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玉凤王传 / 第捌章·暴风雨前的宁静

第捌章·暴风雨前的宁静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景叡经过每天的练武和练兵也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秦国那边怎么样了?”已经在旬阳的景叡问道。
  “已经就绪,随时可以进攻。”从者答道。
  “转告秦军主将,今晚亥时准时进攻!”“喏!”
  夜幕降临,只有几只不知名的动物在低吟着几句。在晋军帐内,晋军几乎都睡得一塌糊涂、无人值守。谁也没有发现,在城墙脚下一梭黑影闪进了城外南门、另一梭黑影悄悄地爬进了城外西门、两路黑影分别解决了守城的和放哨的士兵,分批占领了剩余的东门(注意,没有堵住北门)以及城角的阁楼、箭台,按部就班地稳步推进。待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忽地一阵喊杀声,将城中还在美梦了徘徊的晋军士卒惊醒了过来。睡眼惺忪的他们慌慌张张各自拿好兵器、狼狈地着上甲胄、仓皇跑出营帐:只感觉四面八方都有喊杀声,不知应该朝哪个方向援助,更不知道敌人到底所在何处;在乱军中,守丞力战而死,身中数箭;城主兼都督侯仁将军仓促应战而首尾不顾。于是晋国诸将士更加慌张了,只听得乱军之中有人道北门没有敌军、可以逃生,都急急忙忙望着北门方向窜逃而去。北门果真没有来犯之军,本来侯仁还打算聚兵北门,整合兵力好一鼓作气回援城内、夺回全城,可他一看所聚之军,大抵皆是残兵败将的一群乌合之众,多是城内之民兵或是缺乏训练的新兵。也对,真正的正规军训练有素,绝不轻易退缩,此时大都在城中巷内组织抵抗,罕有撤退至北门的。侯仁遂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正欲率军会合正规军以加强抵抗,不远处的街道上,杀声震天,火光耀眼,竟是正规军不敌敌军而节节败退,敌军沿街道一起掩杀将过来。侯仁急忙命民兵大军有组织的接应援助。这样做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不料敌军竟是火光由远至近,又是一彪军杀到:那火光照耀下军旗写得明白,上官-------却是那龙骧卫新兵杀到了。上官龙以他的大开大合的狂战,亲自下马跟随步兵四面掩杀(跟后来的许褚有的一比),只见他向上高高跃起,两柄短戟掏入人群之中,仅仅片刻,晋军抵抗主力便只能败退数里之外。侯仁所组织的晋军更是不足抵抗、节节败退。无奈之下,他只好命诸军有序撤出战场、向正北方葫芦口迈进。这葫芦口之地正如其名:以其乃葫芦之形状的山谷而得名。这是由晋国南部边邑向中央的必经之路,曾经晋军无数次在此设伏,全歼来犯之敌。侯仁也思量着是不是加快行军,在葫芦口设伏。最终,由于军队行军速度过慢,他又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照这速度不但打不了敌人的伏击,还有可能被敌人伏击。这样想着,他又命令全军加速前进。但毕竟全军训练有素的士兵不多,又刚刚进过大战,士兵身心疲惫,自然也提不起速来。经过一夜的急行军,晋军残部终于走出了葫芦口。他们面前是两条康庄大道:一条向北,直达国都晋阳;一条向东,所向陰地。其实侯仁并不认为他们已经安全了,但是经过连夜急行军,士兵已经疲惫不堪,而且又是逃跑,士气更加低落。无奈,他还是下令全军在岔路口上休整,并约定一旦敌军从南袭击,全军有序向东侧撤退。诸军按团装有序坐下休息,轮流值守。
  这一干晋军残兵逃窜至此也逐渐聚集了约摸有二三千人马。侯仁看着这帮残兵败将,一时感慨万千:今天早上之时,他还坐在武关城主府里海阔天空、上午还视察军队过。想当时还有那么多的人马,他还夸赞大军有气势,这一眨眼的功夫便就着些败军了,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正兀自在嗟叹着呢,东侧大道上烟尘四起、北侧大道上万箭齐发,鼓声大作,刚歇下一口气的晋军又紧张了起来:纷纷执起兵器准备作战,也不知所措向哪里撤退。东侧大道上头,旌旗招展处诸位将士拥出一个将军来,此时已经是清晨,借着月光的余晖与这东方天边的鱼肚白,侯仁看清了这将军:头戴银盔冠、身着银白铠、披银丝袍、配着柄剑,在光照下闪闪发光,那火光映照下的旗帜写得明白:景!北侧大道上,也涌出了旌旗招展的秦军主力。
  不用说都知道,是景叡干的。
  景叡在那大道上大声道:“久闻侯将军英勇善战,必是一方豪杰!何不加入我之麾下?”其实他胡说八道,哪来的什么久闻大名,连这将军姓侯名仁都是昨天才从俘虏口中知道的。人家侯仁本是藉藉无名之辈,不过是他用望气之术觉察到了这人必是一个被埋没的千里马,故而才邀请侯仁加入他之麾下。而秦方对一位败军之将一般都是没什么兴趣的,这样景叡才有机会招募侯仁,又不至于产生内部矛盾。
  景叡又道:“将军一看用兵之道,何其严整、必非凡将,不知刚刚的邀请可否愿意?”这倒是句大实话,侯仁在刚才布置营帐时还是没少动脑筋,他既要保证士兵有充足的空间,又要为有序撤退做准备------好吧,这次只能往南撤,刚从火坑里跳出来,又寻思着跳回去?侯仁思来想去,也觉得不妥。
  然而侯仁何曾听过这一番话!正是因为晋国没有人发现他的才能,他才会被排挤到这边远之地镇守疆域。奈何兵员的素质不高,不然没准与景叡联军还有得一战,胜负难料。他稍加思索,当即下马拜道:“末将愿降!诸军在下还不快弃械投降!投奔明主!”那愿降的将士早早放下了武器,不愿降的也被迫放下了武器:因为早在交涉之时便准备溜走,但跑不掉了啊!------两条大道上都是骁勇军团大军,往哪逃?难道真往南逃?
  不过这一说,却是有一个问题啊!公孙凌哪去了?---这没人知道。
  早晨不知不觉便降临了。林中几只鸟儿正放开歌喉歌唱。可城中的情况,却是惨烈得多了:血迹、尸体、兵器、旌旗混乱地到处都是,虽然再三禁止扰民乱民,无辜死亡的民众还是有一些的。楚秦联军伤亡极小,倒是晋军伤亡最大。
  再说,此夺城之策乃是景叡之计谋。秦军诸将对他是佩服万分,视若天才。再看到他身旁,那降将侯仁才给收着几天!其只看他那服服帖帖的如同那刚过门的小媳妇---不,是小妾。您瞅着这多厉害一个景叡啊!话说景叡是如何真正收服侯仁的呢?说起来倒是简单:景叡把侯仁请去,先是对这次袭击战景叡用兵和侯仁用兵进行分别解读,指出双方缺陷,然后就北伐和东征的问题与侯仁相商议。景叡对侯仁的信任与对侯仁观点的重视以及对侯仁的指点这才收服了侯仁的心。
  然后,由于景叡是秦楚联军主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此时的秦国还是不太强大的,两次联军都是让外军将领做主将),他宣布,出榜安民,开仓济粮、余数充公;开库散金、收拢民心;重分田地没收地主之土;此举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与富豪的反对,然而景叡一纸禁令:不从者,斩、家产充公。刚开始有意见的人全部关起来,这种铁腕政策很宽安定了晋国旧地的环境。于是,无人再敢言反。通过此举,景叡以雷厉风行的速度赢得了农民的支持与城内外的安定环境。拥有此后,这为联军的北伐晋国创造了新的粮食、兵力、劳动力的来源。更是令秦将、晋国降将心悦诚服。在未来,秦国采取的法家铁腕政策也与景叡脱不了干系。
  做完此事,后方已稳。可以继续北讨晋国了!于是便稍息片刻,立即向北前往晋国第二关。
  仅两天的行军时间,联军便到达了指定的位置----这是葫芦口过后北上再渡过一条河便可看到这巍巍的关隘矗立在远方,这是晋国的大关-----函谷关。由于此关的守将是他们联军的老对手/老朋友了----荀婴!荀婴不愧是老将,他在联军渡河之时便不断阻击、骚扰使得其实本该是在一天前到达关隘的联军晚了一天。但由于主帅景叡说此在意料之中,众人便没有把这当回事了。但其实,心里却早有了疑虑:这关隘人尽皆知易守难攻,景叡就真的有这个自信?可以轻易打下此关吗?
  景叡此时却似乎没管那么多,他下令,攻城车、云梯等器械一起用上直接强攻。一时杀声震天:那关上的士卒纷纷投入战斗正当大战开始双方刀剑相接时,双方突然发现一支军队出现在关隘后方,双方士卒都震惊了!这支军队:旌旗上写道,凌云卫,公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