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汉祚龙兴 / 第十三章 北境都护府

第十三章 北境都护府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智取出纸笔来,一阵挥毫泼墨。
  “洪儿,为父敕封你为北境大都护,领镇北将军,都督北境诸军政事。中军龙骧、虎贲二营划拨为都护亲军,着尔一月之内率军北上,筹建北境都护府,予以便宜行事之权,许自置官属。”
  刘洪愣住了,这还是那个古板固执的父亲吗?
  便宜行事,自置官署。
  这权力是不是给的有些过了?
  这基本上就等于是把自己立为一方诸侯了。
  虽说这个时代鲜有以子篡父的事情发生,但也不是绝对没有的。
  胡服骑射的赵国武灵王赵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赵雍在春秋鼎盛的时候,为了专于军国大事把王位禅位给儿子赵何,后来想收回权力,但遭遇沙丘之乱,被儿子的属下幽禁在沙丘宫,活活饿死。
  父亲一点都不担心吗?
  “父亲……孩儿只是要为父亲于北地遍屯田土,父亲只需予我屯田都尉之职即可,孩儿无功受禄,当不得这么高的职位,父亲可另遣他人担此重任!”
  本来是对经略北地之职志在必得,但是父亲突然这么痛快,刘洪有点措手不及,只能忍痛推辞,避免引起父亲猜忌,形成父子相争的局面。
  “洪儿不必推辞,北地山高水远,又是蛮荒之地,料想往来定当不便,屯田之事责任重大,非位高权重不可。
  为父选你做北境大都护,原因有三。”
  刘洪心道:还这么多呢?
  “小邙山一役,你虽身受重伤,但却性命无碍,必为福泽深厚之人,此其一也;你与为父具是汉室嫡亲血脉,高祖之苗裔,我需坐镇龙兴,作为我的独子,有事当服其劳,此其二也;伤愈之后,你虽然记忆有损,但是却日渐成熟,治军颇有心得,与为父论政也颇有独到见解,足以独当一面,此其三也。”
  刘智抚须,历数挑选刘洪做北境大都护的原因。
  “有此三者,北境大都护之位,非你莫属!”
  说完拿出汉公大印,盖在纸上。
  送走刘洪,刘智又将一张纸铺在案上,提笔写下两行字,陷入沉思。
  那两行字,正是刘洪在母亲处不经意间吟出的那两句。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洪儿年纪虽小,头角却已初现峥嵘,从明堂祭祖改换大名,到一马配双镫,再到要求打造具装甲骑,虽然他已经在刻意掩藏自己的野心,但是真当自己老了吗?看不出来了吗?
  训练军士时的无情冷漠,提到殴家独霸冶铁业的时眼神里的寒意,再加上这首遍布萧瑟凛冽杀意的诗……
  刘智清楚的知道,野心这种东西一旦产生,就会像滋生的藤蔓,铲不尽,除不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本来自己和兄长约定,带家族东渡出海就是为了远离纷争,苟全性命于乱世。而现在,自己的唯一的儿子,心里却已经有了宏图大志,虽然不知道儿子的志向已经成长到何种地步,但是其所图必定不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任何东西都可以被阻止,唯有野心不会,既然阻止不了,那就全力支持吧,想要权力、想要地盘,统统都给你,想打压殴家,只要你不伤其根本,害其性命,任你放手去做。
  为父只能帮你到这里了,以后的成就大小只能由你自己把握了,池中金鳞,能否一飞冲天,遨游于九天之上,就全看你的了。
  作为父亲,只有据守龙兴城,做你最坚强的后盾了。
  ……
  布告很快就发到了城内城外。
  龙兴城汉公府行政效率还是很高的,军国大事,刘智都能一言以决,在这里他就是土皇帝,是最大的权威。
  龙兴城要筹建北境都护府开拓北境之地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城内城外引起巨大轰动。
  每一张布告旁边都挤满了人,考虑到倭裔龙兴人识字率低,布告两旁各有一名官府差役,轮流为民众诵读布告上的内容。
  “着龙骧营检校校尉刘洪筹建北境都护府,任北境大都护,领镇北将军,屯田北境,为我龙兴开拓疆土,城内城外诸民,无业者务必于五日内前往大夏门外北大营登记造册,其余人等如有意向参与开拓北境,亦可到北大营报到。凡参与开拓北境者,视其贡献,分予田土,所得收成,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
  ……”
  这条政令一出,乐坏了众多的倭裔龙兴人。
  倭国此时是奴隶制社会,除了王城外,大部分还是部落的形式,生产力低下,没有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统治阶级只占少数部分,存在着大量的奴隶,他们没有自由,没有尊严,甚至连姓名也不配拥有。每天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少的饭,可以说是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龙兴城建立后,大量的倭国人向北越过“双山关”,向龙兴城靠拢,并逐渐定居于此,倭人谓之“闯关东”。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跨越重重困难来到龙兴的时候,一个倭国老汉老泪纵横的说道:
  “来到龙兴,有饭吃,有衣穿,还分给田地,老汉一家人几辈子都没吃过饱饭了,来到这里,不光吃上了饱饭,还有了姓名,孙子也到学堂念了书,我们一家人终于能活出人样了,这一切都要感谢阿知使主啊!”
  以前没有龙兴城的时候,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幸福的汉人。
  倭国人越聚越多,初来龙兴的倭人借助阿知城城主-也就是现在龙兴城汉公的帮助,利用中土来的先进生产工具和大量的耕牛,在龙兴附近开拓出大量耕田,成为城主的佃农,其后而来的倭人则在城内其他汉人的支持下,继续向外扩展田地,成为新的佃农。
  佃农虽然是租用地主们的田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但是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产业,交完租子,剩下的粮食除了供全家一年吃用外,还剩剩下一部分卖掉。
  比起以往在倭国,天天被倭王和部落首领剥削,忍饥挨饿的生活来,幸福指数简直判若云泥,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越来越多倭人跨越关山来投奔龙兴城,有的甚至是作为统治阶级的部落首领亲自带着全部落人举族来投,宁愿做一个普通的龙兴汉人也不愿做一个倭人奴隶主,毕竟就算把奴隶们吃干抹净,也不如一个普通龙兴人的生活有保障。
  倭王还在王城醉生梦死,却不知倭国边境早已空空如也。
  民众越来越多,田地越分越少,各家各族已没有多余土地租给新进来的倭国人了,倭人无田产者二十余万聚在城外大大小小的贫民寨,只能平时打打短工,换些吃喝。
  龙兴城手工业因此一度非常繁荣。
  就算这样他们也不肯离去,倭人说道:
  “宁为盛世犬,不做乱世人。宁恋龙兴一捻土,不念倭国万两金。”
  如今听到少主要开辟北境都护府,开拓北地,最高兴的当然是这些一无所有的倭人,不对,他们说自己是汉人。
  这些“汉人”们拖家带口,成群结队的往城北大营而去。此刻,刘洪已在距离大夏门不远处的平地上扎起了大片营帐,绵延一百多里,各营各帐均设有粥棚,用以为这些来报名的人施粥。
  短短五天,十几万人汇聚到城北大营中来,城外各处贫民寨瞬间空无一人。
  刘洪将这十几万人,以每六十户为一屯营,每五屯营为一屯军,每军一千人至两千人不等,分作一百屯军。
  刘洪在城内广发“求贤令”,招揽各类人才扩充都护府,在都护府之下设立了五个屯田长史府,专职管理屯田及百业,又将虎贲营进一步扩充,将营中每部扩充为一营军士,负责驻防各长史府。
  就这样,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北境生产建设兵团”……
  咳咳,是北境都护府正式挂牌成立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