩着一双厚厚千层底儿的老人,只是那看似饱经沧桑的容颜,却未有一丝的皱纹,不显苍老,反而荣光满面,神采飞扬。
“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紫色道袍老人,看着毕恭毕敬站在自己跟前的徒儿,满意的拍了拍自己这爱徒的肩膀,发出一声欣慰的赞叹,而后缓步的走在皑皑白雪之中,那青色身影,则恭敬的跟在紫袍道人身后。
“五年了,徒儿可想家了?”
走着走着,那紫袍道人轻轻甩了甩手中的浮尘,轻声问道。
闻言,青色身影微微一顿,好一会儿才道:“徒儿愿继续侍奉师父!”
“哈哈哈哈哈......”
听闻自己爱徒这有些发虚的言语,紫袍道人朗声笑道:“痴儿,哪有离家五年不想父母的。”
说到此,紫袍道人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慈爱的拍了怕自己这爱徒的脑袋,笑道:“为师知你所想,不过世间万物难有两全。能在为师身边习道五年,已是你千百世修行善果的机缘了。不然十五年前,你也不可能在吸收那离火之精后而未曾魂飞魄散。”
闻言,青色身影的身子竟是微微一颤,似乎是想到了某种可怕的事情,也直到这一刻,他才知道那朵绚丽夺目,摄人心魄的紫色火焰名曰离火之精。
停下身,看着自己爱徒突然间变得有些苍白的脸色,紫袍道人只是轻轻一笑道:“离火之精,乃当初为师悟道之时留在天地间的一抹本源,一直飘荡在三界之中,是那无上真火三昧真火的精髓,可燃尽世间万物。”
“而你,竟能在机缘巧合之下将其吸进身体而无一丝损伤,只是被其封闭神识,实乃开天辟地以来难得的大机缘。故而为师才会从虚空万界之外寻你而来,只为了却你我之间的这一段难得的师徒缘分。”
“师父!”
闻言,青色身影竟是定定的看着自己的师父,脸上写满了惊讶,疑惑以及震撼。
刚才紫袍道人跟他说的这些,五年来他从未听紫袍道人提起半句。
这五年来,作为千禧一代的他(千禧一代:指1984-2000年出神的这一代人),虽然已经接受了天地间有神仙,妖魔鬼怪的传说,可是对于自己的师父,他从来没有问过来历,甚至只觉得自己的师父只是一个隐居避世的普通的修真仙人而已,可听师父刚才的那一席话,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
看着自己徒弟惊愕的神情,紫袍道人只是微微一笑,道:“无需惊讶,今后你还得学着凡尘的那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你还得知道,为师五年来传你的仙功妙法,只要你融会贯通,足够你横行三界。”
“当年封神大战之时,阐教的姜尚,不过得元始天尊四十年亲授玉虚秘术,便敢执掌封神榜。哼哼,为师这天外天缥缈宫秘术,比之玉虚宫,碧游宫只高不低!”
“啊!”
听到这,青色身影更是惊叫出声,心中除了震撼还是震撼,自己这师父到底何人,竟敢夸下如此海口?
要知道不论玉虚宫,碧游宫,还是元始天尊,封神大战,这些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传说,那些人物无一不是高高在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存在。
可从自己师父口中说出,那一切似乎都是亲身经历般,言语间,甚至有些不太瞧得上那些个阐截两教的真仙。
还有就是这天外天缥缈宫又是个啥?没听过呀。
青色身影只觉着自己五年来朝夕相处的师父,越来越神秘了,隐约间觉得自己这师父似乎是个活了不知道多久的上古巨擎。
“哈哈哈哈......”
紫袍道人再次朗声大笑,并未直接回答自己这徒弟的骇然,只是继续道:“徒儿,你我师徒二人五年的师徒缘分已到,师父要离开此间了。离开后,有些事需要你去做!”
“师父请讲!”
青色身影使劲儿的压住心中的惊讶和疑惑,再次朝着紫袍道人躬身拱手。
虽然他心中有太多的不解,也对这个对自己有再造之恩的师父许多的依恋和不舍,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师父肯定有大事要做,所以他选择顺从。
轻轻将躬身朝自己行礼的徒弟托起,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徒弟,紫袍道人慈祥的娓娓说道:“三千年前封神大战之时,截教设下诛仙阵,使得鸿钧坐下的阐截两教弟子死伤无数。”
“而姜尚执掌的封神榜,不过只将其中的德贤之士纳入封神榜的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当中,而那些个未入封神榜者,大有人在。”
“三千年来,不少在封神大战中未被波及的邪魔歪道,逃过了后来天庭重建后数次的清缴,在三界中早已成了气候。如今更有甚者各占一方,与天庭分庭抗礼,人间每每遇到改朝换代,都与这神魔之战有关。”
说到这,紫袍道人微微一顿,慈祥的看着自己的心爱的徒弟道:“你了,因为难得的大机缘,得了师父本源的离火之精,神魂得以洗礼,精纯无比。此间又得师父真传,等将来你融会贯通必将是这三界中的一方主宰。”
“所以为了积累更多的功德,务必在必要时帮助天庭清缴那些个封神大战中逃脱的魔头。”
“但要记住,在未能真正将这些个仙功妙法融会贯通时,需量力而行,否则劫数难度。为师让你做的这些,也算是为师为三界做的一点贡献吧,免得面对鸿钧和女娲时,说为师不关心三界之事,哈哈哈哈哈。”
听到这,青色身影又是被深深的震撼,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的师父,面对鸿钧和女娲,即使像自己神经如此大条的人,也知道自己师父口中的这两位代表的是什么。
自己这师父到底是什么人啊?
看着自己这徒弟越来越疑惑的神情,紫袍道人只是神秘一笑,而后喃喃自语道:“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人还在前。今年才活十八岁,一个混沌是一年。”
闻此,青色身影怔怔的看着自己的师父,猛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不让自己叫出声来。
他终于知道和自己朝夕相处五年的师父是谁了。
“不可云,不可云!”
紫袍道人看着自己的爱徒,微微点了点头,轻声说道。
而后只见紫袍道人轻轻一挥手,一道刺目的金光闪过,在青色身影的面前,突然多出了一柄流光异彩,仙气激荡,耀眼夺目的神戟。
只听紫袍道人朝着青色身影再次开口道:“此物名曰戮神,乃盘古开天之时,为师用开天斧中掉落的最为精华的那块碎片,结合混沌之精,清浊之气练就而成。拥有不亚于开天辟地以来十大神器的威力。只是,为师很少参与三界之事,所以戮神从未现身。”
“即使当年封神大战之时,为师也只用这宝葫芦和送那姜尚的斩仙飞刀。今日,为师将此戮神赠与你,并附上戮神诀,望你在日后的仙魔征战中,用此戮神荡平三界不平事,莫要让为师失望。”
说着只见紫袍道人再次将手一挥,青色身影只觉印堂间一丝清明,神识中顿时一片金光闪耀,那无尽的意识神海中,一柄闪闪发光的神戟,仿佛一位有着无上威严的帝王般,雄踞在自己的意识神海的中央。
紫袍道人看着已经接受戮神的青色身影,欣慰的点了点头,道:“戮神给你了,戮神诀更需勤加练习,务必早日练成。”
说着只见那紫袍道人化作一抹紫光,瞬间便消失在了的昆仑之巅,正在那青色身影还未缓过神来之时,只听那茫茫天地间,传来紫袍道人朗朗的歌声:
贫道本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
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
休夸炉內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
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餐寿药。
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
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
人人称吾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
陆压散人亲到此,只为师徒缘分生。
(此诗摘自明清小说《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作者稍作修改,只供娱乐!)
歌声毕,只听那天地间再次传来道人语重心长的嘱托:“徒儿,尔当谨记为师五年之教诲,务必潜心修行,早日成就大道,亦务必除恶务尽。”
“尔乃为师在混沌未开时,天外天所创无上仙宫混沌宫首徒,辈分奇高,不在五行内,不为修真仙,因缘而直入神道。故只敬天条,不受天庭约束。必要之时,尔可自行在三界内建立神仙府邸,执守一方。”
“徒儿,师父言尽于此,尔务必约束德行,缘到之时你我师徒二人自会相逢,无需牵挂!为师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