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之大骗子 / 第二十七章 得逞

第二十七章 得逞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当孙乾介绍完了丁灏安排的合作方式,一众豪族纷纷纳捐之时,丁灏又给出了一个重磅的承诺。
  “今日之事,我将专门派人前往东莱,请康成先生赐一篇文章,说明今日众人之豪举,刻石记载。另外今日所纳之钱粮,全部用在费县流民身上,众位的姓名,以及纳捐的数目,也要一一刻石晓谕后世,以供后来者瞻仰诸公风采!”
  众人一听,丁灏非但要刻石记载,还要请郑玄写文章记述此事,登时满堂轰然。
  刻石记载固然露脸,而一旦有了东莱郑康成的文章,那此事真就大了。
  因为出身和家族实力的关系,郑玄并非士林领袖,可他精通今古文经学,确是一代儒宗,在士林的影响力无人能及。若是由他亲自为此事作赋,那么必将轰动天下,他们这些人的名字,自然也会随着这篇文章流转天下。
  如今天下知名的所谓“八厨”,也不过是以财救人,与他们今天的事又有什么太大的分别呢?
  另外,如此豪举一旦刻石传世,也算是为后代家族留下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以区区几千石粮食便换来了如此大名,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当下,众人纷纷找到孙乾,增加捐赠数额,仿佛捐赠的是别家的钱粮一般,豪爽大气之处,令人瞠目不已。
  最后一统计,各家所捐赠的粮食,总数竟然超过了十万石,家财丰厚者如王家,所捐赠甚至超过了一万石。
  就这样,经过半日的努力,丁灏筹集到了足够的钱粮,安置流民的工作终于后顾无忧。
  事后,薛房和臧霸曾与孙乾、关羽二人有过一番恳谈,薛房和臧霸二人,与丁灏等人不过萍水相逢,相互之间了解并不多,惟其如此,方对丁灏的表现大为吃惊。
  看丁灏平日里也不似坐衙的老爷一般沉稳肃穆,而且自来费县,除了一个督邮的大牌子,什么也没有,可谁能料到他非但能夺了汪明哲的权,竟还真的能从费县的豪族手中弄到粮食?
  这一番骚操作,堪称空手套白狼的经典之作,其效果却实在是令人瞠目不已。
  表面看来,费县豪族的代表们所以如此配合,踊跃纳捐,是因为丁灏做了几句歪诗,大家又看中了可能随之而来的名声。可往深里想,对这些豪门大户来说,这却也是不得不为。
  薛房常年经商,人生阅历极丰,看问题也最是透彻。
  他给几人分析道:“不说别的,单单是丁督邮的身份,就不是这一众豪强惹得起的。”
  孙乾对官场不过雾里看花,一知半解:“我听说,郡守县令往一地任官,先要与地方豪强乡老打好关系,可景汀不过是一督邮,其官阶较之县令都差得远,为何费县豪强反而对他十分忌惮呢?”
  薛房裂开嘴笑起来,满头满脸都透着油光,一双本就不大的眼睛也被挤成了一条缝:“刺史代天巡狩,监察郡国,其职权有明确的规定,而其中的第一条,就是‘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督邮虽没有刺史那么大的权力,其职能与刺史却也是大同小异。”
  关羽虽常年混迹江湖,对江湖上的门道一清二楚,官场上的道道却并不熟悉,遂插言道:“哦?此言何解?”
  闻言,薛房眯着的小眼睛绽放出慑人的光芒:“地主豪强盘踞地方,每逢灾年侵吞田产,迫人为奴,这都是常用的手段,费县自也不能例外。因此,谁的屁股下面都不够干净,他们之所以不敢过于违拗丁督邮,也是因此。”
  说到这里,他瞧了一眼旁边的臧霸,就此打住。
  臧霸嘿嘿一笑,道:“督邮之责比于刺史,若是丁督邮援引刺史监察的‘六条’来按验各家,那是合理合法。这一家家的虽说在朝中也有些人脉,可丁督邮毕竟是占了一个理字,监察豪右,惩治不法,正是其该管之事,朝廷中的大佬们自然也不好过分插手此事。”
  他双目中抑制不住激动,道:“况且,今日里督邮一上来就摆明了一副两败俱伤的样子,开口就说要带着三万流民登门拜谢的话,这分明是敲打他们呢!”说到这,臧霸心中满是不忿,“公佑与我花了几天的时间游说各家,却仅仅得到了千余石粮食,督邮对此显然是生气了!”
  听到这里,薛房一脸赞叹地道:“丁督邮虽年纪轻轻,行事却极有分寸,他今日不穿更加正式的官服,反而穿一件随意的襜褕,腰中更是悬了长剑,这摆明宴无好宴,若是费县豪右还不配合,他怕是便要痛下杀手,即便鱼死网破也在所不惜了。”他又赞叹连声,补充了一句,“当然,这都是演给外人瞧的。”
  这样一来,关羽是真听明白了。
  丁灏不过二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行事冲动一点也可以理解,而这就是督邮多为年轻资历浅的人担当的主要原因。
  正是因为他年轻位低,所以即便是做错了,也可以随时纠正。
  往极端里想,即便是丁灏给费县的豪门大户扣一个勾结匪类的帽子,将他们都整垮了,然后强行打开各家仓廪,拿出来粮食赈济灾民,也不是做不到。而事后若是朝中有人要追究责任,郡守府大不了将丁灏革职了事,郡守府却可以将其中干系摘得干干净净,可豪门大族被搞臭的名声和散出去的家财可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与其如此,倒不如老老实实地配合,还能得点儿好名声。
  因此,一众豪族见势头不对,正彷徨无助,六神无主之时,丁灏却又抛出了合作的意向,给了他们台阶,他们当然毫不犹豫,就坡下驴了。
  看到关羽一脸叹服的表情,薛房笑道:“丁督邮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能应对大场面,也耍得了小手段,实在是位妙人啊!”
  一旁的臧霸闻言,顿时目露精光。
  当日下午,待送走了各家代表,丁灏便与关羽、臧霸二人统领人马,去费县城外为招募流民进行先期的准备工作,而孙乾与薛房则带着人手往各家点验粮食去了。
  那五百部曲吃饱喝足,也穿上了新近缝制的麻布新衣,列队整齐,精神焕发地来到流民营地。
  他们离开流民营地不过三五日,如今再临故地,看到里面的惨状,不觉百感交集。
  百姓失地之后虽衣食无着,可即便是讨饭,一般也是亲朋故旧结伴出来的。因此,流民营中看似乱糟糟的,却是各有各的乡党亲朋,各有各的地界。
  因此,丁灏让五百部曲维持秩序,将流民按照籍贯故乡分开,然后便各自在一队部曲的带领下,往西山早已规划好的地段安置下来。
  待安置好后,又由他们各自推举代表,一则进行管理,二则转达政令,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提高效率。
  丁灏并没有刻意将他们打散重新编组的意思,因为那样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小团体的形成,增强管制力,却会产生不必要的内耗,各人相互之间重新认识,再经过一段时间互相磨合,才能产生小的领导层。
  可是,如今他的时间很紧,要想让这些流民快速形成战斗力,使山寨迅速走上正轨,实现自给自足,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当天晚上,流民们便吃上了热腾腾的粥饭。
  此外,携带着丁灏写给郑玄与诸葛珪书信的孙家仆从,也分别上路了。
  丁灏几日前已经给诸葛珪写过一封信,信中将费县仓廪一空,库中粮食也被汪明哲吞没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诸葛珪,至于如何处置这位汪县令,自然要诸葛珪拿主意了。而今日这封信,丁灏便将募捐成功的消息告诉他,另外也请诸葛珪准许他便宜行事,使他能够往泰山郡属下各县之中派遣工匠,建设庄院与扩建围墙。
  而写给郑玄的书信中,除了将他在费县的一应作为详细交代,还极诚恳地向他求一篇文章,此外也请他派遣一名稳重的弟子前来费县任学官,在新近建成的学舍之中教授学生。当然,他也请郑玄为新学堂取名题字,郑玄热心教育事业,想来当不会拒绝。
  西山距离费县城十余里路,算不得太近,可也正因为如此,西山脚下荒地极多,让这三万人在此开荒屯田,正是便宜。再加上有浚河正在附近,引水灌溉极为方便,又有官道经过,要从费县各家运送粮草物资前来,也颇便宜。
  所谓衣食住行,食物既然有费县豪族捐赠,自然不用再愁了,相较而言,住宿反而成了大问题。
  眼看天将入冬,若不尽快将住宿的问题解决了,定然要出大问题。
  丁灏的解决方法很简单,还是开挖窝棚。窝棚不仅省时省力,还具有极好的保暖效果,的确值得推广。只是这个活计主要就是挖坑,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妇孺老弱也都能干得了。因此,还是照旧交给妇孺老弱来做,而一万多青壮,则在饱餐之后,依照各自的分工行动起来。
  这时候,丁灏先期所招募的五百部曲的作用便体现出来了。他们不仅要维持秩序,还分出了几个小队,带领后来加入的一万青壮正式展开工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