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唐之文豪 / 第十四章 改良古方

第十四章 改良古方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唐初年没有专门的外交部,处理外交事务由鸿胪寺负责。鸿胪寺的规格低于朝廷的六部,相当于副部级,设置正、少卿各一人。负责各国使臣的接待工作。
  薛延陀部首领夷男到了长安,按照要求要住进鸿胪寺的客舍,鸿胪寺已经做好了接待的准备。可是,负责接待的少卿唐菲却十分头疼。
  大唐的外邦觐见是有规定的,使团的人数进入长安的不能超过100人,薛延陀部首领夷男率领的使团人数却高达300余人。
  鸿胪寺的接待外宾的客舍,一个国家一个**院落,每个**院落只能容纳120人。一个客舍是容不下薛延陀的300人的。
  要是平时,也不是问题,只要是腾出几个客舍就行了。偏偏时至年关,大唐周边国家一下子来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高丽、交趾、吐蕃和天竺等十几个使团。这住宿就成了问题。
  夷男手下的总管孛贴提出要占三个客舍院落。唐菲不同意还不行,他不敢把300人的薛延陀部众分开到鸿胪寺以外居住,这些人基本上是薛延陀的武士。分散开来,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乱子。
  鸿胪寺少卿唐菲只好跟关系比较好的吐蕃、天竺等国使臣商量,将他们请到了鸿胪寺外面另行安置,算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
  夷男是以迎亲的身份来到长安的,在到达长安的第三天,唐太宗接见了他。
  太极殿的正殿。
  唐太宗坐在龙椅上,等着夷男前来觐见。大唐大部分三品以上重臣,以及唐太宗的三个年满16岁的儿子太子李承乾、吴王李恪、魏王李泰参见了接见。
  “宣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觐见。”真珠毗伽可汗是夷男的封号。
  随着一声声通传,夷男走进大殿,朝着唐太宗走去。
  夷男身材高大强壮,一张明显的突厥血统脸孔,眼窝微陷,鹰钩鼻子,下巴微翘,棱角分明,十分帅气,只是眼神阴鸷冷漠,令人不舒服。
  夷男走到了唐太宗的面前,向他行礼。说到:“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大殿上的气氛立刻凝重了起来。
  薛延陀是大唐的藩属国,夷男这个真珠毗伽可汗是唐太宗册封的,他对唐太宗应该行臣子觐见皇帝的礼仪,是要跪拜的。然而,他却是站在那里,行了一个单手抚胸的朋友相见的礼仪。
  夷男的举动,明显地是在蔑视大唐的威仪!
  皇子和大臣们个个十分愤怒,碍于朝廷的礼仪,他们不便出声,只是拿眼睛瞪着夷男。
  唐太宗强忍住心中的愤怒,说道:“免礼。”他没有说平身,因为人家夷男就没有下跪。
  夷男从怀中掏出了文牍,照本宣科,没有任何表情地宣读向唐太宗迎娶安宁公主的请求。他的嗓子是男中音,但是在说话的时候,刻意提高嗓门,声音生硬冷漠,令人不舒服。
  唐太宗心里不爽,不等他念完,就说到:“就这样吧,今天朕身体不适,迎亲的事情,你和鸿胪寺具体商议吧。”说完,就站起来,向着后殿走去。
  夷男这样做是故意的,他想看看大唐君臣的反应,从中判断大唐的战争准备情况。而大唐君臣的隐忍,让他感到,大唐有所顾忌。这就证实了大唐目前有软肋。
  他不在意大殿上那些大臣们杀人的眼神,志得意满地离开了太极殿。
  夷男走后,大殿上的文臣们纷纷指责他的不臣之举。武将们更是撸胳膊挽袖子要和薛延陀开战。
  鲁国公程咬金骂道:“他奶奶的,夷男小子太猖狂了,我现在就让他吃俺老程三板斧!”
  深知唐太宗心思的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等人则默不作声。
  太子李承乾说道:“各位,开战的事情,我会请示父皇的,大家先散了吧。”
  众人边议论,边向外走去。
  长安城的商贸集市分为东西两市,今天购买商品叫做“买东西”,就源自于此。
  长安的商贸活动非常繁茂,例如商店业的门类,粮食业的米行、麦行、大饼店、副食店。卖肉的肉行、卖鱼的鱼行。饮食业的酒肆、食店、茶店、果品店。卖衣服、药材、铁器、马匹的。还有书店、乐器店等。
  西市比东市要大,是国内外贸易集散地,世界性的商贸活动中心。有“金市”之称。汇聚了酒肆、珠宝、药店等220行,全盛时期有4万多家店铺。商业活动西到罗马,东到高丽。
  唐初的西市虽然经过战乱,但是依然规模宏大。
  这些天来,西市里出现了大批的外国人,他们大部分是各国使团的成员,抱着好奇的心理在西市参观购物。因为语言文化的差异,经常和大唐的商贩发生纠纷。
  这其中,问题最多的就是薛延陀的人,他们很多人是故意挑衅。京兆尹相当于长安市长接到了朝廷的暗示,不要激怒薛延陀人,因此官府刻意避让。这就更加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强买强卖、欺男霸女的事情时有发生。
  今夜,长安的月色很美,真的很美。
  柴逸在院中默默地望着朗月星空,呼吸着带着酒香的空气,心头不由浮起一股子发自肺腑的暖意。屋里的铺盖和被褥萧玥全换成了崭新的,所有的用具皆一尘不染。
  一时间,温情脉脉的情感充斥在他的全身,他叹息一声,轻轻走进屋去。
  虽然长安城中早已漆黑一片,但其实天色尚早。据柴逸估计,此刻也就是晚上9点左右。
  他没有这么早入睡的习惯,便挑灯在案几前跌坐下来,铺开纸笔顺手写了几个字。左瞅瞅右看看,感觉似乎还不错。他在前世的时候,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书画艺术颇有涉猎,这毛笔字应该还凑活。。
  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滴。本来他是会写,但写的不精,不过重生之后,两人合为一体,原本的经验加上自己的领悟,现在已经有大家风范。
  想了一阵心思,还是将精力转移到酿酒上了。在大唐,他要生存,既然有关于酿酒和酒文化的“天赋”,利用起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图书馆里面关于如何酿酒和古酒的方子竟然超乎寻常的清晰,柴逸惊奇地发现,凡是图书馆里面的东西,只要一“回想”,就像在电脑屏幕上闪现一般清晰可辨。
  他伏案疾书,尝试着背写出来上记载的几个酿酒古方,琢磨着该如何进行改良,才能让自己酿制的酒“白里透红、与众不同”。
  这个时代的酒之所以酒精度不高,是因为还没有蒸馏的技术。酿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柴逸记得在一本古籍上看过,隋朝时也有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酒曲)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
  但唐人做不到,不代表柴逸做不到。他有绝对的信心和把握,用蒸馏技法提炼出酒精度更高的白酒来。
  只是,仅仅是酒精度数高是不行,还要在口感、香气、酒液的浓度等多方面“齐头并进”,才能在这个时代一炮打响,换来柴逸所希望的财富和幸福生活。
  他想起了前世的啤酒。在大唐酿制工艺繁杂的啤酒当前有些不现实,但能不能借用一些啤酒酿制工艺的法子呢?譬如用大麦替代传统酿制白酒的粮食小麦高粱之类,再在其中加上一些啤酒花和枸杞……
  大麦在中国的栽培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这种原料应该不难找到。至于啤酒花,上称为蛇麻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蔓性植物,古人取为药材,应该也没有任何问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