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英雄不讳刘备的逆袭 / 第三章 党锢之祸

第三章 党锢之祸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备的母亲时常到集市上,偶尔会带着年幼的刘备同去。
  涿郡的集市上,经常可以看到北方各地的特产在此云集,其中,让刘备印象最深刻的是,商人驱赶着数十匹高大的骏马,据说这是来自并州的良驹,耐力好、速度快,适合作为战马。涿郡当地的豪强地主,不少经营着自己的田庄,他们的田庄里种植着谷物、果蔬、竹木,饲养着各种牲畜,还有养蚕、缫丝、织布、酿酒等手工业,他们也经常到集市采购,刘备母亲的丝鞋、芦席也多被这些人家买去。
  这些豪强的庄园里有大量的附庸农民,有的甚至还是宗族,因为家境衰落、失去土地,最后沦为赤贫,依附同姓的豪强地主。每当开春,田庄里的农事就开始繁忙,直到隆冬为止,农闲之余,农民们还要为田庄的主人修缮房屋、整理沟渠。田庄的主人对依附农民收取实物地租,享受无偿的劳役。每年,豪强地主也会根据亲属关系,分别“赈赡宗族、恩加乡闾”。这些情景涿郡崔寔《四民月令》中都有详细的描述。
  刘备看着母亲精心编织起来的丝鞋,一针一线都是那样的讲究,淡淡的花边若隐若现,在裙摆的摇曳下,像雾里的飞花。刘备想象母亲也穿上这样的鞋子,那该多漂亮呀!每每看到母亲脚上打着补丁的鞋子,刘备心里很有落差。
  刘备的母亲,偶尔带着刘备送货上门,豪强的田庄里“警设守备”,围墙、角楼、望楼、飞桥,见到身强力壮、目不斜视的佩刀武士,也看到辛勤劳作、衣衫褴褛的依附农民,服饰华美、唯唯诺诺的奴婢,刘备自己也是普通百姓,但是和他们比,自己和母亲不需要依附谁。刘备对平民的生活感同身受,他用怜悯的目光看着底层的劳动者,用羡慕的神情打量着那些豪强的家人,年幼的刘备感受到等级的差异,既有渴望,也有同情。
  这天,刘备和往常一样跟着母亲早早来到集市,却听着大人们议论纷纷。
  “听说李校尉把大宦官张让的兄弟处决了!”
  “这些宦官的家属仗势欺人,早就惹得民怨沸腾,大臣们都敢怒不敢言,还是李校尉硬气!”
  “听说张让的弟弟残忍杀害了一名孕妇,真是人神共愤”
  “张让很定不会善罢甘休!”
  李校尉惩治宦官犯罪家属的消息传遍了涿郡的街头巷尾,大家感叹李校尉的勇敢,也着实为李校尉捏一把汗。
  众人口中的李校尉名叫李膺。李膺,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今属河南襄城县)人,孝廉出身,为人公正严明,汉桓帝让其担任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旧号卧虎,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涿郡人对这一职位并不陌生。西汉司隶校尉王尊曾弹劾丞相匡衡等人,名声大振。王尊就是涿郡人。
  张让仗着皇帝的宠信,恶人先告状。他向汉桓帝哭泣着诉说自己的兄弟如何友善、如何无辜,李膺不经审问就将其正法……汉桓帝让人找来李膺,当面质问。
  李膺义正言辞地回答:“《礼记》上说:‘官宦子弟犯了罪,国君即使说宽赦他,官吏也要严守法律不听从。”然后,李膺又向汉桓帝请求:“臣知道自己的罪责,死期就要到了。特请求宽留我五天,我在五天里灭尽大恶,回来受烹煮之刑,这就是我的愿望!”
  汉桓帝听了李膺的陈述,就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的罪过,李校尉有什么过失?”从此,宦官们收敛了许多。
  李膺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名声越来越高,拜访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李膺的府邸门庭若市,大家都以能得到李膺的接见为荣。他们把拜访李膺称作“登龙门”,于是乎,大家都争着去当“跳龙门”鲤鱼,李膺除了公务,就是接见宾客,全然没有了私生活。李膺也不堪其扰。
  一天,汉桓帝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看到李膺的府邸,人头攒动,问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侯览回答:“他们把到李膺家称作‘登龙门’,所以人很多。”
  “奥……”汉桓帝的表情有些凝重,心中不免狐疑。侯览没有继续说下去,嘴角偷偷按下一丝奸笑。
  侯览听说皇帝打算下赦令,就告诉张让:“你去吧即将大赦的消息透露给张成。”
  “张成是个江湖术士,告诉他做什么?”张让问道。
  “张成为人奸猾残暴,他听说朝廷将有赦令,肯定会做违法的事情,到时候李校尉怎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嘿嘿,咱们就有机会了!”侯览不禁为自己的小算盘洋洋得意起来。
  “皇帝好像很信任李膺。”张让问道。
  “老弟,咱们的皇帝除了权力,谁都不信任,当年的五候为什么被罢黜,是因为他们的行径碰触了皇帝的底线。当今圣上收了那么多年的委屈,是不允许与人分享权力的。”侯览解释说,然后继续说道:“在圣上眼里李膺和咱们没区别,甚至任用李膺是在压制我们。”
  “那我们不就更没办法了吗?”张让继续问道。
  “如果让别人告发他结党,或者抗旨不遵、抨击朝纲呢?”侯览放松一笑,张让不禁用手摸了摸没有胡子的下巴,表情放松了许多。
  果然,张成听到将有赦令的消息后,就让自己的儿子故意杀人。李膺将张成的儿子逮捕,正好赶上朝廷大赦,李膺不顾赦令,将其正法。宦官挑唆张成,让张成的弟子牢修上书诬陷李膺等人,“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
  宦官集团这一招,充分利用了汉桓帝的心理,一是李膺等人无视赦令,就是在蔑视皇权;二是让其他人去告状,避免让汉桓帝认为是宦官们故意公报私仇;三是污蔑李膺等人结党,而且诽讪朝廷,疑乱风俗,“结党”一词正好击中汉桓帝的痛点。
  牢修的上书,让本已狐疑的汉桓帝龙颜震怒。下诏通缉太仆卿杜密、司隶校尉李膺、司空府掾属陈寔、汝南郡功曹范滂等人。太尉陈蕃认为“罪名不章”,拒绝平署诏书。汉桓帝见诏书无法生效,干脆跳过法定程序,直接让宦官负责的北寺狱审理此案。李膺、陈寔、范滂等人慨然赴狱,受尽酷刑,却始终坚贞不屈。
  当时被捕的大多是天下名士,“进监狱”竟然成为荣耀。度辽将军皇甫规以没有名列“党人”被捕为耻,上书请求坐牢,汉桓帝差点气死。陈蕃再度上书,请求赦免,汉桓帝免去了他的太尉职务。解渎亭侯刘淑也上书,要求罢黜宦官,汉桓帝没有搭理他。
  李膺、陈寔、范滂等人入狱,消息传来,人们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是涿郡。
  从大人的窃窃私语中,刘备懵懂地感觉到,大家的心里都向着李膺、陈寔、范滂等人。刘备回到家偷偷问母亲:“这些入狱的大臣是好人吗?”刘母一边编织着芦席,一边意味深沉地说:“听说他们都是好官。”
  “那皇帝为什么要抓他们?皇帝是好人吗?”刘备继续问道。刘备的母亲告诉刘备:“当今的皇帝,原本生长在我们我们涿郡蠡吾县(今河北省博野县)。听你爷爷说,上任皇帝被梁冀毒死后,大臣们都打算立清河王刘蒜。理由是,刘蒜严谨持重,举止有度,而且是汉质帝的亲哥哥。也许刘蒜当皇帝会好一些。”
  “那为什么没有选他?”刘备有些不理解。“梁冀想继续把持朝政,所以打算立年幼的刘志,也就是当今圣上。但是,大臣们反对,所以梁冀一时拿不定主意。大宦官曹腾,有一次拜会刘蒜,刘蒜没有礼遇他,担心刘蒜即位会对自己不利,所以主动劝说梁冀立刘志为帝。”刘备的母亲说道。
  “那曹腾是坏人了?”刘备问道。“也是,也不是,据说曹腾为人廉洁,对那些控告自己的人都很宽容,而且为朝廷发掘了不少人才,和现在的那些宦官比,真是强出百倍。”刘母轻轻说道。
  “梁冀把持朝政,贪得无厌,他的妻子,名叫孙寿,不但部队梁冀进行规劝,反而与丈夫‘斗富’。梁冀的结局悲惨,与他妻子有很大的关系。”刘备听到这里,觉得要找一位贤妻。
  “圣上忍辱负重,这一忍就是十三年,然后,圣上与唐衡、单超、左倌、徐璜和具瑗等五名宦官密谋,诛杀梁冀,梁冀、孙寿被逼自尽,受牵连而被杀的公卿、列校、二千石以上官员有数十人。”刘备听得目瞪口呆,心里不禁在想权臣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
  “那后来呢?”刘备不禁说道。“开始我们也以为是,心想着这位涿郡出生的皇帝,一定能给咱们家乡争光。结果,圣上封宦官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五人为侯。这五人和梁冀如同一丘之貉,再后来,圣上觉得他们做得太过分了,就任命韩演为司隶校尉打击‘五候’。”
  “大家都以为圣上要痛改前非的时候,结果又重用侯览、张让等新的宦官,他们就知道哄着圣上吃喝玩乐,私底下骄奢淫逸,李膺等人决心惩治他们,结果……”
  “那是不是用好人的就是好皇帝,用坏人的就是坏皇帝?”刘备又问道。刘母听到后,将食指放在唇前,表示停止。用好官的是好皇帝,用坏人的是坏皇帝,这可能是“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在刘备心中的滥觞。
  汉桓帝周边少了咬耳扯袖的臣子,更加随心所欲、放浪形骸。“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日伐性之斧”,放荡荒淫的生活,进一步掏空了他的身体,正值壮年的汉桓帝却显得老态龙钟,经常头晕眼花,有时生病卧床、一连数日。在古代,皇帝生大病,常常会用大赦这种方法为自己祈福。李膺等人在狱中故意供出宦官子弟,宦官们害怕牵连到自己,又看到汉桓帝身体日渐消瘦,于是向桓帝进言,意思说为了皇帝的身体,该大赦天下了。皇后的父亲窦武,也上书求情。第二年六月,汉桓帝下诏:大赦天下。但对党人放归田里,终身罢黜。
  刘备听到李膺等人被放出狱的消息,很是兴奋。刘备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百姓爱戴的好官。看他着集市上人们匆匆的身影,眼前闪现出一幅画面,刘备成了“刘校尉”,家里那颗大桑树下,人头攒动,嚷嚷着“登龙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