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砺剑水浒 / 第四十二章 武松单斗姚平仲

第四十二章 武松单斗姚平仲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赵无神离了梁山,因看了梁山八百里水泊地势开阔、易守难攻,一路上思绪万千,心道自家二龙山似是到了发展瓶劲,受地形限制兵力才到一万便捉襟见肘,水军到现在还没有着落,裴元笑、张少康至今未归,曹正不知事情办得如何了,全无半点消息,江州的三十艘铁甲船还没去取,可是取回来又放到哪儿?水军将领从何而来啊?……,一连串的问题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只觉胸中憋闷、呼吸不畅,一口气没顺过来从马上跌了下来。
  许贯忠叫停了队伍,急令军士将赵无神抬到路边林中,解下腰刀、弓弩,又解开了衣服,然后撸起衣袖与他把脉,过了片刻令人升火烧了沸水,又叫人就近采了些草药煎了药汤,服恃喝下后才见他缓缓睁开眼睛,众军士见主公醒了,急忙上前说些关切的话。
  赵无神醒来见自己躺在一块毯子上,才知自己晕了过去,急忙道:“让兄弟们忧心了,兴许是昨夜酒水喝多了些。”
  许贯忠让众军士到一边歇息,对赵无神道:“我与主公把了脉,乃是急火攻心所致”。接着又道:“主公若有心事,可说与在下听听,兄弟齐心协力方能成就大业,独木必是难支啊。”
  “先生教诲得是,只是一时想得多了,没理顺心神”,而后便将自己所思所想一一道与许贯忠。
  “主公忧虑也是自然,天下无易成之业,亦无不可成之业”,许贯忠说完接着又道:“青州、海州、登州境内有诸多山寨,我可招纳他等入伙,将兵力分散部署,由此便可解屯兵之忧,只是不便于日后调度;水军可依海而建,我曾游历蓬莱,知登州外海有个长山岛,附近有一百余个岛屿,再向北便沙门岛,乃是大宋囚禁要犯之地,其中多有英豪侠客,我若夺了这些岛屿,广建寨栅,即可屯兵屯粮,又可养我水军,还可作为他日谋大业时向北进的中转之地和防御要塞,可谓一举多得。另外,江州、洪州多能造大船,我便使些银钱购买船只,便可装备出一支水军。张将军、裴大师都是能人,到了时间自会归来,主公不必多虑。”
  赵无神其实一直忧心水军之事,只想着待日后收了梁山再建水军,只是前些时日人东京传回消息,道君皇帝已确定要派出使臣渡海到金国,与其商探共同抗辽一事,由此可以判断:一是宋金两国将加快推进“海上之盟”,一旦订立盟约,留给自己作准备的时间就不多了,二是皇帝定下决心与金国结盟,说明江云震一派与蔡京、童贯一派在此事的斗争中输了一局,只担心江雨淼有不测。
  此时听了许贯忠一些话,倒解开了心中一此疙瘩,对许贯忠感慨道:“先生只一席话,便解开了我心中的结啊。”
  “还有一事许某百事不得其解,梁山水泊近在眼前,主公为何不取了为我所用?”许贯忠终是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赵无神自知不能如实相告,难不成告诉许贯忠,他知道梁山的后事,只道:“梁山水泊乃京东各大山寨之首,早日入驻确实能解我山寨燃眉之急,只是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以我山寨目前的实力尚不能抗拒朝庭大军来剿,不能为此白白牺牲了兄弟们性命”,许贯忠虽觉得如此解释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总觉有些不够全面,但也没再多问。
  “先生可否陪我四处走走?”赵无神感到胸中憋闷,想到四处散散心。
  许贯忠自从投了二龙山,几乎终日与他形影不离,每日见他从晨议开始,操练、查岗、讲授道义,可谓马不停蹄,生活上也与士卒一起同吃、同练、同劳作,今日倒是第一次见他露出疲态,便令其余士卒先行回山寨,与他各骑了一匹马,在林中慢悠悠的走着。
  当下正值春暖花开,山林间郁郁葱葱、花香四溢,两人一路聊些欢愉的事情,许贯忠与赵无神多聊些曾经游历名山大川时的趣事,赵无神倒是听得入迷。突然问道:“先生游辽国时是冬季还是夏季?”
  “初入辽时为夏季,往后游历至冬季才回我国。”许贯忠答道。
  “北辽冬季严寒,不知当地人如何御寒?”赵无神又问道。
  “辽国多产虎豹豺狼,辽国人冬季便以兽皮制衣帽绑腿,下雪后出行以马拉雪橇,倒也方便”,许贯忠回答道。
  “先生精通女真语言,可在山寨挑选天资聪慧的后生予以培养,日后必有大用”,赵无神转头看着许贯忠道。
  “主公目光长远,在下明日便选人教授”,许贯忠似乎与赵无神总能一拍即合。
  聊着天行进时间倒过得快了,转眼便过了晌午,赵无神提议寻个僻静处吃些干粮。穿过树林来到一片草地,只见这草地似镜面般平整,绿草荫荫、野花遍地,正待拴了马歇息,却隐隐约约听见有打斗声。
  两人将马拴在树上,转过几棵大树,便见百步外平地上两名壮汉正在赤手互博,一旁的大青石上盘腿坐了一位头陀,手里拿着酒壶一边喝酒一边看二人打斗。
  二人看了半晌,许贯忠道:“此二人武艺了得,若为我用必是良将。”
  “先生何以见得,再说个人武艺高强不见得会领兵打仗”,赵无神道。
  “那身材偏瘦之人使得是长拳,乃军中惯用武术,必出自卒伍,另一人虽不是军中武艺,但必得高人指点,若此二人带军冲杀,必是所向披沥”,许贯忠对这二人甚是欣赏。
  “我便将这三人都带回山寨与我并肩作战,如何?”赵无神笑吟吟的道。
  “喔?”许贯忠正疑惑间,赵无神已走了出去。刚一现身便听“嗖”得一声,一支短箭射在赵无神身边树杆上。
  赵无神拔下箭矢,哈哈大笑道:“大师射术又有长进了”。
  那头陀也赶紧起身,道:“早察觉有人窥探,没想到却是寨主”,说完又对那边打斗的二人道:“你两位快停了,过来见寨主”。原来这头陀正是裴元笑。
  那边两位汉子也都停了手走了过来,其中一位壮汉道:“怎地,打不过找帮手来了?”
  “你不是不信我等是二龙山好汉么,这位便是二龙山寨主赵大王,你可识得?”裴无笑对那汉子道。
  待那两名汉子走到跟前,裴元笑便指着那个年轻些的汉子道:“这位曾是裴某在军中上官遗孤,姓姚名平仲,江湖人称‘小太尉’,有一身好武艺,作战勇猛,又为人正直善良,尤为有骨气,向来不惧奸邪上官,故得罪了童贯,前些日了处理完江州事务,我去西北探望老种经略相公,与他说起寨主时甚感兴趣,硬要跟来拜会”,说完又对姚平仲道:“快来见过寨主”,姚平仲急忙到赵无神跟前行礼,赵无神也拱手还了礼。
  接着赵无神便问:“方才见这位好汉武艺了得,敢问也是军中豪杰?”
  裴元笑听完哈哈大笑道:“这位好汉乃是打虎英雄武松,本就要去投奔二龙山,途中遇了我两,与他说我等是二龙山好汉定是不信,与平仲几句话不对头便动起手来,两人都是武艺高强,一时难分高下,把我也是看得入迷了”。
  “原来是打虎英雄武都头,幸会幸会”,赵无神千算万算没想到会在此处与武松相遇,接着便拱手道:“在下二龙山寨主赵无神,见过武都头”。
  武松见赵无神一头短发,左胯长刀、右挂连弩,精神抖擞,举止不凡,心中生出几分敬意,又见他主动与自己施礼,心生感动,急忙拱手回礼道:“在下多听闻二龙山赵大王名讳,今日得见果然英雄”。
  “武都头谬赞了,好汉若能上我山寨,真乃山寨之幸啊”,赵无神见了武松欣喜溢于言表。
  “多谢寨主不弃,愿与寨主牵马执鞭”,武松又拱手行了个礼。几人接着又各自说些体己话,也是英雄之间惺惺相惜,越聊越投机。
  因裴元笑、姚平仲、武松三人未骑马,于是赵许二人也把马牵了五人一同在林中散步。
  裴元笑道:“我自在京城查清了炬夜门案始末,也算是给江家一个交待”,接着又道:“江小娘子也是女中豪杰,硬将一个支离破碎的炬夜门重新整合到一起,虽不及往日荣光,但也是重回正轨,将炬夜门打理得井井有条。后来我又去了趟江州,一来为寨主摸清了那三十艘铁甲船的虚实,二来摸清了江雷彪底细,原来这江雷彪与蔡京一系有染”
  “难怪不肯主动出手帮炬夜门”,赵无神道。
  “而且我离开江州时与江小娘子相遇,她有封书信托我传与寨主”,说着裴元笑便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呈上。
  赵无神接过书信倒未急着拆开看,将书信揣进怀中,又与四人继续往前走去。一直走到夕阳西下、天色渐晚,前面现出一个村庄。赵无神自是知道,这正是当初与梁山王伦初次碰撞的赵家庄,只是如今物是人非,王伦早已身首异处,自己也是今非昔比,手下良将众多。
  远远看见赵家庄炊烟袅袅、宁静祥和,五人信步走进村子,却被一放羊的老人认出来,上前作个揖问道:“敢问这位可是二龙山的赵大王?”
  “回老丈,在下正是赵无神。”赵无神行了个礼回答道。
  “我赵家庄百姓多受大王恩惠,今日亲临定要让我等尽尽地主之仪”,说完也不待赵无神细说,弃了自家羊群便往村里跑去,边跑边喊“乡亲们啊,赵大王回来了”。
  随着喊声各家各户都开了门,有的从院内探出头来看,有那活泼的孩童,也跟前着喊道“赵大王回来了咯,……”。
  村子里瞬间热闹起来,村中保正也跟前那老汉来拜见赵无神,又安排在村子里摆下宴席。入夜,家家户户门前插上火把,村道上一家搬一张桌子,排成长长的一条,每家做两到三个拿手菜,鸡鸭鱼鹅猪牛羊肉应有尽有,各类菜蔬把桌子摆得满满当当,各家自酿的美酒也是大罐装着、大碗盛着。
  赵无神、许贯忠、裴元笑、武松、姚平仲等人居中坐了,村中保正和德高望重的老人都过来敬酒,又每家出个当家挨个过来敬酒陪话。赵无神也是一边吃着一边喝着一边聊着,问问村中近况,逗逗身边孩童。
  那老汉道:“自打大王来我庄借粮,烧了地契,那赵太公又从梯子上摔下去受了伤,没多久便死了,保正便带村中百姓按各家人口平分土地,县丞虽差人来过几次,想收回土地占为己有,只是这赵家庄距二龙山、梁山甚近,县官老爷怕又落得个赵太公的下场,也就不了了之,我等村民只需按律缴纳租子既可,少了赵太公等豪强盘剥,又遇上好天道,一年下来各家各户都有余粮,这些全拜赵大王所赐啊。”说完激动得紧紧抓住赵无神的手。
  “那老丈便叫乡亲们将余粮都存好了,往后我山寨便按市价向各家各户买粮。”赵无神道。
  “大王要粮只管通报与我,我等必尽力筹措”,保正接话道。接着保正又道:“往日里那赵太公与县丞交好,儿子又在县衙听差,在村中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如今有赵大王作主,再无人敢来出这个头,县丞也不敢多管,村民便选了我当保正,只负责收租上缴,官民间倒相安无事。而且附近许多村子都是这个境况,百姓皆念赵大王的好啊”。
  赵无神听了也是高兴,一个四五十年纪的大娘挤到跟前,道:“赵大王,我家儿子叫李福来,在山寨步兵营当兵呢,发了饷银还与我带些回来,我用他带的银子买了耕牛,现在我家男人轻松多了”。说完便是爽朗的笑声。旁边便有起哄道,“李家大娘,就你家儿子能耐,村中上山当兵的后生多了”,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莫说姚平仲、武松,就是许贯忠、裴元笑也是初次到村中与百姓相聚,见村民如此爱戴赵无神,心中高兴不已,尤其是姚平仲,往日在西军时到了村里百姓也是能躲则躲,都不愿招惹那群军爷,顿时心里思绪万千。
  正在大家聊得高兴,突然跑来一人道:“保正,县衙王都头带了二十多人马到村口了”。
  “大王快请躲一躲吧”,保正和村民们立即慌乱起来。
  “如何要躲,便让我去将他砍下马来”,武松说完便起身要向村口行去。
  赵无神倒是不慌,示意武松坐下后问道:“可是王武都头?”
  “正是”,保正答道。
  “你便去村口引他过来,就说我请他喝酒”,赵无神对保正道。
  保正本是不信,又见赵无神不由分说,半信半疑的起身向村口去了。
  只过了片刻便见保正领着一个都头和二十余土军来到村中,见村里大摆宴席,赵无神等人居中而坐,大声说道:“这个赵家老四,禀报相公说二龙山贼人又下山借粮,可这里哪有半个贼人”,说完又回头对所率土军道:“恰逢村中大摆宴席,定有喜事,我等也沾沾光,混口酒水喝,兄弟们意下如何?”身后众军士也齐声道“正是”
  说完王武便到赵无神身前拱手行了礼,接过保正递过的酒,道:“敬英雄一碗”,说完仰头一饮而净。
  “王都头好酒量,今夜不醉不归如何?”赵无神也是回敬一碗道。
  其实赵无神与王武也是不打不相识,王武曾奉命带兵去打二龙山,到了山前只见寨栅前整整齐齐列着千余兵马,阵前立着几员大将也是虎虎生威,相比身后的一百来土军哪里敢打,只是赵无神甚懂礼数,不但不以强打弱,还在山寨前摆下宴席,犒劳王武等众军士,临别时还与每人都赠些银两,如此一来二往两人还成了朋友。今日一见虽不明言,二人却似故人久别重逢,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不在话下。
  众人一直喝到二更时分、月挂技头才各自散去,王武回县衙复命,赵无神等人便在村民家中歇息了,保正怕夜间有失,还在村头派出了岗哨,只道一有情况及时通报。
  次日已时,村民们将赵无神五人送到村口,保正又相送十里才挥泪而别。在赵家村与村民同乐,又见回来了裴元笑,得了武松、姚平仲,赵无神顿觉心情舒畅多了。
  五人行了二三日才进入二龙山地界时,远远见一骑奔来,那人见了赵无神勒住马缰下马便拜,赵无神定睛一看,这不是随张少康回蓟州接老娘的钱小二吗。
  钱小二拜了赵无神、许贯忠,道:“张将军取了老母亲,又招纳了饮马川一众头领,已行至五十里外,今日便可回山寨。”
  赵无神听完心中大喜,昨日忧愁之事今日便是好事一件接着一件,与许贯忠相视一笑,对钱小二道:“你速回山寨,传令杨宇校置办宴席,今晚我要宴请新上山的众位头领,并与张将军接风”。
  “寨主口中的张将军,可是曾在西军的‘玉面沙狐’张少康?”待赵无神交待完,姚平仲急忙问道。
  “正是,看我这脑子,差点忘了你二人是故交,张将军多次在我面前提起过你”,赵无神自责道。
  裴元笑也是欣喜不已,道:“真是天缘凑合,未曾想能在这里得遇我这位兄弟”。
  赵无神心道他几人都出自西军,定也都是旧识,道:“我等便在此等候如何?”众人皆是应允,皆立于山岗翘首以盼。
  过了半个时辰,又见一骑飞驰而来,赵无神拦住来人,见又是先前随张少康回蓟州的军士,那军士见了赵无神急忙下拜,同时慌忙禀报道:“主公,出大事了”,随后便如此这般一一道明。
  在场众人听了均是大惊失色,愤恨不已。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