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尽管西南诸部举全境之力与狄轲对抗,但狄轲对喀靼占有绝对优势,在经历过几个月的战争后,喀靼诸部对大酋长失去信心,从而政变杀了大酋长,新的大酋长上位,不顾下面部族反对,与狄轲和谈,狄轲接受赔偿后迅速与之签订合约,将大军调回北方,此时辽军骑兵已经逼近狄轲王都堡烈库瓜,狄轲调回大军后才将辽军骑兵击退。
喀靼新大酋长的和谈被一些部族认为是耻辱,并对狄轲恨之入骨。
被击退的辽军与支援的辽军会合,打算一举灭亡狄轲,但公祖为却指挥鲁军攻击了辽军后方,断了其粮草,辽军不得已而后撤,缩短战线,狄轲趁机反击,鲁军后撤,北辽夺回粮草却失去进攻时机,被反扑的狄轲大军包围,不得已暂时撤退。
而由于鲁军的背后偷袭,造成了辽对鲁军的军事冲突,狄轲境内的辽军一面进攻狄轲,一面又攻击鲁军,鲁军逐渐退出狄轲境内。
而狄轲大军则趁势收复鲁军放弃的城池。
北辽见喀靼已和,鲁朝背叛革命,顿时感觉优势不再有,便也向狄轲提出停战请求,对于大片国土沦陷的狄轲,和谈是个机会。
经过激烈的争论,狄轲最终还是将大部分的国土夺回,但作为“优势方”的北辽还是获得了不少土地及赔款。
虽然两次狄辽战争都没有灭亡狄轲,但辽还是得到了一个“狄轲可以吞并”的结论,两次战争中狄轲的军事实力都在北辽之下,而两次战争的关键因素都在鲁朝从中作梗。
辽似乎看清了鲁朝不希望狄轲灭亡的暧昧关系,于是在宣成十年南下入侵中原。
破太元府,绕过路州,攻破河中府,围西京,同时猛攻定州。
刘正弘大惊,将于宣成八年退休的公祖为召回,此时的公祖为已经是七十多的老人了,在一个晚上和皇帝夜谈后于第二天逝世了,至此这位服侍三位帝王的大臣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我们可以得知的是当晚公祖为给了皇帝一套应对的策略。
公祖为逝世后,皇帝一边为其举行国葬,一边派出使臣出使狄轲,同时调遣京召府、登州的军队驰援西京。
而北辽此时为保证军队后方而从太元府出兵进攻路州。
辽军进攻西京失败,京召府鲁军威胁其后方,登州援军已经接近,辽不得已暂时放弃西京转而退守河中府。
宣成十一年,辽破定州。
同年,狄轲宣布对辽开战,四十万大军进入北辽,北辽措不及防,急忙调回河中府及路州的军队退守定州及太元府。
狄轲似乎报仇雪恨了一番,烧光了辽军的村庄,屠杀了牛羊,掳掠走妇女儿童,老人及壮年男子就地屠杀。
狄轲的屠杀行为很快便迎来辽军的报复,辽军骑兵突袭了狄轲大军,但至此之后,辽军骑兵的优势不再有。
狄轲大军学习中原王朝,装备了大量的长矛和弓弩来对抗骑兵。
这一次,狄轲和辽的军事实力终于持平。
但这次战争也没有灭亡任何一个国家,但消耗了三个国家的大量的财力物力,使得三个国家都元气大伤。
宣成十三年,第三次狄辽战争结束。
宣传十五年,鲁武宗刘正弘崩。
太子刘睿纲继位,年号永治。
公祖为之子公祖正勇起为宰相,为三相之首。
刘睿纲是不知道他爹和他爷爷的战略的,而恰好,公祖正勇也不知道他爹公祖为的计划。
于是这两哥们开始了作死之路。
离大战结束不过两年,国库空虚,而刘睿纲想要建立功业,非但不整顿民生恢复生产反而大肆扩军准备北征。
朝廷内外反对呼声日益高涨,而公祖正勇却借机诽谤弹劾来排除异己,一时朝政混乱,军心涣散,盗匪四起,流民奔窜。
一位叫成安的枢密使上书皇帝,请求先安抚流民,抚恤军队,恢复生产,充盈国库。
见有人带头,那些有点责任心的言官大臣也纷纷上书要求停止战争,休养生息作为新帝。满殿大臣少有自己的人,皇帝也不得不先妥协。
永治三年,国库充盈。
刘睿纲欲使鲁军北征,成安继续反对。
但是三衙对这件事含糊其辞,并未明确表示支持也未上书反对。
兵部尚书何奇此时似乎也要与皇帝作对,上书说粮草征集需要大半年,刀具箭矢马匹防具都不够,三年内无法出征。
三年后?刘睿纲知道三年后自己恐怕也不会再想这茬事,因此他急需出征来为自己建立功业,现如今大军不能动,能用的无非是殿前司的精锐,而这些精锐平时也只是守卫中央,若是调出,恐怕京畿骚动。
再说,那么点军队,北方的辽,西边的狄轲与喀靼,谁也打不过。
于是在公祖正勇的怂恿下,刘睿纲命令殿前司出兵进攻狄轲,至于原因,恐怕是借鉴了他爷爷,他爹时期狄轲一直在挨打的历史。
三万精锐出击狄轲,毫无疑问,打了了半个月,全军覆没。
但公祖正勇的愚蠢还不只此,害怕狄轲反扑连忙劝说皇帝对狄轲称臣纳贡。
皇帝竟然还同意了。
刘兴朝要是知道他的孙子这么蠢估计能从皇陵里爬出来削死他。
但就此之后刘睿纲再也不敢提及出征的事。
但他俩埋下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
狄轲对鲁朝的军队实力有所掌握,开始觊觎中原了。
永治六年,鲁朝达到全盛状态,史称,永治之治。
经济上的发展丰富了鲁朝大臣百姓的生活,夜生活逐渐丰富起来。腰包鼓了起来,便需要娱乐了,歌舞艺妓大火,夜夜歌舞升平。
如果皇帝听说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的话,就会知道娱乐带来的惰性如何危害国防的。
一朝一夕,是无法改变一个国家的,但鲁仁宗在位了四十二年,四十二年间无重大军事行动,同时刘睿纲害怕自己的失误毁灭了国家,于是大招军队,据不保守估计,光京城及京畿地区的驻军就有二十万,全国禁军大概在一百五十万,若是再加上厢军乡兵,大概在三百万。
而鲁朝人口不过四千万。
而保证狄轲和北辽不大举侵犯,一是三百万的军队数量,二是逢年过节的纳贡,三是边境贸易狄轲与辽都获得了大量的布匹与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