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罗霄英雄传 / 第146节

第146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日期:2021-05-0309:07:02
  第七十二章府署智擒恶都司闹市痛惩泼随从
  兵锋交错,战火连年,柔弱者多遭屠戮,孑遗者往往犷悍有加,难以约束;而即便战争结束,战胜之军队,恃功横行,与官府互为庇佑,百姓有时更受欺压。读薛时雨《入杭州城》长诗,尤能感觉身为一府之长,为战后景象所深忧也,今再集数句,略观彼时民风、游勇之情形也:
  言语习犷悍,贼去留余毒。有男带刀剑,矢口谈杀戮。
  
  更有奏凯军,蔑官故相触。虐民视若仇,比户事征逐。
  同治五年末,腊八已过,杭州城内年味渐隆,知府署却刚经历一场搏斗,原来徐正魁同张绍林及两名携礼仆役刚刚被迎进府署,就为十数名衙役包围,徐正魁随身配有短剑,登时起脚踹倒两个,刺中一人大腿,两人手臂,血流一片,衙役们已见不支,还是朱教玉武功不凡,只三回合,一脚踢中徐正魁手腕,短剑脱手,再跟上一脚,正中小腹,徐正魁痛的趴在了地上,衙役们一拥而上,捆绑起来,那张绍林与两名仆役倒没有挣扎,束手就擒,且不管众仆役如何向骂骂咧咧的徐正魁嘴中塞上白布,押到班房,严密封锁消息,但见谭钟麟,跃马直往杨昌浚府第而来,通报进去,杨藩司亲迎出来,见钟麟气喘吁吁,奇道:
  
  “文兄何以如此着急,莫非有什大事?”
  “藩台大人明鉴,下官来此,是向大人借一样东西急用,万望答应才好。”
  杨昌浚一愣道:
  “这就奇了,愚弟可没想起有什么东西是属罕见,文兄莫要绕弯子,也无须什么藩台下官,直说便罢,愚弟所有,尽为文兄所用,还谈什么借与不借。”
  “石泉兄还如从前般爽快,既然如此,愚弟就明说了,此次是要向老兄借一个人!”
  “嗯?越来越离奇了,文兄是要借谁?”
  钟麟故意罢言不语,上下打量门口,杨昌浚马上明白,忙请进了内室,屏退左右,才道:
  
  “文兄但请直说,愚弟已糊涂矣,是要借谁?又有何用?”
  “此人名叫徐正魁,牵系多桩命案,愚弟打算借其项上人头,以警告这杭州城一切不法之人也。”
  此语一出,杨昌浚倒吸一口凉气,良久才道:
  “文兄为何要同愚弟要人?莫不是以为愚弟有所瓜葛?嗯…只是听说此人手下有一营团练,恐怕不易拿人矣!”
  
  “哈哈,愚弟既然来此,自然已经清楚,你我相识于患难之际,已十余载,正如方才老兄所言,还是无需遮掩,直言不讳矣!”
  “那是自然。”
  “也罢,还是如此讲述,这徐正魁已经拿住,但其官衔甚高,非得中丞之手札不可,而老兄能否许可,恐是事情关键。”
  杨昌浚惊道:
  “文兄真的已经拿住此人?哎呀,如此之大事,怎会没有半点风声?既然文兄早已调查,应该知道,这徐正魁虽与我本无瓜葛,可他久在果字营(高连升,字果目),隶属大帅,作战十分勇敢,深受果目兄所喜,之前就同愚弟打过招呼,所以有些往来,这次,真的无从转圜耶?”
  
  钟麟叹口气道:
  “只可惜此人为非作歹,鱼肉乡民,屡次杀人害命,如今已是人证物证俱在,愚弟为官一方,担系几十万百姓生计,民心向背,此次已决无妥协之理也。”
  “那以后果目兄问起来,大帅问起来,如何解释?何况整个浙江省,从大帅征战者众多,倘若寒了彼等之心,甚至激起民变,该如何收拾?愚弟还劝文兄三思!”
  钟麟未料到杨昌浚还要保他,眉宇顿皱,声音也铿锵起来:
  “石泉兄所虑有理,然而我等为官一方,首要乃为民做主,岂能欺软怕硬?遥想当年,罗忠节公最重气节,谭某虽仅受教一二,却深以自勉;之后王壮武重起老湘营,择人时首在品性,不肖者立斩不赦,才能无往不胜。现如今,果字营下出此败类,我虽与高果目素未谋面,难道果目兄不该亲手杀之以谢天下?何况眼下时机,大帅奉诏西行,远征万里,朝廷内外,众目睽睽,本身粮饷运输,征兵采购,尽倾国库亦恐不足,牵扯众多利益,词臣言官,几多斜目眈眈,唯恐乏由污劾,我等身居两浙,乃大帅根基之地,岂能因此等琐屑之辈,自毁长城耶?石泉兄一时好心,保下这徐正魁,可能使其一家欢喜,不再心寒,可是,受其害者甚众,又有多少人家寒心矣!此事谭某虽未曾请示,但绝非一时起意也,这徐正魁不除,浙江必将会有更多徐正魁现身,而我两浙民心,必将沦丧矣!孰轻孰重,难道石泉兄真不明白乎?”
  
  一席话说的杨昌浚哑口无言,前文有表,杨昌浚虽比谭钟麟的官阶高了很多,但自己是因军功快速升迁,早先对钟麟无比佩服,现今钟麟言辞激烈,又把自己的恩师罗泽南、师兄王錱等全数搬出,早已惊得背脊冒汗,待得钟麟讲完眼下形势,哪里还能反驳,只喃喃应道:
  “既然文兄执意要除此凶,那愚弟不再作声便罢!”
  钟麟见杨昌浚已被说服,便趁机道:
  “非也,此事非得石泉兄作声才行,徐正魁刚刚为我设计擒获,其亲信党羽尚且不知,一旦知晓,要么图谋通过老兄营救,要么孤注一掷,来我署中要人,此时务需石泉兄亲自宣布徐正魁之罪行,并对其党羽晓之厉害,以儆效尤才好,如此一来,石泉兄非但可以摆脱之前与徐正魁之瓜葛,还能在浙江通省树立威信,马中丞身居各派势力之间,能洁身持重,朝廷定要其他平衡各方,断不会久留此处,他日之浙江,还需石泉兄统筹也?”
  
  “文兄的意思是,马中丞的位子,将来会落到愚弟头上?”
  “哈哈,方才愚弟说到,大帅西征,费须必将依仗两浙,而两浙之内,大帅亲信之人,谁能比石泉兄更为合宜?”
  杨昌浚重重点了点头,道:
  “好,愚弟真是糊涂,险些坏了大事,徐正魁等人,全凭文兄做主,需要愚弟如何协助,但请吩咐便是。”
  随后杨昌浚与谭钟麟同到巡抚署请命,马新贻开始大为吃惊,但很快观察到钟麟言之铿锵,而杨昌浚则有些垂头丧气,当下也就猜了个大概,自然对钟麟更加敬佩,爽快批了手令。钟麟为防夜长梦多,一面命将徐正魁张绍林打入死牢,一面托杨昌浚去安抚徐正魁同党,声明只治两首犯之罪,其余绝不牵连,候得章浚将人证物证带齐,又命其通告全城,次日处决豪强恶霸,邀百姓观刑。自己则连夜审讯徐、张二人,开始徐正魁还寄希望于杨昌浚等从中周旋,等钟麟将完成招抚工作的杨昌浚邀来之后,顿时没了气焰,只能画押。
  
  不表次日观刑百姓何等人山人海,只说这从四品知府,硬斩了正四品都司一事,不多久就传遍了杭州城,整个浙江省内,市井风气一片肃然,官场积习为之大变,一年之后,同治六年腊月十八日,马新贻升任闽浙总督,临行之际,密保谭钟麟秉正无阿,才识卓越,为浙江通省人才第一,堪为大用,在《马端敏公奏议》、《翁曾翰日记》等多处文献中均有记述,可供方家备查,后文不再多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