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老曲新词话兴亡 / 第二十一章 晁盖劫宝

第二十一章 晁盖劫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水浒传》是一本奇书,作者乃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老先生。
  估计施耐庵老先生当时并不老,且每日里精力充沛,在当时没电脑、没钢笔、没油笔、没铅笔的情况下,愣是用毛笔蘸着墨汁,写成了七十回本的鸿篇巨著《水浒传》,所说皆是有关宋江及他一百零四位兄弟及三个妹子的故事,书中多采用民间说书的使用手法,为的是吸引住人,好挣点银子花。
  读者诸君试想,若说书说得不精彩,大热天的,谁愿意围在你身边听书?又有谁愿意给你施舍银子?!
  这个就像是我们今天写书一样,得抓眼球,刺激人的情绪,如此,书才好卖。
  正是因为如此,那施耐庵老先生使出平身之力,摇动三寸不烂之舌,极尽胡吹冒聊之能事,把宋江及梁山一百单八将,吹了个神乎其神,人人都是天星下凡。
  到了大清时,咱神州又出了个大才子,名唤金圣叹。
  这个金圣叹闲来无事,专门点评水浒,且笔墨更佳,使得《水浒传》这本书,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但要仔细考究起《水浒传》这本书来,恐怕说的不是事实,所谓一百单八将也是子虚乌有。
  即便是有宋江起义这件事,其阵势恐怕也没有施耐庵老先生说得那么悬乎。
  但为了书好看,也为了大家高兴,笔者还是按施耐庵老先生的说法来演绎下面的故事。
  前面,小子我唠唠叨叨地说了浙江匪乱的事,现在又扯到了水泊梁山;那么,这个水泊梁山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山东济州府辖下有个郓城县,系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据大宋汴京约六百余里,乃是个武术之乡。
  这郓城县,民风彪悍,放荡不羁,路见不平,一声断喝;该出手时,果断出手,因此,出英雄的同时,也常常出现一些强盗响马,专事剪径劫道,抢夺财物之事。
  话说郓城县衙,有个押司,姓宋,名江,字公明,平日里,好救人于危难之时,故此又有了“及时雨”的名号。
  这厮,人长得矮胖,皮肤黝黑,在家里排行老三,故此又被人称为“孝义黑三郎”。
  那年,北京大名府知府梁中书,搜刮了十万贯金银财宝,要送往东京蔡太师府去。
  梁中书何许人也?
  这梁中书本名梁世杰,本是东京朝廷里的中书侍郎,因娶了蔡京的女儿,故此被蔡京格外抬举,一直抬举到以中书侍郎的身份判大名府事。
  故宋时,重文轻武,文人地位远高于军人,朝廷官员也看重文人身份;故此,梁世杰虽是知府,却不愿意埋没了中书侍郎的身份,对外仍称作中书,为的是强调其文人的身份。
  梁世杰自从山身,渐次为一方统帅,掌握国家重任,这功名富贵,自然是泰山蔡京大力提携而来。
  没有蔡京,梁中书算个甚啊?!论文才能强过苏轼去了?
  那梁世杰的老婆蔡氏,自小受家境影响,从他老子蔡京那里,好的没学下,对如何敛财学了个透彻。
  现因梁世杰独掌大名府权力,上马管军,下马官民,权势大得很,那蔡氏便天天在梁世杰耳边聒噪,说你今日的功名富贵从何而来,万万不可忘记哦!
  梁中书心道,哪能忘了?!全是老丈人给的呗!
  其实,梁世杰比他女人更坏。
  这梁中书,虽然自幼读书,颇知经史,却是个纲常败坏,贪得无厌之徒,眼里只有泰山的提携之恩,心里从不念及国家的培育之情,一到大名府任知府后,就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要赶在六月十五日蔡京生日时,作为生辰纲敬献上去,好给老泰山蔡京贺生辰。
  不义之财,来之容易,去之也容易。
  梁世杰年年搜刮民脂民膏,年年往东京太师府送生辰纲,年年被强人半路打劫,终究是不能送达。
  因此,梁中书就愈加贪婪,更加变本加厉起来,搜刮民脂民膏得更加凶猛,终于又搜刮了十万贯金珠宝贝,打算于六月十五日泰山蔡京生日时作为礼物敬献上去。
  梁中书敬献老泰山的生辰纲屡次被劫,便吃一亏长一智了,就开始暗中物色得力人员,好为他押送押送生辰纲。
  所谓无巧不成书,只要是能成书,一定是事情凑巧了。
  那年,原本当过殿帅府制使的杨志,曾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好不容易碰上大赦,便怀抱祖上佘太君流传下来的一个玉瓶,腰别一把杨老令公遗存下来的宝刀,肩挑一担珠宝,餐风露宿,不辞劳苦,一路奔波,赶往东京,托人求情,去见高俅高太尉,想走个后门,重新谋个一官半职。
  杨志兴冲冲而去,拜倒在高太尉的帅殿堂下,声称久慕太尉神威,愿在太尉靡下,尽忠报国;恳请太尉看在祖上面上,多多关照。
  说毕,杨志爬起身来,献上了祖传的宝贝,乃是佘太君遗留下的一个玉瓶。
  哪知高太尉恶杨志失敛,痛斥杨志道:“皇上修建万岁山,派了你等十个制使运送花石纲,偏人家九个制使都安全运送回来了,偏你一个制使翻船失陷了?!那黄河里能有多大的风浪?吹得翻一船的石头?!定是你这厮见财起意,心生恶念,贪赃枉法,私吞了宝贝,却说是翻船失陷了!而今,你又用个假玉瓶欺哄本帅,实乃可恶至极!”
  高俅一边骂着,一边把杨志送上的玉瓶摔在地上,只听“嘭”地一声,玉瓶果然就摔破了,眼看着不是真货。
  高俅见状,更怒,气得跳脚大骂,喝令衙役将杨志一顿棍棒打出了殿帅府。
  杨志被衙役一顿棍棒打出了殿帅府,挑去的一担珠宝,也失陷在殿帅府,身上分文没有,便在大街上变卖随身佩带的祖上老令公留下的那把宝刀。
  俗话说,人倒霉,鬼吹灯,放屁都砸脚后跟。
  这杨志就倒霉得让屁把脚后跟给砸了。
  话说杨志在街上变卖祖传宝刀,忽听人喊:“大虫来了!”
  随着喊声,便看见一街人都惊慌失措,四下逃散。
  杨志心中甚是奇怪,心想,这光天化日、大庭广众、繁华街景之中,哪来的老虎?!不是瞎扯淡嘛!
  杨志闻声去看,却见一彪汹汹大汉一摇三晃地跑来。
  杨志心里又暗道:“洒家就说嘛,如此繁华街景上,怎地会有老虎,原来说的却是这厮。”
  话说那彪汹汹的大汉,乃是东京街头有名的泼皮混混牛二,因蛮横无理,使泼耍赖,故此一街人都怕他,给他起了个“大虫”的绰号。
  故宋时,大虫指的就是老虎。
  武松景阳冈打死了一只大虫,你千万不要以为武松只不过是打死了一个大虫;其实武松景阳冈打死的乃是一只残暴的山老虎。
  此时,杨志正在恓惶中,那牛二已经来到了杨志跟前,冲着杨志说道:“你这厮,满街人见了俺都回避,你这厮借了谁的势要,敢小觑我?拙!这厮,你是干甚的?快快讲来,免得皮肉受苦。”
  杨志见状,心里大怒,但想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遂把怒火压了下去。
  牛二大声喝道:“说!你这厮是干甚的?!”
  杨志答道:“俺乃关西人氏,使光盘缠,因困京中,现变卖祖上的宝刀。”
  牛二闻听杨志在卖宝刀,来兴趣了,伸出手对杨志说道:“甚的宝刀?把来看看。”
  杨志闻言,便将宝刀递于牛二。
  牛二将宝刀拿在手中,头左来右去,大眼瞪小眼地看了一阵,将刀还于杨志,嘴里说道:“什么破刀,也敢妄称作宝刀!就你这刀,我随便到那个店里就能掂出几把来。你这厮,我且问你,你这刀究竟宝在哪里?”
  杨志遂说了他的宝刀宝在哪里,并当场演示,果然见是一把宝刀。
  牛二眼热,想讹杨志宝刀,两人纠缠起来。
  杨志被牛二推来搡去的,终于没能忍住怒火,一把扯过牛二,“噗嗤”一刀,将牛二那泼皮混混当街给杀了。
  满街人目睹此景,皆大声叫好!
  杨志因此被判令充军,押送到了大名府留守司梁世杰帐下服役。
  梁世杰正愁没有得力干将往东京押送生辰纲,见新近来的充军杨志武艺高强,心中大喜,百般笼络、抬举杨志,好让杨志一心一意地给他押送生辰纲至东京太师府去。
  杨志受梁世杰厚待,自然感恩戴德,拍着胸脯保证,绝对安安全全将生辰纲押送至东京,交付给太师府。
  无奈这杨志乃天生的倒霉蛋。
  当制使时,押送花石纲,别人都到了,他失陷了。
  到东京去行贿,被人都买到官了,他被一顿棍棒打出了殿帅府。
  困境中,别人都有贵人相助,偏偏他摊了个胡搅蛮缠的泼皮牛二,害得他成了个杀人犯,被刺配充军。
  好不容易遇了个梁中书,直提拔得当了个提辖官,还以为那梁中书是好心呢,没想到是惦念着让他给人家的老丈人押送生辰纲呢。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杨志得了人家梁中书的极力抬举,自然得为人家梁中书用心办事。
  受梁中书重托,杨志押了生辰纲,一路上小心谨慎,百般用心,尽心尽力地押送生辰纲至东京,想攀着蔡京蔡太师的高枝谋套富贵呢,偏偏在黄泥岗,又碰上了晁盖那厮,直抢得生辰纲去了。
  你看这个杨志恁是晦气不晦气?!
  接下来该说晁盖这厮的情况了。
  这晁盖,本乃郓城县东溪村保正,武功超人,神武过人,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打熬筋骨,为人义薄云天,专好结交天下好汉,闻名于江湖。
  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
  晁盖得知此情,大怒,单枪匹马,跑至西溪村,愣是将青石宝塔给夺了过来,安放在东溪村,鬼就又被赶到西溪村去了,因此人称晁盖为托塔天王。
  关于梁中书梁世杰委派杨志往东京蔡太师府上运送花石纲的事情,不知是怎么回事,让一个名叫公孙胜的道士知道了。
  公孙胜这牛鼻子老道,勤颠颠地从蓟州赶往郓城县东溪村,找到了保正托塔天王晁盖,说有一套富贵要送与晁员外。
  听到有富贵相送,晁盖自然是热情款待。
  那牛鼻子老道便将梁中书派人往东京太师府送生辰纲之事告诉了晁盖。
  晁盖得知这个情况,大喜,随即纠结赤发鬼刘唐、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王阮小七、白日鼠白胜等人,在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的策划下,于黄泥岗截取了杨志为梁世杰押送的生辰纲。
  东京城里,得知女婿梁世杰敬献的十万贯生辰纲又被响马劫跑了,蔡京气得暴跳如雷。
  蔡京暗道,我就是吃霸王餐的!谁这么大胆?!吃霸王餐吃到我头上来了!这不是太岁爷头上动土嘛!简直是胆大包天!
  蔡京遂责令济州府限期破案,不得有误,否则,撤职查办。
  蔡太师安排的重案怎敢马虎?!济州府知府立即将案子交予观察何涛,并限期破案,不得有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