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罗霄英雄传 / 第141节

第141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胡光墉点头道:
  “文兄所说有理,不过这轮船局毕竟要易主,谁也摸不准新任的脾气,万一将来就看咱不顺眼怎么办,爵帅身在西北,远水不救近火,咱总不能把宝全押在这儿吧。”
  “哈哈,雪岩兄真不愧是商人,想的果然周到,不过愚弟话也并未说完,其实左公西征,自然也会困难重重,这最难的还不是调兵遣将,而是粮饷。”
  这胡光墉何等聪明,当即连连点头,转而又摇头道:
  “爵帅之前征战闽浙,咱可以帮办钱粮,这远征西北,万里之遥,也能用的着咱?”
  钟麟叹了口气道:
  
  “西北可不比江南,这十数年征战,除了各省协饷,最主要一项来源乃是各地厘金,江南物业繁华,盐税丝税加上海关税收种种,应付各军都捉襟见肘,欠饷数月数年;陕甘一带,本就民贫地瘠,又战乱数载,当地断难供应,而各地协饷,本就拖欠严重,再知事为边陲,各省心怀鬼胎,难保不会在左公征战之际,为之掣肘也。先前左公督兵四省之时,赣、闽、粤省尚有推诿,何况移师万里之外。”
  
  “你老兄是说,爵帅出征还真有凶险之虞?不过这是为朝廷出力,难道各省的官员都敢抗旨不遵?”
  钟麟见胡光墉毕竟关注左公丨安丨危,倒也心下宽慰,暗道此人固然贪婪,但毕竟天良犹在,彼之才能恰为左公所用,也算一桩幸事,当下又轻吁一气道:
  “话虽如此,可哪个不说自己是为朝廷出力?如果当下政局不变,左公西征,浙江有杨石泉处置藩库,定是第一支柱,广东有蒋芗泉中丞,或许也能襄助,福建本就贫瘠,独力支应轮船局已是难能,有变数者,唯有两江,以愚弟之见,涤候虽与左公龃龉,但谋国之事,定然不会坐视不理,其它省份,恐怕多是有心无力也。”
  “其他各省都如此艰难?比如湘军名震天下,难道湖南不能出力?”
  
  “湖南本不富裕,湘军四出征战,健壮男丁搏杀在外,省内也是苦撑而已,左公此行,定然还需依仗湘楚弟子搏命,总不忍再逼索也。至于其它各省,捻军尚肆虐于河南、山东以及苏、鄂、皖省北部,河北,山西拱卫京师,亦不平静,西南诸省更是困顿,就算户部打出圣旨招牌,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
  “哎呀,你老兄可真是厉害,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事,咱看将来这巡抚、总督的位子总要给你老兄留一个,哈哈,不过你老兄这么一说,只要咱给爵帅办好钱粮,爵帅少不得还要为咱撑腰站台呢。”
  “这办好钱粮可也不是件容易事,大军一出,阵势绝不逊于江南,开始各省或能勉力供应,但左公志在西北,征战万里,绝非三两载可以了事,至时倘若出现粮断饷绝之奇事,左公纵是诸葛再生,亦会束手无策,所以只要雪岩兄能保证钱粮无虞,那就是第一的功臣,至时别说什么布政使衔,就是几眼顶戴、黄马褂,也不是什么难事。”
  胡光墉兴奋的搓了几次手,忽又忧道:
  
  “只是听你老兄这么一说,爵帅那军饷粮草可不是小数目,咱这钱庄虽也能拼了命筹措个三两百万,但恐怕还不够他老人家一年用度吧,而且这钱庄一旦没了现银,碰上挤兑就要破产的。”
  “哈哈,要是容易措手,为何还非得要你雪岩兄?左公用人,那可全是凭了才能的,你以为你老兄如今为左公所重,仅仅为了愚弟的推荐?还不是全凭雪岩兄的办事利落才有的。”
  “哎哎哎,你老兄这么让功是何居心,莫非是打算甩开了咱不管了?那可万万不能啊,这样,兹事重大,咱必须去趟福州,亲面爵帅相商,要不这样,你老兄也与咱相伴走一遭?”
  钟麟回想咸丰十一年与左公在江西楚军大营一别,已五年有余,自是万分想念,而且左公一旦西行,再见恐怕又不知得到何时,不由心动,但是他毕竟新官上任,没有调命怎敢长期擅离职守?念下遂叹道:
  “愚弟倒是愿意同你前去,奈何仅为私事,如何告得下半月以上的长假?”
  “不用半月,福州来回,最快不需五日,老兄告假五六日当不算什么大事吧?”
  钟麟骇然道:
  
  “不需五日来回,这如何可能?就是真有千里马,翻山越岭,也无如此快也。”
  “哈哈,终于也有你老兄不知道的事了,如今洋人开辟海上交通,较陆路大为便捷,除了不需盘山绕岭,更可贵者,昼夜兼行不息,咱识得不少洋人,今晚连去打点,你老兄也准备一下,明日一早咱着马车来接。”
  其余不表,钟麟连夜以私事同马新贻告假,杭州城尚有数名同知,一般公务也应付得来,便许了七日。次日天未亮胡光墉已来相候,钟麟交代家眷,即乘车去了码头,先坐小火轮,后于海宁换了法国商船,胡光墉早给了丰厚酬资,二人被让进一间还算宽敞的客舱休息,钟麟首次乘坐如此大船,暗暗感慨自己孤陋,初时晕了半天,昏睡两个时辰后竟已适应,便踱到甲板赏风景,眼见的大船履波涛如平地,轰然行驶,方明白洋人军舰何以肆虐沿海而令朝廷内外束手无策,同时更是钦佩左公定要造船之眼光。胡光墉介绍杭州相去福州五百余海里,这船最快能到15节,即每个时辰约30海里,昼夜不停,所以快捷。不表闲话,果然不到两日,于半夜时分即在闽江口码头上岸,胡光墉重金雇了马车,摸黑赶往福州,好在那车夫经常夜行,熟悉路途,倒也没有差池。日出之际进入福州城,到总督府前日已三竿,通报进去,左公亲自迎出来,钟麟看他,只见更为发福,面色却有些蜡黄。左公一见钟麟,快走几步,拉住钟麟的手,甚是激动,好似微微的发抖,嘴中只寒暄不已。胡光墉立在身旁,不但不嫌冷落,反而笑容满面,心道自己这位大贵人在左公面前可真不一般,就连杨昌浚、蒋益沣、刘典、高连升这些臂膀之人在左公面前都不曾有这般待遇,自己有他相助,定然不会再有差池也。
  
  日期:2021-04-2909:33:53
  第七十章左帅高瞻开艺局谭公慷慨助少年
  西方思想的传播者,近代中国理念进步的领路人,侯官严复(字又陵)乃是福建船政学堂的第一批学生,同学者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等甲午英烈,多为福建、广东沿海贫民子弟,皆得益于左宗棠之大局规划,今集严复回忆少时困顿之诗句,以感一代大家彼时际遇也:
  我生十四龄,阿父即见背。陟岗则无兄,同谷歌有妹。
  
  家贫有质劵,赙钱不充债。富贵生死间,饱阅亲知态。
  同治五年八月十七日,清廷下旨,陕甘为边陲重镇,杨岳斌于人地不甚相宜,办理未能有效,着即开缺,左宗棠威望素著,熟娴韬略,于军务、地方俱能措置裕如,特授为陕甘总督,以期绥靖边圉,闽浙总督令漕运总督吴棠补授。左宗棠因胡光墉京中消息灵通,在九月初六收到军机大臣字寄前,已想好后续,只为筹办船厂诸事正当紧处,妥善处置还需一二月,于是定下请求入觐之策,这奏折与圣旨一来一回之间,便能拖得一月有余。为了不误船政,左公煞费苦心,期间连上折片八十余件,书牍函札难计其数,一面奏请丁忧江西巡抚林则徐之婿沈葆桢为船政大臣,自己则三度赴沈府去请,晓之大义;一面令胡光墉卸掉浙西盐务,专办轮船局,待有头绪后,再办西征后路转运。其余保举要职诸事也不多表,左公十月十七日交卸督篆,十九日移居楚军大帐,十一月初十方离闽北行,经湖北入陕,此乃后话,略过不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