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戎金传 / 第三十五章 再兴身世

第三十五章 再兴身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不知汴京发生何事?”于靖宇合起了信件,似是自言自语道。
  “这个老朽就不得而知了,今日多谢小兄弟的款待,时候不早了,老朽也该回去了喂鹤了。”林逋自然不愿与他在这等事上多做纠缠,道了声感谢便要告辞。
  于靖宇心中苦笑,从林逋这怕是套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了,只得回了一礼,目送林逋离去。
  想来多日未去杨老汉家,今日都到了这了,便过去走上一遭。之前决定在三潭阁搞员工持股之时,于靖宇为表感谢,也要给杨老汉一笔分红,但杨氏夫妇却执意不要。用他们的话说,于靖宇绞尽脑汁为龙井茶打开销路却分文不取已是受尽了恩惠,酒楼的红利自然是要不得。
  于靖宇也没有过多勉强,只是吩咐众女日后要多记挂杨老夫妇,毕竟没有杨老汉,那她们初到杭州之时只能露宿街头。
  今日酒楼开张,杨老夫妇昨夜便去帮忙到天亮,杨老汉一把年纪,于靖宇怕他熬不住,便雇了马车将他送回家中,杨大娘却只打了个盹便又起来张罗,于靖宇拗她不过,只得顺从。看看时辰,想来杨老汉已歇息地差不多,于是上前扣门。
  不多时,杨老汉便把门开开,见了是于靖宇,脸上瞬间挂满了笑容
  “于小哥今日不是应该在三潭阁坐镇吗?怎么有功夫来我这来了,快进屋,喝口热茶。”
  于靖宇笑了一笑,与杨老汉接触时日许久,言语间早已不像初见那样隔阂,但这朴实的感觉却让于靖宇浑身舒坦,他也没拿自己当外人,拿起桌上的萝卜便啃。照理说,于靖宇现在也算闯出一些名堂了,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看在眼里的杨老汉心中一暖。
  “靖宇,冷坏了吧,喝口热水暖暖。”
  “好嘞。”于靖宇也不顾那水多烫,直直地倒进肚里。
  “你这孩子,那么着急干嘛,水不是有的是。”杨老汉拍了一下大腿,又给倒上一碗。
  “您这的人甜水甜,我不多喝两碗怕以后没机会喝了。”首届曲水流觞杨老汉便得了十多两银子,但身上所穿的短袄却还是露着线头。
  “水不有的是,就算以后你都住在城里喝不到龙井水,我每周挑去两担便是。”杨老汉整了整布帽,笑着说道。
  “杨大叔,我的意思是我可能要和再兴一样奔赴前线了。”于靖宇心中百味杂陈,似乎体会到杨再兴当初的心情。
  “……”
  不知是于靖宇提起了他的难过之处,还是对于靖宇心怀不舍,杨老汉沉默许久之后才说道
  “靖宇,你我相识多日,再兴把你当做自己的兄弟,我和你大娘也早已把你当做自己的孩子。当日你于田间同我说有发财之事相商,我心中本不相信,但之后种种却让我不得不佩服你的心智,我也理解了再兴为什么会发自肺腑地叫你一声兄长。”
  “好在再兴兄弟抬举我,他的体格要是揍我我也受不住几下。”于靖宇打了个哈哈。
  杨老汉叹了一口气,继续问道“那你从军一事,都有谁知晓?婧琳那丫头知道吗?”
  “未曾说过,仅你一人知道。”
  “从军并非儿戏,刀剑无眼,再兴好歹自幼习武,我看你这文弱模样哪能吃得了营中之苦啊。”杨老汉苦口婆心说道“但男儿志在四方,能舍家为国,如此大义让人钦佩。”
  杨老汉顿了一顿,继续说道
  “靖宇今日若不急于回去,便在这陪我说说话,有些事总不能让我带到土里去。”
  “杨叔客气,早前便安排好杨大娘今晚留宿三潭阁,今宵只有你我二人,有何事要说,愿闻其详。”
  “如此甚好,没老婆子在一侧唠叨,我今晚还能陪你喝上几杯。”杨老汉拿起一坛酒,起开封泥,斟于酒壶之中,再将酒壶浸入开水,讲述起一个故事:
  “我本名杨邦正,是抗辽名将杨门延昭之后,大观元年,我与族兄杨邦乂同年入伍,戍卫幽州,同誓不灭契丹不娶妻。”
  “杨门虎将?!穆桂英?杨宗保?”于靖宇惊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这小时候耳濡目染的电视剧上的人物后人竟然活生生地在他眼前晃了这久没被发现。
  “靖宇你也知道杨门忠烈?但宗保一名并未听说,想必不是我等一脉犯的字。”
  “没事没事,您继续。”于靖宇心中扑通扑通地,毕竟这是他回到宋朝之后听到的第一个熟名。
  “奈何辽国兵强马壮,契丹汉子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反观大宋兵士,别说身强体壮,就连营中伙食都被克扣不少。我那邦乂族兄,自幼习武,武艺比我强出不止一点半点,每每辽人来犯,总是身先士卒,很快得到军中将领赏识,不出三年便领百户。而我天生愚笨,加上学武不精,就在一次解围村庄之时,被辽军挑于马下,落马之时正巧磕在要害之处。族兄实不忍心让我继续戎马,竟请报上级,将我逐出军营。我前去找他理论,他才道出原委:原来,那日解围村庄之时,族兄发现一农妇身侧传来孩童哭泣之声,下马才知那农妇虽死,但却将孩儿放在筐中,上面铺满枯草,这才免于遇难。”
  “那孩儿便是再兴?”于靖宇问道。
  “不错,这孩儿带于军中,无妇人照料,必然早夭,苍天既然留下这孩子的命,为的就是让他成人之后杀尽辽军,为生父母报仇。族兄思量再三,决定让我离开军营,远逃江南,将这孩子抚养长大。”杨邦正饮尽一杯酒润嗓,继续说道
  “我落马跌伤要害一事,并未告诉族兄,为的就是让他认了这孩子,也好为他将这香火传下去。而族兄见我同意退伍,便也没再多说,再兴一名便是族兄起的,我也只是算再兴的义叔。”
  “族兄嘱托,我自然不敢怠慢,带着孩子一路南逃,路上结识了你大娘。这么多年苦了你大娘了,我二人结合多年未有子嗣,再兴对我们而言便是亲儿子。”
  “再兴身世如此可怜,想必杨老还未告知与他,但族兄那边如何解释?”于靖宇问道。
  “待我逃到杭州郊外安定之后,我便与族兄联系。直到再兴六岁那年,族兄再无音讯,许久之后,有人送来一个包裹,方知族兄领兵驻扎幽州旁的小县城。赶上了辽人打秋风,因之前并无探子消息,仓促之下族兄只能领兵抗敌,但那小县城低墙矮,大辽骑兵不过一跃便杀进城中,族兄率兵血战到底终究是敌不过,被人生擒。辽狗听闻族兄乃杨门之后,心生招降之意,但族兄宁死不屈,于衣襟上写下血书‘宁做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可恨辽狗,竟割去族兄舌头,将其开膛剜其心脏,将他迫害致死。那包裹之中,族兄遗物仅有一册《杨家枪法》和几两官府抚恤碎银。”
  于靖宇惊愕地说不出话来,只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再看杨邦正,早已满脸老泪纵横……
  “靖宇,来,喝酒喝酒!”杨邦正抹去泪水,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于靖宇心中此起彼伏,深吸几口气,渐渐平缓下来。这种事他深知说再多也无法宽慰,也理解了杨邦正又想让再兴当兵又不舍的复杂的心情。
  “无论是秦汉、抑或魏晋隋唐,我中原何时被外族人侵略?究其根本便是重文轻武,兵士常年征战沙场,而朝中却有‘最无用处是武夫’一说,朝中如此,那百姓更是对从军视为最为低贱之事。如此一来,寒的不仅仅是前线将士的心呐!”杨邦正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
  “自打宋辽两军于檀渊签了盟约,先皇更是不思军政。各地军队更是疏于练兵,才导致十五万大军北伐燕京,几乎全军覆灭,可恨那童贯,为蒙蔽先皇,竟许诺金人以百万贯之高价乞兵伐辽,意欲请恢复之功。”
  这段历史于靖宇前世倒也听过,当时适逢方腊、宋江起义,宋朝精锐自以为灭了几波农民起义便吊炸天了,气势汹汹地去找辽人的场子,没想到还是敌不过,主要原因还是童贯那阉人不懂装懂,瞎特么指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是这么个道理。
  “金人南侵是顺理成章之事,但如今的圣上似乎并未放弃抗金一事。听闻已许诺其九弟康王于京都周边驻扎,养精蓄锐,以寻战机。”于靖宇听杨邦正一肚子的负能量,实在忍不下心,只好说个好消息宽慰一下。
  “但愿康王能被黄天庇佑,早日剿灭金寇,还我大宋子民一片净土。来,靖宇,干!今晚我这老家伙就和你一醉方休!”杨邦正今日所言换成居心不轨之人听去,稍稍举发便会人头落地,见于靖宇岔开了话题,便也顺着台阶下去。
  ?
  ?
  ?
  于靖宇轻手轻脚地给杨老汉盖好被子,看着酒醉而熟睡的杨邦正,于靖宇轻叹一声,关门而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