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科学的做个枭雄 / 第五十一章 离间

第五十一章 离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刘新荣废除了丞相,由三省长官担任宰相,也就是说刚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公祖为马上就要和另外两人平起平坐了,为尚书仆射。
  文官的权力被分散,军队掌握在皇帝手中,刘新荣完成了一波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
  纪远十八年,鲁太祖刘新荣驾崩,谥号敬成。
  新帝赵王继位,改年号为大成。
  公祖为是当初的赵王党头头,自然新帝对其是格外关照,一时间宰相中以其为首,大小事务以公祖为所言为准,公祖为成为实际上的丞相。
  刘兴朝好战,即位后便准备西征,当时并没有完全合并周王朝的领土,在一些边远区域如西北东南处仍然有周朝旧臣盘踞。
  公祖为便上书劝阻:“新朝开辟,不易干戈,应当休养生息,鼓励生产,其后才可伐。”
  刘兴朝却很不高兴:“我朝禁军百万,出征讨伐,不用一个月便能凯旋,更何况几个小小余党,何惧哉?我大军一至便可破城俘敌首,何须担心粮草。”
  “皇上,不可,若是亲征恐有意外,于江山无利。”
  “那朕不去便是,找一人代朕出征便可,诸位可有人选?”
  “吴王可征。”一名大臣说道。
  公祖为如触电般惊悚,吴王?
  皇帝却感了兴趣:“为何?”
  “吴王与皇上为亲兄弟,若是出征亦可代表皇家。”
  刘兴朝仔细思索一番,虽然曾经争夺过权力,可倒也是亲兄弟,若是吴王途中有二心也可以借此除去他保证皇位。
  “准了,命吴王为率臣,领兵十万征剿西北。”
  公祖为便问道:“东南如何?”
  “东南之众不过乌合,命二路禁军厢军攻击便是。”
  然后吴王便带着十万禁军西进北上进攻风轻府、渭州、清州。
  周朝余党本就是图个封号招安,未曾想有大军来围,便纷纷投降,周朝守将书信一封交与屹门关,便也归降鲁朝了。
  可刘兴隆却不想如此,一切进行的太快,如果仗打完了,那么自己亦将毫无价值,于是刘兴隆领军进驻了屹门关。
  两国边境屯兵十万,这对国际局势会有重大影响,当时狄轲国内刚刚完成统一战争,鲁朝十万禁军进驻屹门关,对狄轲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进攻信号,便连忙调集军队,也奔赴屹门关,而刘兴隆要的就是这般,只要狄轲大军集结在边界,便可对朝廷说,狄轲将犯。
  当狄轲十万军队集结在屹门关后,刘兴隆便直接上书说狄轲欲乱中原,屯兵数十万,已临屹门关,朝廷应派兵驰援,以备敌侵。
  刘兴朝也没想到,这个弟弟竟然玩出这么个花样来,他试想出一招栽赃刘兴隆勾结狄轲意图谋反的罪名来,准备在此事了结后以此杀掉吴王。
  但是,刘兴隆直接就打开了屹门关。
  狄轲这边懵了,以为鲁军大军将进攻,严加防守了半天,屹门关却是半点动静也没有,派出小股骑兵侦查,却被关上守军弓箭招呼,狄轲也不再敢袭扰,双方陷入了对峙。
  打破这一僵局的是刘兴朝的命令。
  进攻。
  刘兴隆被吓了一跳,什么?进攻?怎么会是进攻呢?即使发现是自己造成的,也不会是进攻啊,应该是把自己叫回去问罪啊。
  从一开始,刘兴朝就是要进攻狄轲的,他肯定知道给点好处便能让周朝余党归顺,但还是要发兵,还是十万,摆明了要在那里干个大事。
  刘兴隆不知道。
  刘兴朝的手段仍不止如此,一边派出大军逼近狄轲,一边邀请北辽夹击狄轲,当时金国已经濒临被辽吞并,此时的辽,已经日益昌盛,大有威胁中原之趋势,刘兴朝的手段就是让狄轲与北辽相互制约。
  起初辽对此并不感兴趣,但刘兴隆将大军进驻屹门关时牵动了狄轲十万军队,这让北辽看到了可乘之机,便开始暗中集结部队在狄辽边界。
  皇帝都下令进攻了,敢不从吗?
  刘兴隆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可命是自己的,便命令少量骑兵出关骚扰,狄轲以为是进攻信号,便发动骑兵奔袭,歼灭了鲁军。
  战报奏了上去,皇帝的回复是:这算哪门子的进攻。
  于是刘兴隆只好让骑兵们出击,狄轲这边也展开攻击。
  结果就是鲁军大败。
  狄轲一看,好家伙,鲁军这么弱,打!
  于是狄轲对屹门关发动了进攻,鲁军进攻不行是因为统帅无能,可守城就不需要这个统帅了,所以狄轲大军压城,却纹丝不动。
  这边打的水深火热,北辽认为机会来了,便对狄辽边界发动了突袭,一举攻入狄轲。
  鲁朝听闻此时大喜,纷纷上书要求支援屹门关,出兵狄轲,几乎大臣们都是这样想的,为什么是几乎呢?因为公祖为就没这样想,这是他和皇帝设下的局。
  公祖为听到让吴王出征感到惊讶是因为皇帝说吴王党必趁此笼络军队,结果真有人举荐吴王,让吴王这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率领庞大的军队进攻触手可得的西北,麻痹了吴王,让吴王以为自己将有机会控制军队。
  让皇帝震惊的是吴王竟然直接将军队拉到了屹门关,这可帮了皇帝,原本刘兴朝是想私下命令屹门关守军哗变引刘兴隆过去,结果刘兴隆直接就去了。
  而皇帝与宰相的计划是让狄轲和北辽打起来,让他们矛盾不断以破坏他们合力攻击鲁朝的可能。
  所以,面对朝臣们出兵的请求,他们一概不理,前线的失利让皇帝有了处置吴王的借口,吴王便被撤职,大军留驻屹门关,牵制狄轲,让北辽有机会打痛狄轲,增加仇恨。
  可臣子们不知道,纷纷骂公祖为软弱无能。
  刘兴朝还需要考虑的是不能让狄轲灭亡,否则就是养了北辽这匹恶狼,必须让狄轲也打到北辽去,这样仇恨才会深。
  如何做到?
  刘兴朝递出一封书信告诉狄轲大王,说:屹门关一战皆因误会而起,为避免两国交恶,鲁朝大军将撤离屹门关,还请狄轲也撤军还地区安宁。
  鲁朝大军还真撤出了屹门关,但也未走远以防狄轲乘机进攻。
  而狄轲如释重负,连忙将大军北上进攻北辽,因兵力疏散,北辽被这一支狄轲大军突入,连忙向鲁朝请援,什么我一开始就是听你的才打的,现在别人来打我了,你也应该帮我一把。
  鲁朝也做个样子,从屹门关出了点兵,诱使狄轲军队停止进攻便又撤回了屹门关。
热门推荐