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的国企生活 / 十九章 意外的收获

十九章 意外的收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曾师,15日以前要完成出口任务,我们不敢耽误,“他扫了一一圈,见大家都听清楚后,说道:”综合计经组长,分管技术员的意见,我们需要调整风机的安装顺序,抽风机改在头端,后端加装鼓风机,里面的温度可以降到七十度。“
  看见大家都在点头,肖跃特意对曾令荣说:”这个温度你们认为可以作业不?如果可以,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援,我可以做主。“
  曾令荣想了一下,用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确认无误后,才抬起头,对肖跃和技术员说道:”鼓风机的风量要比抽风机小一点,另外,检修人孔不大,我们工段能进去的只有三四个,这些人需要王经理和牛经理商量“。
  肖跃点点头,问化肥厂检修段长王增云:”王段,你有几个人?“
  王增云回答道:”可以抽出四个人,这里我们抢修过,从后端到前端来回一次需要4分钟,下料口用大锤敲,60度的温度,在里面的时间不能超过8分钟。“
  他的数据很准确,肖跃在频频点头,旁边记录的周应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是一位对工厂、对手下负责的好领导。
  肖跃在心里计算,曾令荣在旁边提醒王增云:”王师,还要把水管接过来,出来的人用水降温。“
  王增云点头,走到曾令荣身边小声商量。
  肖跃计算完,对他们说:”好,我这里马上联系牛经理,成东,“成东站在旁边,他是化肥厂设备主管,”领导“,见他听到,肖跃继续说:”你负责外联,需要的备件准备好,做好安全、救护工作“。
  周应民在笔记上写的飞快,他觉得处处都是学问,这是他第一次在现场参与抢修,每一个步骤、每一次安排、每一段时间,都是紧紧围绕安全在进行,这给他极大的领悟和信心,他想:我一定要把片区安全隐患点记录好、排查完。
  防温服穿上跑不动,王增云用湿毛巾包住口鼻,来回一次果然只有七分钟时间,大家的积极性就起来了,周应民本来想实际操作,但他身长肩宽,耽误的时间太多,只能在门口帮忙,这时候才知道,是因为热风温度过低,下料端被堵塞引起的生产事故。
  这是一起生产操作事故,按受损失程度进行考核,听旁边的生产人员说,一个月的奖金泡汤了。
  这还是肖跃组织抢修,如果停机降温,三天时间不一定够。
  所以,周应民又在记录加上一个内容:抢修安全措施和费用。
  每天脚不沾地的他,在别人看来是在外面偷懒,但逐渐加厚、内容丰富的笔记,机械厂三个领导都知道他的辛苦和贡献,牛勇有一次和周正开玩笑说:”拿着这本笔记,你在任何一个生产部门,管理安全是绰绰有余了。“
  周正也是满心欢喜,他很想学学牛勇看人、知人、用人的能力。
  机械厂的”5s“管理陷入瓶颈,用的还是周应民那一套方法,有些地方甚至被其它厂超越,比如电气仪表车间,创新了”动态进出库“标准,获得公司创新奖。
  这让机械厂的人大为不满,大家不敢明着说,暗中却是和计经组对着干,周应民就听姚安说,赵鑫在准备调动。
  谁也不知道,电器仪表的方案是周应民和余茂斌商量的,这件事,让余茂斌的名字进入部门领导的眼中。
  他们三人要租的房子,白倩瑶找了几处,大家都满意的,她不满意,她是想把房子当成家的女人,村子里有这样条件的,谁会租呢?这件事就只能慢慢来了。
  胡云慧比白倩瑶还要操心,她比别人更希望周应民能天天让她飞翔。
  这样的地方更不好找,已经耽误了近两个月,周应民只能求到高丽丽那里。
  这段时间周应民天天和检修人员在一起,每一次的班组活动都邀请他,周应民是个好酒量,朋友交起来就快,二班的人本来就熟,又有曾令荣这个师傅,刘萍和高丽丽就把他当弟弟对待。
  高丽丽人大方漂亮,附近的老板有几个很喜欢她,但她有一个缺点:爱打麻将。刘萍曾悄悄的说过,她经常输钱,生活费经常向刘萍借。
  这就麻烦了,谁也不敢沾上赌博的人,周应民为什么请她帮忙呢?知道了吧,认识的人多啊,她们是信息流通最快的一群人。
  果不其然,才告诉她三天,就找到四处地点。
  周应民三人还没有开始种地,摩托倒是先骑上了,按侯德才的说法,钱都借来了,不买不划算。他在路口修理店-----一个昭明老乡开的,买了两辆二手80,没有离合器那种,才花了四千多。
  骑摩托危险大,三人又去考了执照,周应民上下班有客车,基本不用。
  明天周末,余茂斌是白班,白倩瑶喜欢周应民带她,正好,三个人出去兜风,顺便看看哪一处合适。
  猴子搬到余茂斌那边,白倩瑶虽然想天天陪周应民,但始终是男生宿舍,洗漱、卫生都不方便,周末不一样,周应民不上班,白倩瑶不需要出门,她喜欢这样的生活,没办法,只能将就她。
  侯德才晚上活动多,三个人出门时已经十点了。
  附近村子姑娘熟,高丽丽说好的一处离生活区很近,就是下完坡转弯进去,走路也只要十多分钟。
  这家人是二十多公里外洗衣粉厂附近,一个山冲村的地方搬迁来的,那边要建铁路,补偿的地基和土地,房子是新建的二层楼,家具冰箱都有,门前一大片土地,房东老奶奶说,有三分之一都是她家的。
  看见是南化厂的员工,奶奶很大方的减了200元-----他们是要400的,因为只出租二楼,土地留一小块给他们就行,每年不收钱,只是在地里摘一些菜吃。
  白倩瑶喜欢的不得了,说什么都不愿意去其它地方看,她说:”哥,我什么都依你,就是这一次,你得听我的“。
  这就没法讲理了,猴子又是不会开腔的人,周应民只有和老人详细谈谈。
  原来老奶奶姓周,和周应民还是本家,今年六十岁不到,老伴姓达,比奶奶还小2岁,天天上街卖菜。她家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外省做生意,女儿就在河口镇上工作,家里只有两个老人,所以想把二楼租出去,当然,家里不缺钱,要的是信得过的租客。
  南化厂员工素质好,这是附近几十公里村里人公认的,周应民和侯德才是大中专生,姑娘一口当地话,这可骗不了人的,所以,周奶奶才大方的降一半------她其实更想租给他们,家里太冷清了,有年轻人在家,老老小小都安心。
  土地大概有一亩多,猴子其实也喜欢,担但二楼只有两间卧室,也没有养猪的地方,养鸡又要搭棚,,他把想法说给周应民听,站在后面的奶奶就插嘴说:”猪圈我们有的,年纪大了,姑娘不给养。
  这倒是意外的惊喜,果然,房子侧面建有简易的猪圈,养二三头没有问题,但相隔不到5米就是另一家的三层小楼,养猪臭、脏,扯起皮来就不好处理。
  白倩瑶的神色是掩不住的喜欢,期盼的眼神一直在周应民脸上,想想,200元也不贵,土里面就能赚出来,再说了,不能养猪,可以养鸡啊。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也不用签什么协议,达爷爷回来,看见是他们这样的三人,比周奶奶还喜欢,说:“钱不急着交,你们南化的人我信得过,发工资给就行。”
  周应民和侯德才谨慎一些,拿出身份证给老人记好,白倩瑶说回去拿,爷爷根本不要:“闺女这本地口音就是证明。“
  老人非要留人吃饭,还说道:”楼上两间卧室,一个大客厅,我们经常打扫的,铺盖垫单拿来就可以住。“
  白倩瑶就等不起了,催促两人搬家。
  这一折腾就忙到晚上,周应民的床上用品是单人用的,白倩瑶还是大闺女,自家的东西不能搬出来,又去商店买,女孩子私密的物品多,收拾旧的,又去买新的,周应民搬走,宿舍就空了,侯德才嫌一楼不好住,交出去又舍不得,找了两套旧的铺上,用来当厨房用。
  留一辆摩托给周应民,侯德才就回宿舍,老奶奶还喜欢和他说话,叮嘱着天天来,他一走,周应民就陪着看电视聊天,白倩瑶收拾好才上楼。
  听着姑娘絮絮叨叨的讲要添置的物品,周应民才发现,两个人在一起,和单身比起来,完全是一个不同的生活,这还是同居,如果是结婚有孩子,那更是不一样。
  赚钱,养家糊口,任重而道远啊。
  周应民的笔记上增加了内容,查阅时就不方便,那时候电脑属于贵重资产-----南化厂有三处主控室使用电脑监控,只有主操和班长可以进去,他试着用分点分类的方法,工作量又太大。计经组有各种文件目录,别人不愿意借,这件事困扰了他好几天。
  胡云慧陪他去公司资料室------这本来就是胡云慧的工作内容之一,周应民骑摩托,资料室在办公大楼四楼,订阅了各种化工、化肥类的期刊、书籍,他想查找一种方便的检索方法。
  资料室的管理员是一个快50的阿姨,胡云慧称他“静姐”,她把来意一说,静姐就笑起来:“这里都是专业、学术类,格式标准,体系文件呢,要求用词准确,反正是考研用还可以。”
  她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周应民,胡云慧连忙说:“静姐,这是我们厂新来的技术员,牛大炮的...“,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她可不能乱说,给周应民贴上牛勇的标签,谁也不会怀疑,再说了,牛勇本来就照顾周应民。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