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在历史彼岸看花开放 / 第七十四章 将帅不和

第七十四章 将帅不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七十四章将帅不和
  。。。。。。
  朱瑄在笑,朱全忠就有点不高兴了。这时,打了败仗的朱珍一个举动又惹恼了朱全忠。
  因为想念老婆,在没请示老板的情况下,朱珍私自派人到大梁来接妻子。
  这不是小事,可以和谋反划上等号的。
  敢和老板朱全忠玩小动作,真是嫌命长。
  朱全忠大怒,不但把其妻子追了回来,又杀了守门士兵,并且决定派李唐宾取代朱珍,收回对方兵权。
  朱全忠派出亲信蒋玄晖前去召回朱珍。
  蒋玄晖走了不久,得到消息的敬翔赶来劝谏朱全忠说:“朱珍可不能轻易取代,怕他猜疑恐惧之下铤而走险就不好了。”
  临阵换帅,军中大忌。
  对于敬翔的话,朱全忠还是听的进去的。冷静下来一想,也的确有这可能。
  临阵换帅,军中大忌,难免让人遐想。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可没有什么忠心可言,无外乎是因利益连接在一起的集团。真逼急了,朱珍大不了单干。
  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至于朱珍急了,会造反的。
  朱全忠立刻追回蒋玄晖。
  事实也的确如此,听说老婆被截回去,在濮州的朱珍就有些心惊胆战。他是知道朱全忠性格的,雷霆暴雨即将降临。
  十一月初七,朱珍抓紧请诸将喝酒联络感情。
  他这么请客喝酒不要紧,一直盯着他的李唐宾也笑了。他本来就是朱全忠派来观察情况的,转头立马单骑斩关跑向大梁准备向朱全忠打小报告。
  小兵拦不住,赶忙前来向朱珍报告。听到消息后的朱珍如晴天霹雳,丢下酒杯马上单骑追赶李唐宾。
  两人一路对骂,一路对打来到大梁。
  堂堂三军统帅这么的确不成体统。
  朱全忠虽然生气,还真没有要搞掉朱珍的心思,只是想撤了对方让他冷静一段时间罢了。毕竟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何况朱珍还是那种集武力和智慧一身的帅才。
  两人都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还是要给对方点面子的。
  没有过多惩罚,安慰了二人几句,朱全忠就让二人回去了。
  一场雷霆暴雨没有如期而至,就此揭过,朱全忠一如既往的给两人兵权。
  但是,已经碎裂的关系不可能再修复完整。
  至此,朱珍、李唐宾撕破虚伪的面具,摒弃表面的客套,公开决裂。
  。。。。。。
  张神剑那么点兵哪是孙儒的对手?
  十一月十二辛巳日,一次攻城战后,高邮城破。仓皇之中,张神剑丢下还在抵抗的同袍只带着二百亲兵脱离战场前来投奔杨行密。
  十七日,高邮抵抗力量溃散,魔王孙儒发挥一向风格在高邮展开大屠杀。而逃离高邮的七百多士兵也陆续跑到广陵投奔旧老板。
  张神剑上次擅自离岗,杨行密本来就对他十分不满意。对一个人不满意,自然就会想太多,考虑对方是否也会有别的心思。这么多人在城里,是个十分不稳定因素。
  杨行密决定把这个不稳定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
  他把这九百多人打乱分散到自己部将的队伍中。
  然后,他学刘匡时,也挖了一个大坑,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把这些士兵全部活埋。干完这些后,没有任何威胁的张神剑之末日也就到了。
  第二天,张神剑在府邸被杀。
  做完这些事,杨行密怕孙儒再去灭海陵。于是命令高霸把海陵军民全部迁入广陵城内。
  ‘如有不从者,灭其族。’
  杨行密这条命令可谓一箭双雕,一是坚壁清野,不给敌人战略补给;二是给广陵增加人口,恢复生气。
  为怕高霸有心理阴影,杨行密刚柔并济也做了对方的思想工作,承诺不会追究上次擅自离岗的责任。
  搬迁,还有活路;不搬,那就灭族。
  高霸只得坚定执行指示。
  这种搬迁自然是个大工程,意味着十来万百姓将要背井离乡去他乡寄人篱下。
  在那时,不到活不下去,没有人愿意离乡。
  但是百姓是没有人权的,不搬自然有人来强拆。
  于是,搬吧!为了活着。
  本着坚壁清野的策略,人走后,动产不动产都不能留给敌人。于是,在高霸的棍棒威胁下,海陵被付之一炬,民众集体搬迁。
  又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十一月二十九戊戌日,高霸、高暀两兄弟和部将余绕山、前常州刺史丁从实带着几万海陵百姓顺利抵达广陵。
  已经处决张神剑杀鸡儆猴,杨行密没有对高霸如何。毕竟,高霸能贯彻实施自己的命令说明还是孺子可教的。再说大敌当前,扩大杀伤面很不明智。为安抚高霸一行,杨行密亲自到城外迎接,还与高霸、高暀烧黄纸结拜,又把对方部队安排在法云寺。
  当然,随着局势的变化,杨行密虽然没有对付高霸的想法,不代表其部下没有这种顾虑。
  双边继续僵持。
  十一月三十日秦宗权又传来攻克郑州的消息。
  杨行密本以为自己为高骈复仇,有着大义的名分,节度使的桂冠会落到自己头上。但是朝廷最终考虑的结果是让朱全忠兼任淮南节度使和东南面招讨使。
  理由是淮南长期战乱,需要和平、稳定。
  这个任命很是深奥,似乎遗漏了另一个感化节度使时溥。
  时溥的徐州、泗州就隔在两州中间。
  。。。。。。
  讲讲四川。
  占领阆州后,经过大半年半官半匪的发展,无本买卖做了这么久,王建势力火箭般迅速壮大。在外,他又和东川节度使顾彦朗是一起扛过枪的好哥们。
  有实力有盟友,王建在四川诸路军阀中也算有一席之地,排的上字号。
  对此,陈敬瑄有点不高兴了,害怕两人合伙图谋他的资产。
  陈敬瑄这个人,前面提过,疑心病太重。
  作为烧饼师傅,他岗位工作干得患得患失,总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抢自己的地盘。
  因为这个病,他在地方上派了很多‘寻事人’,成功逼反了谢弘让;因为多疑,得力干将高仁厚枉死。
  寻事人为完成任务,自然没事找事。
  纯粹一个没啥本事瞎操心的主。
  当然,他的多疑也不是空穴来风,等未来王建实力再进一步壮大,目标肯定会盯上这个大户。
  但至少现在还没这能力、想法。
  空想家陈敬瑄没事只琢磨着别人图他的家当,却也没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只得把这问题甩给弟弟田令孜。
  当初王建在鹿宴弘那活不下去时前来投奔田令孜,田令孜对他还是不错的。不但认他做干儿子,还聘为护驾五都之一。对此,田令孜一拍胸脯,很有信心的说:“王建啊,这是我的儿子。当初杨守亮容不下他,才当了贼寇。只要我写封信给他,他自然就会到你麾下效力。”
  陈敬瑄是个没主见的人,见弟弟说的这么肯定也就同意这么干。
  王建收到来信也很高兴啊,心想义父终于想起我了,到时给我个大州治理,就心满意足。
  对此,他特意跑到梓州回见顾彦朗,把这喜悦和对方分享。
  分享后,他把家人留在梓州请顾彦朗照顾。自己带着侄子王宗岁还有王宗瑶、王宗弼、王宗侃、王宗弁等四个干儿子率领二千精兵朝西往成都进发。
  王建走到半路,陈敬瑄就后悔了。
  起因是军师李义说:“王建这个人就是头猛虎,怎么能让他进来?他会心甘情愿为您效力吗?”
  陈敬瑄是个没主见的人,对此,又相信了。
  相信后的陈敬瑄感到后悔,马上派人前去阻止王建西行,让他回去,还如临大敌般加强防备。
  收到这个消息时,王建一行已经到了鹿头关下。
  这招狠狠的刺伤了王建的自尊心,让他很愤怒。
  这招什么意思?前面我还和顾彦朗夸下海口,这样回去不但会被看不起,对方还认为我是别有居心呢?
  身为江湖人士,王建一生气就要重复以前快意恩仇的日子。
  王建举起刀枪就开干。
  小小的鹿头关还挡不住王建的步伐,在绵竹又击败汉州刺史张顼。王霸之气迸发,刀剑所向,汉州、学射山、蚕此镇、德阳纷纷失守。
  在各地军队来不及集合之前,王建兵临成都城下。
  大玄楼上,陈敬瑄坐不住了,指责王建挑起事端,田令孜也劝说王建回去。
  王建和众手下将领在楼前的清远桥上对着楼上的田令孜割去头发,然后郑重跪拜,说了一番诀别之言:
  “义父让我前来,又无故让我返回。这样返回只会让顾彦朗疑心、耻笑,如今又看不到前面的方向,我们还有归宿吗?既然我们已经没有归宿,就告别义父再去当我的贼寇吧......”
  王建率全军再次跪拜,方才起身。
  大玄楼前、清远桥上,王建上演了一出恩断义绝的苦情演出。
  割发断义后,从此田令孜是田令孜,王建是王建,今后大道朝天各走一边,两人恩断义绝再无瓜葛!
  王建,也踏上蜀中争雄的第一步。
  攻打成都。
  顾彦朗得到消息很仗义,马上派出弟弟顾彦晖带队前来助拳。
  顾彦朗自然不是白帮忙的,王建打下的汉州由顾彦晖任汉州刺史呢。
  成都乃四川一线大城市,城高墙厚,城防坚固,凭区区万把人短时间哪能攻的下来?三天后,顾彦晖见破城遥遥无期,就先走一步回汉州接手地盘去了。
  顾彦晖虽走,一根筋的王建还是继续围城,摆出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既然做贼,我就先拿成都开刀,攻不下,也恶心一下你们。
  陈敬瑄没办法,请朝廷出面请求和解,王建不听;又让李茂贞写信劝解,王建还是不听。
  此后,陈敬瑄大军来时王建开始干老本行,大掠西川十二州,和陈敬瑄搞游击战。
  陈敬瑄被他搞得焦头烂额。
  。。。。。。
  杨行密开始的确没有对付高霸的心思,还准备委与重任让他去守天长,和广陵守望相助。但他没有考虑到的,他的首席谋士袁袭替他想到并提醒他。
  谋士是吃什么饭的?就是起拾遗补缺、检查、纠偏的作用。把老板没想到的指出、提醒,防止老板下一些错误的决定。
  “高霸是高骈旧将,这个人首尾两端,属于墙头草。我们胜了就跟我们,我们败了就会反叛。现在把他安排在天长,他将再不会回来的,不如杀之。”
  袁袭这个人很有谋略,历史对其评价很高,称其有张良陈平之才。杨行密起兵也是出自他的建议,才有今天的局面。
  唯一的杨行密一切喜欢往好处想,袁袭一切喜欢往坏处想。
  杨行密好宽,袁袭好杀。把一切祸患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时袁袭的做事准则。
  袁袭之于杨行密,犹如郭嘉之于曹操。
  杨行密对他的话是言听计从的。
  一句‘不如杀之’,宣判了高霸等人的死刑。
  闰十一月初十,大雪。
  天寒地冻,不如喝酒。杨行密请高霸喝酒。
  高霸哪知道前几天烧黄纸的结拜兄弟设的是鸿门宴,留下弟弟高暀在法云寺镇守,带着丁从实、余绕山兴冲冲的就前来赴宴。
  高霸忘了杨行密是枭雄不是英雄。
  武侠世界多英雄,英雄对承诺会用生命坚守,所以值得敬佩;现实世界出枭雄,枭雄的承诺千万别当真,要不伤的永远是自己。
  英雄看重的一诺千金,枭雄奉行的是兵不厌诈。
  英雄不好当,因为被世局套路,下场大多悲剧。项羽是英雄,兵败自刎;卫青是英雄,英年早逝;岳飞是英雄,风波亭被杀。
  乱世中需要英雄,但只有枭雄才活得洒脱。刘邦是枭雄,一统江山。曹操是枭雄,三国称雄......
  枭雄重然诺,但在危及自己利益时,绝不会死守承诺。
  李克用、朱全忠、杨行密都是枭雄......
  一个合格的政治家都是枭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