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英雄不讳刘备的逆袭 / 第十一章 讨伐张纯

第十一章 讨伐张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184年冬,西北地区的边章、韩遂发生叛乱,他们不仅杀死了金城太守陈懿,而且以讨伐宦官为名,率领大军,“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汉灵帝急忙启用和征派几乎所有强将精兵抵御边章和韩遂的进攻。
  董卓东山再起,再次担任中郎将,拜破虏将军,和执金吾袁滂、荡寇将军周慎等率领步兵、骑兵共十余万人屯兵美阳(今雍州武功县北),护卫园陵。朝廷征召四方精兵,曾经担任幽州刺史的扬武校尉陶谦也在其中。
  朝廷又从幽州征发三千精锐骑兵,让司空张温指挥前去平定叛乱。中山国相张纯觉得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就毛遂自荐,遭到张温拒绝。张温让公孙瓒率领三千骑兵,刘备、关羽、张飞就在其中。
  张纯因为被拒怀恨在心,就与同郡张举等人叛乱。张纯长期在边塞,深得下属和胡人的信任,他所率领的骑兵战斗力也很强。张纯领军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聚众至十余万人,自称天子,掠夺幽州、冀州。
  公孙瓒前去与张温会和的计划受阻。公孙瓒就以三千骑兵与张纯等叛贼作战。
  刘备在战场上表现的非常英勇,也随时与危险作伴。
  一次,刘备带着一队人马外出巡逻,关羽、张飞留下看守阵地。刘备与张纯的部队相遇,双方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刀光剑影之中,刘备不幸受伤,跌落马下,自己的人马也死伤殆尽,刘备趁着混乱,假装死去。
  刘备望着蔚蓝的天空,心头陷入一阵悲伤,或许再也看不到明天的日出了。他看着旁边同伴的尸体,想到就在刚刚还并马而行、谈笑风生,如今已经阴阳两隔,所谓的理想已经化作尘埃,心里想什么,谁又能知晓呢?刘备为自己轻率带兵外出巡逻的举动而悔恨,关羽和张飞哪怕身边只有一个人,或许也能帮助自己冲出重围。现在,自己做的只能是屈辱地装死,碰运气吧!
  敌军击溃了刘备的队伍,也没有逗留太长时间,呼啸而去。刘备的战马返回营地,关羽、张飞急忙随马寻找。
  他们在战场上救回了负伤的刘备。三人相拥而泣。
  此后,刘备知道自己在战场不能逞一时匹夫之勇,无论是谁生命只有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刘备更加成熟,刘备从战场中领悟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从此,刘备面对战场危险,很少再有决战决死的勇气。
  经过几番苦战,公孙瓒最终击退了张纯等叛贼,边境赢得了段时间的安宁。公孙瓒升为中郎将,封都亭侯,进驻属国。不久,公孙瓒又升为骑督尉。刘备立下战功,却没有安排在幽州就职,而是到冀州担任中山郡安喜县尉。
  安喜县尉是刘备第一个正式的官职,负责一个县的治安和武装。原来安喜县的主要官员都跟随张纯去了,刘备到安喜县上任,也是进一步消除张纯在中山郡的影响,如果顺利刘备将会升任县令。
  此时的冀州刺史是王芬。王芬是遭遇党锢之祸的士人。
  王芬到任后,收纳流民,安抚叛乱,治军理政,冀州逐渐富饶起来,社会比较安定。
  大概这段时间,在党锢之祸中被杀害的太傅陈蕃之子陈逸和著名术士青州平原人襄楷一起到王芬府上做客,襄楷对两人说:“从天象看,不利于宦官,黄门、常侍这回可能有灭族的忧患。”
  陈逸一直想为父亲报仇,听很襄楷这么说很兴奋。王芬在党锢之祸期间受到迫害,前后禁锢长达十九年,所以他也高兴地说:“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愿意为天下人驱除他们。”然后,王芬与南阳人许攸、沛国人周旌等人谋划,准备联合冀州当地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为帝。王芬有意与公孙瓒交好,对刘备等掌握兵马的人也很照顾。
  刘备刚刚到任。刘元起拍着刘德然的肩膀说:“早就知道,玄德不是池中之物!”刘元起的妻子笑着点头,表示对自己丈夫的赞许。
  没多久,一个更大的新闻降临到了涿郡。涿郡又出了“三公”级别的人物。不是卢植,是崔烈。
  公元185年,耐不住寂寞的崔烈通过汉灵帝刘宏的傅母程夫人牵桥搭线,花了五百万钱就买来司徒一职。
  汉灵帝太过骄奢淫逸,以致国库空虚,为了继续满足自己欲壑难平的欲望,汉灵帝公开卖官。而且,越买越有经验。比如,官位依据等级规定零售价格,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再比如,汉灵帝创造性的开发出了类似“按揭”的买卖方式,第一次买到了官职,只是首付,以后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汉灵帝在卖官的过程之中也充分考虑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到了升迁年龄的和确实有真才实学的可以享受半价的优惠。
  崔烈,属于名士,再加上程夫人等人的帮助,仅用五百万钱就买下了原本需要一千万钱才能得到的太尉一职。到了册拜之日,宫廷举行隆重的封拜仪式,灵帝亲临殿前,百官肃立阶下。汉灵帝望着崔烈春风得意的样子,灵帝突然觉得崔烈的司徒一职来得太便宜了,忍不住满怀惋惜地对随从亲信说:“后悔出价太低,应该标价千万!”
  程夫人插嘴说:“他能出五百万,已经很不错了。像崔公这样的冀州名士,难道会轻易就范?陛下您是不知道我从中做了多少工作!”崔烈的名望从此衰退。
  涿郡的人知道后,对崔烈嗤之以鼻,羞与为伍。崔烈老家的亲戚,更是感到脸上没光。时间久了,一些议论传到了崔烈那里。崔烈毕竟是饱读圣贤书的人,心中也觉得不安,就问他的儿子崔钧:“我位居三公,现在外面的人是怎么议论我的?”
  崔钧早就对其父买下司徒一事很不满意,就回答:“父亲大人年少时就有很好的名望,又历任太守等职,大家都认为你应该官至三公,如今你已经当了司徒,天下人却对你失望。”
  崔烈追问:“这是为何?”
  崔钧答道:“父亲您实在不该当这个三公了。外面议论纷纷,都嫌这个官有铜臭味。”这也就是“铜臭”典故的来历。
  到了187年四月,崔烈改任太尉,这也是三公之一。同年十一月,崔烈被罢免。这时候,“三公”如同牛市,一路看涨,曹操的父亲大司农曹嵩贿赂中官,并且给西园捐钱一亿钱,再次买下了太尉之职。
  汉灵帝继续着自己的买卖经,丝毫没有重整朝纲的气象,另一边,西北、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叛乱,各地黄巾军也死灰复燃,四处冲击着已经千疮开孔的东汉王朝。
  东北方位,张纯并不甘心失败,联合胡人叛乱不断,公孙瓒与他们征战不断。公孙瓒指挥骑兵作战得心应手,自己也常常亲自冲锋在前。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很多少数民族叛乱与当地官吏横征暴敛、受人蛊惑或者遭遇天灾有着密切联系。叛乱可是高风险、高成本的选择,生活安定和谐,谁会没事找事去叛乱。公孙瓒的简单粗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双方战争不断,少数民族叛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公孙瓒在与北方少数民族中,渐渐认识到骑兵的重要性。所以,他就以善射之士为基础,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这支部队全部骑乘白马,来去如风,战斗力极强,号称“白马义从”。《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东汉西北方向,主要是羌人的叛乱。边章、韩遂在凉州制造骚乱。张温奏请孙坚参军事。张温率部驻扎长安,用诏书召见董卓。出身西北豪强的董卓,对张温这个“空降干部”很轻视,故意拖延时间、出言不逊。孙坚提议严惩董卓。张温没有同意。
  张温、董卓带领部队与羌兵交战,屡战屡败,形势不利。张温等人心急如焚,生怕朝廷怪罪;董卓却神色自如,劝慰他们说:“虽然现在我们处于不利地位,但只要我们等待时机,稳定情绪,就一定能击退敌人。如果连我们这些将领都惊慌失措,势必动摇军心,这是给敌人创造进攻我们的机会!”
  果然,十一月中旬某天夜晚,皓月当空,群星灿烂。夜半时分,静悄悄的夜空突然出现一道长达十余丈的流星,半壁天空火光如柱,惊得边章、韩遂军营中的战马狂鸣不已,从睡梦中惊醒的士兵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董卓听说后,立刻组织部队与鲍鸿合兵,火速向羌兵进攻,赢得决定性胜利。
  董卓又联合周慎等人率领大军追剿逃军,盲目孤军深入西羌,完全陷入羌兵的包围中,周慎等人率领的军队被彻底击溃。董卓并不惊慌,他命令士兵在河中筑一高堤坝,截断上游的流水,而且派兵捕捉鱼虾。羌兵以为董卓这边粮食已尽,于是放松了警惕,只围不攻,想困死董卓的军队。不料,董卓派兵捕捉鱼虾是假,出了一招“明修暗道,暗度陈仓”的险棋,冲破了羌兵的包围。董卓凭借战功,被封为台乡侯,食邑千户。董卓经此一战,已经把自己当作马援再世,根本不把东汉的将军们放在眼里。
  战争,让公孙瓒、董卓等边塞豪强迅速崛起。刘备被任命为冀州中山国安喜县尉,可以看出公孙瓒的势力范围已经从幽州渗透到了冀州一代。董卓在西北地区基本上打遍天下,逐渐成为控制整个陇西地区的军阀。
  此刻,中央王朝尚具备控制边陲的实力,所以,汉灵帝有足够的底气,去叫板那些企图拥兵自重的势力。但是,经历了黄巾起义的摧残,加上骄奢淫逸生活的掏空,汉灵帝和他的前任汉桓帝一样,年纪轻轻就即将落幕。
  汉灵帝看到豪强的崛起,心中产生了不安,历史上武将拥兵自重的例子太多了。只要我活着就不可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汉灵帝决定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时间赛跑,为自己的后代留下一个“安乐窝”,让自己的血脉永远留在至高无上的皇位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