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愤世嫉俗的金瓶梅 / 一、西门庆生活的社会环境

一、西门庆生活的社会环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愤世嫉俗的【金瓶梅】
  提纲:
  。
  二、西门庆的外套与脸谱。
  三、西门庆的发迹:从破落户到暴发户。
  四、西门庆与官府:从巴结到左右逢源。
  五、西门庆与女人:从逢着就上的皮匠到求药纵欲。
  六、西门庆纵欲身亡,及身亡后西门府的乱象。
  七、【金瓶梅】探讨中回避不开的一个话题。
  八、【金瓶梅】探讨后的思考。
  九、附录:【金瓶梅】故事发生的朝代。
  。
  【金瓶梅】是以【水浒传】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为线索,另起炉灶,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西门庆是【金瓶梅】一书的主角,探讨【金瓶梅】就从西门庆说起。
  要探讨西门庆这个形象的产生,就要先了解这个形象生活的社会环境,“金学”专家的研究成果说:明嘉靖、万历朝的社会状况是产生西门庆这个形象的社会环境。明嘉靖、万历朝的社会状况,第九章【金瓶梅】故事发生的朝代中再详说,本节只概说一下明嘉靖、万历朝的总体状况是:政治腐败、贪贿成风、两极分化、民不聊生、道德沦丧、乱象丛生、民怨沸腾、外患加剧,曾经的大明王朝已经走向衰败。
  而从表象上:市面上商业和贸易兴盛。【金瓶梅】中的临清码头是观察这方面情况的一个窗口。陈经济同潘金莲在西门庆死后,因奸情败露,两人被吴月娘赶出西门府,陈经济把家敗光后流落街头,混迹于乞丐,被他父亲生前的朋友王杏庵发现,为免得朋友之子在其父身后饿毙街头,介绍陈经济到临清码头附近的晏宫庙当道士,陈经济眼中的临清码头:“见无数舟船,停泊在河下。”说明明嘉靖、万历朝时大运河上的临清码头是个热闹场所,航运繁忙才会带来热闹。热闹的标志是:临清建起了第一座大酒楼,名唤“谢家酒楼”,“极是人烟热闹去处,舟船往来之所。”春梅在西门庆死后也被吴月娘赶出西门府,后被周守备娶为妾,她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是春梅在薛嫂家待嫁期间,同陈经济私会的结果),而周守备因为有了继承香火之人,因此春梅受到周守备宠信,她趁机要周守备派人找到当了道士的陈经济,把陈认作表亲,并且弄进守备府,春梅利用周守备的地位,夺过谢家酒楼,她给陈经济提供银子,让他当起酒楼掌柜,酒楼“一日他发卖三五十两银子”,说明酒楼的营业兴旺、盈利可观,而市面热闹才可能带来营业的兴旺。
  商贸兴盛税收就增多,收税的是官府,为民的官府应该还税收于民,把税收用在民生上,【金瓶梅】中有个细节让读者了解到官府收了税并没有用在民生上。
  西门庆叫贴身家人玳安快去把媒婆文嫂叫来见他,路远又要快叫,玳安骑上马就去了,他“出了东大街,徑往南过同仁桥牌坊,由王家巷进去。中间有个巡捕厅儿,对门就是座破石桥儿,里面半截红墙,是大悲庵儿,往西是胡同。北上坡挑着个豆腐牌儿,门首只见一个妈妈晒马粪。”“巡捕厅的对门就是座破石桥”,“豆腐店的门首晒马粪”,反映出在商贸兴盛的临清码头的大墙后面,市容情况糟糕,应该用税收来解决的这些问题,却未得到解决,反映出税收未用在民生上,那么官府从老百姓头上收去的银子耗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先来看西门庆往东京给蔡京庆寿辰的这一段:太师府超规格豪华奢侈的文字就省略了,只记下西门庆见蔡太师的这一段:“西门庆和翟管家进了几重门,……转几个弯,……隐隐听见鼓乐之声,如在天上的一般。西门庆问道:‘这里民居隔绝,哪里来的鼔乐喧囔?’翟管家道:‘这是老爷教的女乐,一班共二十四人,也晓得天魔舞、霓裳舞、观音舞,凡老爷早膳、中饭、夜宴,都是奏的。如今想是早膳了。’西门庆听言未了,又鼻子里觉得异香馥馥,乐声一发近了。……转过回廊,只见一座大厅如宝殿仙宫,厅前仙鹤孔雀,种种珍禽,又有那琼花、昙花、扶桑花,四时不谢,开的闪闪烁烁,应接不暇。西门庆……走到堂前。堂上虎皮太师交椅上,坐一个大猩红蟒衣的,是太师了。屏风后列有三四十个美女,一个个都宮样装束,执巾执扇,捧拥着他。”蔡太师的骄奢淫逸通过这个场景反映了出来,【诗经】上说:“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蔡太师耗费的银子当然出自民脂民膏。
  再来看西门庆升官当上正提刑,上京去向主管各省提刑官的朱太尉谢恩的这一段:“正值朱太尉新加太保,……各家馈送贺礼,伺候参见官吏人等,黑压压在门首等的铁桶相似。……一等等到午后时分,忽见一人飞马而来,传报道:‘老爷……进南薰门了。’吩咐闲杂人打开。不一时,骑报回来,传:‘老爷过天汉桥了。’厨役跟随。半日才远远牌儿马到了。众官都头戴勇字锁铁盔,身穿搂掭紫花甲,青紵丝团花窄袖衲袄,红綃裹肚,绿氅皮挑线海兽战裙。脚下四缝着腿黑靴,弓弯雀画,箭插雕翎金袋。肩上横担销金令字蓝旗。端的人如猛虎,马赛飞龙。须臾,一对蓝旗过来,夹着一对青衣节级上,一个个长长大大,搊搊搜搜。头戴黑青巾,身穿皂直裰,脚上干黄皮底靴,腰间悬系虎头牌,骑在马上,端的威风凛凛,相貌堂堂。须臾,三队牌儿马过毕,只闻一片喝彩声传来。那传道者都是金吾卫士,直场排军,身长七尺,腰阔三停。人人青巾桶帽,个个腿缠黑靴。左手执着藤棍,右手泼步撩衣。长声道子一声喝道而来,下路端的吓魄销魂,陡然市衢澄静。头道过毕,又是二道摔手。摔手过后,两边雁翎排列。二十名青衣缉捕,皆身腰长大,都是宽腰大肚之輩,金眼黄纨之徒,个个贪残类虎,人人那有慈悲。十队青衣后面,轿是八抬八簇肩舆明轿,轿上坐着朱太尉。头戴乌纱,身穿猩红斗牛绒袍,腰横四指荆山白玉玲珑带,脚靸皂靴,腰悬太保牙牌,黄金鱼鈅,头戴貂蝉,脚蹬虎皮踏,抬那轿的离地约有三尺高。前面一边一个相抱角带,身穿青紵丝,家人跟着,轿后又是一班儿六面牌儿马,六面令字旗,紧紧围护,以听号令。后约有数十人,都骑着宝鞍骏马,玉勒金鞋,都是官家亲随掌案书办书吏人等,都出于纨绔骄养,自知好色贪财,那晓王章国法。登时一队队都到宅门首,一字儿摆下。喝的人静回避,无一人声嗽。那来见的官吏人等,黑压压一群,跪在街前。良久太尉轿到跟前,左右喝声:‘起来伺候!’那众人一齐应诺,诚然声震云霄。”
  这段文字写的是主管各省提刑官的太尉朱勔回太尉府的排场与声势,朱太尉与蔡太师同样是“不稼不穑”的,阔绰的排场与显赫的声势所耗费的银子出自民脂民膏也是无需说的,朱太尉的排场与声势所以如此阔绰、显赫,因为他是明王朝的鹰犬,然而从朱勔回府的排场与声势中,透出的不是祥和的气氛,而是宣泄出一股暴戾之气,请看其中的这些描写:“金吾卫士……左手执着藤棍,右手泼步撩衣,长声道子一声喝道而来,下路端的吓魄销魂,陡然市衢澄静”;再比如“二十名青衣缉捕,……个个贪残类虎,……”这股暴戾之气,暴露出明王朝进入衰败时期后,民众同官府间的不和谐,社会状态的不安宁。
  【金瓶梅】中对蔡京与朱勔的两段描写,说明了统治阶级生活糜烂,耗资巨大,因此出现财政危机是必然的事情,为摆脱财政危机,明朝中期,赋税就日益繁重,到了明朝后期,更加强了賦役压榨,从万历四十六年起,先后实行“三饷加派”,所谓“三饷”,向辽东的后金用兵而加征的军费,叫“遼饷”;为镇压农民起义而加征的军费,叫“剿饷”;为练兵而加征的军费,叫“练饷”,“三饷”合计,每年加征一千六百万两,每年常规的賦税已经征收了一千四百六十万两,再加征一千六百万两,无疑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农民为逃避赋税、地租而离乡背井,成为流民,两极分化加深,社会危机加剧,明朝中期开始农民起义就不断,到了明朝后期,流民队伍的增加,使农民起义队伍更加壮大。
  两极分化加深、社会危机加剧的情况,【金瓶梅】通过一些情节反映了出来。
  元宵节,除四妾沈雪娥被安排看家外,嫡妻吴月娘受尚未成为西门庆五妾的李瓶儿邀请,带着二妾李娇儿、三妾孟玉楼、五妾潘金莲到李瓶儿在狮子街灯市口的家中做客过节,李瓶儿设宴款待,还叫了两个唱的来家助兴,有钱的西门府的家眷们在闹猛的灯市口居家听弹唱、品好酒、尝美食,赏灯玩耍,欢声笑语。
  原是卖炊饼的武大老婆、用色相勾搭上经商的西门庆、进了西门府成了第五房姨太太的潘金莲,这天穿的是:“大红遍地金比甲,头上珠翠堆盈,鳯钗半卸,鬓后挑着许多各色灯笼儿(招摇的打扮为惹人注目)。搭伏定楼窗往下观看。”潘金莲眼中的灯市是:“人烟凑集,十分热闹。”“玩灯男女,花红柳绿,车马轰雷,鳌山耸汉。”当年在寒碜的县西街、拼着在帘子下露出三寸金莲也要招蜂惹蝶的潘金莲,怎会放过这个大出风头机会,“那潘金莲一径把白綾袄袖子搂着,显她遍地金掏袖儿,露出那十指春葱来,带着六个金马镫戒子儿(一个炫富的浅薄的女人)。探着半截身子,口中嗑瓜子儿,把嗑了的瓜子皮儿都吐下来。落在人身上。”还“嘻笑不止”,嘴里不停“一会指道、……一会又道”,“引惹的那楼下看灯的人,挨肩擦背,仰望上瞧,通挤匝不开,……须臾,哄围了一圈人(潘金莲所以招摇、炫富,她期望达到的目的正是被众人“仰望”、“哄围”,好展现她被娶进西门府的成功),内中有几个浮浪子弟,直指着谈论。”成为有钱的西门府小老婆的潘金莲,除掉在节日的氛围之下吃喝玩乐外,还刻意惹人注目,为的是从中得到一种精神上满足。
  西门庆元宵这天则同他的狐朋狗友在丽春院李桂姐那里鬼混:才待收拾摆放案酒,有几个穿褴褛衣者进来跪下,谓之“架儿”,手里拿着三、四升瓜子儿,说:“大节间孝顺老爹。”褴褛衣者用“孝顺老爹”来推销瓜子,让西门庆因为受用而吩咐收下他们的瓜子儿,打开银子包儿,捏一两一块银子,掠在地下。一个“掠”字,表现出西门庆在“架儿”面前的居高临下。“架儿”接了,众人扒在地下磕了个头,说道:“谢爹赏赐!”往外飞跑。所以“飞跑”,因为衣衫褴褛的“架儿”可能正饥肠辘辘,有了这小块银子,今天可以不挨饿了。
  西门庆打发“架儿”出门,安排酒上来吃酒。桂姐满泛金杯,双垂红袖,肴烹异品,果献时新,倚翠偎红,花浓酒艳。酒过两巡,桂卿、桂姐,一个弹筝,一个琵琶,唱了一套,正唱在热闹处,见三、四个穿青衣黄板鞭者、谓之“圆社”的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盒儿,盛着一只烧鹅,提着两瓶老酒。向前打了半跪说道:“大节间来孝顺大官人贵人!”西门庆平昔认得,说道:“你每且外边候候儿,待俺每吃过酒,踢三跑。”于是向桌上拾了四盘下饭,一大壶酒,一碟点心,打发众圆社吃了(西门庆在“架儿”面前居高临下,而赏吃的给“圆社”,大概算是对他们的礼遇,不过一个“拾”字,却又透露出礼遇中的傲慢),整理气球齐备。西门庆出来外面院子里,先踢了一跑。次叫桂姐上来,与两个圆社踢,无不假喝彩奉承,向西门庆讨赏钱。当下桂姐踢了两跑下来,使得尘生眉畔,汗湿腮边,气喘吁吁,腰肢困乏,袖中取出春扇摇凉,与西门庆携手并观(一幅带有春宫色彩的画)。有【朝天子】一首说这“圆社”:“气球儿不离身边,每日街头站。从早晨直到晚,不得甚饱餐。赚不到大钱,他老婆常被人包占。”
  同一个元宵节,富人同穷人过节的境遇是完全不同的:富人是:“肴烹异品、果献时新”不说,还“倚翠偎红、花浓酒艳”,一幅吃喝玩乐的奢靡图;而穷人则是:“不得甚饱餐”、“他老婆常被人包占”,一张为生存而挣扎的凄苦画。
  再来听听春梅同吴月娘谈家常的一段话:春梅道:“奶奶,他(指丈夫周守备)哪里得工夫在家!多在外,少在里。如今四外,好不盜贼生发,朝廷勅书上,又叫他兼管许多事情,镇守北方,巡理河道,提拿盜贼,操练人马。常不时往外出巡几遭,好不辛苦呢!”春梅的话里透露出来的是:大明王朝随着两极分化的加深,加剧了社会的不安定。
  【金瓶梅】就是通过这些内容把产生西门庆这个形象的明王朝的社会状况反映出来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