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一眨眼八百五十年 / 第二十七章 金军的决定

第二十七章 金军的决定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们搞不好要撤退了。”金国的金朝东路军统帅,完颜宗望在咳嗽了几声之后有些遗憾的说道。
  不同于后世对于宋辽金时代的看法,在金国看来,宋辽前半段,不过是无畏小儿的赵宋窃国大盗对于大唐后裔——辽的挑衅,然后被辽国教训称臣纳贡的历史。
  至于说在金灭辽之后,哪怕是最温和的金国人也自认辽国后继者的他们会继承宋辽的朝贡关系。
  只是这时的宋人,认为金朝并没有能力继承辽国的地位,所以选择了有些冒犯的态度,边军更是在中枢的指令下,旅开边衅,甚至策反金国官员。
  进行了一连串准敌对行为,如果够强,这自然是收复大好河山的好时机,但赵宋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对手的愚蠢最终导致了这一切悲剧的发生。
  他们所付出的代价过于轻微了,既没有王室全部身死族灭,也没有失去帝位,只是让本来就不称职的徽宗退位而已。
  而现在,虽然金军已经攻破汴梁,且俘获了徽钦两位皇帝,但宋军的抵抗并没有停止,反而随着时间推移,原本经验不足的宋军渐渐找回了战场的感觉。
  虽然金军这边可以同样以汉制宋,但完颜宗望仍旧感觉得不偿失,因为宋室的反对者虽多,但金人却并不能利用他们中的大部分。
  是,那些文化人们别看平时屁放的震天响,但实际表现却很差,而被文化人鄙夷的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却很有抵抗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金军的主力或许军纪严明,但占据金军绝大多数的还是异族部队。
  这些人本来就是为了发财才会成为金军的主力,如果整肃他们的军纪,将会导致金军的组织崩坏的。
  说到底,到目前为止,金国不过是一个强盗集团罢了。
  能打赢宋国,无非靠的是对方更差罢了,在比烂这一块上宋国还是遥遥领先同时代的任何国度。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只是可能会让士人们对我们离心离德。”随军的左仆射、平同章事、知枢密院事加侍中——刘彦宗说着他的看法,是,他是汉人,但不是宋人,所谓大宋,不过一个地方割据政权罢了。
  “士人的看法不重要,虽然看起来这些士人们左右着天下,但只要给他们一点好处,他们自然会卖力的宣传你,而且我们可是握着刀把子,不用怕他们的情绪,侍中但说无妨。”完颜宗望对于士人不以为然。
  虽然他并不太懂汉文,但知道一件事儿,嘴巴是说不过刀子的,只要刀子敢用,那么再多的嘴巴也没用。
  “根据探马来报,在淮宁府,有一支名为人民军的队伍,他们占领了那里的广大乡村,同时在收容一切可以收容的人,不管是我们还是宋室的溃兵他们都来者不拒,而且就在三天前,他们击败了宋军的讨伐队伍,是大元帅府前军,除了少数骑兵逃跑之外,宋军全部被俘。”刘彦宗说着他收获的情报。
  “哈,那还真是了不起,大元帅府前军,据我所知,是刘浩的队伍吧?”完颜宗望有些意外。
  “没错,刘浩兵败失踪,只是这支逆贼的理念有些不太让人接受。”
  “如何?还能再怎么大逆不道不成?”自诩见多识广的完颜宗望有些好奇。
  要知道刘彦宗虽是汉人,但世代却为辽国做官,理念和宋人完全不同。
  “他们主张没有皇帝,首领并不世袭,甚至不再亲族之中产生,而是由所谓人民选举,至于说他们的政策更是打土豪,分田地。”刘彦宗有些不满的说道。
  出身于官宦世家的他其实也不喜欢人民军,但作为新降之人,他必须做到尽职尽责才能被信任。
  “哈,那正好,不是么?虽然他们宣传的东西我有些不能接受,但作为一个靶子,他们再适合不过了,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讨伐这支叛军,当然,也不能明面上支持他们,反正我们从汴梁找到不少武器,给他们好了。”完颜宗望大手一挥,打起了让宋军和人民军两败俱伤的主意。
  “妙啊,二太子。”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心思,你也不喜欢那些人民军?”完颜宗望看着刘彦宗有些刻薄的问道。
  “这不是肯定的么?我想,就是那些农民都未必会喜欢他们,因为不管是我们这里还是伪宋那边的读书人都在将这些自称人民军的匪徒称为妖孽。”刘彦宗一副很认真的样子说道。
  “说到底这帮家伙就是一群跳梁小丑,一群农民,能有什么成就?”始终沉默不语的另一位金军指挥官,完颜昌这时发声着。
  和大多数金军一样,完颜昌也看不太上这些中原地区如同羔羊般的民众,认为他们被剥削,完全是自贱所致。
  “谁知道呢,叔父,不过这些人都和我们没关系了,起码暂时没关系,让他们去和宋军拼命吧,我们要撤退了。”完颜宗望说罢露出一副失落的表情,他的身体已经不太行了。
  汴梁,这座曾经赵宋最为繁华的都市,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或许还有几个如同鬼蜮幽魂一样的居民,但数量已经十不存一。
  至于这次劫掠的始作俑者,金军和其仆从军的口袋里面倒是一个个盆满钵转。
  “真可惜,我们现在的力量不够,没法控制这个繁华的地区,等我们的战士适应了这种天气,然后我们的仆从军更多,我们就要彻底掌控这片土地。”作为完颜宗望真正的叔父,完颜闍母有些遗憾。
  “咳咳,您这么一说倒也是,左都间,这里的天气还真是热啊。”刘彦宗也有些对汴梁地区的天气有些厌烦。
  虽然他老家是大兴郡宛平县人,夏天天气也很炎热,但也有个限度,中原地区对于这些北方人来说还是太热了。
  这也是第一次汴梁之战金军未尽全功的原因。
  天气,始终是战争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是呀,侍中,不过也正因此,这里能够产出更多的粮食,好了,虽然我们要离开了,但也不是全无收获,那两个皇帝和他们的嫔妃大臣们会成为我们的谈判砝码,不过作为赵宋率先挑衅和被我们攻破首都的代价,我们要比辽国要的还多。”完颜宗望兴致勃勃的说道。
  只是完颜昌却不以为意,作为阿骨打的堂弟,他虽然戎马半生,但却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好处,毕竟他的关系比较尴尬。
  如果说亲近吧,堂兄弟始终不如亲兄弟和儿子,说不亲近吧,那些臣子就是臣子。
  这就导致了完颜昌在金国的地位比较尴尬,虽然他作为完颜氏族的人,可以参与到军事民主之中,但毕竟人微言轻。
  因此对于一些决定性的事儿,他都抱着不参与的想法,起码现在他不想参与。
  “不知道陛下那里会有什么赏赐给我们。”这不,完颜昌已经在想赏赐了。
  “起码能让您升个王吧,毕竟这种胜利可谓一路凯歌。”完颜闍母则是在逗完颜昌,不过他脸上的喜色也是掩饰不住的。
  “好了,两位叔父,现在我们别最后出乱子就行,对了,那些附庸解放的如何了?”完颜宗望看着自己两位归心似箭的皇叔,也只是不轻不重的告诫了一下,然后问着刘彦宗关于解放附庸的情况。
  因为天气日渐炎热和金军已经到了了攻击极限,所以早奏请了金太宗完颜晟之后,完颜宗望打算撤兵。
  当然,他不可能放弃这次军事奇迹的战果,将新领土交给赵宋,而是打算在无法有效控制的领土上建立一个附庸国。
  一个名为大楚的附庸国,至于皇帝的人选,完颜宗望也从赵宋的大臣里面挑好了,而且完颜宗望也打算恶心一下赵宋宗室中最有实力的赵构,直接打算拥力曾经和赵构一起在去年出使金国的张邦昌。
  “所以你以后就是大楚皇帝了,子能贤弟,不,皇帝陛下。”刘彦宗在将金军的命令告知张邦昌的时候很是幸灾乐祸。
  “不过是个儿皇帝罢了,不过刘鲁开,你也是个汉人吧?”张邦昌上下扫视着刘彦宗。
  “没错啊,我是汉人,可这有什么关系呢?”刘彦宗并不太明白张邦昌的意思。
  “那你怎么就能毫无廉耻的为金人做事儿呢?”张邦昌气的胡子乱跳。
  “我给辽人、金人做事儿,和你给赵宋做事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卖与帝王家,你不会真的以为靠欺负孤儿寡母成为皇帝的赵宋值得效忠吧?对,他们给了你们很多好处,我忘了。”刘彦宗嘲笑的说完就离开了。
  只留下气结的张邦昌。
  只是他也明白,对方说的确实是实话,赵宋虽然对待士人非常宽厚,但没法改变他们的黑历史。
  哪怕是士人们在怎么美化也是一样,毕竟黄袍加身这件事儿怎么说都说不清。
  更不要说之后的烛影斧声了,总之赵宋的合法性本来就不高。
  自然像是很多刘彦宗这样的人看不起赵宋了。
  但张邦昌却不想背叛,倒不是因为忠诚,而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该守住气节,毕竟命没了就没了,但气节不能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